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0673400000016

第16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的纲领是一个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奋斗目标和任务的简明规定,是一个政党在这个历史时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和策略的根本标志。从广义上说,一个政党的纲领包括它的指导思想、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以及最终奋斗目标等内容。从狭义上说,一个政党的纲领包括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两个方面。最低纲领又称基本纲领,指在某个具体阶段上提出的关于奋斗目标和任务的简明规定。最高纲领是关于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和任务的简明规定,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基本方针、政策作出了新概括,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是在实践基础上作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为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围绕这一目标规定的基本政策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围绕这一目标规定的基本政策是: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围绕这一目标规定的基本政策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是对基本路线所确定的富强、民主、文明的发展目标的具体化;三个方面的基本政策,是对基本路线所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道路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具体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它们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制定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明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统一全党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