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社交第一课
10665200000031

第31章 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

人际交往对建立、巩固和发展人际关系十分重要。马克思指出:“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

人际交往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适、信息的沟通、人际关系的协调等等,都离不开人际交往。没有人不希望交往,每个人都希望通过交往建立起和睦的家庭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等。

拒绝一切交往的人是不存在的,也没有不进行交往而建立人际关系的先例。一个广泛交往的人必然会有广泛的人际关系,不善交往的人,人际关系也是极其有限的。人际关系的发展和巩固依赖于交往的重复和深化。有的人虽然也广泛接触,建立了不少关系,但却都很浮浅,很淡漠,流于一般化,这是由于没有在多次重复交往中不断发展和深化这种关系的缘故。

可是,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不会人人如愿,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研究表明,那些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一般具有坦诚、乐观、幽默、有活力、聪明、有个性、独立性强、能为他人着想等等个性心理特点,而那些不太受人欢迎的人具有以下心理特点:自私、自负、虚伪、自卑、斤斤计较、猜疑、依赖、羞怯、固执、没有个性等等。青少年不妨对照一下自己,扬长避短,有利于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干涉心理。青少年都需要一个自我心理空间,即使和父母之间不也希望有一点自己的隐私吗?朋友更是如此。关系再好,也会有一个封闭的心理角落。可有的青少年,偏偏喜欢打听、传播他人的私事,还一厢情愿地“帮助”人家,实在是低俗和招人嫌的心理和举动。

利用心理。很多青少年抱着“利用”的目的与人交往,因而通常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而且难免“兔死狗烹”、“过河拆桥”。有这种心理的青少年不会有真诚的朋友,利用别人的同时也会沦为他人的工具。他们的人际关系往往表面良好,一旦有难,便土崩瓦解。

仇视心理。有些青少年总是以仇视的目光对待他人,对不如自己的人以不宽容表示仇视,对胜过自己的人以嫉妒表示仇视,对和自己不相上下的人以中伤表示仇视,仇视心理使周围的人没有安全感,自然不愿意与之交往,仇视心理往往来自青少年的不幸遭遇。

自傲心理。自傲的青少年喜欢过高地估计自己,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他们在交往中通常表现为妄自尊大、自吹自擂、盛气凌人,高兴时手舞足蹈、滔滔不绝,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丝毫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而且不愿和自认为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他们还容易过高估计了和他人的亲密程度,有时候对人过于亲昵,说些不该说的话,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另外,有意思的是,自傲的青少年一旦遭受挫折,往往会变成自卑者。

自傲的根源是错误的自我评价。当然,与其成长环境也密切相关。克服自傲心理,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以利于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另外,还要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逆反心理。有些青少年喜欢标新立异,总爱与别人抬杠。不管什么事情,不管对与错,别人说好他偏说坏,别人说一他偏说二。逆反心理容易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固执心理。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必须不断地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固执心理就犯了僵化不前的错误。固执的青少年抱残守缺、拒绝变化,只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兜圈子,即使道理已经很明了,他也拒绝承认错误。这样会有几个人愿意与之交往呢?

作秀心理。有的青少年朝秦暮楚、见异思迁,把交朋友当作是逢场作戏,而且喜欢吹牛。这样的青少年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青少年如何应对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关键还是在于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

交往的特点是人与人的相互影响。人在交往中总是拿他的所作所为和周围人的期待进行核对,从了解他们的意见、情感、要求中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把别人的行为方式、态度、价值观念等吸收过来纳入自己的人格组织,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个性。人总是在交往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定向,使自己和他人更加相似一些。正是交往形成了人们进行活动的共同性。一句话,一个人的人格和行为方式只有在交往中才能产生,没有人际交往,人只能永远是一个生物的人而不能成为社会的人。那么我们就需要调节一下我们对人际关系的认识了?

(1)要做到知人明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就是认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加强自我修养,完善自己人格,自觉地调整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懂得“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正确认识自己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明人”,也就是了解人,在交往中多看别人长处,取长补短。对人要礼貌热情,平等待人,多尊重,少苛求。“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尊重。

(2)适时调整“角色变化”也很重要。当角色改变时,诸如学习变化、家庭变化等,要审时度势,保持心境轻松平稳。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孙真人卫生歌》中说:“世人欲知卫生道,素乐常有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在角色变化时,能做到顺理修身,就能使心境处在平稳、乐观状态。气血调和,精神内守,生命发条就能稳定在最佳状态,少得病或不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