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低调做人密码
10640900000025

第25章 敬字当头没坏处

礼貌待人,是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而礼貌最重要的一个本质就是恭敬心。礼貌是外在的仪式,但本质就是一个人的恭敬的心,有了恭敬心,它表现出来的行为,就会很有礼貌。所以对人说话首先就要有一个恭敬的态度。

荀子认为,没有礼貌,人就不能生存,事业就不能成功,国家就不能安定。在古代讨论处世哲学的书中,出现得最频繁的字当属“敬”字了。所谓“敬”即恭敬。“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早晨上朝(上班)时,孔子和等级较低的官吏谈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和等级较高的官吏谈话,正直而和蔼可亲。如果君主在场,他恭敬而不安,但却是随从着的。”孔子在上班时对不同的人亦有不同的态度,这不是说孔子善于吹牛拍马,歧视下等官吏,而是表明孔子无论对什么人都是恭敬小心的。

孔子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教导自己的弟子也要以恭敬的态度对待别人。他讲“色思温”,温和的脸色表现出的是友善,是对对方的尊重,是平易近人,是不卑不亢。他还讲“貌思恭”,就是接触人时,要考虑容貌态度是否恭敬有礼貌。“貌思恭”与“色思温”其实是不可分的。脸色不过是人的容貌态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恭”,就是待人恭敬、谦虚、和顺,总之是有礼貌,这反映着一个人的教养。

古往今来,我们都提倡要礼貌待人,而礼貌最重要的一个本质就是恭敬心。礼貌是外在的仪式,但本质就是一个人的恭敬的心,有了恭敬心,它表现出来的行为,就会很有礼貌。

恭敬是对别人的尊重,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更加频繁,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世,我们都更应该从敬字入手。恭敬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谦虚的品质和良好的修养,大多时候,恭敬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也更能取信于人。

对礼貌我们都有所了解,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恭敬呢?古人认为出了门见到任何人都要像见到贵宾一样,整理好自己的衣衫,然后迎上前去问候答礼,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认真对待,使民众感到自己如同承办国家大典一样出力。这是恭敬的气象。如今的日本、韩国也是非常讲究礼貌的国家,他们与人相遇的时候,首先是毕恭毕敬地鞠一个躬,纵然是在生意场上的一些对手,遇时也不失人与人当中的尊重。比如说进屋的时候,打一个招呼,我是某某,很有礼貌。

你对别人恭恭敬敬,别人对你自然不会无礼。所以,恭敬的好处自然是不胜枚举。古人认为如果每个人都长期地坚持恭敬,那么为官者就会提高修养,为民者就会安居乐业,天下就会太平安定。这是恭敬的效果。《法华经》里有位常不轻菩萨,以敬视众生如佛的普敬法门来修行,使他能授记成佛。“因位如来”的普贤菩萨,也是以“礼敬诸佛”作为修行。所以你恭敬他人,他人也会恭敬你,减少彼此摩擦。“恭敬”实为成就自己与他人最快速的不二法门。

其次,恭敬对于个人的好处更大,古人认为人能做到对自然恭敬,则会爱护环境,自觉维护天地的正常运转和万物的自然生长,有良好的生存空间;人能做到对他人恭敬,则会把自己的聪明睿智全部显现出来,以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不会受到战争的干扰和痛苦;人能做到对自己的恭敬,则会庄重无私,坚强意志,强壮肌肤,不会因心中有愧而神色慌张,不会因杂乱无序而气喘吁吁。

由此可见,恭敬的对象不仅仅是人,还有事和物,无论对象是谁,只要你对他表现出足够的恭敬,那么他就会以同样的态度对你。就像大山里的回音,你喊出什么,你听到的回复就是什么。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时时刻刻敬字当头。对朋友,你表示恭敬,他们就会喜欢与你相处;对领导,你表示恭敬,他们就会器重你、提拔你;对陌生人,你表示恭敬,就有机会结识更多的朋友,他们之中也许就有你一生的名师或者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