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名村
10682600000028

第28章 “徽学”的发祥地——安徽歙县

歙县是安徽省黄山市市辖县,位于景色秀丽的皖南山区,地处黄山东南麓,新安江上游。东南与浙江省淳安县相邻,东北与浙江省临安市交界,北与绩溪县和黄山区毗连,西北、西南与徽州区屯溪区、休宁县接壤。自唐朝以后一直为徽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清时期有“无徽不成镇”之赞的徽商称雄商界三四百年。古城府城套着县城,呈“8”字形,这是全国难以找到的古城结构。

历史沿革

春秋时属吴,吴亡属越,越灭归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始置歙县。东汉建安十三年,孙权分歙县为始新、新定、黎阳、休阳,连同原置黟、歙两县共6县,设新都郡。西晋时期,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歙县属新安郡。隋代置歙州,唐代因之。北宋宣和三年,改歙州为徽州。自隋末至1949年,歙县均为郡、州、路、府和专署治所。民国元年,废府留县,歙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6月起,先后属芜湖道、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徽州专区,1956年属芜湖专区, 1961年复属徽州专区,1974年改属徽州地区,1987年徽州地区改为属黄山市管辖。

文物古迹

歙县的文物古迹甚多,著名的有许国石坊、明代三桥(太平桥、万年桥、紫阳桥)、三条老街(斗山街、打箍井街、渔梁街)、宋代两塔(长庆寺塔、新洲石塔)、太白楼、棠樾牌坊群、紫阳书院、竹山书院、吕洞宾祠以及新建造的新安碑园、多景园、陶行知纪念馆、黄宾虹故居等。其中的传说趣事更为其增添了几分传奇的色彩,单说这许国石坊,就让人感觉到歙县的人杰地灵!

许国石坊,俗称八角牌楼,据说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脚牌楼,否则就是犯上。而当时徽州达官显贵、乡绅巨贾众多,四脚牌楼林立。许国是地方的骄傲,如果只是造一座四脚牌坊,无法体现他的官重威显。怎样才能建造一座与众不同的牌坊呢?许国灵机一动,想了个“先斩后奏”的点子。许国建这座牌坊前后共拖了七八个月才回朝复命。由于超假,许国跪在地上久默无声,皇上迷惑,责备说:“朕准卿四月之假回乡造坊,为何延为八月?建坊这么久,不是说是四脚,就是八脚也早就造好了”。许国听了,顿时口呼万岁,奏称“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楼。”皇帝听了哭笑不得,皇帝开金口不得反悔。就这样,许国所建的石坊也就“合法化”了。这当然是传说,不过据专家考证,全国就只有这么一座八脚石坊,恐怕也算是“下不为例”了。

徽学起源

歙县:古徽州府府治所在地,是“徽学”的发祥地。“徽学”是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徽学”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