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病还需心药医
10651600000051

第51章 恐惧症——强迫自己要勇敢

精彩导读

1.恐惧症解析

2.恐惧症的发病原因

3.恐惧症症状表现

4.恐惧对象的类别

5.恐惧症的自我心理调适

恐惧症又称恐惧性神经症,是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恐惧对象有特殊环境、人物或特定事物。每当接触这些恐惧对象时即产生强烈的恐惧和紧张的内心体验。患者神志清醒,明知其不合理,但是一旦遇到相似情境时,就会反复出现恐惧情绪,无法自控,并且产生回避行为。脱离该情境,症状就会逐渐缓和消失,间歇期基本如常。

恐惧也是一种正常情感成分。恐惧性情绪反应是一种具有自我防护、回避危害、保证生命安全的心理防卫功能,人皆有之。例如人们对黑暗、僻静处、高空环境、毒蛇猛兽都可能产生恐惧性回避反应。儿童、女性、胆小者和某些心理缺陷者,恐惧心理尤为明显。恐惧症患者呈现异常的、强烈的恐惧和紧张不安,假若不予以治疗,症状会越来越重。

恐惧症的发病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有报道称,患者的一级亲属中,20%的父母和10%的同胞患神经症,认为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也有人指出:至今尚无证据表明遗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2)性格特征:病前性格偏向于幼稚、胆小、含羞、依赖性强和内向。

(3)精神因素:在发病中常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人遇到车祸,就对乘车产生恐惧。可能是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巧出现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之发生恐惧,并固定下来成为恐惧对象。

对特殊物体的恐惧可能与父母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及亲身经历(如被狗咬过而怕狗)等有关。心理动力学派认为恐惧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的焦虑的象征作用和取代作用的结果。条件反射和学习机理在本症发生中的作用是较有说服力的解释。

恐惧症通常急性起病,以面对某一物体或处境爆发一次焦虑发作为先驱,患者虽知这种恐惧是过分和不必要的,但不能克制;不接触或脱离所恐惧对象时,则表现正常,因此常伴有回避行为。

恐惧对象可归纳为三类:

(1)社交恐惧症。是指对特殊的人群发生强烈恐惧紧张的内心体验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类恐慌症,故又称为“见人恐惧”。这类病人平时不接触人群,见到自己父母等熟悉亲近的人,无恐惧紧张现象。一旦遇到陌生人、异性、上级领导甚至马路上的行人都会恐惧紧张,出现拘束不安、焦虑不宁、手足无措、面红耳赤、心悸出汗、头昏呕吐、四肢颤抖等身心异常反应。同时本人想方设法加以回避,脱离现场,躲避人群,以求减轻心理不安。社交恐惧症如不及时治疗,症状会逐渐发展,恐惧病症日益加重,恐惧对象逐渐扩大,最后发展到不敢外出,拒绝出席一切群体社交活动,内心异常痛苦忧郁,甚至产生消极自杀言行。

(2)单纯性恐惧症。除了对环境和人物恐惧以外,其他都归人本症类型。临床常见形式有:①疾病恐惧。患者害怕患特殊疾病,例如心脏病、结核病、麻风病、中风或其他不治之症等。对癌症的心理恐惧,则称为“恐痛症”;②动物恐惧。害怕狗、猫、老鼠、昆虫等小动物,不敢碰摸,甚至不敢看,有时连对动物的玩具、图片和影视形象也感紧张恐惧,竭力回避;③其他恐惧。名目繁多的病名,与具体恐惧对象有关,例如见到鲜血恐惧,甚至突然晕厥发作,称为“见血恐惧症”。

(3)广场恐惧症。在1871年创用本症名词时是指有一类病人,~参加公共广场集会或群众性狂欢时,就出现病理性恐惧反应。一旦离开广场后,病情随之消失。以后发现本症患者对商场、大百货公司、登高、仰视高大建筑物、乘坐电梯、公共车辆、过江轮渡、穿过隧道、繁忙的马路以及走过很长的走廊等都会产生恐惧反应。深入病理心理机制的研究才发现,任何环境如果存在拥挤、封闭,使其感到无法逃脱或回避,皆可导致恐惧症发作。因为患者感到进入或留在这些地方,对自己不安全,有生命危险,有发生晕厥或失去控制而无法逃离的可能。因此,广场恐惧症名不符实,亦可称为“特殊境遇性恐惧症”。多数在25~35岁时起病,女性多于男性。这类病人初期只对1~2种环境产生恐惧和回避,如乘汽车恐惧时改乘火车旅行尚能适应。只要有人陪伴,甚至与爱犬同行,尚可出门办事。若不及时治疗,随着时间推延,病情逐渐加重,症状泛化,对上述任何场所、环境都产生包围感和威胁性恐惧心理,伴随严重的回避行为,最重时自我封闭在家,整天不能外出。

◎心病还需心药医

1.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

(1)行为疗法主要采用系统脱敏法。所谓系统脱敏法也称缓慢暴露法,是一种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其基本原则是交互抑制,即每次在自己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做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就会削弱,最终切断刺激物同焦虑反应间的联系。采用系统脱敏法治疗恐惧症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鼓励自己去接触使他产生恐惧的人群、事物或情境,即使暂时会产生恐惧,也要忍受和适应,直到恐惧情绪全部消失为止。

(2)认知疗法

通过解释、疏导,让自己明白之所以对某种物体、情境或人恐惧,是因为自己主观意念所致。如社交恐惧,就是自己的一种强迫性的消极观念占上风,总担心与别人谈话、交往,别人会嘲笑或看不起自己,不管事实上是否真如此,总觉得很不自在、很尴尬、很恐慌。所以,要消除恐惧症,就要勇敢地面对引起恐惧的事物,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害怕情绪。

2.催眠治疗

应用催眠治疗来对抗面临恐惧处境所产生的焦虑反应。也有训练自己应用自我催眠法,在面临恐惧处境时保持肌肉松弛,以期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