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基础理论
10651400000022

第22章 发病类型

发病类型 卒发

徐发

伏而后发

继发

合病与并病

复发

一、卒发

卒发又称顿发、感邪即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发病迅速。多见于:

1)新感外邪较盛。如感受风寒、风热、温热、暑热,邪气较盛时,多感邪即发。

2)情志剧变。剧烈的情绪变化,如暴怒、大悲均可导致气机逆乱,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障碍而即刻发病。

3)毒物所伤。如误服有毒食品、药物中毒、吸入有毒的秽浊之气。

4)外伤。如枪弹伤、跌打伤、烧烫伤等。

5)感受疠气。由于疠气性毒烈,致病力强,来势凶猛,感邪后多呈暴发状态。

二、徐发

徐发,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缓发。

多见于内伤邪气致病,如思虑过度、房事不节、忧愁不解、嗜酒成癖,引起机体渐进性病理改变,逐渐出现临床症状。正气不足之人,若感邪较轻,正气抗邪缓慢,也可见徐发。

三、伏而后发

伏而后发,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而发病。多见于外感性疾病,如感受温热邪气所形成的伏气温病。

伏而后发形成的机理,多是由于当时感邪较轻,或外邪入侵时正气处于内敛时期,而邪气处于机体较浅部位,因而正邪难以交争,邪气得以伏藏。伏邪发病时,病情一般较重且多变。

四、继发

继发,指在原发疾病未愈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也就是说,继发病首先有原发疾病,并且所产生的新的疾病与原发病在病理上有密切联系。如肝阳上亢所致的中风、小儿食积所致的疳积等。

五、合病与并病

合病与并病之说首见于《伤寒论》。合病,是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的病证。合病多见于感邪较盛,而正气相对不足,故邪气可同时侵犯两经或两个部位。如太阳与少阳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等。

并病,指感邪后某一部位的证候未了,又出现另一部位的病证。并病多见于病位传变之中。

两者的区别在于,合病是感受一种邪气出现多部位的病证;并病指在疾病过程中病变部位的传变,原始病位依然存在。

六、复发

复发,是指疾病初愈或缓解阶段,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引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的一种发病形式。复发的机制,是余邪未尽,正气未复,同时有诱因的作用,如饮食不慎、用药不当、过度劳累、复感新邪等。复发引起的疾病,称为“复病”。

(一)复发的基本特点

临床表现类似初病,但比初病的病理损害更复杂、广泛,病情更重;复发次数越多,静止期恢复越不完全,预后越差,易留下后遗症;复发大多有诱因。

(二)复发的主要类型

1.疾病少愈即复发

多见于较重的外感性疾病的恢复期。由于余邪未尽,正气已虚,在诱因作用下可致余邪复燃,正气更虚,引起复发。如湿温、温热、温毒性疾病,恢复期调养不当易致复发。

2.休止与复发交替

初次患病时,虽经治疗,症状和体征均已消除,但有宿根留于体内,在诱因的作用下导致复发。宿根的形成,一方面由于正气不足,无力祛除病邪;一方面多是病邪性质重浊胶粘难以清除,如哮喘、癫痫等。

3.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交替

实际指临床症状的轻重交替。急性发作时症状较重,慢性缓解时症状较轻,由邪正斗争态势决定,如胸痹心痛、慢性肾病等。

(三)复发的诱因

1.重感致复

因感受外邪致疾病复发,称为重感致复。由于疾病初愈,邪气未尽,病理过程未完全结束,机体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低下,重新感邪以致疾病复发。外感致复临床上较为常见,无论是外感性疾病还是内伤性疾病,均可因外感邪气而复发,但多发生于热病新瘥之后。

2.食复

因饮食不和而致复发者,称为食复。例如,饮食不节可致脾胃病复发,鱼虾海鲜可致瘾疹和哮喘病复发。所以脾胃病患者及某些特殊体质患者痊愈过程中的饮食调理尤为重要。

3.劳复

若形神过劳或早犯房事而致复病者,称为劳复。无论外感性疾病或内伤性疾病均可发生。例如,内伤病中的慢性水肿、哮喘、疝气、子宫脱垂、中风、胸痹心痛等疾病都可因过劳而引起旧病复发。发作次数越多,病理损害越重,预后也就越差。

4.药复

病后滥施补剂,或药物调理失当而致复发者,称为药复。在疾病初愈阶段,辅之以药物调理时,应遵循扶正勿助邪、祛邪勿伤正的原则。若急于求成,滥投补剂,可导致虚不受补或壅正助邪,引起疾病复发。

5.情志致复

因情志因素引起疾病复发者,称为情志致复。过激的情志变化能直接损伤人体内脏,导致气机紊乱,气血运行失常,使原康复过程逆转,致疾病复发。临床常见的癔病、瘿瘤、梅核气、癫狂等疾病,以及某些月经不调病证,易受情志因素影响而复发。

另外,某些气候因素、地域因素也可成为复发的诱因。

§§第七章 病机

1.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等基本病机。

2.内生五邪病机。

3.疾病传变的形式及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4.疾病转归的概念及形式。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病机学说,即研究各种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揭示疾病演变规律的学说。

病机理论肇源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谨候气宜,无失病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指出病机的重要性,奠定了病机的基础。历代医家,特别是临床家,对病机学大多有所贡献。近几十年来,中医病机学得到较大发展,随着病机研究的广泛开展,病机理论日益丰富。

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在正常情况下,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关系。当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这种相对平衡关系遭到破坏,而又不能自行调节恢复时,人体就产生了疾病。疾病过程极其复杂,牵涉局部和全身的各个层次,对病机的研究也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从而形成多层次的病机理论。

第一层次为基本病机。病邪作用于人体,正气奋起抗邪,而形成正邪相争,破坏了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必然引起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气血津液的病变,从而产生全身或局部的多种多样的病理变化。因此,尽管疾病的种类繁多,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各种疾病、各个症状都有各自的病机,但从总体来说,都离不开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等,这就是第一层次的病机理论的研究内容。第二层次,是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第三层次,是研究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和三焦病机等。第四层次,是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证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第五层次,是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变化的病机,如疼痛的病机、发热的病机、健忘的病机等。

本章主要讨论病变机理中的基本病机和疾病传变机理。病变机理阐明疾病发生后病理变化的本质,而疾病传变机理则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这一过程的演变规律和本质,前者的重点在于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而后者的重点在于研究这些不同阶段病理变化的联系规律,二者是不能割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