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决定孩子一生的50种性格
10673600000013

第13章 性格让孩子学会忍耐

关键词◎耐性

常听一些家长在一起议论:“我家孩子的兴趣倒是很多,就是不能坚持。”“这孩子开始很喜欢画画,可不知为什么后来就失去了耐性。”所以,培养孩子的耐性,必须从小抓起,让他们从小忍耐和等待。

青青已经6岁了,最近妈妈发现她做事没有耐心。例如,在游乐场看到滑梯,无视小朋友排队轮候,硬要抢先去玩;上兴趣班,发现自己练得不好,就随便放弃,不再坚持;当欲望未能及时被满足时,就立即发脾气,甚至情绪失控;每次妈妈带青青到外面喝热饮,都得反复提醒她耐心等待,可她总是听不进去,直到有次被烫疼了,才知道厉害……面对青青缺乏耐心的性格,妈妈真是无计可施。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父母因为不重视对孩子的耐性培养,才导致孩子慢慢地养成了做事缺乏耐心,缺乏持久性,往往半途而废的性格。这样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还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耐性是非常关键的。

◎你家孩子有耐性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发现这样一些小细节:当孩子做某一件事情时,妈妈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然后就替孩子一手包办,亲自帮助孩子完成。如孩子穿衣慢时,家长会担心,“这样容易着凉,我来帮你穿吧;当孩子吃饭慢时,于是亲自上阵喂孩子吃饭……”父母这样做不但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耐性。所以,很多时候孩子有没有耐性,跟家长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小华在家里什么都不爱干,就连穿袜子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每天早上起床,小华穿袜子穿到一半时,就开始嚷嚷着说:“妈妈,快来呀,帮我穿袜子,我穿不了。”妈妈听见后,担心小华着凉,就赶紧过来帮助小华穿好袜子。从那以后,小华总是将事情干到一半后,就会让家里人来帮助他完成。

可见,许多孩子不能坚持和无耐性,往往是家长一手造成的。家长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动手、有耐性的品格,这样才能使孩子持之以恒。

一般来说,孩子缺乏耐性具有以下特征:

1. 依赖性。当孩子碰到一点点困难时,总是表现得没有耐性和毅力,丧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志,然后就向家人和周围的人寻求帮助。一旦孩子的请求得到满足,孩子就会养成依赖性,使得孩子的意志越来越薄弱。

2. 暴力性。当得不到自己想要或者别人满足不了自己的愿望时,孩子就会没有耐性,大喊大叫,甚至哭闹。刚开始时,如果家长不及时引导和教育,孩子就会养成爱使性子、好发脾气的坏性格。

3. 散漫性。没有耐性的孩子,一般都没有持久的耐力,注意力也会低下。就连玩耍,也会注意力不集中,总是摸摸这个,拿拿那个;参加兴趣学习班,一会儿钢琴,一会儿书法,一会儿象棋,总是没有耐性坚持下去。

当父母看到孩子完成一件事情时,只需要在言语上而非动作上给孩子鼓励。培养孩子的耐性,从孩子的自理能力及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培养。很多事情,要想达到预想的效果,还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培养孩子的性格,也同样需要耐性和坚持不懈的勇气。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在孩子从事比较复杂的智力活动时,家长要善于运用精神上的鼓励让孩子学会坚持和忍耐。

2. 指导孩子多玩一些团体游戏可以使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在游戏等待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耐性和团结协作精神。

◎如何培养孩子的耐心

孩子耐性的形成,绝大部分出于后天。而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培养孩子耐性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比如孩子渴了,不用再等热水放凉,有瓶装水,有饮水机;孩子饿了,家中早备有许多糕点,也有微波炉;要吃雪糕冰激凌,打开冰箱就有。可以说,现在孩子想要的一切都来得那么方便和容易,“等待”已经成了鲜有的事了。于是,孩子的耐性也就越来越差了。

佳佳是一个性子很急的女孩,通常迫不及待地想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如看动画片、切开刚买回的西瓜或是再讲一个故事等等。每当这时,妈妈都会告诉她,她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会儿。让她明白,“等待”是一种什么感受。这段时间里,可以为孩子唱个短小的歌曲或是从1数到10.这样孩子就能了解“等待”只是一小段时间。

一天,妈妈带着佳佳回家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了一个朋友。妈妈非常高兴地和朋友攀谈起来,可佳佳却非常想回家去看动画片,在旁边有些着急了。妈妈明白了她的想法,便握着她的手,以此告诉她:我知道你的要求,我会尽快满足你。随后,妈妈跟朋友交换了电话后,便带着佳佳回家了。佳佳也听话地配合着妈妈把话讲完。

显然,佳佳妈妈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培养孩子的耐心,就得尝试向孩子解释,让他明白应该等待多长时间,然后不要理睬孩子将有可能对你的打扰。教会孩子什么叫耐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要教会孩子在他等待的时间里干点什么事,也要使他相信,耐心地等待一点点时间,最终将会得到他所期盼的东西。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从简单的方法入手,让孩子理解等待的好处,引导孩子在一点点独立完成某一事情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耐性。

2. 家长可选择一些孩子目前做不到但本身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不要随便让他轻言放弃。

★育子必读:耐性的故事

从前,有两人比赛挖井,一个叫聪明,一个叫愚钝。叫聪明的人不但聪明而且还强壮,叫愚钝的人不但迟钝而且还软弱。

他们各自找了一块两英亩左右的空地,利用同样的工具,开始比赛挖井,看最终谁先挖到水。愚钝接到工具后,二话没说,便脱掉上衣大干起来。聪明却没有那么着急,他只是慢慢地观察周围的地形,稍做选择后也才大干起来。

两个小时过去了,两人均挖了2米,但均未见到水。聪明断定自己的选择有错误,觉得在原处继续挖下去是愚蠢的,便另选一块地方重挖。可愚钝仍在原处吃力地挖着,又两个小时过去,愚钝只挖了1米,而聪明又挖了2米深。愚钝仍在原处吃力地挖着,而聪明又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就又选了一块地方重挖。又两个小时过去,愚钝挖了0. 5米,而聪明又挖了2米,但两人均未见到水。这时聪明泄气了,断定此地无水,放弃了挖掘。而愚钝此时体力已经不支了,但他还是坚持在原处挖掘。最终,奇迹出现了,只见一股清水汨汨而出。

比赛结束后,愚钝获胜了。可见,聪明的人如果没有耐性,反而比不上愚钝的善于坚持。

孩子,我要对你说

1. 想要实现自己期待的目标,耐性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因此,就算是天生直性子的人,也要培养良好的耐性。

2. 忍耐力是一种积极的品质。有耐力的人与没有耐力的人相比,其区别在于:前者能从泥沼中爬起,继续前进;后者则只能浅尝辄止,望洋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