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决定孩子一生的50种性格
10673600000046

第46章 性格自负是把双刃剑

关键词◎自负

自负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因为他们容易与外界形成隔膜,心胸变得狭窄。

自负的孩子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他们的这种成功往往是短暂的。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仅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而且他们只看到自己的成绩,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自负的孩子很难和别的孩子和睦相处,因为他们做不到平等相待。当他们遭受失败和挫折的时候,就容易自暴自弃,全盘否定自己。

自负者往往自视过高。他们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也通常看不起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自负者往往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他们为自己制定过高的目标,承担无法完成的任务,因而容易遭受失败的体验。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更容易产生自负的情绪。主要原因在于:

家庭生活环境和条件的优越。家庭条件越优越,孩子越容易虚荣自傲。例如,经常穿漂亮衣服的孩子,就会看不起穿旧衣服的孩子。

大人们过多的夸奖。如果家长经常在亲戚朋友同事面前不厌其烦地炫耀自己的孩子,就容易使孩子产生别人都不如自己的自负心理。

有些家长自认为自己条件优越,总是表现出一副目中无人的表情。久而久之,孩子也会仿效家长,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他人的短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存在自负心理,就应耐心教导,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孩子学会认识自我

对于孩子的期望,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来确定。假如孩子有对自身的更高要求,家长也要正确引导,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琪琪立志要当作家,并发誓要当著名的作家。如果能为此而努力学习、认真写作,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可琪琪只是成天想入非非,并没有踏实读书。他认为自己天生就具有大作家的才能,经常说:“我最大的资本是年轻,有着大人无法比拟的青春和激情!”他认为老师都是庸才,只会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讲些重复的教条理论。因此,他讨厌一切的书本和枯燥的知识。由于对学习和老师的不屑,琪琪的成绩一路下滑。这还不算,他还将爸爸妈妈对他的劝告视为絮絮叨叨的老一套。结果,在一次考试中,琪琪的数学只得了20分,语文只得了50分。到了如此地步,他不得不退学来专攻写作。后来怎么样呢,可想而知。开始的时候,琪琪频频投稿,却屡遭退稿。他便骂编辑势利眼、不识货。

后来,他在爷爷的帮助下,正确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变得认真和谦虚起来。

当孩子出现自负情绪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办呢?儿童心理学家建议:耐心教导孩子,使孩子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孩子出现自负的情绪,往往是过高地预估了自己。他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喜欢用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较。他们往往狂妄自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家长,应耐心教导孩子,让孩子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不仅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家长还需要规范孩子的行为,告诉他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督促他们纠正自负的情绪。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家长应耐心教导孩子,让孩子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又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2. 需要规范孩子的行为,督促他们纠正自负情绪,告诉孩子在交友中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做什么,并加以训练和指导,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人生需要经历一些挫折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需要经历一些挫折。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人生中多一些顺心,少一些曲折,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但是,人生中不可能全部是顺利和快乐。为此,我们每个人都不要为一时的失意而自恼,更不要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实现自我的价值。当我们遭遇挫折时,希望也会像阳光一样向我们敞开胸怀。

亮亮学习成绩非常好,几乎所有的考试都是满分。在班里,同学们都很羡慕亮亮,因为他每次都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

有一回,下课了,小明、小花、小童在一起聊天。小明低下头,叹了一口气说:“哎,要是我是亮亮就好了,他的成绩真好!我只要没考到90分以上,我妈就骂我骂个没完。”“别做白日梦了,亮亮的第一名怎么会让你抢走?”小花说。“去年英语考试,我差0.5分就和亮亮并列第一啦!”小童连声附和道:“对呀,对呀,你赶不上亮亮的!”恰巧,他们的谈话被亮亮听到了,他心里高兴极了,想:我肯定是个天才,什么都懂。那我为什么还要天天复习、预习功课呢?这多辛苦呀!于是,亮亮决定不复习功课了,要用这些时间玩游戏。

从此,亮亮恋上了捉迷藏。上课时,他虽然眼睛盯住黑板,但只是在假装认真听课,实际上却想着离下课还有几分钟,好玩捉迷藏的游戏。到了考试,他虽然复习了一点点,但由于老想着玩,记好的知识不一会儿又忘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亮亮老是埋怨老师出的题太难,好多题都不会做。当老师把卷子改好后发给亮亮时,他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不及格!而小花因为自己的不断努力终于成了第一名。亮亮后悔不及,从此以后,他不再自负,明白了不努力就没有收获,重新制订了学习计划。

上文中的亮亮由于自负骄傲,从原来班上的第一名落到了后面。在生活中,类似例子很多。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家长应该适当减少在外人面前表扬孩子的次数,要让孩子知道做成功一件事情是理所当然的。

2. 在他人面前,不要让孩子过多地表现自己,更不要在客人面前夸耀他。另外,应把孩子当作家庭中普通的一员,大人不能时时、处处围着他转。

3.家长可以交给孩子一些较难的事情去做。当他没能完成任务时,要帮助他分析原因,使他看到自己的不足。

★育子必读:自负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小老鼠,它有一面神奇的镜子。这面镜子不论谁照,都会显得仪表非凡,而且还能放大很多倍。这只小老鼠经常在这面镜子面前自我欣赏,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形象高大,气力无穷,举世无双。因此,它瞧不起自己的同类,不愿和它们玩耍,甚至不愿同它们说话。它总是坐在一个角落里,装腔作势,搔首弄姿。它根本没有想过世界上还能有谁比它更强大。

小老鼠有一个饱经世故的姑妈。有一天,姑妈告诫它:“侄子啊,现在大家都说你太过于骄傲自负,自认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你要当心点,大象是不喜欢你说大话的。”

“大象?大象是什么东西呀!让它马上过来,我要让它粉身碎骨!”

姑妈见多识广,听了小老鼠的这番话后,觉得很可笑。她说:“大象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还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动物不怕它呢!”

小老鼠听了很不服气,大声叫嚷:“这决不可能! 大象怎么可能比我还强大?”说完,它决定去寻找大象,想同大象一比高低,较量一番。

在一块林间空地上,小老鼠遇见了一条绿色的蜥蜴。“你是大象吗?”老鼠问道。“不,我不是。我是蜥蜴。你找大象做什么?” “算你走运,假如你是大象,我非把你碎尸万段不可。”

看见小老鼠狂妄自大,蜥蜴禁不住哈哈大笑。这可惹恼了小老鼠。为了显示自己的力大无穷,它把小爪子往地上顿了顿。说也巧合,偏偏在这时候打了一个响雷,蜥蜴吓了一跳,慌忙溜到石缝里藏了起来。它以为这是小老鼠发出的巨响,说道:“真是力大无穷啊!”小老鼠更加得意,大摇大摆地走开了。

它往前走了不远,遇到了一只甲虫。“喂,你是大象吗?”小老鼠问。一提起大象,甲虫显得很害怕。它连忙摇头否认说:“不!我可不是大象,我是甲虫。”“算你福星高照。否则,我非把你踩成烂泥。”甲虫听着小老鼠自吹自擂,只是冷笑了一声。这时候,老鼠又把爪子高高地举起,使劲地往地上一拍。但是这一次却没有雷鸣般的响声。它又使劲地顿了顿足,连一点轻微的声音也没有。小老鼠心想:是土地太潮湿了,发不出声音。

接着,它又跑向别的地方。刚走不远,它就看到树下伏着一个愁眉苦脸的家伙,一动不动。它想:“这可能就是大象,看见我来了,知道自己马上就要倒霉了,所以愁眉不展。”小老鼠问了一声:“你是不是大象?”那个动物笑着回答说:“我不是,我是狗,是这个世界主宰者的忠实朋友。”“谁是世界的主宰呀?”“当然是人了。”“算你幸运。假如你是大象,就要遭殃。只是我要你记住,这个世界的唯一主宰者是我,不是人!”狗想嘲讽一下这位吹牛大王,于是说道:“你说的对极了!伟大的动物,连人也要为你效劳。他种出来的粮食都被你糟踏掉了。”狗说完便走了。

小老鼠继续往前走,来到了森林的深处。它看到前方有一个像小山一样的高大动物。它的腿像树干一样粗,前后两头似乎都长了尾巴,前面比后面的略长。小老鼠倾尽全身的力气高声喝问:“你是大象吗?”大象朝四方张望了一下,什么也没有看见。当小老鼠跳到一块大石头上的时候,大象才发现了它。“是的,我是大象。”“你胆敢嘲笑我,无视我的存在!”小老鼠用小爪子拍打着石头,这一次仍然没有发出雷鸣般的声响。大象并没有把小老鼠的愤怒放在眼里。它泰然自若,不慌不忙地吸满了一鼻子水,把水喷向狂妄的小老鼠。一股巨大的水柱把小老鼠从石头上冲了下来。小老鼠被灌满了一肚子水,几乎被呛死。

小老鼠终于醒悟过来,勉强地爬出了水洼。它完全没有料到和大象的决斗竟会如此收场。它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家。

它终于知道了世上有比它强大得多的动物,它再也不敢自我吹嘘、自命不凡了。

自负的小老鼠看到哈哈镜里的自己,就以为自己真的和镜里的影子一样高大强壮。而真正强大的大象却十分谦虚,一点都不声张。强者自强,根本不需要自夸。

孩子,我要对你说

1. 自负的人十有八九在某一领域有一定的能力和才干,但如果过分夸大这种片面的能力和才干,反而会阻碍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功。

2. 自负的人往往好高骛远,不能清醒地衡量自己,而过高地估计了自身的优点、忽视了自身的缺点。

3. 自负的人的往往会失去谦虚旷达的胸怀、坦然宽容的风度、平和释然的心智素养,致使与朋友关系日益疏远,并排斥他人、孤立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