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九卷)
10645000000009

第9章 18世纪雕塑

意大利17、18世纪雕塑

17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宗教改革运动,它极大地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面临衰落的罗马教会对艺术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他们同罗马贵族一起成了艺术的保护人。教皇西克斯特五世将罗马市政做了一次根本性的改造,建起了数量众多的新教堂,许多地方还装设了喷泉。西克斯特五世的计划宏伟庞大,他召集了欧洲许多著名的建筑家、雕塑家和画家到罗马。在这样的形势下,雕刻艺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巴洛克雕塑也随之萌芽。

乔·洛·贝尼尼(G,L,Bernini,1598-1680)是为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雕塑与建筑作出特殊贡献的艺术家。贝尼尼的雕塑吸收了许多绘画的表现技巧,强调激情与动感,他善于在戏剧性的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感情。追求富于激情、优美的造型姿态。他自诩在自己的艺术里将“米开朗琪罗的造型风格和提香的绘画风格结合为为”。他善于运用凸面与凹面上强烈交替的光线所造成的动感效果,并善于使用豪华的材料和道具,加上装饰背景。增加雕塑的感染力。贝尼尼的创作中也有不少矛盾性的因素。在他精心创作的一些肖像雕刻中他注重细腻的心理刻画,有着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他崇拜古典艺术的鲜明、宏伟和简朴的形式。但在自己的作品中又极力追求受人赞赏情美。他的作品具有令人震惊的表现力,在形式加工上表现出高度的技巧。他善于将大胆生动的节奏同写实的态度结合起来,确立了巴洛克风格的规范。可以这样讲,17世纪意大利的雕刻大师是贝尼尼,他的雕塑风格影响了整个意大利,而且波及欧洲各国。

贝尼尼一生都没有间断戏剧创作,他亲自设计舞台布景,在创作复杂的设施方面显示了特殊的发明创造精神,保障了空前的戏剧性效果。

贝尼尼的父亲是一位雕塑家,而贝尼尼是一位早熟的天才,他8岁时就塑了一个小孩头像,17岁时为大主教萨道尼制作了胸像。1619年他创作了《大卫》(也有人认为是作于1623年)。贝尼尼塑造的大卫不是一位少年英雄,而是一个普通人,贝尼尼选择了大卫拿起投石器击向歌利亚的情景,他手中机弦上的石子即将射出,全身充满了愤怒的力量。人们站在这件雕刻前不禁产生要避开大卫即将射出的石块的感觉。这件雕刻显示了贝尼尼对于表现人体旋风般的运动和狂暴的热情有着极大的兴趣。

运动——是巴洛克的灵魂。贝尼尼的雕塑总是处于激烈的运动之中。大理石在他的手中好像失去了重量。《普路同劫掠珀尔基福涅》(作于1621-1622)是贝尼尼的早期杰作。这件雕刻高243.8厘米,取材于希腊神话,描写的是冥王抢劫一位少女作冥后的激烈斗争的情形。普路同粗暴地抱起珀尔基福涅,少女极力挣扎,凄楚地喊叫。群雕充满恐怖、痛苦、悲哀的情绪。狂暴的劫掠和极力地挣扎形成强烈的对比,富有动人心弦的戏剧性。雕刻家的构思奔放不羁,两个人物的动势富于外张力,更加强了作品的动势。

群雕《阿波罗和达芙娜》(1622-1625,现藏罗马波尔盖美术馆)是贝尼尼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这件大理石雕刻高243厘米,表现的是罗马神话中阿波罗向河神女儿达芙妮求爱的故事。阿波罗即将追上达芙妮一瞬间,惊恐的少女向她的父亲求救,河神便将她变成了一棵月桂树。贝尼尼运用戏剧化的手法,巧妙地将达芙娜瞬间化树的悲抑情状刻画入微。这件雕刻吸引人之处在于贝尼尼运用他杰出的技巧,表现出达芙娜美丽的身体化为月桂树的神奇景象。在雕塑的构图中两个人的手臂伸展成了一条斜线,构成奔跑的动势,又同他们脚的动作协调统一起来。他们身体优美的曲线也通过身姿的动态充分表现出来。阿波罗和达芙娜的身体塑造得轻盈优美,细腻光滑。贝尼尼的这件作品完成后轰动了整个罗马,人们称赞这件作品既有古典主义的典雅,又充满了巴洛克艺术的运动感和激情。

1623年新教皇乌尔班八世即位,这位教皇一即位就请贝尼尼为他建造陵墓,贝尼尼为建造这座陵墓中的雕塑花费了很大心血,但是结果却不太成功,因为他对教皇的形象太过雕琢,虽然衣着华丽,但却缺乏生命力。

1623年到1633年间,贝尼尼还为圣彼得大教堂制作了一个青铜华盖。这件华盖高28米,是四棵装饰性的螺旋形柱子支撑着一个华丽的顶子。顶上有涡形花纹,还带有十字架的圆球,它被用来象征教权至上和统治一切。四个角上还有天使的雕像,它们护卫着华盖,形像十分生动。

《圣特霄莎祭坛》标志着贝尼尼雕塑艺术的顶峰。特雷莎是16世纪西班牙的一位修女,她从小患病。每当发病时就会有很多美妙的幻觉。看到种种奇迹。后来她隐居起来,把她的幻觉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17世纪,教会利用特雷莎的幻觉宣扬宗教神秘主义。并把特雷莎封为圣徒,称她为圣特雷莎。贝尼尼的雕像表现的是圣特雷莎处在一次幻觉中的景象:上帝派来的天使将一支金箭射入特雷莎的胸口,这支金箭仿佛穿透了特雷莎的心,让她感到痛苦而甜蜜。贝尼尼塑造的圣女半倚半卧地睡在一片云朵上,顽皮可爰的小天使举箭射向睡着的圣女。特冒莎的头无力地向后仰,正处于昏迷失神的状态,眼睛微闭,半张开的嘴似乎在呻吟,她的形象使人感到她正在经受着肉体的痛苦和沉迷于信仰的狂喜。天使和特雷莎被朵朵升起的浮云托起,他们头上有一束镀金铜管制成的神圣光芒,像是从天上射下来,金色的光芒照射在白色大理石雕成的天使和特雷莎身上,这样的艺术处理使观众产生了神圣的幻觉,增加了雕塑的神秘气氛。贝尼尼熟练地掌握了云石的特点,可以随心所欲地雕出丰富多样的衣纹和片片云朵,这些东西轻薄、飘忽,仿佛失去了石头原有的重量。

完成《圣特霄莎的沉迷》后,教皇英诺森十世委托贝尼尼装饰罗马较为狭窄的纳沃纳广场,他创作了《四河喷泉》(1648-1651),这座喷泉雕刻同周围的自然环境十分相配,水池的中央有一座假山和一个方尖碑,水从岩石中瀑布般奔泻而出,在阳光照耀下水雾缭绕,灿烂夺目。假山上有四个象征四条大河的裸体雕像。其中三座雕像分别由贝尼尼的学生创作,因而在风格上显得有些不够统一,其中象征恒河的挥桨裸体雕像最为精彩。整个喷泉极富繁缛的装饰趣味,具有突出的巴洛克风格特点。

1665年贝尼尼受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邀请,到法国参加设计卢浮宫的东正面。贝尼尼在法国受到了极大的礼遇,他为路易十四制作了肖像。

贝尼尼晚期的创作显示出了程式化的倾向,不少作品带有宗教的神秘色彩,缺乏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人物的动作往往过于夸张,而显得有些矫揉造作。这时的作品主要有《圣路德维卡·阿尔贝托尼》祭坛雕刻、《女圣徒抹大拉玛丽亚》、《圣耶律米像》、《教皇医生芳赛克胸像》。

18世纪下半叶,意大利古典主义日益占据统治地位,不少艺术家一心向往古代艺术的辉煌,不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充满探索的活力。

乔可莫·塞尔波达(1656-1732)和乔·马利亚·莫尔拉特尔(1699-1781)是当时著名的雕塑家,他们坚持巴洛克传统,主要创作庭园雕刻和建筑雕刻。

雕刻家安东尼·卡诺瓦(A·Carlova,1757-1822)是意大利乃至欧洲新古典主义最早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新的审美观的最重要宣传者;他还是19世纪意大利学院派雕塑的创始人,曾在西欧的学院派雕塑家中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的作品在当时是欧洲雕塑家们学习的典范。卡诺瓦擅长云石雕刻,以单纯简洁风格著称。他用明晰而有节制的动态和紧身的服装取代了巴洛克式的雕刻,其作品无论陵墓还是纪念碑的装饰布局都富于庄重感。他所作的雕像造型高度理想化,石材被琢磨得异常光润,但有时也失之于呆板和程式化。

卡诺瓦出生于威尼斯的一个小镇,其早期作品是巴洛克风格的。1779-1780年冬天他访问罗马,发现那里的雕塑家只会为出口而仿制古代雕像。1781年他定居罗马,开始创作了反映他艺术观的第一件作品《德修斯和米诺陶》(1781-1783)。随后他获得了第二个定件:罗马教皇克里门特十四世陵墓雕刻。卡诺瓦用了4年时间,在1787年完成了这项雕塑工程。此后卡诺瓦为教皇克里门特十三世设计了陵墓(1787-1792)。之后卡诺瓦又为奥地利女公爵玛丽亚·克里斯蒂娜的丈夫设计了陵墓及雕刻(1798-1805)。卡诺瓦最著名的群雕是《赫拉克勒斯和利卡斯》(1795-1815)。法国将佛罗伦萨最好的雕像《美第奇的维纳斯》移走后,他创作了一件《意大利的维纳斯》,这件作品闻名遐迩,广受欢迎。由于卡诺瓦的朋友、新古典主义评论家昆塞在法国为他所作的宣传,1802年拿破仑将卡诺瓦请到法国为他塑像,1806年卡诺瓦创作了一座巨大的拿破仑大理石裸体像,将拿破仑塑成战神玛尔斯的形象。这件作品令拿破仑本人感到有些迷惑不解,因此一直将它藏在卢浮宫博物馆中。此外,卡诺瓦还为拿破仑的妹妹葆林·波基斯雕塑了手拿金苹果的裸体半身像。

卡诺瓦的作品中有一些取材于古代的神话题材,如《丘比特和普赛琪》(现藏卢浮宫博物馆)《波修斯》(现藏梵蒂冈)等。

18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已经呈现衰落迹象,欧洲艺术的中心正移向法国。

17世纪西班牙重要的雕塑家有北方的格利高利·费尔南德斯(Gferna,1576-1636)和南方的胡·马尔蒂尼斯·蒙塔涅斯(J,M,Montanez,1568-1649)。

费尔南德斯主要是在瓦利亚多利德工作,他塑造的人物多具有悲怆的面容,感情表现强烈,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内心活动。在他的代表作彩色祭坛木雕《哀悼基督》(1616)中。头戴大风帽的圣母正扶着死去的基督嚎啕大哭,圣母的感情刻画具有真实感,基督瘦骨嶙岣,身体的线条僵硬,带有中世纪的味道。这种悲怆,激动略带禁欲主义的雕刻是西班牙所特有的。费尔南德斯代表作还有《死去的基督》(1605)、《圣米盖勒教堂的祭坛木雕》(1606)、《圣特烈萨》(1627)等。

南方的木雕受到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影响,较少宗教禁欲主义色彩,而有较浓重的生活气息和人性色彩。蒙塔涅斯是雕塑家同时也是建筑家。他长期生活在塞维利亚,其作品具有浓重的人文主义色彩,手法朴素,注重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他的代表作《圣母和圣婴》(1628)中塑造的圣母宛如现实生活中慈祥母亲的形象,风姿忧雅端庄,圣母怀抱中的圣婴活泼可爱,正在无忧无虑的嬉戏。他的代表作品还有《圣·布鲁诺》(1634)、《磔刑》(1603)、《无垢受胎》(1630)等。

阿劳索·卡诺(A,Cano,1601-1667),蒙塔涅斯的学生,他是南方格拉纳达的著名雕塑家,同时还是画家和建筑家。卡诺的风格接近于他的老师。他曾参加格拉纳达教堂的建设,为教堂所作的《圣母像》(1660)是他的传世杰作。卡诺东的代表作还有《使徒保罗像》(1658-1660)、《亚当和夏娃胸像》(1658-1660)。勒布里赫圣母教堂祭坛木雕等。

17世纪下半期格拉纳达的著名雕塑家彼·梅纳(1628-1688)是卡诺的学生。但梅纳的风格与卡诺不同,他塑造的人物简洁、概括,没有繁琐的细部,具有古典主义色彩,富于严肃的力量。但其晚期作品逐渐增加了宗教禁欲主义色彩。梅纳的代表作有《圣法兰西斯》(1663)、《马拉加圣母》(1664)、《哀悼圣母》(1676)。

17世纪末,18世纪初西班牙人文主义思想逐渐淡薄,宗教色彩日益浓厚,教堂里的祭坛雕刻和架上雕刻,争相以奇巧和花样翻新来吸引观众,艺术性不强,雕刻艺术逐渐开始走向衰落。

何塞·德·莫拉(1642-1724)是卡诺的后继者,他创作的彩色木雕《殉教彼得》以自然主义的手法表现了头上涂着殷红鲜血,正在受难的彼得的形象。

18世纪的西班牙有一批活跃在马德里的雕塑家较有代表性。马德里美术学院和宫廷中的雕塑家们对于西班牙传统的雕塑形式不感兴趣,反倒是很愿意接受意大利的古典主义和巴洛克雕塑艺术及法国的洛可可雕塑风格。当时几乎每一个著名雕塑家都曾到意大利留学,并仔细研究了那里的古典雕塑和巴洛克雕塑艺术。于是这一时期的西班牙雕塑,在积极吸收外来新的艺术影响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活跃的新局面,打破了传统木雕占绝对优势的状态。

法兰西斯柯·卡塞隆(1707-1783)是18世纪西班牙雕塑代表人物之一。他对法国的古典主义雕塑有着较深的理解,在作品中追求一种戏剧性的效果,他的木雕《最后的晚餐》,人物众多。每个人物都如真人一般大小,基督与他的门徒坐在一张真实的餐桌旁边。

胡·巴斯库维尔·麦拉(1707-1784)的作品也显示了法国雕刻对他的深刻影响。他的《莱布乔喷泉雕刻》是马德里当时较为著名的雕塑作品。另外,雕塑家马努埃尔·阿尔巴列斯(1727-1797)和雕塑家弗朗切斯卡·库特埃列斯(1727-1782)分别创作了现在马德里市内最优秀的两件雕塑-《阿波罗喷泉雕刻》,《西贝列斯喷泉雕刻》,这两件作品都具有明显的古典主义艺术的特征。上述这三件喷泉雕塑是18世纪西班牙雕塑的代表作。

法国17、18世纪雕塑

17世纪的法国被称为“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时代,他统治下的法国是当时欧洲量为强大的国家。在他统治期间,君主专政制度也达到了其力量的顶峰。17世纪法国雕塑的定货人主要是宫廷,古典主义宏大庄严的风格受到宫廷的欢迎,因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当时的雕塑不少是用于建筑装饰,或用来点缀广场和花园。当时有人曾说路易十四御苑中的雕像多于大城市中的居民。

彼埃尔·普热(1620-1694)是17世纪中叶出现的著名雕刻家,他出身于石匠家庭,早年做过徒工。曾到意大利学习,受到巴洛克艺术的影响。普热的艺术生涯以学习绘画开始,后来转学雕刻。40年代普热回到法国后,主要在马赛等地工作。他一生创作主要是应付官方定货,曾为凡尔赛公园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尽管如此。普热的作品不同于学院艺术,而具有现实主义倾向,他曾根据海港码头写生为土伦市管理局制作了等身石雕人像柱(1656-1657),该作品以气势雄浑、富于表现力而引人瞩目。

大理石雕刻《克罗托内的弥隆》(1671-1682,现藏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是普热的代表作品之一,表现的是6世纪的大力士弥隆同狮子搏斗,弥隆的衣服一角被树干挂住了,身体和右手被狮子咬住,脸上的表情异常痛苦,正在发出痛苦的叫喊,弥隆的上身前倾,双臂青筋暴凸,表达出向前挣扎的力感。这件雕刻真实地表现大力士强烈的精神痛苦和肉体磨难。整件作品充溢着不可遢止的激情。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雕刻家在这件作品中歌颂了男性的人体美,大力士虽然面部痛苦万分,但他的身躯强壮健美,充满了力量感,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

普热的作品还有《美杜萨头像》、《英仙座与流星群》(1683-1684)、大理石浮雕《亚利山大与提奥奇尼斯》(1687-1692)等。

弗朗索瓦·曰拉尔东(1628-1715)是贝尼尼的学生,早年曾从师于莫尼耶和阿盖耶;他主要在巴黎和凡尔赛工作,是一位宫廷艺术家。也是学院派古典主义的代表,深受法王路易十四的赏识。他的作品具有庄严、宁静、优雅的特色。他擅长作纪念性的装饰雕塑,其作品虽然有程式化的倾向,但富于装饰趣味。在凡尔赛宫、维康第府、推勒里宫、卢浮宫(阿波罗长廊)都有他的作品。他的主要作品有凡尔赛公园中的大理石群雕《阿波罗入浴》(1666-1676)、《被神女们侍候的阿波罗》(1672)喷水池雕像《金字塔》(1672)、《黎塞留主教墓碑》等。竖立在旺多姆广场上的青铜雕像《路易十四骑马像》(约1699)是曰拉尔东晚期的代表作;略易十四本人也十分喜欢这件作品。可惜的是,这座雕像在1792年的法国大革命中已被群众捣毁。

安东尼·柯伊塞佛(Antoine Coysevox,1640-1720)也是一位学院派古典主义雕塑家。他的作品较日拉尔东的要朴素一些。柯伊塞佛出生在里昂,1657年起在巴黎工作,成为路易十四的宫廷雕刻家,他在1702-1705年间曾担任皇家绘画,雕刻学院院长,是一位艺术教育家,雕刻家库斯杜兄弟出于他的门下。他擅长纪念性的装饰雕刻,创作了不少宫廷庭园雕塑和寓意性墓碑雕塑。他为凡尔赛战争厅创作过一件巨大的装饰性浮雕《胜利的路易十四》,表现了路易十四作为军事统帅威风凛凛的雄姿,这件作品也体现了柯伊塞佛在艺术上宏大庄严的特色。柯伊塞佛的作品还有赤陶土制和大理石雕刻《勒布伦胸像》(1676),《带贝壳的林芙》(1683-1685,大理石)。《童贞的维纳斯》(1686,大理石)、《路易十四胸像》(1689,青铜)等等。柯伊塞佛是一位多产的雕塑家,他留下的作品仅架上雕塑就有二百多件。

法国从17世纪末开始取代意大利成为欧洲美术的中心,这种地位一直持续到20世纪。自18世纪开始,法国艺术在欧洲发挥重要影响,这一时期的法国雕塑艺术向带有强烈装饰倾向的洛可可艺术发展起来。路易十五是一位耽于享乐的君主,他统治的时代,艺术理想从雄伟转向愉悦。艺术开始热衷于迎合人们对于雅致而细腻入微的感官享受的需求。

洛可可时期的雕塑大量的是用来装饰环境小型雕刻作品,它们造型纤巧,手法细腻,具有绘画般的效果。这一时期建筑物的外表不再用大型雕塑作为装饰,建筑物的山墙往往用族徽纹章和其他有象征性的雕刻进行装饰,而在私人府邸和别墅中通常有专门放置大型雕塑的小房间。当时的雕塑家往往比画家更加受到重视,有成就的雕塑家通常都是国立美术学院的院士,那个时代还出现了许多雕塑世家,他们的技艺因世代相传而愈益精湛。摄政时代和路易十五时代的雕塑活动,主要以三个雕塑世家与其弟子的活动为中心,18世纪上半期,库斯图一家和他们的弟子布夏东在雕塑艺术方面影响最大。库斯田家族从弗朗索瓦·库斯图开始专门从事雕刻艺术,弗朗索瓦·库斯田的两个儿子尼古拉(Nicolas Coustou,1658-1733)和纪尧姆(Guillaume Coustou,1677-1746)都属当时最伟大的雕塑家之列。尼古拉从小跟随父亲和伯父奥斯奥学艺,年轻时获得罗马奖,得以去意大利留学。回国后他主要服务于法国宫廷。他最著名的雕塑作品有《杀猪的麦莱阿库尔》、《扮演契比多的路易十五》。尼古拉的弟弟纪尧姆与他哥哥的艺术经历基本上是一样的。但他取得了比尼古拉更辉煌的成就。他最杰出的作品是为巴黎玛丽公园所作的两件驯马者雕像。《马尔利的马》(1740-1745)是其中的一件。它最初是被安置在路易十四王宫中的一个庭院中,现在它被竖立在法国巴黎叶色利大街上,在它的对面还放置着一件类似题材的雕塑。纪尧姆的这件作品着力刻画一匹性情暴烈野性的马,而企图驯服烈马的骑手已经快要筋疲力尽了。驯马人的面部和肌肉刻画精细,富于力量感。两条前腿腾空的烈马,鬃毛飞动,引颈嘶鸣,造型动势强烈,造型真实。纪尧姆有一个与他同名的儿子(1716-1777),也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他较为著名的作品有《王太子的墓碑》。

18世纪中期著名雕塑家布夏东(Edme Bouchardan,1698-1762)曾得益于库斯图家族的培养,1722年布夏东获得罗马奖,有机会到意大利修业学习,在那里他受到了古典艺术的滋养。40年代回国后他所创作的雕塑《四季喷泉》体现了古典主义雕塑对他的深刻影响。完成这件作品后,布夏东花费了10年时间为凡尔赛宫的“赫拉克勒斯房间”进行装饰,这是一件浩繁的工程。也是布夏东耗费精力最大的一件作品。布夏东晚年的代表作是《路易十五骑马像》,但雕塑家没有完成这件作品就与世长辞了,在他之后的雕塑家比卡尔最后完成了这件作品,据说这件雕塑十分精彩,但在法国大革命时被彻底毁坏了。布夏东的作品具有洛可可艺术的某些特点,但同时又有明显的古典主义倾向,造型准确,风格朴素。他的艺术预示了法国新古典主义艺术时代的来临。

《爱神丘比特用赫克勒斯的粗木棒作弓》(1750,现藏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是布夏东所作的一件高132厘米的大理石雕刻。这件雕刻生动地表现了长着金翅膀的少年丘比特优美的姿态和顽皮的神情。这件雕刻手法细腻,面的转折明确,产生了沉静而活泼的效果。既具有古典主义雕塑的忧雅宁静,又富于洛可可风格的甜美细腻和动感。

亚当家族也是在法国雕塑艺术中影响很大的雕塑世家。契可布·希斯伯尔(1670-1747)是法国罗莱侯地方的雕塑家,他的长子拉伯尔·希斯伯尔(1700-1759)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雕刻,后来到意大利留学,回国后在兄弟们的协助下完成了凡尔赛宫庭院中的著名装饰雕刻《奥布奇和阿夫多利达的胜利》,这件作品使他成为当时极为著名的装饰雕刻家。契可布·希斯伯尔的次子尼古拉·希斯伯尔(1705-1778)与兄长一样曾到意大利留学,并同他的哥哥合作完成了很多作品。而他自己最重要的作品是《坡拉顿王妃卡多尼努·奥巴尼斯之墓》雕刻。契可布·希斯伯尔的三子弗朗索瓦·希斯伯尔不如他的两位哥哥出名,但他也是一位富有独创精神的雕塑家,他曾为无忧宫创作了庭园装饰雕刻。

与亚当家族齐名的雕塑世家还有斯罗米家族。塞巴斯契(1655-1726)是当时著名的雕塑家,他的三个儿子也分别成为了卓有成就的雕塑家。而三子路莱·米西尔(1705-1764)成就最为卓著。路莱·米西尔曾在意大利罗马生活了20年,意大利古典雕塑给了他深刻的影响。回到法国后他创作了不少陵墓装饰雕刻,后来又在巴黎为圣西尔比斯教堂完成了大量雕刻作品。他的代表作是《拉伯尔·达·契尔希师的墓碑》。

路易十五时代最后一位雕塑大师是彼加尔(Jearl Baptist Pigalle,1714-1785)。父亲是位皇家细木工师。他在巴黎学习雕塑时是勒穆瓦那的学生。后来他又去了意大利留学。回国后彼加尔成为国立美术学院的院士,主要在西奥契城堡和塞夫尔陶器工场从事创作活动。他曾为蓬巴杜夫人创作了肖像雕刻,并受到蓬巴杜夫人的青睐和庇护。

《绑鞋带的赫尔墨斯》(1744)是彼加尔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这件大理石雕刻高58厘米,将赫尔墨斯表现成英俊健美的少年,他青春的身体极富弹性,十分真实地表现出少年肌肤的娇嫩。

《莫尼斯·多·撒库斯元帅坟墓雕刻》(1753-1776)的制作,前后耗费了彼加尔8年时间。中间还有一次中断。这也是雕塑家最为成功之作,现藏法国斯特拉斯堡圣托马斯教堂。莫尼斯·多·撒库斯是一位战功卓著的法国元帅,在这件雕塑中他威风凛凛手持指挥棒,迈步向死神掀开的石棺走去,在他的右方是三只动物,象征着曾被他击败的国家——豹(英国)、狮(荷兰),鹫(奥地利)。而他的左边高扬着法国军旗,军旗下面是一个寓意像——一位小天使正在踏灭松明,象征元帅的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在元帅的左前方一位象征法国的妇女正在为他祈祷。这组群雕气势宏大,构图复杂,寓意深邃,对死者生命逝去而感到深切悲哀的气氛被表现得十分成功。

彼加尔晚年还创作了大量坟墓雕刻和肖像雕刻,他的艺术带有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特点,在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萌芽。

18世纪下半期。法国雕塑界是非常活跃的。甜美优雅的洛可可艺术同新生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同时并存。

法尔科内(Etierfile Maurice Falconet,1716-1791)是曾被狄德罗大加褒奖的雕塑家,他出生于木匠家庭,早年喜欢木雕。他的作品具有早期古典主义风格,构思完整而具有戏剧性,他将洛可可艺术中丰富细腻的感性特征和生动造型的魅力同古典主义的典雅简洁结合起来。

1744年他以处女作石膏群雕《克罗顿的弥隆》崭露头角。50至60年代他创作了具有洛可可艺术趣味,造型优美的神话雕像。其中重要的作品有《缪斯》(1752,大理石)、《浴女》(1757,大理石),《水泉女神》(1757,石膏)等等。1757年,法尔科内又在沙龙展出了他最初的两件洛可可风格的作品《可怕的丘比特》和《狄安娜》。两件作品中人物身姿优美,动作妩媚,人物的肌肤细润,手足精巧,受到人们的赞誉和喜爱。这两件雕塑也奠定了他在法国雕塑界的地位。此后的十年他受到蓬巴杜夫人的青睐,成为塞维尔国立陶器工场雕刻监督官,并亲自设计了《阿摩尔》《躺在爱神手臂上的赛克》《三美神之钟》等小巧玲珑的色佛尔瓷雕作品。

大理石雕刻《浴女》(现藏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是法尔科内所作的女性人体雕塑中较为出色的一件,表现了一裸体浴女刚刚把一只脚探入水中,即将入浴的情景。这位浴女的身体姿恋和面容像米隆的维纳斯一样端庄优美,富于含蓄的青春美。这件既富于洛可可趣味的感性细腻的表现和造型的生动魅力,又具有古典艺术的朴素和简洁,显示了法尔科内近乎完美的技巧。

大理石雕刻《阿摩尔》(现藏圣彼得堡爱尔米塔曰博物馆),高58厘米,是法尔科内洛可可风格的又一件菁名作品。阿摩尔是希腊神话中的小爱神,他是长着金翅膀的小天使。这件雕刻中的阿摩尔将手指放在唇边,微微低着头,但眼睛却向上看着,他的目光清澈含情,神情可爱动人。阿摩尔胖乎乎的身体肌肤娇嫩细腻而充满活力。这件作品给人以快乐和美的享受。

1766年。法尔科内应俄罗斯女王叶卡捷琳娜之邀,花费了9年时间创作了大型铸铜雕像《彼得大帝纪念碑》(1769-1778)。高5.3米。法尔科内从1769年开始着手创作,并完成小稿,1770年放大,1775年铸成,1778年修饰完毕。彼得大帝被塑造成头戴花冠,骑着骏马驰骋于高山峻岭之巅的骑士。这位俄罗斯国家的缔造者。面容庄严沉静而又豪放威严,他挥出右手仿佛在吩咐大自然来为俄罗斯效劳。彼得大帝的战马将重心放在两条后腿上。马的脚下踩着象征国家敌人的铜蛇,同时用以纪念俄罗斯在北方战争中战胜了瑞典。纪念碑的底座由一块完整的巨石加工而成,呈象征悬崖的水浪形,雄伟壮观。这座纪念碑于1782年在圣彼得堡的参政广场揭幕,它屹立在涅瓦河畔,是18世纪最优秀的纪念碑雕刻作品之一。1780年当法尔科内回到法国时,已是风烛残年。不得不放弃创作转而著书立说,结束了自己的雕塑生涯。

奥克斯坦·帕茹(Augustm Pajou,1730-1809)的雕塑既保持了洛可可艺术的风格,又开创了新古典主义的样式。他也曾留学意大利四五年,回国后受到路易十五的爱妾特·巴丽夫人的重用。他长于小型人物雕刻,塑造的人物形象典雅朴素,技巧纯熟。他创作了《王妃马利·安东奈蒂》《雕塑家鲁莫奥努》《包西埃》等优秀肖像雕塑。此外他还曾为凡尔赛宫作过装饰。他晚年创作的《被抛弃的普西克》兼具洛可可式的优雅和新古典主义装饰的特色。

乌东(Jean Antoin Houdon,1741-1828)是18世纪下半期法国的雕塑巨匠。他15岁进入巴黎美术学院学习,得到彼加尔的指导,20岁时获得罗马奖,到意大利留学5年,在此期间,他创作的《埃科尔西》《圣布尔诺》对人物的心理刻画细微,在意大利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回国后,他一直担任巴黎美术学院教授。他创作的《莫尔夫奥斯》在沙龙展出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1776年乌东创作了庭院装饰大理石雕刻《狄安娜》(现藏葡萄牙里斯本古尔本琴收藏馆)。它塑造了一个健康而朝气勃发的青年女性的形象,她身上挎着箭囊,右手拿箭,边走边寻找猎物。这件作品优雅高贵,风格迥异于20年前法尔科内所作的同名作品。法尔科内的狄安娜着力表现女性的温柔和淡淡的羞涩,而乌东的狄安娜则庄严朴素,充满了自信。

乌东的雕塑艺术成就主要在于肖像雕塑方面。70年代后,乌东主要从事肖像创作。他的造型能力在意大利时就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对模特进行性格刻画方面,他显示出过人的才华。后人称乌东是使石像具有了精神和生命的大师。乌东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创作了一批生动形象的肖像作品。其中主要有《莫里哀胸像》、《卢梭胸像3(1778)、《伏尔泰像》(1781)、《米拉波像》(1791)等。还有一些国外订件《寓兰克林胸像》(1778)、《华盛顿纪念碑》(1785-1791)等。这些肖像雕塑在着力表现人物的杰出性格方面,达到了非常深刻细致的程度。

乌东十分善于刻画人的眼睛。在这方面他突破传统的规范,探索出了多种多样的新技巧。他常常把眼睛的虹膜挖出一部分,留下一块雕塑底料、在瞳孔处挖出一个更深的洞,利用光影造成幻觉效果,仿佛眼睛在闪动一般。乌东就是利用他这奇妙的“点睛术”通过人的眼睛表现出了伏尔泰的慧黠、富兰克林的纯朴、华盛顿的庄重……

在赤陶雕塑《儿童时代的路易丝胸像》(1777,现藏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中,乌东运用了自然主义的手法,塑造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她的小脸圆润光滑,甜润小巧的嘴唇微微张开,她的目光清澈,神态自然,仿佛正在专注地看着什么。面对这件极为生动的作品,观者似乎会产生怀疑——它是一件雕塑,还是一个永远纯真动人的小女孩?

乌东创作的大理石雕像《伏尔泰坐像》(1782),高53厘米,被誉为雕塑史上最杰出的肖像雕刻。伏尔泰是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哲学家、戏剧家、社会活动家,他一生猛烈地抨击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乌东为了塑造伏尔泰的形象,先后为他作了很多件头像、胸像。而这件坐像开始创作于伏尔泰去世前一年。乌东的这座雕像真实地记录了这位八十岁高龄的哲学家的生前形象,同时对他的性格特征进行了深刻、细腻的表现。伏尔泰的面庞瘦削,但是他敏锐的大眼睛传递出内心的激情,他的嘴角流露着一种嘲讽的微笑。在这件雕塑面前,人们似乎可以感到伏尔泰脸上的每一块肌肉都在变化和活动着,在他的脸上焕发着永远清新的智慧。

欧洲深厚的肖像绘画的传统为乌东的肖像雕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人物外形尤其是面部外形的丰富而复杂的特点,通常可以反映出人物的内在性格特征,乌东非常善于抓住能够体现人物独特个性的外形特点,同时敏锐地捕捉到人物情绪情感的丰富变化,并在生动的情绪刻画中表现出人物的鲜明个性。此外,他还善于把握住雕刻的整体气氛,注意将肖像雕刻和整个雕刻的气氛统一起来。乌东在肖像创作中的这些特点使其肖像雕塑艺术达到了完美的境地。

英国17、18世纪雕塑

16世纪英国保留下来的雕刻作品很少,仅限于一些半身像,而且其来源也难以确定。这之后英国的雕刻作品主要是墓碑雕刻。当时英国的墓碑雕刻主要垄断在低地国家来的雕刻世家手中。英国最为著名的本地墓碑雕刻家是尼古拉·斯通(Nicolas Stone,约1587-1647),他曾师从荷兰的雕刻家克塞尔(Handrikdekeyser)。他创造了一种较为成熟的半身像雕刻样式。17世纪后期,雕刻的题材比过去广泛,雕刻家们的水平也普遍比以往有了提高,但并没有形成一种的成熟风格,主要还是模仿欧洲大陆的雕刻风格。这一时期的著名雕刻家有布西奈尔、基蓬、西布尔。雕刻家皮尔斯(Edwardpierce,1635-1695)在1673年曾为克里斯托·伍伦爵士创作了优美的半身像,这件雕刻是17世纪英国最出色的雕像。

18世纪,英国的勃灵顿勋爵对仿古雕刻发生了兴趣,当时恰好有一些佛兰德斯雕塑家由于得不到路易十四的保护而迁居英国,他们的作品对英国雕塑影响很大,为其带来了欧洲大陆艺术的活力。这些雕塑家中有里斯勃拉克(John Michael Rysbrack,1694-1770)和彼得·席梅克尔(Peter Scheemakers,1691-1781)。其中,1723年里斯勃拉克根据贝洛里和巴托利的《古罗马的崇敬》为坎宁顿宫作了一件高浮雕《罗马的婚礼》;另外,他还为英国贵族诺廷汉姆伯爵制作了英国第一件古代风格的半身像。

这一时期的墓碑雕刻在对人物形象的处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人物都穿上古代的服装,并在金字塔形的背景前摆出各种不同的姿势,但在艺术风格上却是富于动感的巴洛克式。

1720年到1755年间的英国半身雕像有了很大发展,在艺术水准上甚至超过了同时代的绘画半身像。鲁比利亚克(约1705-1763)的墓碑雕刻在处理手法上受到当时风靡欧洲大陆的洛可可样式的影响,他擅长塑造上了年纪、容貌丑陋的男子半身像。约瑟夫·诺勒肯斯(1737-1823)也是当时很有成就的肖像雕刻家,他所作的肖像雕刻风格多样,从严肃的古典风格到巴洛克风格的作品都有。他为福克斯和皮特所作的肖像是其代表作。

18世纪的英国雕塑同意大利和法国雕塑相比有些差距,但艺术水平还是相当高的。特别是1768年皇家美术学院的建立,对英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750至1760年英国雕塑家约瑟夫·诺勒肯斯(Nollekens,1737-1823)在罗马整整呆了10年,此间他创作了半身像《洛伦斯·斯特恩像》,在这件作品中出现了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迹象。

俄国18世纪雕塑

在古代俄罗斯雕刻很少受到重视,18世纪是俄罗斯历史的转折时期,雕刻随着建筑装饰的需要而获得了发展。缅希柯夫钟楼高浮雕装饰以及彼得洛巴甫洛夫斯基教堂内的木雕装饰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雕塑家拉斯特列里(1675-1744)是意大利人,他将俄罗斯作为他的第二故乡,并成为18世纪早期俄罗斯最杰出的雕塑家,他对俄罗斯雕塑艺术的发展颇有影响。拉断特列里初到俄罗斯时,作品风格有浓厚的巴洛克艺术的特点,后来他更加注重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他的代表作品有《彼得大帝胸像》、《彼得大帝骑马像》、《缅希柯夫肖像》、《带着小黑人的安娜女皇》等。

18世纪下半期俄罗斯出现了杰出的民族雕塑家舒宾(1740-1805)。舒宾出生于农民之家,他的父亲是一位石匠。经过罗蒙诺索夫的推荐,他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之后又到巴黎留学,回国后他成为一位杰出的肖像雕塑家。舒宾的雕刻技法高超,他最擅长运用大理石进行雕刻,大理石在他的手中宛如柔软的泥土,可以被他随心所欲地雕刻出各种形状。他所作的肖像多为胸像,这些肖像雕刻具有较为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舒宾为同时代的一系列著名人物创作了肖像,如《罗蒙诺索夫肖像》(1792)、《戈里岑胸像》(1773)等等。

舒宾对于洛可可式华丽技巧和装腔作势的优雅毫无兴趣,他对空虚的装饰效果也不热衷。在《罗蒙诺索夫肖像》中,舒宾将当时礼服上的装饰附件及上流社会流行的假发一概略去,而将大学者罗蒙诺索夫作为一个富于诗情,具有光辉个性的人物来进行表现。

舒宾所处的时代古典主义雕刻逐渐盛行。他的肖像雕刻风格并没有得到贵族政府的青睐,宫廷委托他制作的作品极少,所付报酬也十分微薄,美术学院中也没有他的席位,最后,舒宾默默无闻地死于贫困之中。

与舒宾同时代的雕塑家通常追随法国洛可可艺术的趣味,后来又追求古典风范,与舒宾的艺术风格大相径庭。舒宾的同学戈尔捷耶夫力(1744-1810)早年在巴黎度过,他早期作品具有洛可可风格的因素,受到法尔科内的影响;在他的艺术成熟期则力追古典风范。《普罗米修斯》是其早期作品,他成熟期的墓碑雕刻如《戈利津墓碑》《戈利津娜墓碑》等在构图上注重戏剧效果,与同时代历史画的风格倾向是一致的。此外,他还擅长装饰雕刻,曾为莫斯科附近的舍列梅捷夫伯爵庄园创作了装饰浮雕。这些浮雕取材于古典神话,描绘了酒神的舞蹈、爱神的婚礼、宙斯的祭礼等故事情节,场面欢乐而富于趣味性。

雕塑家柯兹洛夫斯基(1753-1825)的创作反映了18世纪俄国古典主义雕刻风格形成以前和转化时期的艺术风格。柯兹洛夫斯基早年在彼得堡美术学院学习,后留学意大利,随后又来到巴黎从事雕塑工作。40岁以后他在彼得堡美术学院执教。柯兹洛夫斯基对古典雕塑和人体解剖有深入的研究,善于在古典遗产中发掘富于诗意的形象,同时注重与现实相结合。他的作品在造型上纤细精美,带有优雅的牧歌情调,但也有一些庄严的古典风格的作品。他对俄罗斯雕塑艺术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柯兹洛夫斯基所作的《牧童》(1775,青铜)、《沉睡的爱神》(1792,大理石)、《带箭的爱神》(1797,大理石)等雕像,情绪热烈,构图稳定而富于变化,造型精美,采用的是古代题材,但表现的是人类的美好形象。除纪念碑雕刻外,柯兹洛夫斯基还擅长装饰雕刻,他曾为圣彼得宫创作了大型浮雕。他的另一些代表作包括《被拴在树上的波里克拉特》、《亚历山大·马其顿的警戒》;《马上的海格里斯》和《苏沃洛夫纪念碑》是柯兹洛夫斯基晚期为纪念俄国杰出的统帅苏沃洛夫而创作的纪念碑雕刻。

另两位雕塑家谢德林(1751-1825)和普罗科菲耶夫(1758-1828)在风格上同柯兹洛夫斯基有些近似。谢德林擅长建筑装饰雕刻,他很注意使雕刻同建筑完美地结合起来,他所作的装饰雕刻在当时具有典范意义。他为彼得宫喷泉所作的《涅瓦女神》(1804)和为彼得堡海军大厦创作的群雕《手擎地球仪的女神像》(1812-1813)是其代表作品。谢德林在18世纪下半期俄国雕刻中颇有特色的作品还有一些神话雕像《玛息阿》《熟睡的恩底弥翁》和《维纳斯》。

普罗科菲耶夫是戈捷耶夫的学生。他早期的艺术带有洛可可艺术的影响,在艺术成熟时期他成为古典主义雕刻的代表人物。彼得宫喷泉雕刻《欢乐的海神》《伏尔赫夫》等,严整典雅,一派古典风范。普罗科菲耶夫还在浮雕艺术上展现了杰出的才华,《绘画天才》(1785)、《冬》(1819)以简洁的平面为背景,在构图方面有条不紊,富于节奏感,又带有一种田园诗般的意境。

18世纪一些受聘在俄国的外籍雕塑家所作的历史贡献也不容忽视。如,尼古拉·曰莱(1709-1791)曾在美术学院任教20年之久,为俄国培养了众多著名的雕塑家,包括前面提到的几位雕塑家也都出于他的门下;曾为俄国创作了《彼得大帝头像》和《彼得大帝纪念碑》(又名《青铜骑士》)的法国雕塑家法尔科内也为俄国雕塑艺术创造了杰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