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艺术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10667800000001

第1章 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和分布最广泛的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和种群往往都有自己传承的艺术文化。人类学研究告诉我们,即使是科学文明不发达的史前文化和原始部落也有自己传统的艺术活动和艺术形式,他们的艺术活动甚至比现代文明人还更为兴盛。我们在许多原始文明的洞穴遗址中可以发现彩绘的壁画、精致的骨与象牙雕刻;在原始土著民族中,也随处可见人体妆饰、绘身和陶瓷饰纹等,且不同的颜色和躯体不同部位的饰物具有其不同的释义和功能;我们更能看到音乐和跳舞在原始社会是不可缺少的普遍艺术形式。

关于艺术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但可以肯定的是,艺术的产生与人类意识和语言的产生、成熟与发展相伴而行,艺术的诞生与人类和动物的分界时期是相一致的。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人与动物都会观察自然变化,但人独具发展的自我意识却能自觉对自然界的天籁之音进行模仿和对五颜六色进行运用,运用声音、肢体动作和颜色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记录对美的感受。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这种运用艺术形式表达自我情感能力的发展与满足以下几种需要有关:一是人的情感向外表现的冲动和倾向,如诗歌都发自感情又归于感情;跳舞节奏、模仿、活动和发泄情绪的快感都源于原始舞蹈又归于舞蹈;二是欣赏和审美的快感;三是与他人交流传达的需要,包括吸引异性、性爱的需要;四是增加自我和喜爱之物的价值,如通过饰物提升佩戴者的地位等;五是宗教活动的需要,通过艺术表达人与圣灵的沟通。

与科学认识活动的目的不同,艺术的本质特点是直接为人的身心健康和内心情感活动的表现服务,艺术是人类最早的养心健身方法之一。如《吕氏春秋·古乐篇》上记载:传说中的远古部落朱襄氏治理天下的时候,风多而阳气过剩,万物散落解体,果实不成,于是朱襄氏命臣子创造出五弦瑟,用来引导阴气,调和阴阳,安定众生;而另一个叫陶唐氏的部落的所在地则阴气过剩,水道壅塞,阳气阻塞不通,百姓精神抑郁,气血不畅,筋骨蜷缩不达,所以百姓又创造出舞蹈加以宣泄引导。可见,在人类的生存意义上,艺术产生的首要动机是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调节情志,教民平好恶,行理义,而不仅仅只是拿来欣赏、游戏。正如古人所说:“故先王之制礼乐业,非特以欢耳目、极口腹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行理义也。(《吕氏春秋·适音篇》)艺术不仅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而且是人类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从社会文化形态上来看,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生产形态,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娱乐游戏文化现象。从学科的角度来看,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指以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人文学科群。一般来说,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艺术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等)、视觉艺术(绘画、摄影等)、造形艺术(雕塑、建筑艺术等)、视听艺术(电影、电视等)、语言艺术(文学等)和综合艺术(戏剧、歌剧等)。艺术也常被分为静的艺术(arts of rest),如人体妆饰、绘画和雕塑,及动的艺术(arts of motion),如歌唱和舞蹈。

艺术与科学相比,具有自己的本质特点:其一,艺术用语言、形象和动作创造夸张、典型的虚拟世界,而科学用语言和符号描述真实的现实世界。艺术的兴趣指向人的内心,目的主要在于表达和影响人的情绪情感,而科学的兴趣则指向自然界,目的在于改变人的认识和改造、征服自然。其二,科学和艺术都依赖于人的语言发展,但与科学理性的逻辑语言不同的是,艺术使用的是形象化的语言形式和象征性的符号或动作。不同的艺术形式具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如音乐用音符和旋律,美术用色彩、线条和构图,文学用形象和情节描述等。其三,艺术具有高度个性化和典型化的表现形式,而科学则只对普遍和抽象的规律感兴趣。

正如科学可用于造福人类也可用于战争杀戮一样,艺术也有好坏、高雅和低俗、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诱导犯罪之分。艺术可以表达作者的愉悦与快乐,也可以表达愤怒与悲哀;可以表达一种高尚的情怀,也可以表现一些低级的情趣。正如古人所说:音乐“有节有侈,有正有淫。贤者以昌,不肖者以亡”(《吕氏春秋·适音篇》)。儒家认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德音”可使人之间和敬,和亲,和顺;而“溺音”则乱世,乱心。(《礼记·乐记》)因此,艺术心理治疗应当认真地选择有利于人心身健康的艺术题材和表现形式来进行创作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