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名村
10682600000011

第11章 典故之城——河北邯郸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是一座具有近三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邯郸名称延用三千多年不变,这在中国城市中很少见,它就是少数中的一个。

历史沿革

早在7300多年前,这里就孕育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文化,邯郸兴于殷商后期,繁荣于战国和秦汉时期。先属卫后归赵,战国时为赵国都城。汉代末期,曹操攻下邺城后,使其成为北方军事和政治中心。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个朝代相继在此建都。唐朝时期,邯郸境内的大名府逐渐崛起,成为“河北重镇”、“畿辅八府之首”,宋代晋升为京都开封的陪都。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邯郸真正走向复兴。

成语之乡

邯郸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方面更是灿烂丰富。人说“没有邯郸典故,天下文章难全”,据不完全统计,同赵国及邯郸历史相联系的成语典故多达百余条。因此,邯郸有“成语之乡”的美称。

邯郸学步: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有一位少年,缺乏自信心,经常感到事事不如人,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走路的姿势太丑。一天,他在路上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于是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去学走路。在邯郸,他无论是看到小孩,老人还是看到妇女走路他都觉得好看,都学。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历史竟是如此的倾慕邯郸,在汉语万余条成语中,竟有1584条之多出自邯郸。如“围魏救赵”、“胡服骑射”、“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将相和”、“毛遂自荐”、“纸上谈兵”、“一言九鼎”、“背水一战”等,这一非常奇特的历史文化现象,映衬出邯郸文化底蕴的厚重。

名胜古迹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使邯郸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优美的自然景观。磁山文化遗址;南北响堂山石窟;赵国宫城赵王城遗址;赵王观看军事操练之处的武灵丛台;革命纪念地——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还有照眉池、回车巷、京娘湖等游览胜地。“梦城”、“赵苑”、“古赵一条街”仿古建筑群工程,将向游人展示古代建筑艺术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