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习力是练出来的
10664300000014

第14章 孟轲虚心求教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乱世英雄也就是骁勇善战的将军。将军既骁勇善战,不打仗岂不是技痒难奈,于是免不了指挥千军万马杀个血流成河。这河里的血多半是老百姓的,几个将军的血是成不了河的。其实,乱世也出另一种人,这种人和将军们正好相反,他们总是想方设法阻止战争,让老百姓过点安稳日子。战国时期的孟轲算得上这种人的代表。

战国是够乱的了,当时列国争雄,纷纷恃强凌弱。孟轲却在这种时候跳出来,说不要打了,应该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在那个崇尚武力的时代,说这种话未免有点不识时务。不过孟轲自有他的道理,他在考察了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原因后,认为统治者能否得天下,关键在于“仁”与“不仁”。仁,就能得民心,得民心就能得天下。用他的话说,就是“仁者无敌”。

那么,到底怎么个“仁”法?孟轲认为,统治者在花天酒地、寻欢作乐之余,也要考虑一下老百姓的死活,让他们有点小产业,最好能达到小康,达不到至少也让他们混个肚圆。他说这叫“制民之产”。老百姓没有自己的产业,就不会安心过日子,不安心就会捣乱。

和“制民之产”相配套的是“取于民有制”。说白了就是要统治者搜刮百姓时不要刮得太干净,给他们留点过夜的余粮,好让他们有个盼头,不至于造反。要知道民以食为天,天都没了,不和你玩命才怪!他还提了个具体的建议,说最好恢复周朝的“二十税一制”,也就是说老百姓种出二十个玉米棒子,拿他一个就行了,挖出二十个红薯也挑大的拿他一个,喂肥了二十头猪宰他一头,由此类推。

孟轲一辈子都在统治者和老百姓之间周旋,既想让统治者保住江山,又想让老百姓保住饭碗。他认为,对国家而言,老百姓比统治者更重要。他深知民间疾苦,因为他从小就体验过贫民生活的艰难。

孟轲本名孟轲,出身于邹国(今山东邹县)的一个贵族家庭。不过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实际上过的是老百姓的日子,母亲必须靠织布来维持家用。

孟母是见过世面的人,知道儿子将来要想有点出息,必须好好读书才行,因此总是督促他学习。小孟轲也的确爱学习,不过他逮着什么学什么。他家附近有一片坟地,经常有人在那里埋死人,小孟轲就学着别人哭死人,还和小伙伴玩埋死人游戏。孟母不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哭死鬼,就把家搬到了离坟地很远的地方。

孟轲的新家靠近市场,他很快又学人家做生意,时而扮成屠夫,杀泥巴捏的小猪;时而扮成卖菜的小贩,和想象中的买主讨价还价,争得面红耳赤。孟母只好再一次搬家。这一次,她把家搬到了一所学校旁边,不出门就可以听见读书声。于是孟轲就学着学生们的样子读起书来。他本来就聪明,没多久,之乎者也张口就来。

孟轲青年时到了鲁国,在孔子的孙子子思门下学习,接受了很多儒家思想。后来,他的学问和名气越来越大,人们都说他是孔子的继承人,他自己也这么认为。他决定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爱”主张。

孟轲周游列国,各国的国君对他都挺客气,毕竟是名人嘛。齐国的国君还让他当了卿相。不过客气归客气,“仁爱”的主张却基本上不予采纳。乱世中的每一个统治者都会想,你叫我不打仗,那别人打我怎么办?你叫我“取于民有制”,这道理其实谁都懂,也就是不要杀鸡取卵,可是天下这么乱,我不多收点税,谁给我出军费?二十个地瓜我才拿一个,我不喝酒啦?不吃肉啦?那么多女人不养活啦?

孟轲到了晚年,知道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了,就从齐国辞官回乡,以教书为业。他认为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好人,但如果生在一个坏的环境里,就可能变坏,因此他非常重视教育。孟轲虽然没有在有生之年实现理想,但他极大地发展了儒家学说,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孔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