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学生不可不知的著名哲人
10641300000024

第24章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称其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亚里士多德生平

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84年,出生于富拉基亚的斯塔基尔希腊移民区的一个奴隶主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但不幸的是,在他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之后他随母亲回到雅典。他从小就十分好学,受父亲的影响,他早期从事医学的学习。

18岁时,亚里士多德和其他好学上进的青年学子一样,也被柏拉图学园深深地吸引,于是放弃医学来到学园跟柏拉图学习哲学,后来还留在学园担任教师。这期间一共经历了20年的时间。这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非常重要,也对他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很出色,柏拉图十分庆幸自己找到了理想的继承人,并称他是“学园之灵”。

但亚里士多德可不是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的人。他善于思考并十分有想法。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也有所不同,他努力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刻苦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渐渐地,亚里士多德在思想上跟老师有了分歧,到柏拉图晚年时,他们师生间的分歧更大了,而且经常发生争吵。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也因此失去了探讨与争论的对象。在雅典继续待了两年,为了增长见识和对哲学的深入研究,他开始效仿老师游历各地。

但他的游历生活仅仅维持了两年。公元前343年,42岁的亚里士多德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起13岁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8年,在国王腓力二世的率领下,马其顿打败了雅典、底比斯等国组成的反马其顿的联军,从此称霸希腊。第二年,腓力二世召开全希腊会议,会议约定希腊各邦停止战争,建立永久同盟,由马其顿担任盟主。在会议上,腓力宣布,他将统率希腊各邦联军,远征波斯。至此,马其顿实际上掌握了全希腊的军政大权,希腊各邦已经名存实亡,成为马其顿的附庸。

腓力二世于公元前336年被刺身亡,20岁的亚历山大即位为王。两年后,亚历山大继承父亲的志愿,率领马其顿军和希腊各邦联军出征波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百万波斯大军被他打得节节败退,接着他摧毁了整个古老的波斯帝国。一个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其领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南包埃及,北抵中亚——建立起来了。但好景不长,公元前323年,因亚历山大的病故,这个凭武力建立起来的大帝国,也在几经混战后随之四分五裂了。

然而,早在公元前335年,即亚历山大即位的第二年,亚里士多德就已重返雅典。当时,虽然马其顿在军事和政治上控制了雅典,但那里的反马其顿的势力还是很大的。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可能肩负着说服雅典人服从马其顿的政治使命。

直到亚历山大去世的那一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受到了很多的优待,除了显赫的政治地位外,他还得到了亚历山大和各级马其顿官僚大量的金钱、物资和土地资助。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事业。于是,借助政治地位的优势和丰富的物资,创办了吕克昂学园,这所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还有第一流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等。他在学园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因为这个学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因而得名“逍遥派”。与柏拉图的学园相比,吕克昂学园更注重实际,研究问题更注重提出疑难,注重多方面收集材料、尝试和探索。据说,亚历山大还为他的老师提供了约四万八千磅黄金的研究费用和大量的人力。同时,他还命令部下为亚里士多德收集动植物标本和其他资料。因此,在这期间亚里士多德完成了许多浩瀚的著作。

但亚历山大的突然去世,让长久以来处于被压迫地位的雅典人立即掀起了反马其顿的运动狂潮。此时的亚里士多德也成了政治打击的对象,并被控以“亵渎神灵”的罪名。因有了苏格拉底因不敬神罪而被判处死刑的教训,他把学园交给泰奥弗拉斯多,自己逃出了雅典,来到卡尔基避难。第二年,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不幸身染重病,从此与世长辞,终年63岁。

亚里士多德著作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对世界的贡献之大,令人震惊。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其中最主要的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气象学》、《政治学》和《诗学》等。

《工具论》

《工具论》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之一,它包括《范畴篇》、《解释篇》、《分析前篇》、《分析后篇》、《论辩篇》和《辨谬篇》,由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安德罗尼柯编集于一册,并取名为《工具论》。全书主要论述了演绎法,为形式逻辑论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并提出许多数学和物理学的概念,如极限、无穷数、力的合成等。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重要的哲学著作。全书共14卷,也是由安德罗尼柯编汇而成。它是西方思想传统中最重要的经典文本,或者说是奠定西方思想传统的重要著作,它展示了人类理性对于事物最普遍的面相和终极原因的探索。

《政治学》

《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最为重要的一部政治学论著,它被公认为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山之作。该书成书于公元前326年,共8卷108章,按其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城邦、政体等基本理论;第二部分,批驳取消私有财产和家庭的主张,评析当时的各种政治;第三部分,论述现实中的平民、寡头、共和等政体的具体形态、变革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提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是最稳固的政体;第四部分,论述理想城邦中的道德、人口、疆域、民族性和教育等问题。在书中,亚里士多德在对一百多个城邦政制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从人是天然的政治动物这一前提出发,系统论述了什么样的国家对公民来说是最好的国家,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学》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第一部从理论内容到理论形态都比较完整的美学、文论专著,深刻体现了他本人的方法论。而书中的一般艺术原理则揭示了“美的艺术”的本质特征,这既是古希腊发展对理论酝酿提出的要求,也为亚里士多德回答柏拉图对诗的攻击提供了一个立足点。

《物理学》

《物理学》也是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之一,书中讨论了自然哲学、存在的原理、物质与形式、运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