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军事枭雄故事会
10644900000027

第27章 不可缺少的喉舌

在万湖会议上,希特勒最后决定在整个西欧开始屠杀犹太人。最初,戈培尔似乎想将屠杀行动同镇压天主教会一样推迟到所谓“最后胜利”之日,但既然希特勒决心已定,他也就决心紧跟了。

1935年,戈培尔主持德国的反犹太人活动。6月,他宣称“我们再也不想要犹太人了”,将犹太人逐出国防军和劳役部门;9月,颁布纽伦堡法律,剥夺犹太人的德国公民权,禁止犹太人和雅利安人通婚,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之间的任何交往均属犯罪行动。

此外,戈培尔还气势汹汹地扬言:“只有将所有犹太人消灭干净,才能解决犹太人问题。只要还有一个犹太人活着,这个犹太人就始终会与国家社会主义德国为敌。因此,不能对犹太人讲任何宽容和人道。”

1936年1月17日,戈培尔面对1.8万名纳粹分子发表了激烈演说,他宣布德国必须拥有殖民地。他说:“德国确实是一个贫困的国家,我们没有殖民也没有原材料。”在谈到德军供应不足的问题时,他说:“没有黄油我们还能活,可没有大炮我们就活不下去了。”

1937年5月28日,戈培尔发表演说,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神职人员的腐化堕落。1938年,戈培尔再次组织反犹太人运动。10月,情报与安全局局长海德里希奉命逮捕1.7万名波兰犹太人,用闷罐车驱逐出境;为纪念啤酒店暴动而制造“水晶之夜”,将犹太人经常集会的会场、住宅和店铺的玻璃全部砸碎而诡称为德国人民“自发的示威”,身穿褐色制服的纳粹党冲锋队员还高唱:“今天,德国是我们的;明天,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

在纳粹德国发动波兰战争之前,戈培尔操纵宣传机器煽动战争狂热。《柏林日报》先使用大字标题警告“当心波兰”,后又谎称“波兰军队推进到德国国境边缘”。

《领袖日报》则动用危言耸听的标题“华沙扬言将轰炸但泽——极端疯狂的波兰人发动令人难以置信的挑衅!”

《十二点钟报》报道波兰人攻击3架德国客机。《人民观察家报》编发特大通栏标题“波兰全境处于战争狂热中!上西里西亚陷入混乱!”

1939年9月1日的早报则竞相报道所谓“波兰志愿人员和上西里西亚叛乱分子”袭击靠近边界的德国格莱维茨广播电台的消息。实际上,袭击行动是纳粹党卫队保安处的特工人员炮制的。

纳粹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后,最高统帅部在作战部设有国防军宣传处,负责军事新闻检查和编发国防军公报。在整个战争时期,戈培尔都力图把国防军宣传处变为国民教育与宣传部的职能部门,以便使政治宣传和军事宣传协调起来,但是未能成功。戈培尔与里宾特洛甫争夺对外宣传权的斗争也以妥协告终。尽管如此,戈培尔仍竭力利用手中的宣传工具,为配合法西斯战争而鼓噪呐喊,颇具成效。

戈培尔认为广播是战争时期最重要的宣传工具,演说比写作更能吸引人心。由“哈哈勋爵”主持的对英广播节目,在宣传纳粹战争政策、影响英国公众心理方面是相当成功的。盟国提出法西斯必须无条件投降的原则之后,戈培尔乘机鼓吹德国不是胜利就是毁灭,此外别无选择。

1940年6月,在德军侵苏战争之前,戈培尔试图让人们相信3个星期或5个星期之内德军将入侵英国,告诫人们“不要试图猜测——你们不会猜着,继续你们的工作。可以肯定,届时你们将听到你们必须知道的消息”。

1943年2月2日,德军在“命运之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惨败后,戈培尔下令全国娱乐场所关闭3天,在第一天和第3天停止交通1分钟。

同年2月18日,在柏林体育馆里,聚集了1.5万精选的听众,戈培尔发表著名的煽动性演说《论总体战》。演说历时2小时15分钟,据称是纳粹领导人在战争时期所作的最长的演说。演说直言不讳地以“经过国家社会主义教育和训练的德国人民能够承受全部真相”开头;第一部分不讲德军的败绩而强调“犹太人——布尔什维克”的危险,指明德国胜利的必然性,旨在告诫德国听众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听众;第二部分则旨在说服德国公众相信胜利必须通过总体战来赢得,共有10个结论性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第4个问题“你们想要总体战吗?你们想让战争比我们所想象的更具总体性和彻底性吗?”;演说最后以西奥多·科纳的诗句“国家屹立而风暴消失”作为结尾,获得雷鸣般的掌声。

演说之后,戈培尔下令关闭柏林的豪华饭店和娱乐场所,装模作样地带头不用宽敞阔气的客厅、不上高级茶点,并通过纪录片大肆宣传。

戈培尔还经常为希特勒朗诵《腓特烈大帝史》,共同期待第三帝国“时来运转”。

1944年6月,戈培尔出任德国总体战动员委员会全权总监。7月20日,德国发生谋杀希特勒事件。戈培尔积极组织镇压并及时通过广播电台发布挫败谋杀的公告,使奄奄一息的纳粹政权又缓过劲来,8月24日,为了挽救第三帝国,戈培尔下达总动员令。

1945年1月,戈培尔出任柏林城防司令,鼓吹焦土政策和毒气战,下令枪毙被俘盟军飞行员,主张固守柏林。4月,戈培尔夫妇迁居总理府地下室。这时,希特勒已决定自杀,并立下遗嘱任命邓里兹为总统、戈培尔为总理。

戈培尔或许已意识到纳粹政权的崩溃,写下《元首政治遗嘱的附录》,声称“要在元首身边结束我的生命”,“在今后的艰苦岁月里,树立榜样比活着更为重要”。5月1日,戈培尔夫妇先让党卫队员毒死他们的6个孩子,然后让党卫队员从背后开枪——结束了他们的生命。

第十章 坂垣征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