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30岁前建人脉 30岁后赚大钱
10650300000017

第17章 5、闭关修炼十年,不如高人指点三天

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并不断延续自己的成功,就必须始终以“学生”的身份和心态立身处世,重视师长这一类贵人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意义,尊重他们,向他们学习。

如果你刚刚涉足某一领域,那么你一定要努力接近这个领域的元老,让他们成为你的贵人。“元老”有自己独特而又丰富的经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们会为自己的一生做总结,会觉得自己一生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传授,那是他们经受人生挫折和享受人生快乐之后的黄昏哲学。我们学习这些,也能读出夕阳西下的璀璨与壮美。

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个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那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道:“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拣起来!”张良心中很不痛快,但他看到对方年纪很老,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那老人见了,又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

张良很不高兴,但转念想到鞋都拾起来,又何必计较,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转身走了。

张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猜想这老人一定很有来历,果然,那老人走了半里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请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了,连忙答应。

第六天早上,张良赶到桥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说:“跟老人约会,应该早点来。再过五天,早些来见我!”

又过了五天,张良起了个早,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说:“你又比我晚到,过五天再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下决心这次一定比老人早到。于是他刚过半夜就摸黑来到桥上等候。天蒙蒙亮时,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桥来,赶忙上前搀扶。老人这才高兴地说:“小伙子,你这样才对!”

老人说着,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给张良,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

张良对老人表示感谢后,老人扬长而去。后来,张良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师长”这一类贵人对人的帮助和影响大多是精神层面的,他们或者为人指引前进的方向,或者在人受到挫折时给予支持和鼓励,或者教给人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

这种帮助所起到的作用不可能像资金支持和提拔升职那样立竿见影、显而易见。相反,这种帮助是耳濡目染、长期浸润的,能让人在无形之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并往往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金铁霖是我国著名歌唱家,听过他讲课、接受他临时辅导的大概有两三万人。这些学生里头有很多都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歌唱家、歌唱演员,像彭丽媛、宋祖英,还有戴玉强、张也等等。金老师第一次见宋祖英的时候,他就觉得这个孩子潜质很好,特别是教了她一段时间后,逐渐发现,这个从山里走出来的苗妹子闪光点很多,嗓音条件好,刻苦,对自己要求严格。宋祖英在没有成名以前,一直住在学校的地下室。宋祖英每次录音,金铁霖只要有空就会帮她听,宋祖英也从不懈怠。在恩师的指导下,宋祖英终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那次演出,金铁霖老师现在还记忆犹新。当时,现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一种震撼,大家非常激动。尤其是最后她演唱《爱我中华》的时候,观众都站起来了,不停地鼓掌。她让所有在场的中国人都感觉到——我们中国的音乐这么棒,震撼了世界!这么美的音乐,是我们中国人唱出来的。

“师长”越多的人,越有可能获得更大的进步,而且如果你在老师面前能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精神,那么老师必定也愿意将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

每个人都需要一位教练,任何人都不例外。这位教练就是可以向你传道授业的“元老”,他们的经验就像黑夜里的明灯,可以为你指引方向。在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曾出现过这样一个人:他可能没有直接对你传道授业,然而他能够一眼洞察你的潜力。在你失落时,他让你看到希望,在你得意时,他为你敲响警钟,使你不会偏离轨道。他让你深信你一定会成功。在平时,他是你学习的典范,在特别的时刻,他会助你一臂之力。他就是你生命中永不可忘怀的贵人。你要学习掌握他们所有的资源和秘密,见到他们所有的关系,学习他们所有学过的、正在学的和将要学的东西。要学习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学会像他们那样去思考,以便取得他们取得的成果。

前辈的经验就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智慧,如果你汲取了这些精华,就会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很多的弯路。如果你能接受长辈的良言和指导,就会缩短创业的时间,快速踏上成功的道路。

长者都是有着丰富阅历的人,正是许多的阅历和沧桑练就了他们洞明世事的眼睛。“师长”是拥有智慧的人,他们不一定特指学院里的专家和教授,也指那些在某一领域有精深造诣的能人和智者,这些人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他们都存在于普通人的身边。他们并非无所不能,但在某一时刻,他们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行为,却可以如醍醐灌顶般让人在瞬间彻悟一些深奥的道理。

他们是人们某种未成形的思想和观念的“点睛人”,也是人们在精神塑造和道路指引方面的贵人。

刘备驻军在新野时,徐庶去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前来。若想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可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开始了他的千载一问:“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因此最终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诸葛亮一听刘备如此诚心相问,如此智慧善问,自然不肯藏智缄言,于是帮他仔细分析了天下大势,提出了“联吴抗曹”的策略。

一番高论引得刘备连连叫好,从此他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深厚了。历史证明,事后局势的发展完全是按诸葛亮预先设想的方向进行的,刘备也因此成就了自己的西蜀基业。

俗话说:“千点,万点,不如高人一点。”但这宝贵的“高人一点”不是等来的、求来的而是向高人请教得来的。

请教是一种让交际双方“双赢”的方法,一方面,求教的人可以学到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授教的人会从帮助中体会到一种心理满足。请教还是赞美的一种最贴近人心的方式,是最高超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