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子有方:父母给孩子的幸福人生书
10676600000051

第51章 步骤让孩子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我国著名的女篮队长宋晓波的父亲是个篮球健将,他期望女儿成为坚强的人,因此在培养孩子的意志方面费了不少心计。晓波6岁时考取了一所离家较远的小学,从家里到学校要乘两次公共汽车,穿越几百米的小胡同和大马路。宋晓波的祖母很不放心,埋怨做父母的太狠心。可是宋父安慰母亲道:“我们选中这所学校,也是为了锻炼晓波独立生活的闯劲和能力。一个人从小窝囊,长大了就很难有出息。”宋父买了一张月票,挂在晓波的脖子上。父母开始也不放心,宋父看着女儿上了汽车,便骑着自行车偷偷跟在汽车后面,直到女儿走进学校大门才放心离开。

当晓波迈出了坚强的第一步时,父母又给她提出了新的锻炼任务,要她单独去把幼儿园的妹妹接回家,这也要换两次车。当时晓波刚上一年级,妹妹只有4岁。那天正值隆冬,大雪纷飞,路滑车挤,晓波知道父母是在考验自己,勇敢地答应了。去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回来,宋母着急了,骑车到幼儿园去询问,阿姨说:“早走了。”她随即又奔回家,快到家门口时看见两个雪团似的小人,她连忙赶上去,把她们紧紧地抱在怀里。晓波解释说:“汽车太挤,到站时下不来,我们就多坐了一站路,下车后往回跑的。”母亲听了暗暗高兴,夸奖了她们。

在父母这种有意识的教导中,宋晓波终于成长为一位意志坚强的人,使得自己作为中国女篮队长,引领队员们在第九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夺得3个第一。

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缺少磨练,加之父母对孩子保护过多,普遍存在着意志不够坚强的问题。有的孩子遇到困难便退缩,经不起丝毫的挫折;有的孩子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做事情常常是半途而废;有的孩子怕这怕那,谨小慎微,缺乏闯劲;有的孩子容易冲动,行为轻率,不善于约束自己。这样的孩子即使有了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也很难转化为道德行为。锻炼孩子的道德意志,就要有决心、有恒心,舍得让孩子吃苦,为孩子创造锻炼的条件。许多成功人士之所以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小时候父母有意识对他们进行的磨练。就像宋晓波的父母一样,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刻意让孩子“早当家”,早一点体会到人生的艰辛。

写给父母

在生活和工作中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

日本思想家福泽渝吉说:“教育就是授人独立自尊之道,并开拓躬行实践之法。”又如陶行知所说:“让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是英雄汉。”然而,我们不少父母“心太软”,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进行“一条龙”、“全方位”、“系统化”服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白天接送,晚上陪读,直至填写志愿,“设计”前程。孩子们成了“抱大的一代”,如同温室中的花朵,患了“软骨症”,见不了世面,经不起风雨,结果独生子女难独立,着实令人担忧。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应成为父母重要的必修课。

香港巨富李嘉诚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见地,他非常注意对孩子人格与品性的培养。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不到9岁时,李嘉诚就让他们参加董事会,不仅让孩子们列席“旁听”,还让他们插话“参政议政”,主要是学习父亲“不赚钱”、以诚信取胜的学问。后来,李泽钜和李泽楷都以优异的成绩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了,想在父亲的公司里施展宏图,干一番事业,但李嘉诚断然拒绝了:“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你们还是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是否有资格到我的公司来任职。”兄弟俩去了加拿大,一个搞地产开发,一个投资银行,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行办得有声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中出类拔萃的人物。正是因为李嘉诚的“冷酷无情”,把孩子逼上自立、自强之路,才培养了他们意志坚强、不屈不挠的人格和品性。

想让孩子做好一件事情,仅凭浓厚的兴趣是不行的,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让他们能够自觉克服各种困难,经历坎坷攀上预定的高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坚持不懈,无论是春夏秋冬,无论是晴天下雨,都要不间断地坚持,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无论是容易还是艰难,都要义无反顾地坚持。这种坚持是在意志坚强的基础上实现的,而这里的意志坚强是可以培养的。

肖韦尔夫妇在他们的宝贝女儿5岁的时候开始教她认字,每天只用20分钟左右,天天坚持,即使工作再忙、事情再多也要抽出这20分钟帮助孩子认字;即使到外地探亲,也不忘坚持这雷打不动的20分钟。有时候女儿不想学了,肖韦尔夫妇耐心给她讲学习不能随意停顿的道理,告诉她做人就要意志坚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到底,把它做好。经过半年时间的坚持,孩子逐步适应了这种安排并将之视为习惯。

有时父母忘了,她会主动拿着书说:“该教我认字了。”肖韦尔夫妇有意说:“今天太累了,算了吧。”孩子会抿着小嘴说:“那不行,学习必须得坚持。”就这样,肖韦尔夫妇通过教孩子认字,不只让孩子认得几个字,而是经过“坚持”,使孩子身上萌发了顽强坚持这一可贵的品质,培养了孩子的坚强意志。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培养起孩子坚持不懈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