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的方圆艺术
10658900000015

第15章 不会倾听说话就无法圆满

听也是说的一部分,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夸夸其谈的人不一定就是会说话的人,惜字如金也不一定就拙于言辞,关键是要会听,必要的时候,闭起嘴巴,只需竖起耳朵,反倒能把话“说”圆满。这就是说与听的辩证法。

能让别人说痛快的人最会说话

人们都喜欢自己说,而不喜欢别人说话;同时也往往更喜欢谈论自己的事情,并且在没有完全了解别人的情况下,就对别人盲目下判断,这样便造成了人际交往中难以沟通的情况,构成交流的障碍和困难,更有甚者会造成双方的冲突和矛盾。

卡内基的名声远播到欧洲,欧洲的有些地方就邀请他去作演讲,卡内基有了一次欧洲之行。

从欧洲回来之后,一天,卡内基的朋友邀请他参加桥牌晚会。在这个晚会上,只有卡内基和另外一位女士不会打桥牌,他俩坐在一旁就闲聊上了。

这位妇女知道卡内基刚从欧洲回来,于是就对卡内基说:“啊,卡内基先生,你去欧洲演讲,一定到过许多有趣的地方,欧洲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你能讲讲吗?要知道,我小时候就一直梦想着去欧洲旅行,可是到现在我都不能如愿。”

卡内基一听,就知道这位女士是一位健谈的人。他知道,如果让一位健谈的人很久地听别人说话那就如同受罪,心中定是憋着一口气,并且不时要打断你的谈话,或者对你的话根本毫无兴趣。他明白这位女士想从自己的话中寻找一些契机好帮助她能够开始自己的谈话。

卡内基刚进晚会时听朋友介绍过她,知道她刚从南美的阿根廷回来。阿根廷的大草原景色秀丽,到那个国家去旅游的人都要去看看的,且都有自己的一番感受。

于是他对那位女士说:“是的,欧洲有趣的地方可多了,风景优美的地方更不用说了。但是我很喜欢打猎,欧洲打猎的地方就只有一些山,很危险的。就是没有大草原,要是能在大草原上边骑马打猎,边欣赏秀丽的景色,那多惬意呀……”

“大草原”,那位女士马上打断卡内基的话,兴奋地叫道,“我刚从南美阿根廷的大草原旅游回来,那真是一个有趣的地方,太好玩了!”

“真的吗,你一定过得很愉快吧。能不能给我讲一讲大草原上的风景和动物呢?我和你一样,也梦想到大草原去的。”

“当然可以,阿根廷的大草原可……”那位女士看到有了一个倾听者,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她在大草原的旅行经历。然后在卡内基的引导下,她又讲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风光和她沿途旅行的国家的风光,甚至到了最后,变成了她对自己这一生去过的美好地方的追忆。

卡内基在一旁耐心地听着,不时微笑着点点头鼓励她继续讲下去。那位女士讲了足足有一个多小时,然后晚会就结束了,她遗憾地对卡内基说:“卡内基先生,下次见面我继续给你讲,还有很多很多呢!谢谢你让我度过了这样美好的一个夜晚。”

卡内基在这一个小时中他只说了几句话,然而,那位女士却向晚会的主人说:“卡内基真会讲话,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我很乐意和他交谈。”

其实卡内基知道,像她这样的人,并不想从别人那里听到些什么,她所需要的仅仅是一双认真聆听的耳朵。她想做的事只有一样:倾诉。她心里真想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全都讲出来,如果别人愿意听的话。对这种谈话者,最好不要自以为是,卖弄口才,堵住他们的嘴巴,那只会赢来打哈欠的嘴巴和厌烦的表情。一般人有两种心理状态:其一是,一般来说,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他总是事事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他最喜欢的是他自己而非别人,他最爱谈论的便是自己,所以在谈话时不是倾听别人讲话,而是口若悬河地向别人讲自己的事。这是典型的自我中心主义者。其二是,不是很健谈的人,他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情绪变化较大。由于他沉默寡言,不开心的事情不愿讲出来,许多烦恼的情绪都被理智积压在心中。有时候,有了什么高兴的事情,也不喜形于色,不愿与人分享,也埋藏在心中,这种人表面上看起来不动声色,坚强沉着,内心活动却很激烈。因此,遇到一次宣泄的机会,而你正是他的朋友,你千万不能打断他,这时你所做的事就是静静地听。在倾听的过程中,你们的友谊在加深,他对你的信任程度也在增加,你会因此而获得一份真诚的友情。因为当他发现你在认真地聆听他的话时,好感和亲近感便油然而生了,因为你已满足了他的需要。最重要的是,你一开始便尊重他了,他在你的这种态度上找到了他的重要感、自信心。

从学习倾听开始学习说话

真正有效的聆听,不仅仅是耳朵的简单使用,而是和嘴巴、脑袋有效的配合。尤其是嘴巴,因为许多人一直认为当别人说话时,闭起嘴巴才是讲礼貌的表现。

“聆听”的要旨是对某人所说的话“表示有兴趣”。如果发言者谈论的内容确实无聊且讲话速度又慢,我们可以转变自己的想法,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设想聆听这场谈话或多或少都可使自己获益,那么在聆听别人谈话时就会自然流露出敬意,这也才是有礼貌的表现。某位职业经理人被一家大公司聘用担任销售经理。但是,他对公司具体的推销品牌和推销业务却绝对是一窍不通。当推销人员到他那里去汇报工作并征求建议时,他什么答复都无法提供——因为他自己一无所知!然而,这个人的确是一个懂得如何倾听的高手。当手下的推销员问他什么问题,他都会回答:“你自己认为你应该怎么做呢?”那些人自然就会说出他们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他接着就点头表示同意,然后他们就满意地离开了。他们都认为他是一个优秀的销售经理。

具备优势的时候需要沉默。“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太阳不语,自是一种光辉;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人也一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取得成绩的时候需要沉默。面对成绩和掌声,成功者报以深深的一鞠躬。这是无声的语言,是恰到好处的沉默。

遭受挫折的时候需要沉默。在失败和厄运面前,拭去眼泪,咬紧牙关,默默地总结教训,然后再投入新的战斗,不失为上策。

等待时机需要沉默。造化总是把机会赠送给有充分准备的人。怨天尤人无济于事,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才是可靠的。

承担痛苦的时候需要沉默。如果亲友沉浸在不能自拔的悲伤之中,此刻,无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那就默默地陪他度过一段时光,默默地为他做一些事情。

沟通心灵的时候需要沉默。不是随便打断他的话,而是善于倾听。从倾听中汲取智能,弥补纰漏,建立信任,产生满足。

沉默是金,有些人以为就是不开口少说话,其实,这并不是说要你成天板着脸,冷冰冰地让人难以琢磨,而是适时适度地运用沉默的力量。

长时间的沉默会给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常常可以在影片中看到监狱中有一个叫做禁闭室的房子,用来惩罚不听话的犯人。房间不仅非常狭窄而且最重要的是那里既见不到阳光又没有人和你说话,你就这么静静地呆着,一呆两个星期或者更长。实际上,正常的人即使是在里面关上一天都感觉度日如年。因为人性是排斥黑暗和沉默的,沉默使人感到没有依靠,有的时候真的可以让人为之疯狂,所以人常常会沉不住气。

正因如此,许多心理战的高手才经常会利用这张牌来打击对手,利用它来达到目的。

台湾有一个经营印刷业的老板,在经营了多年之后萌发了退休的念头。他原来从美国购进了一批印刷机器,经过几年使用后,扣除磨损费应该还有250万元的价值。他在心中打定主意,在出售这批机器的时候,一定不能以低于250万的价格出让。有一个买主在谈判的时候,针对这批机器各种问题滔滔不绝地讲了很多缺点和不足,这让印刷业的老板十分恼火。但是他在自己刚要发作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250万元的底价,于是又冷静了下来,一言不发,看着那个人继续滔滔不绝。结果到了最后,那人再没有说话的气力,突然蹦出一句:“嘿,老兄,我看你这个机器我最多能够给你350万元,再多的话我们可真是不要了。”于是,这个老板很幸运地比计划多赚了整整100万元。

倾听是一门艺术。倾听的技巧就是在对方谈话时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聆听。当某个人到你的办公室来和你谈判时,你绝对不允许任何事情分散注意力。如果你是在一个喧哗嘈杂的房间里和人谈话,你应当想方设法地让对方感觉到你们是在场的惟一两个人。

在交谈中,你的双眼应直盯着对方。即使此时有一个持枪的暴徒突然闯进房间,你或许也不会注意到他。尼克深深地记得被冒犯的一次亲身经历:尼克和他的销售经理正在共进晚餐,每次那位漂亮的女招待经过他身边时,销售经理的视线就会一直追随着她,直到看不见为止。尼克当时感到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并愤愤不平地想道:“那位女招待的腿显然要比自己说的话对他更重要。他一点都没有认真听我讲话,他完全漠视了我的存在!”为了清楚地听到对方的谈话,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是必要的,因为如果我们的精力不集中,我们就会神游天外、心不在焉。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个有修养的聆听者会记住所有发言的内容重点,并完全了解别人的希望所在,而不是去注意发言人的长相、声调。

在对方倾诉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断对方说话,大脑思维紧紧跟着他的诉说走,要用脑而不是用耳听。要学会理性的善感。理性的善感就是忧他而忧,乐他而乐,急他所需。这种时候往往要配合眼神和肢体语言,轻柔地看着对方的鼻尖,如果明白了对方诉说的内容,要不时地点头示意。必要的时候,用自己的语言,重复对方所说的内容。如:你刚才所说的孤独,是指心灵上的孤独,所以你在人越多的时候,越感到孤独,不知道我对你理解的是否正确(要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

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应当掌握的四个要点是:注意、接受、引申和欣赏话题。

(1)注意

倾听时,眼睛注视说话的人,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别人谈话的内容上,给予对方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不抢话题,表现出一种认真、耐心、虚心的态度。

(2)接受

交谈时,通过赞同的微笑、肯定的点头,或者手势、体态等做出积极的反应,表现出对谈话内容的兴趣和对谈话对方的接纳与尊重。

(3)引申话题

通过对某些谈话内容的重复和对谈话对方情感的重述,或通过提出某些恰当的问题,表现出对谈话内容的理解,同时帮助对方完成叙述,从而使话题进一步深入。

(4)欣赏

在倾听中找出对方的优点,显示出发自内心的赞叹,给予总结性的高度评价。欣赏使沟通变得轻松愉快,它是良性沟通不可缺少的润滑剂。

倾听可以打消别人的怒火

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注意倾听的人。要使人对你感兴趣,那就先对别人感兴趣。

最成功的商业会谈的秘诀是什么?注重实际的著名学者依里亚说:“关于成功的商业交往,并没有什么秘密——专心地倾听那个对你讲话的人最为重要,没有别的东西会令他如此开心。照此下去,合作成功是自然的了,也再没有比这更有效的了。”

实际上,即使那些嗜好挑剔别人毛病的人,甚至一位正处于盛怒的批评者,也常会在一个具有包容心与忍耐力且十分友善的倾听者面前妥协,即便那气愤的找事者像一条大毒蛇张开嘴巴吐出毒信的时候,也一定要沉着,克制自己。

以纽约电话公司应付一个曾恶意咒骂接线员的顾客为例:这位顾客态度刁蛮,满腹牢骚十分不容易对付,他甚至威胁要拆毁电话,拒绝支付他认为不合理的费用,他写信发给报社,还向消协屡屡投诉,致使电话公司引起数起诉讼案件。

最后公司中的一位经验丰富的“调解员”被派去访问这位不近情理的顾客。这位“调解员”静静地听着,并对其表示同情,让这位好争论的仁兄尽情发泄他的满腹怨言。

“我在他那儿静听了几乎有三个小时,”这位“调解员”讲述道,“以后我再到他那里,仍然耐心地听他发牢骚,我一共访问了他四次,在第四次访问结束以前,我已成为他在天上创办的一个团体的会员。有意思的是,就我所知,除这位先生以外,我是这个地球上它的惟一的会员。”

“在这几次访问中,我耐心倾听,并且同情他所说的每一点。我从未像电话公司其他人那样同他谈话,他的态度慢慢变得和善了。我要见他的真实目的,在第一次访问时没有提到,在随后的两次也没有提到,但在第四次我圆满地解决了这一案件,使他把所有的欠账都付清了,他也撤销了向消协的投诉。”

毫无疑问,这位仁兄自认为在为正义而战,在为保障公众的权利而战。但实际上他需要的是自重感。他试图通过挑剔、刁难来得到这种自重感,但在他从公司代表那里得到自重感后,他所谓的满腹牢骚就化为乌有。

与此类似的还有一个故事。多年前的一个早晨,有一位怒气冲冲的顾客,闯入德迪茂毛呢公司创办人德迪茂的办公室内。

德迪茂先生说:

他欠我们十五美元,却不承认这件事,我们的财务部坚持要他付款。在接到我们财务部职员的好几封催款的信以后,他收拾行装来到芝加哥,冲进我的办公室,告诉我说,他不但不付那笔账,并且永远不再准备买德迪茂公司的东西。

我耐着性子听他说话,几次几乎要中止他,但我知道那对他没有用处,我要让他尽量发泄不满。等他终于冷静下来,可以听进别人说话的时候,我平静地对他说:“谢谢你到芝加哥来告诉我这件事,你帮了我一个大忙,因为如果我们财务部惹恼了你,他们也准会惹恼别的好主顾,那样就太糟了。真要谢谢你告诉我这一切。”

他似乎有点措手不及,万没料到我会说出这番话。我想他当时肯定有点失望,要知道他到芝加哥来是要向我找事挑衅的,但我在这里反而感谢他,而不与他争论。我真心实意地告诉他也许是记错账了,我们打算在账中取消那笔十五美元的账款并将此事忘掉。我对他说,他是一个很细心的人,又只需照顾自己的一份账目,而我们的员工却要同时料理数千份账目,所以他会比我们记得更准确。我告诉他我十分了解他的感受,如果我处在他的位置上,我也会有类似的举动。由于他说不想再买我们的东西,所以我还向他推荐了几家别的公司。

在那之前,他来芝加哥时,我们常一同用餐。那天我照旧请他吃饭,他似乎不太好意思地答应了,但当我们回到办公室的时候,他马上订下了很多的货物,然后他心情舒畅地回去了。为了表示自己的坦诚,他重新检查了他的账单,结果发现有一张放错了地方,接着便寄给我们十五美元的一张支票,还诚恳地道歉了一番。

如果你甘愿使人当面回避你,背后笑你,甚至轻视你,这里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决不倾听别人说话,并且不断地向他谈论你自己。如果别人在谈话时,你有自己不同的意见,别等他说完,他没有像你一样的伶牙俐齿。为什么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听他人无谓的闲谈?即刻插嘴,在他一句话还没说完时就打断他。噢,接下来你的目的就实现了。你很快就会变得人见人烦。

因此,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善于与人沟通的高手,那你就得先做一个注意倾听的人。要使别人对你感兴趣,那就先对别人感兴趣。问别人喜欢回答的问题,鼓励他人谈论自己及他所取得的成就。不要忘记与你谈话的人,他对他自己的一切,比对你的问题要感兴趣多了。他留心他脖子上的小痣比关注加勒比地区的数十次地震还要充满热情。

南美一家电脑公司总裁安德烈·那瓦诺曾进一步深入地阐释了这个话题。他说:“我们常听而不闻,很多人听别人说话时,都在想自己的事,根本没有真正用心聆听对方说什么。真正的聆听绝不只是听而已。”

倾听者虽然不开口说话,但聪明的倾听者往往积极地参与对话,当然这不容易做到。要做到善于倾听别人的谈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全心全意,而且要真心投入,还能不时地问一些问题,鼓励对方多谈。其中包括机智、周到、不离题、简洁等特点。

其实,表示积极参与谈话的方式很多,绝不需要动不动就插嘴以打断别人的讲话。方式虽然很多,但我们用不着招招纯熟。善于聆听的人经常应用几种自然轻松的方式,关键是要实际有用。

这些方式包括偶尔点点头,偶尔附和一两声。有些人会换个姿势或俯身向前,有时候微笑一下或招一下手。而目光的交流最能显示你是一位友好的人,因为这表示:“我在非常认真地听你说自己喜欢的事情。”谈话中途停顿时,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继续让他表现下去,让他有话可说、能说、想说。

最为关键的并不是你应该采取哪一种倾听技巧,因为这绝不是一件机械化或一成不变的事。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善于倾听,会让你处处受人欢迎。

装作没听懂也是一种说话技巧

在人际交往中,为了利益,为了生存,有时不妨运用“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老粗”策略。故意使用对方所无法理解的语言,同时也故意装作听不懂对方的语言,让对方在与你沟通时产生挫败感,并激发他的火气。

他若发火,则你已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发脾气给人的感觉总是理亏,如果他不发作而隐忍,也必定会搅乱他的思维,不知不觉地已处于劣势。故意装傻充愣,误解他的意思,扭曲他的意思,他说他的阳关道,你说你的独木桥,这样来往几回合,他会认为你不可理喻,放弃与你交手。

某公司有一个女孩子,平日只是默默工作,并不多话,和人聊天,总是面带微笑。有一年,公司里来了一个好斗的女孩子,很多同事在她主动发起攻击之下,不是辞职就是请调。最后,矛头终于指向了这个女孩。某日,这位好斗的女孩子抓到了那位一贯沉默的女孩子的把柄,立刻点燃火药,劈里啪啦一阵猛轰,谁知那位女孩只是默默笑着,一句话也没说,只偶尔问一句“啊?”最后,好斗的那个主动鸣金收兵,但也已气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了半年,这位好斗的女孩子也自请他调。

你一定会说,那个沉默的女孩子的“修养”实在太好了,其实事实不是这样,而是那位女孩子听力不大好,理解别人的话不至有困难,但总是要慢半拍,而当她仔细聆听你的话语并思索你话语的意思时,脸上又会出现“无辜”、“茫然”的表情。你对她发作那么久,那么卖力,她回以的却是这种表情和“啊”的不解声,难怪要斗不下去,只好鸣金收兵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事实:装聋作哑的力量是巨大的,面对“沉默”,所有的语言力量都消失了!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这不是新鲜事,在人性丛林里本来就弱肉强食,和平相处才是怪事,因此你要有面对不怀善意的力量的心理准备;你可以不去攻击对方,但保护自己的“防护网”一定要有,聪明人的举动是:不如装聋作哑!

聋哑之人是不会和人起争斗的,因为他听不到、说不出,别人也不会找这种人斗,因为斗了也是白斗。不过大部分人都不聋又不哑,一听到不顺耳的话就会回嘴,其实一回嘴就中了对方的计,不回嘴,他自然就觉得无趣了;他如果还一再挑衅,只会突显他的好斗与无理取闹罢了,因此面对你的沉默,这种人多半会在几句话之后就仓皇地“且骂且退”,离开现场,如果你还装出一副听不懂的样子,并且发出“啊”的声音,那么更能让对方“败走”。

不过,要“作哑”不难,要“装聋”才是不易,因此也要培养对他人言语“入耳而不入心”的功夫,否则心中一起波澜,要不起来回他一两句是很难的。

学习装聋作哑,除了可以不战而胜之外,也可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的目标,而习惯装聋作哑,也可避免自己去找人麻烦,有时还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好处甚是不少。

在一列车上,一位身着便服的侦察员走进厕所。冷不防,一个艳装妙龄女郎一闪身也挤进了厕所,反手将门关上:“先生,把你的手表和钱包给我。否则,我就喊你侮辱我!”

一切来得这么突然。侦察员深知,在厕所里没有其他人,辩解是毫无作用的了。稍一迟缓,这个女郎立即会使自己身败名裂的。陷入困境的侦察员临机应变,突然张着嘴巴,不停地“啊,啊”,装成一个十足的哑巴,表示不懂女郎说些什么。

女郎为难了,赶忙打手势。侦察员仍然窘急地“啊啊”着。女郎失望了,真倒霉,偏偏碰上了个哑巴!她正想转身离去。此刻,“哑巴”一把抓住女郎,抽出钢笔递给她,打手势请她将刚才说的话写在手上。女郎不禁转忧为喜,接过钢笔就在侦察员的手上写道:“把你的手表和钱给我。不给,我就喊你侮辱我!”侦察员翻转手掌,抓住女郎说话了:“我是便衣警察,你犯了抢劫罪,这就是铁的证据!”

女郎目瞪口呆……

这位便衣警察就是靠装聋作哑、机智勇敢战胜了犯罪分子。

在人际交往中,有许多场合都可以使用“装聋作哑”的办法,躲开别人说话的锋芒,然后避实就虚、猛然出击。其技巧关键在于躲闪避让的机智,虽是“装作”,正如实施“苦肉计”一样,却一定要表演得自然。

“装作不知道”,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以便避实就虚、猛然出击的方式。它的特点是:说辩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转移对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化干戈为玉帛,能够寓辩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人际交往中,这种方式的使用场合很多。

(1)可用于挽回“失语”所造成的尴尬局面。

“马有失蹄,人有失言”,偶尔失言在语言交际中难免发生,但失语往往是许多矛盾发生和激化的根源。因此,挽回失语,在语言交际中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实习期间,一位实习生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学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嫩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后座的班主任李老师是怎样的尴尬!对这位实习生来说,初上岗位,就碰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的确使人头疼,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任共度实习关呢?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这位实习生灵机一动,装作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

此语一出,使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了,尴尬局面也随之消除。

这里就是巧妙地运用装作不知道,避实就虚,即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装作没有听清楚,而攻击“喧闹”这一虚象。既巧妙地告诉那位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又打击了那位学生的称赞兴致,避免了他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的可能,再称赞几句从而再次造成尴尬局面。

(2)处理、制止别人的中伤、调侃。

朋友之间虽然很要好,有时也会因开玩笑过头,而大动肝火,伤了和气。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巧妙地运用“装作不知道”,给他一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怪问。

吴军因身体肥胖,同班的李明、张峰“触景生情”,“冬瓜”长“冬瓜”短地做起买卖来,并时不时拿眼瞅吴军,扮鬼脸。面对拿别人的生理“缺陷”来开过火的玩笑,实在让吴军气愤。欲要制止,这是不打自招;如不管他,却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怎么办呢?

此时吴军稳了稳躁动的情绪,缓缓地走过去,拍着二人的肩膀,轻言细语地问:“李明,听说你有1.8米高,恐怕没有吧。”接着又对张峰道:“你今天早上吃饭没有?”

听到这般温柔怪诞的问话,兴奋中的二人愣在当头,大眼望小眼,如坠五里雾中。全班同学沉寂了几秒钟,随即迸发出哄堂大笑,二人方明白被愚弄了,刚才有声有色的“买卖”,再也没有兴致继续下去。

(3)制止别人的挖苦、讽刺。

挖苦、讽刺,都是一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辛辣有力地去贬损、揶揄对方的行为,极易激怒对方。为避免大动肝火,两败俱伤,也可巧妙地运用装作没听明白的方式见机而行。

(4)补救说话中的错漏、失误。

进行即兴演讲,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演讲者自己也不知为什么,竟说出一句错话,而且马上就意识到了。怎么办呢?倘若遇上这种失误,演讲者不妨装作不知道,然后采用调整语意、改换语气等续接方式予以补救。只要反应敏捷,应变及时,就可以收到不露痕迹的纠错效果。例如,一位公司经理在开业庆典上发表即兴演讲,他这样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公司是统一的整体,它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是铁的纪律,每一个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上班迟到、早退、闲聊、乱逛、办事推诿、拖沓、消极、懈怠,都是违反纪律的行为。我们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就等于允许有人拆公司的台,我们能够这样做吗?

这位经理的反应力和应变力是很强的。当他意识到自己把本来想说的“我们决不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一句话中“决不”二字漏掉之后,佯作不知,马上循着语言表达的逻辑思路,续补了一句揭示其后果的话,同时用一个反问句结束,增强了演讲的启发性和警示力。这样的续接补救,真可谓顺理成章,天衣无缝。

说起来,这一点小伎俩在它的老祖宗司马懿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魏明帝即位后,兵权尽归于曹爽。曹爽立即换将领,委任自己的弟弟分管三支御林军,随便出入禁宫;又任用智囊团何晏、邓扬、丁谥为尚书,毕范为司隶尉,李胜为河南尹,军政大权,尽在曹爽控制之下。司马懿见此情形,只好推病不出,在家闲闷,两子司马师、司马昭亦没有事做。

曹爽骄横专权,气焰不可一世,连明帝都不放在眼内了。

适李胜升调为青州刺史,曹爽便叫他去司马懿处辞行,探听虚实。

司马懿知道曹爽的人来访,便对两个儿子说:“这是曹爽要来打探我的动静,你们且回避。”

于是去冠散发,拥被坐在床上,诈称重病,叫侍女搀扶着,然后请李胜入见。

李胜拜见过后,说:“一向不见太傅,谁想病到这般,今小子调任青州刺史,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佯答:“并州是近北方的,务要小心才可!”

李胜说:“我是往青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笑着说:“你从并州来的?”

“是山东的青州!”李胜大声说。

“是并州来的?”司马懿笑了起来。

李胜心想,怎么病得这么厉害?侍女告诉他:“太傅已病得耳都聋了。”

“拿笔来!”李胜写了字给他看。

司马懿看了才明白,笑着说:“不想耳都病聋了!”又把手指指口,侍女即给他喝汤,他将口去饮,又洒了一床,哽咽一番,才说:“我老了,病又如此沉重,怕活不了几天了,我两个孩子又不成才,望先生训导他们,如果见了曹大将军,千万请他照顾!”说罢又倒在床上,喘息起来。

李胜拜辞回去,将情况报告曹爽,曹爽大喜,说:“此老朽若死,我就可以放心了。”从此对司马懿再不加防范。

司马懿见李胜走了,告诉二子说:“从此曹爽对我真的放心了,只待他出城打猎的时候,再给点厉害让他尝尝。”

不久,明帝要去城外拜谒祖先,大小官员随行,曹爽等一齐亦护驾前往。

司马懿立即召集昔日部下,率领家将,令二人占领了武器库,威胁太后,下旨封闭各城门。

然后,他亲自引兵出城,占据了曹爽的军营,削除曹爽羽翼,然后限令曹爽把兵权交出来。等到恢复秩序之后,再把曹爽及其党羽统统处斩。

司马懿的表演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不得不佩服。在他这儿,听也能成为武器,一个“没听懂”就把对手搞了个落花流水。

善用心照不宣的说话技巧

听,光听进去还不行,还必须学会听出来。汉语的语言艺术本来就博大精深,一层意思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比如不太好明说的时候通常以话中话、弦外音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你心领神会并迅速做出反应。

比如,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和杨虎城频繁晤面都有心对蒋发难。可对于这样一个关系到身家性命和国家前途的大事,在对方未亮明态度之前,谁也不敢轻易开口。眼看时间越来越紧,双方都是欲说还休。

杨虎城手下有个著名的共产党员王炳南,张学良也认识。在又一次的晤面中,杨虎城便以他投石问路,说道:“王炳南是个激进分子,他主张扣留蒋介石!”张学良及时接口道:“我看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于是两个聪明的将军开始商谈行动计划。

当时,张学良的实力比杨虎城大得多,且又是蒋的拜把子兄弟。杨虎城如果直接把自己的观点摆在张的面前,若张一旦不赞同,后果实在堪忧。于是便借了并不在场的第三者之口传出心声,这即使不成也可全身而退,另谋他策。

这件事例告诉我们,当自己拿不准对方态度的时候,最好不要直言相求或者否定对方,最好使用投石问路法,先摸清情况,再决定下一步行动也不迟。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不直接询问对方对某一具体做法的态度,而是先引用俗语或故事,试探其对某一类行为的总的看法,从中得悉对方对某一具体问题可能采取的态度和行动。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刘黄刚刚死去丈夫,情绪低落,十分忧伤。刘秀担心姐姐忧坏了身体,有意在大臣中选一位如意郎君,为姐姐牵线搭桥。

刘秀的姐姐看中了一名叫宋弘的大臣。一天,刘秀接见宋弘。他弯着腰对宋弘说:“俗话说:‘富易交,贵易妻。’人富了要换一批新朋友;地位显赫了就另娶门第高贵或年轻美丽的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嘛!”

宋弘正色说道:“我听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就是说贫贱时的朋友永远不能忘记,贫贱中共患难的妻子永远不能分离。”

刘秀听后,称赞了宋弘一番,十分后悔,再也不想在他身上打主意了。

皇帝的姐姐相中了有家室的大臣,这自然令皇帝颇为难。如果直接询问,倘若对方予以拒绝,自己的面子也过不去。于是,刘秀采用了先引俗语试探,得悉了宋弘在婚姻问题上的看法,从中推知他肯定不会同意姐姐的要求,于是也就不再追问了。

这种技巧使用得最高明的应是毛泽东同志。

1959年8月,毛泽东在武昌东湖会见美国杜波依斯夫妇。毛泽东说:“我也觉得上年岁了,但我还有精力,我每天还能畅游长江,也在中国其他河流畅游过。如果你们不反对的话,我想在密西西比河里游泳,但我估计杜勒斯、尼克松、艾森豪威尔诸先生可能要反对。”

杜波依斯回答说:“正相反,这三位很可能想见到你在密西西比河里游泳,尤其在河口附近游。”

毛泽东轻松地说:“真的吗?如果这样的话,我便近日内动身出发。就算是位旅游者好了,不谈任何政治问题,只在密西西比河里游泳。如果艾森豪威尔允许的话,我倒想看看他打高尔夫球呢,或许我会见一下在医院里的杜勒斯先生。”

毛泽东这段话被视为一九七二年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早征兆。

50年代,正是中美关系敌对时期,恢复两国正常关系的打算是非常敏感的话题,这涉及中美双方的态度,毛泽东以游泳作借口委婉地向美方放出了试探气球,而杜波依斯已心领神会地把对方的态度也以同样的方法表达出来,从而为双方以后的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有些时候,这需要双方都具有一定的说话技巧,才能更完美、更艺术地把各自的意思表达出来。如1949年的北平谈判,因为当时正处在全国解放前期,国民党方面谈判代表在谈判失败后面对蒋介石的穷途末路,已不愿再为其陪葬,很想弃暗投明,但因为不知我方的真实意图能否接收,于是乘一次打牌的机会,巧妙地向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个问题说:“毛先生,是平和好哇还是清一色好。”毛泽东同志微微一笑,当即回答,当然是平和好,平和好。从而给对方代表吃了颗定心丸。结果不久,在周恩来同志的安排下,一个个都脱离了国民党的控制来到了北京。

话中话,弦外音的说话艺术在我们平常的人际交往中也经常遇到。会说固然可喜,会听也是本事,否则就成了对牛弹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