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上的那些事
10674100000085

第85章 百团大战

1940年夏秋,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战场加紧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活动,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矛头直指解放区战场。日寇在解放区周围建起了一个又一个碉堡,布下了一个又一个铁丝网,封锁、分割各个解放区,并将这种战略称为“囚笼政策”。

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地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克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

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各个击破交通线,并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继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百团大战分为三个作战阶段。

战役第一阶段,是交通破击战,重点摧毁正太铁路。各部对路轨、车站、桥梁、隧道、通信设施实施全面破击,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陷入瘫痪。

战役第二阶段,是扩大第一阶段战果,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发起涞灵战役,榆辽战役,任河、大肃战役。第120师对同蒲铁路北段进行了新的破击。第二阶段作战,八路军攻克日伪军据点多处,平毁了部分封锁沟、墙,打击了伪政权组织,进一步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战役第三阶段,中心任务是反击日军大规模报复“扫荡”。从10月初起,日军调集重兵实施“反击作战”,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残酷“扫荡”。日军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使抗日根据地遭受重大摧残。

历时4个多月的百团大战,日军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不仅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从华中正面战场抽调2个师团加强华北方面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更大规模的报复作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赴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百团大战严重地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收复了被日军占领的部分地区,给了侵华日军以强有力的打击。百团大战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进一步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