书城文化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名村
10682600000080

第80章 原汁原味的江南小镇——浙江乌镇

乌镇位于浙江北部桐乡市,地处桐乡、嘉兴、湖州和江苏吴江市交界处,春秋时因吴国曾经在此屯兵防御越国,故得名乌戍。唐咸通年间建乌镇,乌镇有东、西、南、北4条大街。古朴的石板路,店铺的旧门板,街道两旁的老当铺、大药房……乌镇据称是江南古镇中最原汁原味的小镇。

乌镇历史

乌镇的历史悠久而灿烂,六千多年前,就有先人在此创造着那个时代的文明,镇东郊潭家湾古文化遗址可以作证。

春秋时,乌镇为吴疆越界,战事频繁,吴国曾驻兵于此以防御越国,故得名乌戍。从此,纳入国家的政治建制。唐咸通十三年始建镇。

宋嘉定年间,以车溪(今市河)为界分为两镇,市河以西为乌镇,属吴兴县(今湖州市)市河以东称为青镇,属桐乡市。

新中国成立后,即1950年,乌青两镇合并,统称乌镇。

乌镇,曾是周边地区的集商重地,规模鼎盛时达十万人之多,从现存的清末民初的建筑格局与整体风貌来看,就足见当时街肆的繁华。历史上也曾有“一观二塔三宫六院九寺十庵”之说。同时,茅盾故居,潭家湾遗址,六朝遗址,唐代银杏,修真观戏台等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她的古老与文明。

乌镇,是浙北杭嘉湖平原上的一方古朴、清雅之地,气凝而土沃,地厚而人稠,为浙北殷庶之区,历史悠久。

乌镇自古繁华,民风淳朴,极盛时“商贾四集、财赋所出甲于一郡,丛塔宫观周布森列,桥梁阛匮。”而桐乡拳船、花鼓戏、皮影戏、香市等独特的民俗风情,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使乌镇成为目前江南古镇中独具风韵的佼佼者。

乌镇地当水陆之会,四方来水,争流竞秀,纵横交织,四通八达。京杭大运河绕镇而过,镇内河网密布,港汊纵横。千百年来,民居临河而建,傍桥而市,静卧千余米的古帮岸、水阁和廊稝透出水乡的悠悠韵味,形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

乌镇名人

乌镇钟灵毓秀,文人荟萃 ,人才辈出。自宋至清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

乌镇的文化人,顶顶有名的当然是梁昭明太子萧统,他曾在乌镇筑馆读书,他编辑的一部文集,世称《昭明文选》,它和《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钞》一起成为古代读书人手头必备的文学范本。

乌镇历史上可称“第一乡贤”的张杨园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一生以教授学生为业,中年经营农务,以实践所得,写成《补农书》一书,所以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农学家。

清代著名藏书家、乌镇人鲍廷博有知不足斋,他不仅藏书可观,还将所藏之孤本、善本校刊、辑成《知不足斋丛书》计三十集,世称善本。乾隆编《四库全书》,鲍廷博贡献的藏书居全国私家之冠,先后受到乾隆、嘉庆帝的多次奖谕。

还有,文化名流文徵明、祝枝山等的足迹亦常履乌镇,留下了珍贵的诗文墨迹……古时多英才,现代更不乏俊杰。诞生在乌镇观前街的茅盾被誉为现代文学巨匠,是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其著作《子夜》等是我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不朽之作。如今,他的故居尚保存完好。其弟沈泽民既是文学家,又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茅盾内弟孔另境早年也从事革命事业,后因与组织失去联系而转向教育事业和文学创作,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