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生必读的榜样传奇
10669900000028

第28章 贫民之女

继承父母的美德

格兰瑟姆。是英格兰中部的一个小城镇。

1925年10月13日,这个小城镇的一个小食杂店里诞生了一名女婴,名叫玛格丽特·希尔达·罗伯茨。她就是54年之后在伦敦这个大政治舞台上演出惊人一幕的主角——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艾尔弗雷德·罗伯茨只是一个小食杂店的店主。上溯家谱,她的祖父是鞋匠出身,外祖父当过铁路路警。从各种情况看来,这只:是一个不很富裕的小业主家庭。

可以说,撒切尔夫人绝非生来的统治者,她缺乏先天条件,没有什么显赫的家族背景。但也正是这样的闭塞小城镇,这样的仅够温饱的小业主家庭,这样的勤劳俭朴、乐于助人的父母,才塑造了玛格丽特与众不同的个性与品德,培养了她那无坚不摧的勇气与高度的责任心,形成了她那套保守党的价值观念。

玛格丽特的父亲有7个弟妹,他是大哥,13岁时就被迫辍学外出谋生。由于资本有限,他只好从事食品杂货买卖。结婚后,夫妻俩全力以赴地经营一个小食品店,过着克勤克俭、聊以糊口的生活。他们的家既没有房前花园、浴室和室内厕所,也没有热自来水,家具都是一些从旧货市场上买来的笨重、过时的低档品,厨房面积也很小。

但是,这一平凡之家的男女主人,却都很不平凡。

罗伯茨先生是个十分喜欢读书的人,他广泛阅读政治类书籍,平时还爱看传记和历史方面的书。罗伯茨先生也热心地方上的政治活动。玛格丽特2岁时,她父亲就当选为格兰瑟姆市镇自治议会的议员,而且一干就是25年,而后.罗伯茨先生又成为了格兰瑟姆市的市长。

他在商业上和政治上所取得的成就,他在这个小市镇上的艰苦创业史,他言行一致、乐于助人、自强不息、勤奋谦逊的为人处世风格,成为格兰瑟姆镇上居民的精神楷模。这一切,都不能不对:二女儿玛格丽特(长女穆丽尔,比妹妹大4岁)产生巨大的影响。知识点:英国的政题——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既保留君主,又通过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其特点是:英王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实际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首相是国家的实际首脑,享有非常广泛的权力,由在议会中占多数议席的政党的领袖担任。知识点:英格兰

英国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部分。英格兰,为英国领土的主要部分,因此习惯上英格兰一词也泛指英国。知识意:保牙党

英国是最典型的“两党制”国家,主要党派为工党、保守党。两党拥有各自的政治主张。知识点:议会

议会是英国政治的中心舞台,是英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政府从议会中产生.并对其负责。

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上院——贵族院:议员不是选举产生的,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法律贵族、家权贵族、终身贵族等组成。下院——平民院:议员是选举产生的。

父亲独特的教诲

罗伯茨严厉而好强,并凡事讲究有规有矩,因此他对孩子的教育多少显得有点刻板和枯燥。这其中,最让小玛格丽特感到受不了的是,家里星期天不允许有任何游戏活动。

刚懂事的玛格丽特正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小精灵,但每个星期天,她都会被父母带去教堂,他们是虔诚的教徒。这样,童年的小玛格丽特失去了和同龄小伙伴玩耍的许多机会。

但是,小玛格丽特毕竟是个孩子,看着其他小朋友们能在星期天或其他时候自由自在地玩耍,她感到很委曲。于是,就跑去问父亲,她为什么不能那样。

罗伯茨抚着她的头,很耐心但很坚定地说:“孩子,千万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看着别人做什么自己也想做什么。你自己要有主见,而且还要设法让别人跟着你干。”

见孩子不说话,罗伯茨缓和了语气,继续劝导玛格丽特:“孩子,不是爸爸限制你的自由。而是你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有自己的思想。现在是你学习知识的大好时光,如果你想和一般人一样,沉迷于游乐,那样一定会一事无成。我相信你有自己的判断力,你自己做决定吧。”

听罢父亲的话,小玛格丽特再也不吱声了。父亲的一席话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她想:是啊,为什么我要学别人呢?我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做呢,刚买回来的书我还没看完呢。

罗伯茨经常这样教育女儿:要有主见,有自己的理想,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个性;随波逐流只能使个性的光辉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

这样的家庭教育培养了玛格丽特的高度自信,独立不羁的个性使她常常有一种心理优越感。

就这样,父亲的生活方式、道德信念、思想作风都在幼小的玛格丽特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特立独行

就这样,小玛格丽特在父亲的影响下成长着,没有童趣的童年生活使玛格丽特身上天生有一股严肃的味道,从而养成了勤劳、吃苦、独立而坚强的性格。

当小玛格丽特满5岁时,父亲没有把她送到邻近的学校。而是送到一所更好更严格的小学上学。从那时起,她开始了正规的学校生活。

那是一所离家很远的小学,每天来回四趟,要步行走4英里多的路。她每周还要去上三次钢琴课,以陶冶情操。她每时每刻都在学习,除了偶尔帮助父母照管一下店铺,她唯一的事就只有!学习了,她从未像一般的孩子那样有闲玩的时间。她因出色的学习成绩而向上跳了一个年级,并被学校当作好学生的样板。

对于小玛格丽特,父亲从不允许她说“我不会”、“太难了”这样的话,而且他还教会了女儿如何理财,如阿节俭,如何用真正的办法去帮助穷人,而不是于事无补徒劳地大喊。

当玛格丽特11岁时。通过了县中学的奖学金考试,正式升入一所女子中学。

当时,玛格丽特所在的学校经常请人来校演讲,每次演讲结束,她总是第一个站起来大胆提问。不管她的问题是比较幼稚,还是比较尖锐,她总是充满好奇地脱口而小,而其他的女孩子则往往怯生生地不敢开口,她们只能面面相觑或抬眼望着天花板。

回家后,玛格丽特向父亲汇报学校的情况时,父亲总是鼓励她:“孩子,你有这样的信心,我真为你感到骄傲。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辩论家。”

父亲的不断鼓励使玛格丽特对自己的口才充满了自信。上中学的时候,玛格丽特是学校辩论俱乐部的成员,演讲从不怯场。虽然当时她的演讲技巧一点也不高超,也不受同学欢迎,旦玛格丽特却毫不顾忌,一有机会就上台滔滔不绝演讲。有一次,因为她讲的内容大家不感兴趣,而且她又讲了很长时间,以致台下嘘声、讽刺嘲笑随之而起。玛格丽特自信好强的个性却使她根本不把这些放在眼里,依然毫不怯懦地演讲下去。

甚至到后来,听她演讲的人都跑光了,她却仍然坦然地把自己想讲的话讲完才停止。许多同学对她这种突出的个性不理解,但她对别人的议论也毫不在意,一直维持着独立自信、我行我素的个性。

投考牛津大学

玛格丽特和她的同学们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由于父亲的缘故.她一直都生活在政治边缘上。罗伯茨先生的小店不仅是镇上的经济中心,而且也成了小商人聚集的地方。他们常在她家讨论时政、国际大事和探讨自由经济。

因为父亲在格兰瑟姆担任议员,玛格丽特便常跟着父亲去游说、竞选。这种生活持续了很多年。有时,她还被父亲带去听政治家的谈话,或者和父亲一起去法庭旁听各类案件的审理。她就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长大,从小就有着对政治的朦胧热情。

也正因为从小有过更多的历练,玛格丽特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得毫不胆怯。

一次,学校辩论俱乐部举行每年一次的辩论活动。玛格丽特是俱乐部的新成员。轮到她讲时,她一点也不惊慌,而是稳重地站起来,理了理裙摆,大方地走上台。她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地讲下去,从世界形势到当前困扰英国的主要社会问题,她都有所涉及……这让在座的每一个人感到惊讶,他们惊讶这样一个小姑娘竟有许多成人不及的演讲天才,并且她还谈了那么多不是一般小城镇的姑娘所了解的东西。玛格丽特在这次演讲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这些好的感觉,都是促使玛格丽特沿着这条路走到底的强大动力。

1941年,玛格丽特一心想获得进人大学的奖学金。她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对法律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在课余时间到法庭去旁听审理诉讼案。现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进入牛津大学学习。

为了能够进入牛津大学,她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父亲还为此特意聘请家庭教师帮助她补习拉丁文。仅用了数月的时间,她就全部学完了5年的拉丁文课程。

1943年,玛格丽特准备参加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她信心十足,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她没有被录取,但被列入了候补名单。

玛格丽特沮丧地回到家里。但她并不气馁,继续努力学习,准备参加第二年的考试。

1943年,玛格丽特报考牛津大学落选前不久,父亲被选为格兰瑟姆市市长。,正当玛格丽特陷入了失败的痛苦中时,意外惊喜的事情发生了。

牛津大学萨姆维尔学院突然向玛格丽特发出录取电报,录取她为该院化学系的学生。原来,新生中有人没有到学校注册,这给玛格丽特带来了好运。

玛格丽特成为罗伯茨家族中第一个考上牛津大学的学生。

萨姆维尔学院是牛津最早的一个女子学院。该学院曾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女政治家,前印度总理英迪应·甘地夫人(印度第一位女总理)即毕业于此。也许这对玛格丽特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暗示:牛津大学是一个孕育政治家的重要场所。

玛格丽特坐在开往伦敦的火车上,向送行的家人挥动着双手……知识点:牛津大学

19世纪以前的英国,仅有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而剑桥大学是13世纪初由牛津的部分师生创办的。在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曾就读于牛津,其中包括4位英国国王、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5位英国首相……

牛津大学有着世界性的影响。英国甚至全世界教育界,言必称牛津;英国和世界很多的青年学子们都以进入牛津学习为理想。

初到牛津

玛格丽特第一次离开格兰瑟拇老家,第一次接触外界,搬进了牛津大学的萨姆维尔学院,开始学习化学专业。这位18岁姑娘的生活从此开始了新的一页。

牛津大学离格兰瑟姆虽只有二三百英里的路程,但对这个从未出过家门(童年时只去过一次伦敦)、孑然一身又孤陋寡闻的罗伯茨小姐来说,依然遇到了多方面的麻烦。

有人说,牛津对这位新生的确“不是天堂,而是炼狱”。首先,玛格丽特必须通过“乡音”调整关,因为她入学初期带有明显的乡音,竞成了同学们嘲讽的笑柄。在当时的英国,英语的发音是否纯正,是一个人是否出身于名门贵族、是否受过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如果能讲一口纯正的“牛津英语”,那就是上等人的气质了。初到牛津的罗伯茨小姐急于纠正自己家乡的土音,结果往往弄巧成拙,听起来不伦不类,引起哄然大笑,遭到讽刺挖苦。经过顽强努力。玛格丽特的口音总算得到了一定的调整。

初到牛津时的孤独、压抑和同学们的冷嘲热讽,并没有使玛格丽特对学习的刻苦精神有丝毫消减。她仍像以前一样努力学习,是学院也是同学中最用功的一个。当时学院课程之繁重,实验活动之多,令许多学生都感到头痛。而玛格丽特却总是那样精力充沛、勤奋好学,而且把一切都安排得那样井井有条、稳妥有序,显露出一个女强人的特色。

她经常从晚上忙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钟,早上六点半钟又起床,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的觉。在牛津大学,罗伯茨小姐从不迟到,从不拖延交学术论文。她无疑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在炼狱中成长

在大学四年紧张的学习之余,罗伯茨小姐还参加了许多在老家不可能接触到的政治活动。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她没有置身于政治之外,而是积极、活跃地参加了保守党组织的各项活动,成了牛津大学保守党俱乐部的重要成员之一。

她在这个俱乐部花费的时间很多,差不多和她在化学实验里用去的时间相等。对于俱乐部内的大多数成员来讲,这只是他们的额外兴趣。但玛格丽特可不这么看,她把俱乐部活动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完成。她做许多其他成员不愿做的细小琐碎的事情,她以一种忘我的精力从事着这些工作。

繁重的社会工作并未过多影响到玛格丽特的学业。晚上,有人发现她房间的灯常常一直亮到凌晨两三点钟,早上她又要和其他人一样六点半钟或七点钟起床。以后,她也一直以精力充沛而让许多男士咋舌。

这一阶段,玛格丽特也经,万了自己的初恋。

一天,玛格丽特穿着一件合体的连灰裙站在学院出口处。似乎在等着什么人。夏天的傍晚分外清爽,她红润的面颊在习习的晚风中比往日更有风采。

远处走来了一位高大潇洒的男青年,他是玛格丽特新认识的白马王子——一位富有的伯爵的儿子。

他们常常在一起散步,进行着愉快的谈话。这位伯爵的公子常常被玛格丽特身上的一种特殊气质所感动,他们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中。玛格丽特也变成了一位很活泼健谈的姑娘。但最终,伯爵夫人因她那杂货商女儿的出身而一棍子拆散了这对情人。

但是坚强的玛格丽特又重新振作起来。

玛格丽特已经初次品尝了英国顽固的等级观念和男性权威的事实。

但是,令她聊以自慰的是,她在保守党俱乐部的辛勤工作却没有白费,在那里她积累了许多实际的工作经验,并已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了。

1945年,她开始第一次在政治舞台上奔忙。她首先为保守党人在牛津战胜工党候选人进行游说。当年假期,她又回到格兰瑟姆,为当地的保守党候选人拉选票。为此,她甚至开始充当政治集会上的代言人,她必须向听众演讲.,鼓动情绪,使他们保持兴趣和热情,直到保守党候选人到场并开始演讲为止。

紧接下来的一年,对玛格丽特来说又是令她欣喜的。1946年,她担任了保守党俱乐部主席,她是牛津大学担任这一职务的第一个女生。

主席职务是玛格丽特从政生涯迈出的第一步。从那时起,她得以有机会和重要的保守党政治家接触。因为每次他们来到牛津作演讲前,俱乐部总要在大饭店请演讲人吃晚饭,玛格丽特则成了招待他们的主人。正是以这种身份,她获得了大量宝贵的信息。

在牛津这个“炼狱”中度过自l4年,对玛格丽特未来的仕途是意义重大的:她从一个孤陋寡闻、埋头苦二二的“杂货商之女”成长为保守党的一名新秀;从一个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城的中学生变成了一位立志投身政治的幼苗!撒切尔夫人名言

一个人,如果总迎合别人,不要别人批评,那么他将一事无成。

错误处带来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