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大众健康教育处方
10661000000197

第197章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由于体内铁缺乏而影响正铁血红素的合成。它可发生于各年龄组,尤其是多见于育龄妇女及婴幼儿,钩虫病流行地区亦特别多见。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铁需要量增加而摄入量不足(如生长期儿童、育龄、妊娠、哺乳期妇女等),或慢性失血、贮存铁消耗过多等因素所引起。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心悸气促等贫血症状,及口角炎、舌炎等黏膜损害。

“健康教育处方”

1.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最为有效。

2.缺铁性贫血首选口服剂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硫酸亚铁0.2~0.3G,每次3次,或硫酸亚铁缓释片福乃得,口服 1片,每日1次。维生素 C200MG,每日3次。

3.口服铁剂治疗的同时可多进食含铁量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木耳、香菇、动物肝、血、菠菜等。

4.口服铁剂时不要同时食用茶叶、咖啡、蛋类、牛乳、植物纤维等,这类食物不利于铁的吸收。

5.为了防止复发,必须补足体内的贮备铁。即经治疗血红蛋白值恢复正常后,再延长服用铁剂1个月。

6.预防性治疗亦很重要,青少年、生育年龄的妇女应定期检查,进行自我监护。对原因不明的长期月经过多者,人工喂养的婴儿,妊娠期和哺育期妇女需铁量的增加,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对于农民(尤其是菜农)应首先预防钩虫感染,并定期检查粪便,及时驱虫,这是防治钩虫病所致的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