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子女更优秀
10651900000063

第63章 体育锻炼 健身强心

清华大学物理系学生康康,身高1.8米,体格健壮,动作敏捷。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擅长多种体育运动,得到了学校各类球队的青睐。可是谁能想到,康康刚出生的时候却仅有2.6公斤。为此,他的父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康健实施了独特的“健康第一、体育为主”的家教方针。

从儿子刚会走路到初中毕业的10多年时间里,康教授每天都带孩子进行至少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无论气候有什么样的变化,从未间断。当别的孩子都去参加各种特长班学习的时候,康老师却带着孩子到不同的体育场所去参加锻炼活动,感受运动带来的活力和愉悦。虽然康康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比较少,但他的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因为经过体育锻炼之后,他的精力更加旺盛,上课更加专心,作业完成更为迅速。不仅如此,康康抵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强,他从不会因暂时的失败或过失而垂头丧气,萎靡不振。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早就指出:“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谓俱泰。故夫体育非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他还说,“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所也。”这充分说明了体育与道德、智力、情商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科学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婴幼儿时期是人生发育最为旺盛的时期,神经系统和身体各部分器官发育迅猛。如在这一时期给予适当的体育锻炼,使儿童接受外界不同性质的刺激,可以改善和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促进儿童身体更好地发育成长。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日本幼儿体育理论专家胜部笃美指出:婴儿时期,智力的发达与运动能力的发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智力与运动的神经支配是直接连在一起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使人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思维更加灵活敏捷协调。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儿童形成良好品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孩子就可以在运动中逐渐培养不怕苦累、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的拼搏精神,可以培养孩子好奇心强、乐于探索的性格特征,就会养成乐观向上、朝气蓬勃、充满自信的个性品质。正如加里宁所说:“若要培养出健康、强壮、灵敏、机智、勇敢,既善于克服困难,又卓有信心正视前面的人,则体育和运动乃是很重要的因素。”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孩子获得更多的友谊。加拿大的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喜欢运动的孩子朋友较多,而对运动没有兴趣,对运动能力没有信心的孩子比较孤独。让孩子多运动,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友谊。因为人对自己的五官、体形、气质都会有一定的关注,尤其是小孩子,他们对“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的认识比较模糊,在他们眼里,外在的协调和美更具有吸引力。爱运动的孩子性格更开朗自信,对外界的关注也多,反映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就表现出爱交朋友、善交朋友的特质。

各种体育活动也应及早开始。专家认为,婴幼儿由出生后3个月至6岁是其健身训练的最佳期,甚至有的体育专家认为,新生儿即可放在温水中“游泳”。刚刚3个月的孩子体育活动要由父母协助,让婴儿伴随着音乐的节奏,伸展四肢或在床上滚动。这些运动可以使婴儿习惯于肢体运用,增强婴儿的律动感应,增强他们感觉器官的敏感度。当婴儿六七个月的时候,可以抚摸婴儿的手部,从指尖到手腕,然后依次屈伸每个手指。10个月时要给他们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让孩子自由地抚摸玩耍。再大一些,为孩子创造条件,让他们进一步运用手指或器具,这样会使孩子受益匪浅。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作者刘卫华介绍,当女儿脐带长好后,就开始天天为她洗澡,进行手脚按摩及做婴儿体操。在女儿满月之后,她就用手推着女儿的小脚丫,训练女儿爬行。4个月大时,就已经会自己翻身,跃跃欲“爬”了……可见早期的体能训练是何等重要。

适合青少年体育活动很多,如散步、跑步、跳跃、投掷、球类、前滚翻、俯卧撑、悬垂运动等。

孙云晓先生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家长要根据不同孩子的特性,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如不太合群的孩子,可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等集体项目;胆小、害羞、怕担风险的孩子,可选择游泳、溜冰、滑雪、拳击、摔跤、跳马、平衡木等;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孩子,可以选择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拳击、跨栏、跳远、跳高、击剑等项目,这些项目对于锻炼人的果断性具有很大作用;对于性情急躁、容易冲动的孩子,可以带孩子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骑自行车、射击等需要考验控制力的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有益于人的情绪稳定;个别自信心不强的孩子,可以带他们跳绳、做俯卧撑和广播体操等。坚持数日,孩子的自信心一定会得到增强;对那些逞强、自负的孩子,要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为复杂的技巧或耐力类项目,如跳水、鞍马、体操、马拉松等项目,让孩子在竞争中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对于紧张、胆怯、临场容易发挥失常的孩子,就多带他们参加一些公开的激烈的体育赛事,以此锻炼孩子冷静沉着应对比赛的能力……这些建议源于实践,切合实际,对每个家长来说都是大有教益的。

体育既是健身之育,又是强心之育。家长应引导孩子热爱体育,通过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为自己的明天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以迎接现实生活的各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