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常见问题心理析因与辅导
10669100000018

第18章 小学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儿童从出生到入学前这一段时间,活动范围很小,几乎只在家里活动,虽然在3~6岁时,都进入了幼儿园,但幼儿园的活动也只是一种类似于家长负责制的活动,儿童在里面不是严格意义上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活动内容也是贫乏的,没有系统知识的学习,没有自己要决定的事,没有自己要处理的关系……因为他们还没有“走进”社会。

进入小学后,这一切发生了变化。虽然不是真实的社会,但小学也可以看成社会的缩影。儿童在里面要考虑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会幻想将来能成为什么;自己是男孩(女孩),应该怎样做事才符合社会对他的期望,如何和异性交往;从家庭出来到学校后,与父母如何沟通,与同伴如何交流,等等,这些问题都会促使他们的社会性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其形成和发展对儿童社会性其他方面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研究者普遍认为,自我意识由两个彼此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成分构成,一个是“主体我”,一个是“客体我”。其中,“主体我”是指“我”本身所拥有的一些特性,如我一直是我,不会变成其他人;我就是我,我有自己的特性;我有操纵和控制自身生活的能力。“客体我”是指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一些特征,如自己的长相、所有物;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自己的信念和知识状态;自己所能从事的活动和拥有的能力。

小学儿童对自我的理解处于社会性比较阶段。这时儿童通过将自己的行为、能力与他人相比而认识自我。例如,儿童对“客体我”的理解通常表现为“我比大多数孩子高,而且比他们跑得快”。在社会性比较的过程中,儿童逐渐能通过一些稳定的个性特征来理解自我的连续性和独特性。例如,“我很会打篮球,将来仍然会打篮球”(连续性),或者“我们班没人能跑过我”(独特性)。

小学儿童对于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认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呈递增趋势,随着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自己的学习能力在不断提高。这类学生把学习中的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努力或努力不够等可以控制或调节的因素。另一类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生而定型,难以改变。这类学生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而把成功归因于运气。相比之下,后一类儿童比较容易形成习惯性无助感,对学习丧失信心。

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时,一定要注意他们对自我的整合。也就是让他们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连续性(我一直是我),每一个人都有独特性(我就是我),每一个人都有主体性(我能控制我的生活)。在学习方面,要引导他们正确地归因。经常把学习上的成败归因于自身的努力程度,有利于保持自己在学习上的信心;如果总是把学习上的成败归因于能力的高低,则很容易出现骄傲或沮丧的情绪。

(二)小学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养成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性别化行为,扮演适宜的性别角色。

儿童进入小学后,逐渐将性别差异与较隐蔽的个性特征或学业成就联系起来,能较好地理解性别化行为的相对性,知道男女性别之间有很多共同的行为,性别角色意识日趋灵活。

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关于“男性性格”和“女性性格”的认识不断发展,到11岁左右基本接近成人水平。在校学习期间,儿童逐渐将性别与某些学科联系起来,一般认为语文、美术、音乐等科目较适合于女生,数学、体育、机械等学科更适合于男生。当学生被问及最喜欢的学科时,多数男生较喜欢数学,而女生却更喜欢语文。

认清了小学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规律,广大家长就要注意对他们的教育。现在很流行所谓的“双性教育”,即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纯粹女性化或男性化的人都不是很适合社会,只有那些既有男性性格又有女性性格的人才最受欢迎。当然,不能把“双性性格”误解为那种不男不女的娘娘腔。真正“双性性格”的人,既坚强、果断,又细心、儒雅,这才是一种比较完美的人格。

(三)小学儿童社会关系的发展

小学儿童社会关系的发展包括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亲子关系的发展和同伴关系的发展。

进入小学后,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出现一些新的特点。父母的作用更多地表现为向儿童提出希望和要求,对其行为进行监控,并提供情感方面的支持。这一时期的儿童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强烈地依恋父母,他们的依恋对象开始从父母身上转移到教师身上,即所谓的“向师性”,开始固执地模仿老师。于是,他们开始考虑亲子关系的平等性和公平性,在父母面前常掩饰或隐瞒自己的情绪。在这个时期,父母的间接监控比直接教训更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入学学习使儿童的社会交往范围迅速扩展。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儿童逐渐认识到他人有不同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促使他们在交往中越来越多地考虑对方的情感和愿望。同时,儿童还尝试把自己所掌握的社会行为规范运用到同伴交往中,分享、互助、合作等亲社会行为渐渐增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同伴交往越来越多地围绕共同目标和任务展开,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儿童还逐渐形成同伴团体。在此期间,同伴交往出现一种新的形式,即互相追逐、打闹。父母常常将这种交往形式误解为同伴间的攻击性行为。事实上,这是完全不同于攻击性行为的一种游戏活动,它常常给儿童带来很多的兴奋和愉快。儿童自己一般很明白这种游戏与同伴冲突的区别,他们常对父母解释为“是闹着玩的”。

家长们要把握小学儿童社会关系的发展规律,融洽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儿童入学后,不再是事事依赖父母的小孩子了,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增强了,因此应该在亲子关系中慢慢给予他们平等的地位,与他们有关的事应该和他们商量着办,不能无视他们心理、生理的变化。在同伴关系方面,由于他们的交往范围扩大了,他们的交往重心从家庭转移到了学校,从父母转移到了老师、同学身上,父母应该接受这种改变,要放手让他们与同学交往。当然,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不能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