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艺术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10667800000013

第13章 交互式阅读治疗对服刑人员情绪的作用

导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社会环境的因素和个人因素等,但无论如何,罪犯自身的主观因素更加重要,特别是心理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许多犯罪行为就是源于不健康的心理。罪犯服刑以后,面临着来自监禁环境、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罪犯的心理构成变得复杂而多变。

过去监狱对服刑人员的转化模式较为单一,以劳动改造为主,教育改造为辅,心理辅导所占比重不大。而且,随着服刑人数的激增,管教干警对服刑人员的心理教育由一对一转变为一对多。因此,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容易受到忽视。

监狱机关的教育改造活动,是让服刑人员再社会化,包括引导服刑人员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对服刑人员的心理结构进行调整;对具有严重社会化缺陷的个性心理进行补救;对变态心理进行矫治。由于监狱是一个特殊的学校,服刑人员长期处在被严厉管制的环境中,导致其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性抑郁和焦虑倾向。此类情绪如不能得到及时的纾解,便会产生各种异常心理及行为,从而影响服刑人员的改造。大多数服刑人员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存在认知偏差,一旦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不能自觉地调节,且以逃避方式应对出现的情绪问题。以致在入监后以及整个服刑期间,一直备受消极情绪的困扰,甚至刑释前,仍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重新回归社会的问题。

目前对于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大多是通过管教干警的个别谈话和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实现的。而以交互式阅读治疗形式作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工具,探讨其心理问题的改善状况的研究在国内尚为少见。阅读治疗,具有悠久的历史。阅读治疗研究首先在美国精神病学界活跃起来,该心理治疗模式被西方的医学界和图书馆界用作治疗精神病的工具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国外阅读疗法研究的对象一般都是住院病人,特别是精神病患者。但由于研究的规模不大、深度不够,所取得的成果有限,但研究热情一直不衰,并已跨出医院走向社会,治疗对象扩大到一切需要帮助的人。

在我国,民间早有“读书养生”之说,媒体也报道过病残人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增强信念、战胜病残的动人故事。读书能暂时消除个人与周围世界的联系,是自我心理调适的良药。1995年,中国药科大学的凌珊等人首次将“阅读疗法”作为治疗情感障碍性疾病的辅助疗法介绍给精神医学界。此后,有关阅读治疗的研究一直较少见报道。分析其原因:①观点认识上的差异。②“阅读疗法”缺乏标准化的应用方法和技巧。③缺乏一批经过专业训练的从业人员。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阅读治疗在中国并未得到广泛开展,我国对阅读治疗的研究仍属起步阶段。在此阶段,我们要虚心借鉴西方对阅读治疗的研究成果,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建立起独特的中国式阅读治疗。

对于交互式阅读治疗对服刑人员的影响的探讨,目前的文献较少,但以阅读作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一种方式尤为独特、新颖,有很强的操作性及实用价值。本研究以服刑人员为研究对象,研究交互式阅读对服刑人员的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希望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一种可操作的方式。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广州某监狱服刑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初中或以上学历的服刑人员200名,发放SAS、SDS,筛选出60名具有抑郁,焦虑症状的服刑人员,并随机将30人作为实验组,进行交互式阅读治疗,另外30名服刑人员作为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

(二)研究方法

1.量表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施测。

测评工具有:①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由张(W K。Zung)编制于1965年,用于衡量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治疗中的变化。该量表含有20个反映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其中10个为正向评分,10个为反向评分。若为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粗分1、2、3、4分;反向评分题,则评为4、3、2、1分。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②焦虑自评量表(SAS),用于评定人们焦虑主观症状的测量工具,由张(W K。Zung)编制于1971年。该表有较好的效度,是目前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焦虑评价量表。从这些量表的测量得分可以比较测量的准确性,从而对服刑人员的抑郁、焦虑程度有一个综合的评价。该表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2.交互式阅读疗法

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阅读治疗。干预时间安排为2009年2月~4月,每周辅导1次,共12周,每次90分钟,共18小时;而对照组服刑人员则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让其保持正常的改造活动和生活方式。

交互式阅读治疗过程:设计12次阅读活动,阅读内容的分布按以下步骤设计:认清自己的抑郁、焦虑情绪——接受自己的负性情绪症状——面对自身的抑郁、焦虑情绪,建立合理的心理防御机制。

12篇用于阅读治疗的文章的题目分别是:①你是谁;②内心的羁绊;③不必为失去而烦恼;④浮生若茶;⑤你也在井里吗;⑥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⑦心灵之洞;⑧赞赏的效力;⑨高贵的秘密;⑩每天找出一件快乐的事;〇11一半痛苦,两倍快乐;〇12扛船赶路。12篇文章皆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走出抑郁焦虑情绪的阴霾”,即缓解服刑人员的抑郁焦虑情绪。这12次阅读活动包括三个发展阶段,第1次为开始阶段,第2~11次属发展阶段,第12次为结束阶段。每次交互式阅读治疗都引导组员按照认同、净化、领悟的心理历程进行讨论。其中,每次治疗包括热身、讨论、放松训练等内容,不仅要注重组员对自身负性情绪的认识,更要注重他们的人际交往方式、正性行为的强化等。活动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被试进行前测,活动结束时再对同样的被试进行后测。实验组的被试除了进行上述测试之外,还采取了小组讨论、写感想及分享自身心理历程等主观评估方式。

数据的获得与处理:实验前先利用SDS与SAS量表进行前测;实验结束后,再用这两个量表对两组成员进行施测。对回收的量表所得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阅读感受分析

每次交互式阅读治疗完成后,布置家庭作业,让服刑人员对所阅读的小故事写下心得体会,并加以反馈。将12次阅读治疗的阅读感想回收,从而进行适当的心理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SDS、SAS量表分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各为30名服刑人员作为被试,实发量表一共60份(SDS、SAS合为一份),回收60份,回收率及有效率皆为100%。阅读组与对照组的得分结果统计如下:

(二)实验组在交互式阅读治疗过程中的总体情况

刚开始接触以“走出抑郁、焦虑情绪的阴霾”为主题的交互式阅读治疗时,实验组的组员有比较强烈的抵触情绪,不听从笔者的安排,大多表现为沉默寡言、不与同改进行彼此间的交流,心不在焉。笔者便鼓励成员从放松游戏开始,结合游戏围绕如何调节监区人际关系、如何面对逆境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引导服刑人员思索、感悟,进行心理影响。同时还介绍呼吸放松疗法、情绪转移疗法等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以使服刑人员能够自我调适情绪。

在充满信任、理解、真诚的团体气氛下,鼓励成员敢于说出对小故事的见解,并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想,讨论在故事中学到的人生道理,以深化成员对自我的认识,改善认知结构。活动中,有些成员打破了初始的沉默,开始参与到活动中来。但接近一半的成员则仍然没有参与交流活动。

在第一次交上来的阅读感想中,有21篇只用了一两句话描述。提示了他们在行为上的对抗。针对此,笔者以书面的形式,给予他们积极关注,鼓励他们勇敢面对自我,共同解决现存的不良情绪问题。

在第二次的交互式阅读治疗中,成员在对故事的讨论中,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在集体中倾诉,充分自我暴露,找到了“情绪共鸣”,消除了恐惧心理、悲观心理,平衡了心态。阅读治疗使成员在对作品的赏析中,不知不觉地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习得了许多应对不良情绪的技巧。

第2~10次治疗,成员都表现了极大的主动性,所交上来的阅读感想,都对自我的内心世界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并能把从故事中学习到的处事技巧、人生态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抑制不良情绪。

活动结束后两周,对这批成员进行了回访,有25名服刑人员回到监区后,都能适应监区的改造生活,失眠症状得到很大的缓解,焦虑、抑郁症状有了很大的改善,参与日常活动的积极性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据管教干警反映,这批服刑人员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得到了改善。在劳动改造方面,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生产指标。

三、分析讨论

(一)服刑人员情绪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运用SAS、SDS量表对服刑人员进行施测,结果如下:40%的服刑人员存在焦虑情绪,46%的服刑人员存在抑郁情绪,其中7%有重度焦虑,6%有重度抑郁。

由统计结果所得,在对200名服刑人员的量表调查中,入监时间长、刑期较长的服刑人员,在抑郁、焦虑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较高。而入监时间短、刑期较长的服刑人员,也存在较强的抑郁、焦虑情绪;入监时间长、刑期短的服刑人员,亦存在明显的焦虑预期,即出监综合征。

施永斌等对2000例服刑人员的研究分析显示,服刑人员的负性情绪明显高于正常人群,39.9%的人焦虑总分高于正常上限,抑郁总分高于正常上限的占52.6%;既有焦虑又有抑郁情绪的人占35.4%;有的已达到需要用药物治疗的程度。本研究调查结果与其基本一致,提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二)关于阅读疗法的适用对象问题

阅读治疗要求治疗对象有一定的领悟能力与较高的文化水平。因此,许多学者都把治疗对象锁定为学生。

本研究之所以选择服刑人员作为阅读治疗对象,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①监狱是一个极为封闭的环境,长期处于此种环境之下会使服刑人员滋生抑郁等不良情绪,但也因为它的封闭性,更有利于服刑人员进行阅读治疗,排除外界干扰,以调节不良情绪,建立起合适的心理防御机制;②阅读治疗所针对的症状,一般都是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而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无望感、羞愧感、自卑感等抑郁心绪充斥着他们的内心,他们比一般人更敏感,更强烈地感受到负性情绪的冲击,所以他们对阅读治疗的需求就更为迫切。

基于本课题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所选取的服刑人员学历均在初中以上。因为初中或以上学历的服刑人员,一般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及领悟能力,用交互式阅读治疗较为适宜。

同时,亦考虑到服刑人员的兴趣及心理治疗的自愿原则,作为接受心理干预的阅读组,皆由服刑人员自愿报名,有序组合而成,以确保交互式阅读治疗对服刑人员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能进行有效干预。

由于服刑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阅读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皆存在很大的难度。因而,在选取素材时,要极其谨慎,只能选择一些通俗易懂,但又能达到心灵震撼效果的小故事。

(三)统计方法的改进及治疗结果的评估

在查阅以往同类研究的文献时发现,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以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可能会出现很高的显著性水平。但也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即实验组的量表分的平均分没有出现回落的趋势,而对照组却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负性情绪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此种可能性会直接导致研究结果出现显著性水平。因此,本研究汲取了经验教训,在对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时,既注重P值的统计学意义,也把治疗前后的量表均分列入比较范围,以保证研究的严谨性。

在本研究中,治疗前SDS实验组量表分平均数为58.25,对照组为57.58;治疗后的实验组量表分平均数是50.58,对照组为57.50.实验组治疗后的平均分降幅较大,而对照组与治疗前结果相近。由此表明,接受交互式阅读治疗的服刑人员,其抑郁情绪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依此类推,SAS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亦十分显著,而没有接受心理干预的对照组,焦虑情绪仍旧没得到纾解。

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精确性,本研究添加了配对样本T检验这一统计方法,把前后测进行一一配对,以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差异状况。该结果表明,实验组治疗前后量表分差异较大,且有了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对照组则在很小的变化范围内波动。此结果也有力地印证了交互式阅读治疗对服刑人员的抑郁、焦虑情绪的干预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利用统计软件对交互式阅读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量化了服刑人员的情绪变化,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客观性研究素材。但由于心理测验既有一定的科学性,也有局限性,故不能把测验的结果解释绝对化。因此,本研究在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借鉴了程族桁等学者的经验,采用了自评与他评法。每次交互式阅读治疗结束后,均要求实验组的服刑人员分享彼此的感受,并以书面形式写下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收获、意见、建议等,并将在交互式阅读治疗时所习得的合理的心理防御方式及人际交往经验运用到生活与改造中去。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促使服刑人员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规划、自我教育。每次活动后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以行为演练为主,要求服刑人员在遭遇刺激事件时,用学到的合理的行为方式对抗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而他评法主要由管教干警实施,在交互式阅读治疗过程中,让管教干警对所要施测的服刑人员进行追踪观察、访谈,以更准确地了解其情绪的变化,及诱发其情绪变化的生活事件。

(四)影响阅读治疗的主要因素

统计结果表明,交互式阅读治疗对缓解服刑人员的负性情绪是有很好疗效的。然而,在施行交互式阅读治疗的过程中,却受到了种种因素的干扰,而这些干扰,主要来自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各种因子。

阅读治疗在其他群体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往同类研究结果表明,阅读治疗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可行性。因为主试与被试之间的心理相容和行为上的密切配合是心理治疗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作为文化及道德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可是,许多服刑人员对于把他们作为研究对象往往有抵触情绪,因此,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往往不愿意配合,或制造假象,编造谎言,给本研究带来了困难。尤其在进行交互式阅读治疗过程中,由于管教干警在场监督,一部分服刑人员甚少发言,而积极发言者,亦只是对自己情绪的积极方面加以描述,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阻抗行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施测对象进行了个体心理咨询,以此方式进行追踪访谈。他人的不在场,使服刑人员放下抵触心理,讲出了内心的真实感受,笔者由此获得了珍贵的反馈资料。

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度是影响阅读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支持指一个人在应激状态时多大程度上可以获得帮助,社会支持对应激的影响就像是一种缓冲器和调节器。孙圣涛等人研究表明,知觉到的社会支持、客观的社会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等与应激、身心健康有密切关系。服刑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可能获得的社会支持十分有限,应付方式也有其特殊性。获得社会支持多的服刑人员,在面对困难和烦恼时会采用解决问题等积极的应付方式。相反,如果得不到良好的社会支持,其应付方式往往是消极的。

服刑人员不良情绪的产生,与其获得较少的社会支持是密切相关的。缺少家属、友人关怀,面对漫长的刑期,服刑人员易于产生自卑、绝望等情绪体验,此类不良情绪极大地影响了其改造生活,导致其出现了或轻或重的心理疾病。于是,在交互式阅读治疗中,引导服刑人员互助互爱,教会他们人际交往技巧,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是颇为重要的。

本研究在交互式阅读治疗当中穿插了一些简单的游戏,增强服刑人员的凝聚力,使其在集体协作中习得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并体会他人真诚的关心。在筛选阅读素材时,特地选取了《心灵之洞》、《赞赏的效力》、《高贵的秘密》、《一半痛苦,两倍快乐》等文章,向服刑人员阐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并引导服刑人员真诚地与他人相处,讲述与他人交往的一般技巧。这些活动对服刑人员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及将来回归社会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也是助其摈除不良情绪困扰的力量。

(五)干扰阅读治疗的其他因素

研究发现,实验组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有了明显的缓解。而对照组的抑郁、焦虑情绪没有经过治疗,却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通过追踪调查及管教干警分析,归纳出以下原因:①由于工作条件限制,笔者只能对所在监区进行调研,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来自同一监区的服刑人员之间互相影响,对照组受到了间接的心理干预;②根据管教干警证实,部分对照组服刑人员后测分数大幅下降,可能受到家属接见日的影响,出现暂时性的抑郁或焦虑情绪的缓解;③部分实验组服刑人员的抑郁、焦虑情绪有了明显的改善,也可能受某些正性事件的影响(如得到嘉奖或减刑),但此类情况出现较少,不足以影响本研究的结果。

四、结论

(一)阅读疗法的效用

交互式阅读疗法是一种很好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方法,其优点是:可以防止求助者的孤独感,使其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由于“同病相怜”,他们能增进彼此间的理解,相互援助;同时每个人又可以从其他成员的语言行为中获得信息,提高领悟能力,从而获得自信与满足。

本研究显示,通过三个月的交互式阅读治疗,实验组成员的抑郁及焦虑情绪得到了较大的改善,20名服刑人员SDS量表分有了明显的下降,23名服刑人员的SAS量表分亦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对照组的变化则不大。由此表明,交互式阅读治疗对服刑人员的抑郁、焦虑情绪的干预,是卓有成效的。

在交互式阅读治疗完成后,笔者把实验组成员12次阅读治疗的心得体会进行对比,发现大多数服刑人员能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并能够针对不良情绪,提出合理的应对方式。随着阅读治疗次数的增多,服刑人员情绪暴露的程度逐渐增大,习得的心理防御机制亦渐趋合理。

管教干警也反映,实验组成员的抑郁、焦虑情绪有了明显的改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在劳改方面较治疗前积极主动,并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交互式阅读治疗消除了服刑人员的内疚感、自卑感、孤独感,以及由于犯罪过程中对他人造成受伤甚或死亡而遗留下来的恐惧情绪,纠正了不良的行为模式。该心理治疗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交流平台,让服刑人员把心中的不良情绪尽情发泄,并在治疗过程中获得他人的心理支援,助其在彼此的心理交流中实现成长。

(二)交互式阅读治疗的可行性

交互式阅读治疗虽然对被试有文化水平及领悟能力的要求,但只要把阅读难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也会有很强的操作性及实效。

交互式阅读治疗,是把阅读治疗和团体心理辅导融为一体的一种心理疗法,它结合了阅读治疗与团体心理辅导共有的优点,是其他心理疗法所无法比拟的。

交互式阅读治疗,是指在团体情景下,由咨询师进行指导,有计划、有导向、有主题地阅读选定的图书或文章,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借以改善情绪和认知方式,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使团体成员自知并自助,以达到消除症状、改善适应、发展人格的目的。

在交互式阅读治疗进行中,团体有统一的材料、统一的主题和讨论任务,这些都可以促使成员完成相关的阅读和作业。同时,团体内的讨论可以让团员相互启发和发掘更多的东西,能够加快成员理解阅读材料的进度。甚至个别对材料不感兴趣的成员也可能在参加讨论后,慢慢喜欢上材料,进而真正开始认同材料。

交互式阅读治疗有很多延伸活动。比如:写作创作、角色扮演、绘画等。这些活动可以提高成员对自己的情感、观念、价值和行为的觉察,增强阅读治疗的效果。

交互式阅读治疗的实施,是基于咨询师利用催化技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和改变。由心理咨询师等以阅读治疗的媒介为核心,与来访者进行认知的、情感的、问题解决方法的讨论,促进来访者的人格特质与行为上的改变。

而阅读式的治疗方式的实施是基于来访者有阅读文学作品的动机,接受阅读治疗的心理准备状况也良好。由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图书馆员、教师等推荐或提供有利于来访者的书籍,通过来访者阅读书籍,产生认同、净化、领悟的作用,达到行为的自我调节。咨询师在治疗的过程中与来访者的互动,对治疗效果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通过文献的查阅可知,许多学者对阅读治疗的作用机理作了种种探索。邱鸿钟学者曾提出,为什么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调节情绪,增益心智,医治心理疾病呢?这与人是一种可以用符号引发情感、用符号互动交流、可以通过符号医治身心疾病的动物有关。

对交互式阅读治疗的作用机理的论证,弗洛伊德学派的理论归纳为认同、净化和领悟。认同,就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阅读获得悠闲、愉快、平静的心境,并从中怡情养性,松弛情绪,排解忧郁。净化,是指读者在作者设定的情景中体验各种感觉,内心的焦虑在无意中被导向外部,情感得到净化。作品的内容使人的内心冲突外向化,而人的心理活动又使作品的内容外向化,这种整合最终产生了领悟。心理疾病患者经常为症状所苦,内心的冲突无法解开,若用图书为其开展心理治疗,可以发挥暗示、投射作用,因为作者是“中立”的,易被患者真诚地接受。

服刑人员人生经验丰富,对他人有很强的戒备心理,而交互式阅读治疗,恰恰可以绕过他们的心理防线,最终使其真诚地敞开心扉,并能引导其认清自己的心理状态,建立合适的心理防御机制。

阅读可以帮助人获得平静和谐,阅读可以“净化”人的心理。西方学者借助对阅读治疗的概念描述,阐释了其独特的作用:M。Floyd(2003)认为:“‘阅读治疗’是对心理问题具有治疗作用的自我帮助式的阅读。”S。MeArdle等(2001)提出:“‘阅读治疗’是通常会带来心理治疗结果的指导性阅读。”英国学者H·里德曾说:在真正的佳作中,我们不仅会发现激奋的情感,而且还会找到和平和宁静。作品是作者对现实世界或幻想世界的真切摹写。它能给人造成一种逼真的幻觉、一种氛围,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同作品描述的主人公同哭、同笑、同命运:在接受感染的同时,联想的作用(往往是不知不觉的、无意识的)使平时郁积在心中的种种感情和心理能量,随着情节的发展一步步地被激发出来,得到充分宣泄,即患者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他人的特征归因于自己而获得感情上的支持,从而使心理能量获得释放。

作为融合了阅读治疗与团体心理辅导的交互式阅读治疗,可以促使服刑人员将阅读学习到的交往技术应用于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增强自身运用能力。另外,在交互式阅读治疗过程中,团体内的友谊、信任和鼓励可以给予成员更多的社会支持,缓解其因缺失社会支持而导致的抑郁、焦虑、孤独、愤怒等不良情绪,为他们重新融入社会作准备。服刑人员在阅读中悦纳自我,完善自我,消除抑郁等情绪的不良影响,建立适合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完善人际交往的模式。因此,研究交互阅读心理治疗对服刑人员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从治疗过程与结果分析,交互式阅读治疗对服刑人员的抑郁、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但从实施过程中所暴露的种种问题中,也凸显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由于工作条件限制,作为被试的服刑人员高度集中,没有在各监区选取被试,而使研究出现了难以预料的结果,为交互式阅读治疗的实施带来了不良的制约因素。

同时,犯罪类型较为单一,笔者所在监区暴力犯人数占90%,忽略了交互式阅读治疗对其他犯罪类型的服刑人员的疗效的研究。

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将扩大服刑人员治疗的范围及样本量,增加犯罪类型,以求得出一个更可靠的结论,弥补本次研究工作的不足。

附表:交互式阅读治疗的活动策划

(一)活动总主题:走出抑郁焦虑情绪的阴霾

(二)活动对象:某监狱服刑人员

(三)活动时间:分成12个单元,每个单元90分钟

(四)活动目的:通过交互式的阅读交流活动,让他们切实地掌握与人沟通、在逆境中成长的方法,摒除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束缚。

(五)活动流程:(具体如下)

第一次

1.自我介绍和宣读团体契约(5min)

契约内容:在团体活动中,我会与其他成员保持团结友爱的关系,不排斥、不攻击任何成员;保证对团体活动保守秘密;积极配合老师的安排。(我相信每位成员都能做到以上几点,希望大家能在今天的团体活动中有所收获。)

2.热身环节(5min)

自画像:给各位参与成员派发白纸,在纸上画出你的自画像,内容随意,只要能表现出自己就行。画画过程中要想这幅画是怎样表达你自己的。

观察提问:(1)抽点完成了的成员,问这幅画是怎样表达他自己的,从中看出他对自己的看法,再作评点。(2)提问一些成员,问他们觉得画中的自己跟别人眼中的自己有没有差别?

总结:每个人在自己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图象,这跟别人眼中的自己或多或少都有些差别,重点是学会认识自己。

3.第一篇阅读——《我是谁》(80min)

分析:这篇文章有助于引导服刑人员重新认识自己,体验此刻的负性情绪,从而接纳自我,读懂自己的内心。

讨论的问题要点:

①读完这篇文章后,请大家好好想一下你是谁?可以根据你的性格特点,在家里所扮演的角色等,仔细描述一下你自己。

②你认为故事中重病的女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你喜欢她吗?

④如果你是她,你会怎样面对生活?

小结:

什么样的回答才是最有意义的?我是谁?在你的心中就可以找到最贴切的回答。学会用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自己,并且忠实地活出本色,让生命怡然自得,使生活的方向更加清楚明确。不必为了装成某种人或某种样子的人,以致邯郸学步而失去自我。

除了认识自己外,也要学习爱自己,这是最困难的一部分,我们常常活在矛盾中:对别人客气,对自己则充满怨气;接纳别人,却不接纳自已;爱别人,却不爱自己,这似乎是奇怪的现象,但却是普遍的现象。

要认识我是谁就必须试着和自己成为最好的朋友。朋友是可以常常在心灵秘室中对话的,一个肯和自己做朋友们的人必然有更多观照心灵的机会,也因此能充分了解自我,生活态度自然也是笃定扎实的。

第二次

1.肌肉放松训练(10min)

2.第二篇阅读——《挣脱内心的牵绊》(80min)

分析:此文让服刑人员学会勇于面对自己的抑郁、焦虑等情绪,挣脱负性情绪的羁绊。

讨论的问题要点:

①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觉得猎手是不是很倒霉?

②如果你遇上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

③农夫和猎手,你觉得哪一个更像自己?

④你认为你的境况跟匍匐在冰面上的猎手相似吗?为什么?

⑤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小结:很多时候,我们踌躇不前并非因为外界的阻挡,而是受到了内心的羁绊。

第三次

1.呼吸放松训练(10min)

2.第三篇阅读——《不必为失去而烦恼》(80min)

分析:这篇文章适合针对服刑人员懊悔、焦虑、无望等情绪的调节,助其重拾信心,埋葬过去。

讨论的问题要点:

①如果你是那个不小心丢掉了帽子的人,你该怎么做?

②你赞同丢掉帽子的人的说法吗?

③他丢掉了一顶这么贵的帽子,你认为他的心里会难过吗?

④在生活中,你是否会经常为失去的东西而烦恼?

⑤失去后,你会怎么做?

小结:

每个人都有过失去,但对其所持的心态却有所不同。有的人总是向人反复表明他失去的东西有多么好,多么得珍贵……而有的人则不同。比如,他们在失去了原有的工作之后,不是一味地伤感,而是主动寻找新的工作;他们相信,失去并不意味着失败,失去后还可以重新拥有。这才是成功者应具备的心态。

的确,失去的已经失去,何必为之大惊小怪或耿耿于怀呢?

许多人都有过丢失某种重要或心爱之物的经历;比如不小心丢失了刚发的工资,最喜爱的自行车被盗,相处了好几年的恋人拂袖而去等等,这些大都会在我们的心理上投下阴影,有时甚至因此使我们备受折磨。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调整心态去面对失去,没有从心理上承认失去,只沉湎于已不存在的东西,而没有想到去创造新的东西。人们安慰丢东西的人时,常会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事实正是如此,与其为失去的自行车懊悔,不如考虑怎样才能再买一辆新的,与其为恋人向你“拜拜”而痛不欲生,不如振作起来,重新开始,去赢得新的爱情。

第四次

1.肌肉放松训练(10min)

2.第四篇阅读——《浮生若茶》(80min)

分析:这个故事可以总结出,什么是挫折,挫折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讨论的问题要点:

①在老僧释圆开导之前,年轻人的情绪怎样,你能描述一下吗?

②听了老僧释圆的话后,年轻人的感觉怎样?

③你认为自己像那位失意的年轻人吗?

④如果你是他,你以后会怎样做?

⑤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小结:

是的,浮生若茶。

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呢?茶叶因为沸水才释放了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一脉脉人生的幽香!

第五次

1.呼吸放松训练(10min)

2.第五篇阅读——《你也在井里吗?》(80min)

分析:这个故事可以发展自信心,阐述该用怎样的一种态度面对挫折。

讨论的问题要点:

①农夫为什么放弃救驴子?

②当驴子掉到井里后,它心里想的是什么?

③驴子是怎样面对困境的?

④如果你是农夫,你看到驴子靠自己走出困境的过程,你的感受是什么?

⑤读完这个故事,你会受到启发吗?

小结:

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会认为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折都是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泥沙”,然而换个角度去看,其实它们也是一块块垫脚石,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它们抖落掉,然后站上去,那么即使掉落到最深的井中,我们也能安然脱困。正由于驴子处理厄境的态度不同,才帮助他改变命运如果我们以肯定、沉着稳重的态度去面对困境,那么我们就会安然脱困,因为助力往往就潜藏在困境之中。一切都决定于我们自己,学习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迈向理想。

我们应该不断建立信心、希望和无条件的爱,这些都是帮助我们从生命中的枯井中脱困并找到自己的工具。

记住以下五个快乐的小秘诀:

1.不要存有憎恨的念头

2.不要让忧虑沾染你的心

3.简单地生活

4.多分享

5.少欲求

第六次

1.肌肉放松训练(10min)

2.第六篇阅读——《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80min)

分析:这篇文章促使服刑人员思考,遇到困难时如何衡量去改变自己或改变外界。

讨论的问题要点:

①国王和村里人遇到的情况很相似,他们的做法怎样,结果如何?

②你赞同国王的做法吗?

③你认为村里人的做法对不对?

④多数情况下,你遇到非改变不可的情况的时候会选择改变自己,还是改变外界?

小结:

改变环境远比改变自己困难得多,但人们应当有勇气去努力。我们应该相信,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共同的使命,就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第七次

1.呼吸放松训练(10min)

2.第七篇阅读——《心灵之洞》(80min)

分析:这个故事可以发展社会技能,让服刑人员领悟到,与人交往必须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讨论的问题要点:

①你对故事中那个坏脾气的人有怎样的看法?

②你认为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会给他带来了什么样的烦恼?

③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你会如何对待他?

④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吗?请举例说明。

小结:无理的责骂就如拿着刀子刺伤了别人又将刀子拔出来一样,就算事后主动说声“对不起”也无济于事,因为心灵之洞已经存在。

第八次

1.肌肉放松训练(10min)

2.第八篇阅读——《赞赏的效力》(80min)

分析:这篇文章可以发展自我调适及人际交往技巧,阐释赞赏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讨论的问题要点:

①彼得去寄包裹,看见小伙子无精打采时,他是怎么做的?

②听了彼得的赞美之后,小伙子的精神状态有什么改变?

③如果你是小伙子,你听了别人的赞美之后,会有什么感受?

④你经常赞美别人吗?

小结:

彼得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著名的论断:“赞赏别人所付出的要远远小于被赞赏者所得到的。”他将这个论断称之为激励的倍增效应。他还特别强调:“要相信任何人都有长处,相信任何人都有可赞赏之处,只要‘诚于嘉许,宽于称道’就一定会看到赞赏的神奇效力。”

只要我们不吝啬于自己的赞美,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就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效果,融洽也由此而生。

第九次

1.呼吸放松训练(10min)

2.第九篇阅读——《高贵的秘密》(80min)

分析: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乐于助人才会构建起坚固的社会支持系统,使人保持良好的心态。

讨论的问题要点:

①为什么赚不了大钱?

②植物学家的建议蕴含了什么道理?

③荷兰花草商人最后把引进的花种分给了邻居,最后终于成功地赚到了钱,而且收获了友谊。你认为这个结局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小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高贵也是这样,没有一种高贵可以遗世独立。要想保持自己的高贵,就必须拥有高贵的“邻居”;要想拥有一片高贵的花的海洋,就必须与人分享美丽,同大家一起培植美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自身的纯洁和华贵。

心灵无私,这是我们保持自身高贵的惟一秘密。

第十次

1.肌肉放松训练(10min)

2.第十篇阅读——《每天找出一件快乐的事》(80min)

分析:这篇文章可以帮助服刑人员习得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讨论的问题要点:

①你觉得妇人的行为值得学习吗?

②你认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你会苦中作乐吗?

④平时你会用什么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小结:

你相信吗?天天都是快乐日,每天都会发生一件令人高兴的事,而且只要你愿意,在任何一天都可以找到令自己心情愉快的事。

试着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日历,把过去那些快乐的日期记录下来;甚至制作快乐日记,每天记录几件让自己心情快乐的事情。

不要让一个老鼠坏了一锅粥,同样的,不要让生活中任何一件不如意的事坏了一天的心情。你要确信,一定可以在每天的生活中发现一件有趣好玩的事,不管你多不如意,多倒霉,只要你诚心希望,就可以发掘出许多美妙的事物。

我们必须承认生活是有些艰难,但如果你费心找一找,就会发现上苍待我们还是不错的,很多令人快乐的事其实都隐藏在我们的四周,而且一点都不隐秘,只要稍微用一点心思,就可以马上察觉。如:

一个精彩的电视节目;

一个稚子可爱的笑容;

一个久未联络的老友电话;

一个令人感动欣慰的消息;

一顿舒服愉快的晚餐;

一次出人意外的巧遇;

享受这些点滴的快乐,你会发现人生还是蛮可爱的。

第十一次

1.呼吸放松训练(10min)

2.第十一篇阅读——《一半痛苦,两倍快乐》(80min)

分析:此文章有利于使服刑人员体会到,与别人分享痛苦与快乐会减轻内心的负担,增强希望的力量。

讨论的问题要点:

①靠窗那位病人是怎样把自己的积极情绪传递给另外一个人的?

②听了护士的话后,余下的那位病人会有什么感触?

③这个故事令你感动吗?

④当你感到快乐或痛苦时,你拥有可以与你一同分享的朋友吗?

小结:

“不论我们自己的情况如何,使别人快乐就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

“痛苦分担了就余下了一半痛苦,快乐分享了就变了两倍快乐”。

“如果你想感到富有,你只需要数你所拥有但金钱买不到的东西”。

第十二次

1.肌肉放松训练(10min)

2.第十二篇阅读——《扛船赶路》(80min)

讨论的问题要点:

①青年为什么来找大师?

②大师为什么叫他扛船赶路?

③对于大师最后那段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④你的肩上有没有背上像青年那样的包袱呢?

⑤看完这个故事,你对自己的抑郁、焦虑、痛苦等情绪会如何管理?

小结:

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如果须臾不忘,就会成为人生的包袱。

(作者:何燕虹,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指导老师:邱鸿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