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说话更到位
10649100000017

第17章 3、婉言暗示胜过直截了当

暗示是一种隐晦、含蓄的提示,是一种巧妙的说话方式。人非圣贤,与人交谈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此时,大张旗鼓地把对方的过错提出来,虽然自己是出于一片好心,却很难得到好的效果,所以应该选用一种隐晦的方式,暗示对方的错误所在,对方会对你感激不尽的。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找到一份工作是很困难的。有位小女孩幸运地在一家高级珠宝店,找到了一份销售珠宝的工作。一天,珠宝店里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青年人,青年满脸悲愁,双眼紧盯着柜台里的那些宝石首饰。

这时,电话铃响了,女孩去接电话,一不小心,碰翻了一个碟子,有六枚宝石戒指落到地上。她慌忙拾起其中五枚,但第六枚怎么也找不到。此时,她看到那位青年正惶恐地向门口走去。顿时,她意识到那第六枚戒指在哪儿了。当那青年走到门口时,女孩叫住他,说:“对不起,先生!”

那青年转过身来,问道:“什么事?”

女孩看着他抽搐的脸,一声不吭。

那青年又补问了一句:“什么事?”

女孩这才神色黯然地说:“先生,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现在找工作很难,是不是?”那位青年很紧张地看了女孩一眼,抽搐的脸才浮出一丝笑意,回答说:“是的,的确如此。”

女孩说:“如果把我换成你,你在这里会干得很不错。”

终于,那位青年退了回来,把手伸给她,说:“我可以祝福你吗?”

女孩也立即伸出手来,两只手握在了一起。女孩仍以十分柔和的声音说:“也祝你好运!”

青年转身离去了。女孩走向柜台,把手中握着的第六枚戒指,放回了原处。

毫无疑问,这是一起盗窃案。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可能会大叫抓偷窃者或者报警。但是,这位女孩却巧妙地运用了暗示,既没惊慌也没声张,却使小偷归还了偷窃物,那小偷也没有当众出丑,体面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假如那女孩大喊大叫,说不定她还会受到伤害呢!

暗示,是一种既温和婉转又能清晰明确地表达思想的谈话艺术,是运用迂回曲折的语言,含蓄地表达本意的方法。说话者,特意说些与本意相关的话语,以表达本来要说的意思。这是交际中的一种缓冲方法,它能使不愉快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在比较舒适的氛围中,领悟到真正的涵义。

暗示的显著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能够诱导对方领会你的话,去寻找那言外之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委婉暗示的话,不论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还是劝说对方,都能维护对方的自尊,使对方容易赞同,接受自己的说法,进而也就达到了沟通的目的。

生活中有很多尴尬的事情发生,如果直截了当,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加复杂,甚至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此时,不妨巧妙地旁敲侧击,用暗示的方式重击,他的“隐痛”,将会起到明显的效果,既解决了问题又不伤和气。

南唐时期,有一年,苛捐杂税非常多。百姓食不果腹。许多大臣都向烈祖进谏,希望能减少税收,使百姓安居乐业。结果,进谏均告失败。

一天,烈祖问群臣:“外地都下了雨,为什么唯独京城不下雨呢?”大臣申渐高一听,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进谏机会,他沉思片刻,便说:“因为雨怕收税,所以不敢入京城。”

烈祖一听,就明白了申渐高的弦外之音,大笑一阵后,即降下圣旨,减轻税收,让百姓休养生息。

倘若申渐高也同其他大臣一样,对烈祖直言劝告,其结果很可能和其他大臣一样,非但没有效果,甚至会受到一定的责罚。但他巧妙地运用了暗示,在跟烈祖开玩笑的同时,也将为百姓请命的意思,传达给了烈祖,使其在开心之余降低了税收,给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给别人提意见时,与其直言相告,倒不如委婉含蓄地提示对方,可能会产生天壤之别的效果。直接表达,别人不但不会领情,还可能给你戴上爱管闲事的帽子。所以,在给别人提意见,或指正他人错误时,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尽量用委婉、含蓄的话,使对方洞察到自己话中的言外之意,这样,别人在心领神会的情况下,会对你万分感激。这是一种既利己又利人的说话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暗示是一种大智慧,在与人交谈时,如果能将暗示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人,无论是在社交场合、职场、商场,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左右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