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生存密码
10672000000011

第11章 怎样运动才健康?

生命在于运动。从生命呱呱坠地开始,就要注重身体锻炼,从青少年直至步人中年以至暮年,都应坚持运动不间断,让运动伴随着生命的进程,使生命的“炉火”燃烧得更旺,生命的活力更强大。

不同年龄阶段可选择不同形式的运动。不同年龄阶段可也可获得不同效果。科学的运动可以锻炼你的心肺功能,使你的肌肉和骨骼更加强壮,更重要的是,通过锻炼,可以愉悦人的心情,缓解压力,驱散忧愁。但是运动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促进健康,用不好则有损健康。在生活中不是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因为运动导致猝死,因为运动导致骨伤,因为运动导致冠心病加重……因此,就你的个体情况而言,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等等,就成了你必须关注的事情。

科学评价自己的身体活动能力

为了更有效地让普通人在参加健身锻炼前,了解自己身体活动能力的强弱,部分欧美学者提出了一个简单评估模式,即活动指数。该指数从锻炼强度、持续时间和锻炼频率三个方面,对个体平时参加锻炼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估,以便人们知道自己需要参加多少运动。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每天的活动,计算出自己的活动指数:总分=锻炼强度得分×持续时间得分×锻炼频率得分,以此来了解自己的身体活动能力,并根据结果,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活动与锻炼模式的选择

研究证实,中等量的身体活动和锻炼,对促进健康的作用最明显。中等量的活动是指每天能消耗150千卡能量或每周消耗1000千卡能量的运动。从事这样的活动能够使50%的人明显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30%的人减少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病率。所以,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推荐了一个简单的锻炼模式,即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30分钟、强度适中的体育锻炼或身体活动。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低强度长时间的锻炼模式或高强度短时间的锻炼模式。

不同锻炼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健康状况的好坏是保证人们完成身体活动的基础。人们在选择锻炼项目时,应该重点考虑该活动是否具备改善心肺功能、肌力和肌肉耐力等功效;同时,还应考虑其是否具有降低心脏病、肿瘤、高血压、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的功效。目前值得推荐的活动是有氧运动。

运动处方

体育锻炼作为强身健体的一种非药物手段,越来越受到随着生活、学习和工作压力的日增,每一位国人都承受着一定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如何缓解这种压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制订一个适合于自己的运动处方。运动处方是1969年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并得到国际公认的一种健身方式,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

运动处方一般分为治疗性、预防性和健身健美性3种。其中治疗性运动处方最好由专业医生或体疗师制订,后两种处方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和健康状况自行设计。

1、明确健身目标

锻炼者首先应该明确自己锻炼的目标是什么,是想减肥、练身材、增强体质,还仅仅是为了交朋友扩大生活圈?然后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制订适宜的运动处方。

2、确定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不同,健身效果也不同。健身目标确定以后,就可以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了。选择运动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实施的可能性(例如器材、环境因素等),因为运动需要持之以恒。一般比较有效的运动项目或锻炼方式有3种基本形式。

(1)耐力性(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运动处方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锻炼方式。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形式。在有氧代谢状态下做运动,通过运动达到消耗机体多余的脂肪,达支减肥健身目的就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主要是通过长时间进行耐力运动,使得心(血液循环系统)肺(呼吸系统)得到充分有效的刺激,提高心、肺功能,从而让全身各组织、器官得到良好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使机体维持最佳的功能状况。

有氧运动的锻炼时间一般应大于15分钟,最好是(30-60)分钟。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游泳、骑自行车、跳绳、划船、滑冰、滑雪、球类运动、有氧健身操等。

进行有氧运动时,心率一般应在130次/分钟为最佳。有氧运动的特点是强度低、时间长、不中断、有节奏。

(2)力量性运动。力量性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神经肌肉协调性、增加关节灵活性,一般对于神经麻痹、骨质疏松和关节运动障碍的人比较适用。据研究,适宜的力量刺激对延缓骨质疏松发生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力量运动一般包括被动运动(通过辅助设施锻炼)助力运动、免负荷运动(在减除肢体重力负荷的前提下进行主动运动,如在水中运动等)主动运动和抗阻力运动(利用各种力量练习器进行)等。

(3)伸展运动。伸展运动既可用于治疗、预防疾病,又可用于健身和健美,主要功效是能有效地放松精神、消除疲劳、改善体型和机体的柔韧性,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项目包括太极拳、保健气功、医疗体操和广播操等。

3、针对体质运动

由于年龄、性别、身体条件和健康状况不同,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合理选择锻炼方法。按体质健康状况等大致把体育锻炼划分为5种类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锻炼内容和方法,以达到理想的健身效果。

(1)健康型。

健康型是指身体健壮,有较强的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和欲望,并能承受较大运动负荷者。这类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两个运动项目作为健身手段,如选择球类、田径、举重、游泳等,常用综合练习法、重复练习法和间歇练习法等进行有计划的锻炼。

(2)一般型。

一般型是指身体不太健壮,但无疾病,体质一般者。他们往往认为自身无病而缺乏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和恒心,进行体育锻炼往往流于形式。这类人应该选择对增强体质有实效的,形式活泼能激发参加锻炼兴趣的项目和方法,如球类、武术、健美、健美操等项目。用综合练习法、重复练习法较好。

(3)体弱型。

为增强体质,战胜疾病,增进健康,可采用慢跑、定量步行、太极拳、气功等方法进行锻炼。宜采用重复练习法、循环练习法进行力所能及的锻炼。

(4)肥胖型。

肥胖型是指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人。他们的锻炼多为减肥,因此可选择长跑、长距离游泳和健美运动进行锻炼。一般多采用重复和循环练习法。

(5)消瘦型。

消瘦型是指体重体育正常指标的人。他们希望通过锻炼能使自己更壮实、丰满,可选用举重、体操、健美运动等项目,多采用重复练习法和循环练习法。只要长期坚持,并有一定负荷刺激肌肉,使之横截面增大,就能使肌肉健壮,进而拥有匀称的健康体型。

4、设定运动强度

踢足球、打篮球、爬山等运动的强度比较大,如果你平时经常参加这样的运动,那么这样的运动强度对你来说就不成问题。但是,如果你平时很少参加运动,那你就应该从走路开始,循序渐进,逐渐强度,不要突然做剧烈的运动。

另外,还要监测运动强度,对于一般人来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运动停下后立即测自己的心率,它可以直接反映出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是否合适以及身体的疲劳程度。在运动中,感到微微有点累,身体有些出汗,那么这种强度的运动就是最适合的。

运动强度太小达不到锻炼目的,太大容易造成伤害,而不同的人对不同运动项目的适应强度也不一样。如慢跑时,跑速就是运动强度,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所能承受的运动强度也就不同,所以在跑速的选择上就要量力而行。选择最佳运动强度的方法很多,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体力状况、健康水平、体育基础、生活环境和锻炼目标来综合决定。现在向大家推荐一种简单确定运动强度的方法——“靶心率”判定法。一般我们把达到最大运动强度时的心率称为“最大心率”,此时,心脏功能的发挥已经达到了极限,而人体完成最大做功的60%~70%时的心率称为“靶心率”或“运动中适宜心率”。研究认为,当人体在靶心率范围内进行运动时,一般都能收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并保证锻炼的安全性,这一点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尤为重要。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办法是采用公式来推算靶心率。具体方法如下:

对于大多数没有明显疾病的人来说,可以把最大心率的65%~85%确定为靶心率范围,即靶心率=(220-年龄)×65%(或85%)。如年龄为40岁的健康成人,其最大运动心率为:220-40=180次/分。适宜运动心率,下限:180×65%=117次/分,上限:180×85%=153次/分。即该成年人日常锻炼时的靶心率范围为117~153次/分。但是,对于年龄在50岁以上并伴有不同程度慢性病史的老年人来说,靶心率=170-年龄,也就是说要降低运动强度,避免锻炼对心脏造成过重的负担,以防出现危险(如加重病情,甚至引发严重心脏疾患)。

5、决定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对锻炼效果有很大影响,对于刚开始锻炼的人来说,连续运动30分钟以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连续运动超过人体功能的承受范围,会严重影响体育锻炼效果,轻则造成机体过度疲劳,重者引发不必要的运动性伤病。

一般情况下,每次锻炼持续时间以15~60分钟为宜,其中保持或维持靶心率(上限)的锻炼时间为15分钟左右,其余时间都可以采用适当低于靶心率上限的强度进行。日本体育科学家曾推荐过3种中等强度的运动和运动持续时间的组合,可做参考:I为15分钟70%~80%靶心率的运动,Ⅱ为30分钟60%靶心率的运动,Ⅲ为60分钟50%靶心率的运动。也就是说,如果采用靶心率强度较大的运动的话,要适当缩短运动持续时间,反之相反。比如在几分钟的激烈运动后,可以穿插一段缓和运动,然后相互交替,以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6、确定运动频率?

在运动处方中,运动频率一般用每周锻炼的次数表示。运动频率的确定取决于运动强度和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一般观点认为,每周锻炼3~4次,即隔一天锻炼一次,锻炼的效果最好,但最低的运动频率不要少于每周2次。对于刚开始运动的人,可以先从每周1次开始,然后再依自己体能提高的状况,渐渐调整到最佳状态。

7、教你掌握运动量

判断运动量的合适程度,是进行体育锻炼、掌握身体状态的晴雨表。检验运动量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两种方法易掌握。一是客观标准,二是主观感受,在判断运动量大小是否合适时,最好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比较可靠。

1)脉搏变化衡量运动量

最简单方法是用170减掉年龄,得出来的数目就是你运动以后最适合的每分钟心跳数。比如说,你今年50岁,那么在你运动刚停止时测出的心率应当是每分钟120次最合适(170-50=120),如果你今年60岁,那么运动后的心率应当在每分钟110次最合适(170-60=110)。

2)主观感觉衡量运动量

主观感觉,一般包括运动前、运动当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如果运动量合适,就是你在运动之后能够不费力地说出话来,运动后工作、学习就会精力充沛,没疲劳感,不影响正常的睡眠和食欲。

有的人在运动时由于强度过大,以至于运动停下后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当运动量过大时,次晨起床后就会感到萎靡不振,周身无力,甚至有头晕等现象。在锻炼后,感到极度疲劳、食欲减退、睡眼质量差,或在运动里易出汗等,说明运动量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8、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

1)身体功能每日最佳时间

8:00-12:00和14:00-17:00肌肉速度、耐力最佳。

18:00左右人体吸氧量达到最高。

17:00-19:00人体的嗅觉、视觉和触觉最为敏感。

17:00-19:00心脏的跳动率及血压最平稳。

16:00-19:00身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应激反应能力达到最高,神经灵活性也最好。

饭后1小时-2小时锻炼身体较好,此时不易发生低血糖。

特别提示:

如果想减肥,最好在早上没有吃饭的时候去锻炼,这个时候消耗的热量主要靠脂肪的燃烧,因此,可以起到减肥作用。当然也要依个人情况而定。

2)锻炼时间的选择

每天14:00-16:00是空气最干净的时候。因此,有的专家推荐,锻炼的最佳时间是下午。有些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在早晨的时候往往血压比较高,此时锻炼,容易出现问题。应该选择下午或上午晚一些再锻炼。

9、运动的规律性远比运动强度重要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喜好和锻炼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还要注意运动的规律性。运动的规律性远比运动强度重要。因为任何运动都是循序渐进的,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那么规律的体育运动,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哪些好处呢?

1)减少早死的危险,主要是养活患心脏病、脑卒中的死亡危险,这两种死因占据人类所有死因的1/3.

2)减少50%患心脏病、结肠癌的危险。

3)减少50%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

4)可使全球1/5的成年人远离高血压。

5)可预防或减少骨质疏松症,至少使50%的妇女降低出现髋骨骨折的风险。

6)有助于改善疼痛程度,如背部、关节疼痛。

7)促进心理健康,减少因压力、焦虑而产生的抑郁、孤独感。

8)有助于预防或控制青少年人群危险性行为。

9)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降低肥胖的发生率。

10)促进骨骼、肌肉、关节的正常发育。

专家建议,每周至少应该锻炼3次-5次,每次30分钟左右是最有效。如果你刚刚开始参加运动,而每次运动持续30分钟身体会感觉疲惫,那么不妨分多次进行。只要每次运动保持在10-15分钟,每日累计达到30分钟也是有效的。

10、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锻炼者的安全,在运动处方中,还需要根据锻炼者或病人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

(1)耐力性(有氧)运动的注意事项明确运动的禁忌证或不宜进行运动的指征:如病情不稳定的心力衰竭,严重心功能障碍,急性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等。

在运动中应停止运动的指征:如心脏病病人在运动中出现无力、头晕、气短、关节疼痛或背痛等不适。

(2)力量性运动的注意事项。

进行力量练习时,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力量练习前后,应该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放松运动;运动时要尽量保持正确的姿势,按照动作要领正确完成动作,必要时要给予保护和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肌肉长时间收缩会引起血压升高,闭气用力时间过长会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所以,有轻度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该慎做力量练习。一定选择时,最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不做力量练习。

(3)伸展运动的注意事项

练习时,要根据动作难度和幅度等要求,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有些疾病不宜从事某些练习,如高血压患者、老年人不宜从事过分用力的动作或幅度较大的弯腰、低头等。

运动时要尽量注意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和节奏。

运动除了要循序渐进以及有规律外,还要特别注意运动的几项禁忌,否则不健身反伤身。

1)服药后不要运动

服用消炎止痛、感冒止咳或其他含有抗生素万分的药后,多半会让感觉器官变得反应迟缓。对运动相关的器官,像肌肉、骨骼、运动神经等会有负面作用。例如肌肉变得松驰、运动神经受到牵制无法灵敏地反射运动等。在这种状况下,如果运动的强度超过身体负荷,很容易发生运动伤害。

2)酒后不要运动

酒精万分会影响神经中枢,减弱其指挥身体器官进行运动的协调性。在无法控制肢体灵活运用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运动伤害或其他的意外事故,而且在酒后初期,许多人以为此时运动无所谓,但运动会加速身体各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让酒精更迅速地发挥作用,导致意外发生。

3)睡眼不佳、疲劳时不要运动

睡眠不佳或疲劳时,人体的骨骼、肌肉收缩运动的能力会变差,也由于新陈代谢减缓而容易累积过多的乳酸和废弃物,此时运动,会让人觉得更加疲累,同时运动时常会发生身体氧气、养分供应不足,使本来就困顿的身体更加雪上加霜。

再则,由于身体劳累会赞成肌肉无法灵活运动、注意力不集中、协调力差。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时,应先补充睡眠,在精神饱满的状态下运动才是最安全的。

4)运动后忌喝冷饮

剧烈运动后,身体新陈代谢加快,血管扩张,这时咆冷饮对消化道是一个缋冷刺激,会引起消化关系密切强烈蠕动,产生腹痛、腹泻。同时,冷热的急剧变化会使胃部血管突然收缩,引起消化吸收功能失调,造成消化不良或其他疾病。此外,运动后咽喉处于充血状态,过强的冷刺激会引起喉咙疼痛、嘶哑。

11、老年运动禁忌

老年人与其他年龄的人在运动中有所不同,需要格外注意。因为老年人心肺功能降低,运动器官衰退,听觉、视觉、平衡器官功能减退,反应缓慢,灵敏度低,协调性差,这些生理变化的特点,决定了老年人在运动锻炼中的几大禁忌。

忌激烈竞赛:老年人不能争强好胜,与别人争高低,也不要与当年的自己比较,否则激烈的竞赛不仅体力承受不了,而且还会因碰撞、摔倒、激动等而发生意外。

忌无氧运动:如快速短跑、举重、拔河、硬气功、引体向上等运动项目,老年人不宜参加。

忌头部位置变换,老年人不宜做低头、弯腰、仰头等动作,尤其是头部向下的倒置到任,这些动作极易造成脑血管破裂,引起脑溢血。

忌摇摆放置:溜冰、荡秋千及各种旋转动作老年人不可尝试,否则易发生危险。

12、常见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

运动损伤是运动中不可避免的,常见于青年人。因缺乏必要的运动训练知识,一旦出现运动损伤后缺乏科学应急措施,不仅赞成不心要的痛苦,严重者甚至导致终身遗憾。那么,如何保护自身安全,将运动损伤降至最低呢?

1)擦伤

即皮肤表层擦伤。如擦伤部位较浅,涂消炎药水即可;如伤口破损面较脏并有渗血,应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清理创面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包扎。

2)肌肉拉伤

即肌肉纤维撕裂导致的损伤。它是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中赞成,可根据疼痛程度获知受伤的轻重。只要一出现疼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用冰块或冷毛巾敷30分钟,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充血、水肿的发生,切忌搓揉和热敷。

运动养生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运动养生是通过锻炼来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锻炼时一定掌握好运动量的大小,太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太大则超过了机体的耐受限度,又会使身体因过度疲劳而受损,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任何人,如果在运动结束10分钟后,心跳次数每分钟仍在100次以上,则不应再加大运动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

2、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锻炼身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注意经常坚持不能间断。那句名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方面指出了“动则不衰”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经常、不间断锻炼的重要性。因此,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进行适当的运动,才能收到养生健身的功效。

3、有张有弛,劳逸适度

运动养生,并非指要持久不停地运动,而要有张有弛、有劳有逸,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紧张有力的运动,要与放松、调息等休息状态相交替;长时间运动,一定要注意适当地休息,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导致精神疲惫,甚至影响养生健身。

4、运动有时,适可而止

运动虽然对人体有好处,但也要选择正确的运动时间,例如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运动最适宜的温度是4T-30℃。有些人则不适合在早晨锻炼,根据国外学者测定,上午6时至9时是冠心病和脑出血发作最危险的时刻,发病率要比上午11时高出3倍多。另外,人体在上午时段交感神经活性较高,随之而来生物电不稳定性增加,易导致心律失常,可能出现室颤,引起猝死。所以,大家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避开心血管事件“高峰期”,将时间安排在下午及傍晚进行。

另外运动也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实际状况及时调整。运动时若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o区吐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刻停止,必要时需就医。

5、缓启缓止,饮食有度

有些人根据身体需要,进行一些剧烈的运动。在进行这些运动时,一定要注意缓启缓止。若是一下子将运动能力提高到极限,这样身体各项机能来不及反应,反而会造成损害。所以在剧烈运动前一定要进行一些较为缓和的热身运动。另外,剧烈运动后也不宜突然停下。如果剧烈运动刚一结束就停下来休息,肢体中大量的静脉血就会淤积于静脉中,心脏就会缺血,大脑也就会因供血不足、缺氧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休克等症状。所以剧烈运动,如长跑之后应逐渐改为慢跑,再走一走,做几下深呼吸,这样肌肉就会轻快地消除疲劳。

另外,经过剧烈运动,人体水分和热量消耗过大,需要及时补充。但是也不可立刻大量饮水或进食。

剧烈运动后如果因渴一次性喝水过多,会使血液中盐的含量降低,天热汗多,盐分更易丧失,降低细胞渗透压,导致钠代谢的平衡失调,发生肌肉抽筋等现象。由于剧烈运动时胃肠血液少、功能差,对水的吸收能力弱,过多的水分会渗入到细胞和细胞间质中。脑组织是被固定在坚硬的颅骨内的,脑细胞肿胀会引起脑压升高,使人出现头疼、呕吐、嗜睡、视觉模糊、心律缓慢等“水中毒”症状。

剧烈运动时,由于血液多集中于肢体肌肉和呼吸系统等处,而消化器官血液相对要少,消化吸收能力差,运动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消化吸收功能才能逐渐恢复。

还有就是注意剧烈运动过后不可立刻吹风扇,不可进行游泳或冷水浴,不可吸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