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裴艳玲父母所在的剧团要到乡下演出。5岁的小艳玲嚷着要跟着去玩耍,父母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她。
这天,剧团到一个村庄演出。演员们还没有化完妆,台下已坐满了黑压压的观众。戏就要开场了,忽然,扮演秦英的主角演员发病,肚子痛得满地打滚。这可怎么办呢?台下的观众都眼巴巴地等着,可台上少了主角演员,戏就没法子演,大家急得汗都流了下来。
正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一声稚嫩的喊声:“我来演秦英。”
大家顺着声音去寻找,原来是5岁的小艳玲。“你能行吗?”大家不放心地问。
“我早就会了,不信你们看看。”说着小艳玲双手抱拳,摆出秦英的架式唱起来:“母亲不要哭嚎啕,听孩子把话对娘讲……”
一招一式还真像样,大家高兴极了,忙把戏装连折带缝,凑合着给小艳玲穿上,又给她勾了花脸,几分钟后,小艳玲在锣鼓声中登上戏台。
台下一片叫好声,小艳玲演得太成功了。演出结束后,剧团的演员们都夸小艳玲,说:“小艳玲是个演戏的天才,还是学戏吧!”小艳玲从此走上了戏剧舞台。
15岁时,毛主席看完她演的《宝莲灯》后,还表扬了她。裴艳玲成为河北梆子著名表演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