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10642100000001

第1章 内容提要

导论

1.人文学科并非某些文科外在类聚的笼统称谓,而是以人性教化为内在目的的精神态度与方法,它要求主体性体验认同的评价立场,因而具有学理与践履同一的特性。人的哲学是人文学科的本质,美学与教育学是人文学科的两大代表。人文学科的近代衰微与现代复兴。人文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超越意识。

2.作为面向未来的“现代性”是一个文化范畴,其不断扬弃“现在”的前进心态是一个自我否定而永不停止的矛盾结构,它本身已是“Post”(“后”)现代。

3.汉语学术界迄今未能统一规范“人文”学术的基本概念,并且不恰当地排斥“科学”语用。与此相关,“人文”被片面地归于东西方比较模式中的东方文化固有传统,而模糊了现代性问题背景。“人文主义”属于思想史范畴,世俗近代科学直接脱胎于文艺复兴世俗人文主义,现代科学则与19世纪后的新人文主义处于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中;“人文学科”是指教育与学术分类科目;“人文科学”则是关于全部人文活动的系统原理。汉语人文原理建设的当务之要是转向“人文”的科学性与现代性。

4.中国现代学术迟至20世纪末才出现独立的人文学科观念。这一史实包含着重要教训。中国现代学术以僭越人文学科的唯科学主义为导向,终于导致专制型意识形态的大一统格局。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人文理想主义的现代定位,使科学与人文学科同获解放。中国人文学科的现代建设应强调知识形态与学术规范一面,并在价值规范与意义引导中建立同科学的良性互动关系。

人的本质

1.把人的本质归于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对《费尔巴哈论纲》作历史相对主义的曲解,它源自第二国际经济实证论。人的本质即人文本体,它不属于实证科学的对象范畴,而是超越性的人文理念(idea)。劳动的人文本体意义。

2.任何审美形态中都不可或缺地有一无限境界,这一境界是人的有限劳动从外在目的的手段转化为内在目的本身的标志。人类只有在审美中才是无限性亦即圆满态的。马克思“美的规律”不应囿限于实用型的真善统一说,而是一个形而上命题。它表明了马克思人文主义的理想性与美学性。美是高于人的人,是造成未来为主导的时间观念与劳动动力结构功能性的环节。

人文意识

康德“理性”作为形上超越一维是把握人文本体的能力。现代文化所推重的“理性”却是康德认识现象能力的“知性”。现代意识中没有康德的“理性”。这一缺失兆示着现代文明进程中一种深刻偏差。当代人文意识与“理性”重建。

人文主体与个性

1.禅宗革命将人文本体的主体原创性,亦即对有限实在的消解扬弃发挥至“空无”极致。它特别突出了个体实践的本源地位并提供了重要的人文教习方法。禅对总体理性主义、结构主义及当代中国“积淀论”的批判意义。

2.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仍以牺牲个性为代价。个性或是超前而夭折,或是滞后消磨于总体惰性结构。黑格尔式历史辩证法视个性牺牲为正当合理,人文评价则以悲剧唤醒个性自我意识,并指示自由个性的人文本体地位。传统美学至今仍以黑格尔总体主义的崇高吞并悲剧。

人文学科的方法

1.现象学以主体性体验内在地消解了与主体二分的对象性客体,外在认识从而转变为自行显现,阐释即描述记录显现过程,因而阐释基于主体的人文生存世界。本源活动性现象学不同于哲学史对象的现象学学。

2.摹状词本质上是审美判断,它实际承担着本体论功能。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在清洗语言中旧本体论同时,客观上为一种美学化的本体论提供了现代语言分析的证明。现代本体论的美学化普遍趋势不仅揭示了本体论的美学与人文本性,也促使美学从有别于经验论的本体论高度重新定位。

人文学科的骨干:美学与教育学

1.传统美学研究囿限于艺术实体从而混同于艺术学。美学更普遍的对象是人文生存性的现实审美,它是主体内在体验的动态时间性过程,而艺术审美则是这一过程的形式符号化亦即积淀的静态结果。审美只有从艺术审美的对象静观还原于操作行为的主体体验,才是生存(人文本体)论的。

2.12世纪大学诞生于基督教团体,标志着基督教关于人生终极意义信仰教化功能的现代迁移与转化。精神教化与知识传授一统于大学,为现代社会奠定了知识与意义(Significance)统一的教育机制。大学作为创新科学原理与守护精神价值的策源地,特别以造就人格化的知识分子为核心。知识分子执著于科学原理与道义根据渊源于大学的终极信仰传统,在去魅化(disenchantment)的现代社会,它被称作人文精神。19世纪兴起的精神科学(Geisteswissenschaften)亦即人文科学与13世纪以神学为对立面的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旨趣迥异,其对立面乃是服务于工商资本的科技主义。大学的人文学科及其人文素质教育,在所培养的主体认知、意志与情感素质中,最高亦即最深层的素质乃是对真善美终极价值尺度的执著向往,大学人文精神从而成为对古典信仰教化的现代性转化与承担。

3.现代科学的定理型知识范式对大学人文学科教学产生了本质主义与还原主义的诱导偏向,阅读原典作品受到诸种概论模式的排挤。但作为人文教学核心的人文意境领会感染与创造性思路的摹习启示,不可能约简为抽象概念结论,而必须经由文本阅读实现。文本阅读不仅是特定专业学术史与知识训练,而且同时是更为普遍的人文方法与素质训练。研读经典文本能力是文科生基本考核指标,是否拥有成熟的经典文本导读课程体系,则是大学文科教学评估的基本指标之一。

4.迄今尚没有审美形态史,而只有艺术史和美学思想概念史。审美形态史基于对特定时代人类现实审美的复原与追忆。

5.师范教育的对象与其后毕业生的工作对象具有人文同质性,即都以潜在的主体性的人为对象,所以不仅文科,而且包括理科在内的全部师范教育都具有人文学科特性。作为人文学科的主干之一,师范教育承担着人类社会人文母体的培育功能。

人文学科与人文知识分子

1.劳动需要从认识与价值两方面都获得意义引导。意义不是劳动的派生物,人类在原始生存条件下用剩余品供养巫表明,意义至关重大且需要专门阐释才能生成。这是脑体分工的形上根据,因此知识分子源初即是人文性的。人文知识分子不是社会学统计的实体性的社会职业阶层,而是人文意义的精神群体。作为入世后盾的出世。

2.人文目标的理念性包含着自身的绝对肯定性与对任何现实视界故步自封形态的否定性,人文知识分子因而具有守护理想与消解权威的双重职志。

人文社会观

1.攸关市场经济命脉的公正与理性原则支撑着公平交易与经济秩序,但公正与理性本身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倚赖于人文形上阐释。人文主义只有保持形上高度,才是形下市场经济所需要的。

2.人的管理是互为主体的劳动协作而非统治或对物性客体的操纵。因而人的管理的本义是人文性亦即人道主义的。人的管理在漫长的阶级社会异化为统治,至今人仍多在客体而非主体意义上被作为管理对象。生产力的运动历史性地要求将解放生产力与归还人的管理的人道主义涵义视为同一过程。

3.前现代共同体在现代化进程中削弱解体后,形式规则交往的现代社会团体一般已不具有精神团契性。现代精神生活日趋私人化。如何基于现代独立的个体重建现代精神团契,已是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在政教分立前提下,人文精神团契不仅代表着区别于邪教的正当精神团契形态。也是宗教团契回应现代社会的正当合法方向。人文精神团契既依托又超越社会团体,成为现代社会中人文精神介入改造社会的内在脉络。

人文自然观

1.当代生态伦理学迄今缺少理论根柢。但在纠正主观化的流行自然美论之后,自然美能够提供生态伦理学所需要的逻辑前提与经验基础。康德“对自然美直接的兴趣”深意。自然美不仅仅是人化自然。人文本体在当代日益需要自然主体信念以克服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美是自然主体的母体,也是生态伦理学的善。

2.精神系统的解体是现代精神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又是精神生态危机涵义之一。精神生态是现代化条件下的心性结构的现代性危机,现代化的自然生态危机与现代性的精神生态危机互为因果表里。公共系统的意义认同危机与无人称的现代人批量复制,二者构成了一个现代化悖论。

3.艺术与技术在现代分裂并保留着古代技艺亲和自然的本性。作为自然生态人工象征的艺术有待返回生活,艺术从而成为现代生态行动。

中国传统人文主义省查

1.明清实学对心性之学的排斥,内涵着反本体论倾向。这一偏向至今未被省查,反而在科学与现代性方向下受到肯定。但这一偏向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深层限制之一。它不仅与实用经验传统有关,而且渊源于泛“实”化的中国儒学文化,其社会原型则是政教合一的伦理实体。这一实体不仅限制纯粹科学精神,而且收摄超越性形而上学,从而形成了与佛道“空无”及西方、印度宗教相区别的泛“实”特质。

2.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流行命题是一个形而上学命题。此命题掩盖了人文精神的现代性起源背景,亦即中国文化现代性转化的价值立场所规定的阐释学意向。在中西之争背后的真实困境乃是古今之争。反思这一点,不仅会去除不必要的伪学术问题,也有助于消解非现代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使传统文化真正成为现代中国人积极的资源。

3.当前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包含着承接晚清—“五四”对中国缺乏公德传统反省批判的工作。中国传统血亲伦理的私人关系性、差序等级与权宜相对主义,至今制约着中国公共生活与私人品质的现代性转变。现代公德与私德的分化性、个体人格对公德的自觉承担,以及公德远超出遵纪守法的政治高度的公共关怀精神,是公德建设的三个方面。公私德建设不仅是从伦理观念信仰到行为习惯的教化修养,同时要求相应的公私领域社会体制改革,即实现“公民”必需的权利保障,否则会流于唯心论的道德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