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与伤痕干杯:失小节 伤大雅
10645600000085

第85章 嘴里的阳光

如果说赞美他人前途是暖及三冬之举,那么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抓住他人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加以粉饰,就是更高一着的险奇之道了。

美好的前途是人人都向往的,婴儿呱呱坠地之日起,就背负起了父母的殷切希望;从刚走进校门起,就开始立志成才,长大后要当医生、科学家、文学家、警察……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将来设计蓝图,前途是一个既遥远又抽象的东西。既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样子,又会在现实中找到些许迹象。每个人都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前途的预测和评价,也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到现在兴旺依旧的算命先生。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以科学破除迷信,但赞美他人的前途和未来,仍是赢得别人的一大技巧。

一句“你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曾鼓舞了多少人。在父母面前夸其子女有出息,将来准成大器,全家都会满心喜悦,甚至把话当真。赞美一个人的前途会使他备受鼓舞,信心十足。同时你的权威形象也无形中塑造起来,将来他成功之日,他的大脑中第一个闪现的形象很可能就是你当年的样子。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好话三冬暖。”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多湖辉先生在一本书里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有位杂志社的记者,有一次去采访一位地位很高的财经界人士。话匣一打开,就首先称赞对方的经济手段如何高明,继而想打听一些成功的奥秘。但由于这是初次采访,不能很快接触到问题的实质。

这时,那位记者灵机一动,将话题一转,说道:“听说贵经理在业余时间很喜欢钓鱼,在钓鱼方面也是行家里手。在下偶尔也喜欢钓钓鱼,不知道你是否可以介绍一些这方面的经验?”那位大人物一听此话,笑脸顿开,侃侃谈起钓鱼经来。结果不消说,宾主双方俱欢,尔后采访中自然方便不少。

从这位大人物的心态来看,因为所处的地位,有关经营方面的“高帽子颂歌”已经听得耳根生茧了。而这个记者望到人物的另一面,从该大人物的业余生活开始入手,最后圆满地达到预期目的,其手段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得体的赞美行为的确威力无穷,可以自然地减轻我们交际的阻力。

包拯就任开封知府后,要选一名师爷。经过笔试,包拯从上千人中挑选了十个很有文才的人。第二个程序是面试,包拯把他们一个跟一个叫进去,随口出题,当面回答。

包拯面试题目出得也很别致,前面九个一一进去后,包拯指着自己的脸对他们说:“你看我长得怎么样?”那九个人抬头一看包拯的脸庞,吓了一跳:头和脸都黑得如烟熏火燎一般,乍一看,简直就像一个黑坛子放在肩上;两只眼睛大而圆,瞪起来,白眼珠多,黑眼珠少。他们想:如果把他的模样如实讲出来,那他一定会火冒三丈,那还能当师爷,说不定还会遭顿打呢!不如循守常道,恭维一番,讨他个喜欢。于是一个个恭维他眼如明星,眉似弯月,面色白里透红,纯粹是副清官相貌。气得包拯将他们一个个赶走了。

第十个应试者进来了,包拯也问相同的问题。那个向包拯打量了一番,说道:“老爷的容貌嘛……”“怎么样啊?”“脸如坛子,面色似锅底,不仅说不上俊美,实在该说是丑陋无比,特别是两眼一瞪,还有几分吓人呢!”包拯一听,故意把脸一沉,喝道:“放肆,你竟敢这样说起本官来了,难道就不怕本官怪罪于你吗?”那人答道:“老爷您别生气,小人深信只有诚实的人才可靠,老爷的脸本来就是黑的,难道别人说一声美就变美了吗?老爷虽然相貌丑陋,但心如明镜,忠君爱国,天下人皆知包青天的美名,难道老爷没有见过白脸奸臣吗?”一席话说得包拯心中大喜,即日便任命他为师爷。

这个“应聘”者之所以成为十个顶呱呱的才子中的幸运者,是因为他的赞美更加有远见,足见其洞察力不一般,通过对他人真诚的赞美,由缺点推到优点,最终成为赞美他人的受益者。

绅士过独木桥,刚走几步便遇到一个孕妇。绅士很礼貌地转过身回到桥头,让孕妇过了桥。孕妇一过桥,绅士又走上桥。走到桥中央又遇到一位挑柴的樵夫,绅士二话没说,回到桥头让樵夫过了桥。第三次绅士不敢冒然上桥,而是等独木桥上的人走完才匆忙上了桥。眼看就到桥头了,迎面赶来一位推独轮车的农夫。绅士这次不愿回头了,摘下帽子,向农夫致敬:“农夫先生,你看,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农夫不干,把眼一瞪,说:“你没看见我推车赶集吗?”话不投机,两人争吵起来。这时,河面上浮来一叶小舟,舟上坐着一个僧人。两人不约而同请僧人为他们评理。

僧人双手合十,看了看农夫,问他:“你真的很急吗?”农夫答道:“我真的很急,晚了便赶不上集了。”僧人:“你既然急着赶集,为什么不尽快给绅士让路呢?你只要退那么几步,绅士便过去了,绅士一过,你不就可以早早过桥了吗?”

农夫一言不发。僧人便笑着问绅士:“你为什么要农夫给你让路呢,就是因为你快到桥头了吗?”

绅士争辩道:“在此之前我已给许多人让了路,如果继续让农夫的话,我便过不了桥了。”

“那你现在是不是就过去了呢?”僧人反问道,“你既然已经给那么多人让了路,再让农夫一次,即使过不了桥,起码保持了你的风度,何乐而不为呢!”

绅士的脸涨得通红。

人生旅途中,我们是不是有过类似的遭遇呢?其实,给别人让路,也是给自己让路啊!

语言就像武侠小说中描绘的无影手、隐身法,能在自然的程序中毫不矫揉造作地制胜,的确是大智若愚、高瞻远瞩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