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毛泽东邓小平民族理论比较研究
10630300000040

第40章 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3)

邓小平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还指出,“少数民族的事应该由他们自己当家,这是他们的政治权利”,“在少数民族地区,怎样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怎样成立联合政府,要考虑方式方法问题。可以采用召开各类代表会议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内地的收效很大。通过代表会议征求意见,商量研究,可以避免主观地决定问题。有时我们是一番好意,就是做出的决定不正确。但即使决定正确,如果没有通过他们,也会遭到反对。只要通过他们,即使有的决定还有缺点,他们也是会拥护的”。这里邓小平指出了少数民族对于在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在这篇讲话中还指出,“要尽快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应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一些教育事业,动员一些人到那里去办学校。现在最好先办一些训练班,着重宣传民族政策。……西南人才缺乏,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迅速创办民族学院,吸收一些青年进民族学院深造。”邓小平在这里指明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开办训练班和创办民族学院,吸收各民族青年入学深造,为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输送大批的少数民族干部。邓小平在讲话中还特别强调:“所有这些事情,政治的也好,经济的也好,文化的也好,现在都要开始去做。所有这一切工作,都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同少数民族商量。他们赞成就做,赞成一部分就做一部分,赞成大部分就做大部分,全部赞成就全部做。一定要他们赞成,要大多数人赞成,特别是上层分子赞成,上层分子不赞成就不做,上层分子赞成才算数。”这一重要指示对吸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参与管理民族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特别是对发挥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积极性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950年12月21日,邓小平在《在西南局城市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提纲》中对干部问题做了以下指示:“眼睛不要望着上面派来或别区调来干部,要坚决地从群众中放手提拔。我们已有一年的工作时间,已经涌现出一批积极分子,从他们中间选拔一批干部是可能的。也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地联系群众,使工作生根。我们的干部特别要注意从工人中去选拔。如果我们把工会工作做好了,干部来源的困难就容易解决些了。”这段讲话特别强调要从群众中、从工人中、从实践中选拔培养干部,不仅指出了干部的来源,而且指明了从基层、从实践中培养干部的好处。这一指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也同样适用,对培养民族干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954年7月9日,邓小平在政务院第二百二十一次政务会议讨论教育工作时发言指出:“现在我们是搞建设,干部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干部的状况是,一方面不够用,另一方面又有浪费。要充分发挥现有干部的作用,同时要培养大批各方面的建设人才。政务院许多部门的领导人,他们注意抓生产,抓基本建设,这是对的,但是对培养干部重视不够,这主要表现在对自己所管的学校注意得很差。殊不知办好学校,培养干部,才是最基本的建设。现在,有的部门已有几十万员工,几十所学校,他们不去办好这些学校,却总希望从外面调人。应该主要靠自己培养干部。”这段讲话指出了干部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性作用,特别强调“办好教育,培养干部,才是最基本的建设”,指明了干部培养工作在各项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把干部培养工作提到了一个应有的高度。这一讲话精神有力地推动了这一时期干部培养工作(包括少数民族的干部培养)的进展,极大地支持了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1956年9月16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他指出:“为了适应党和人民的事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大量地培养和提拔新的干部,帮助他们熟悉工作,帮助他们同老干部建立团结一致、互相学习的同志关系。党必须特别注意培养精通生产技术和其他各种专门业务知识的干部,因为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党必须在各个地方注意培养熟悉当地情况、同群众有密切联系的本地干部。在少数民族地区,党必须用最大的努力培养本民族的干部。党必须用很大的决心培养和提拔妇女干部,帮助和鼓励她们不断前进,因为她们是党的干部的最大的来源之一。”这是这一时期邓小平对培养各类干部的工作所做的最为全面的指示,内容涉及新干部、专业技术干部、各个地方的本地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妇女干部的培养问题。由于这一报告是受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委托而作,所以这一报告的内容和精神事实上也是代表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意见。报告中关于培养各类干部工作的指示和精神,对全国范围内培养各级各类干部的工作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使干部工作有力地配合了党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

1961年11月,邓小平就提拔年轻技术干部问题作了重要指示,指出:“这次提拔工程师,不是个别的,有多少提多少。我看全国能够提拔几万个工程师。要经过精选、评议。提拔的条件主要是根据专业技术水平,政治条件是不反对共产党,忠于祖国。共产党员专业技术不合格的也不能提。”这一指示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包括民族地区)各地年轻技术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1962年2月6日,邓小平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培养和选择干部,特别是培养和选择各级的领导核心。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培养和选择干部,也应该作为各级党委的经常工作。我们要建立经常的干部工作。这几年,我们的重要教训是,干部状况不稳定。一批一批地变动,就不是好现象,看到这样的现象,就要引起警惕。要经常注意干部的情况,干部的好坏长短应该从他的长期工作中去鉴别,而不要只从某一运动或某一短时期的表现去鉴别。”讲话强调了干部队伍保持稳定的重要性,提出了鉴别评价干部时应注意的问题,对改善干部队伍的状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邓小平关于培养干部(包括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1962年5月11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克服当前困难的办法》讲话,讲话中指出,“树立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主要的办法是从现有的各级党委的干部中挑选作风好的来培养。所谓作风好,主要是联系实际,联系群众,主观主义少一点”。在选拔培养干部时,对党员干部是否具备优良作风加以强调和考察,对改善这一时期党的作风、加强党的领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党员干部中强调党的优良作风建设,是邓小平一贯的思想,是他关于选拔培养干部的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

1962年11月,邓小平发表了《执政党的干部问题》的讲话,讲话中就干部职位的升降、干部交流、干部在党校的学习和轮训等问题发表了重要意见,对当时以及后来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他指出,“多少年来,我们对干部就是包下来,能上不能下。现在看来,副作用很大。我们面前摆着这个难题,现在还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惟一的出路是要能下。这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这一讲话精神可以看作是新时期改革领导干部终身制在思想上的发端。邓小平就干部交流这一干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作了重要指示,他说:“干部交流,是为了锻炼干部,便利工作,给各个单位、各级党委创造一个好的工作条件。”邓小平在这一讲话中还就干部的培训问题作了具体的指示。这些重要指示对民族地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有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963年8月,邓小平就工业发展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提一下干部政策。总的是又红又专,红专结合,管工业的一定要专。……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前途,在组织上要采取这个政策。”这是他对工业发展中的干部问题作出的一个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指示。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在邓小平的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实现了拨乱反正,开拓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和邓小平根据时代变化和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需要,对选拔培养各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使得我党关于培养各民族干部的思想、路线、原则、方针和政策得以恢复、丰富和发展,改善和推进了培养各民族干部的工作。

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造就这样的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这是新时期邓小平对科技干部队伍建设所做的一个重要指示,该指示为新时期培养各民族科技干部的工作吹响了号角。

进入新时期以来,在民族工作(包括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拨乱反正、落实政策。针对这一问题,1978年六七月间,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民委召开了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座谈会,并于同年10月,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工作的几点意见》这一重要文件,开始了对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拨乱反正、落实政策。按照这个文件的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彻底予以平反,还对“文化大革命”前反地方民族主义以及部分地区平叛中的扩大化错误进行纠正,落实干部政策,一大批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和爱国的民族上层人士回到了领导岗位。《意见》还指出:各地要注意选拔政治思想好、比较懂得业务的少数民族干部,在政治、财政、商业、文教卫生等同群众联系较多的部门中担任领导职务。各级工、青、妇的领导班子,也要注意配备少数民族干部。该文件重申了“以共产主义原则为指导的自治机关的民族化,是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使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腿走路’的核心问题”的精神,抓紧配备少数民族自治机关的主要领导干部。通过对这一文件指示精神的贯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完成了拨乱反正,走上了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

1979年7月,邓小平发表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的重要讲话,讲话中涉及了选拔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他指出:“选干部,标准有好多条,主要是两条,一条是拥护三中全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一条是讲党性,不搞派性。”他还指出:“中国的稳定,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有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性强的人来接班才能保证。”这一讲话精神为新时期培养各民族年轻干部的工作指明了政治方向,指出了选拔培养年轻干部的首要条件。

1979年10月4日,邓小平在《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按经济规律办事,就要培养一批能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人。我们需要一些专家、懂行的人,现在不懂行的人太多了,‘万金油,干部太多了。我们的干部有一千八百万,缺少的是专业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各种专业人员。如果能增加一百万司法干部,增加两百万合格的教员,有五百万科学研究人员,再有两百万会做生意的人,那就比较好了。现在的干部结构不合理,不对路。改变这个状况,是一项相当长期的工作。”这是新时期邓小平对干部的培养工作所做的一个重要指示,指出培养各类专业干部和专业人员是干部工作的紧迫任务、中心任务和长期任务,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大力造就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1979年11月,国务院批准的《关于民族学院工作的基本总结和今后方针任务的报告》中提出:民族学院是主要培养少数民族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必须大力培养四化所需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发表了《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提出要建立一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讲话中论及了干部红与专的关系,他指出:“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不管你搞哪一行,你不专,你不懂,你去瞎指挥,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耽误了生产建设的发展,就谈不上是红。不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他还指出:“今后的干部选择,特别要重视专业知识。我们长期都没有重视,现在再不特别重视,就不可能进行现代化建设。没有专业知识,又不认真学习,尽管你抱了很大的热心建设社会主义,结果做不出应有的贡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还起相反的作用。现在的事情与过去不同了。”以上讲话内容是邓小平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新局面的需要,对加强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所做出的明确指示,它是新时期邓小平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核心思想,对完善干部队伍结构,造就一支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干部队伍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1980年2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确实已经有不少比较优秀的年轻人,在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中,都有不少有专业知识、有管理能力、很能干的人。政治思想好、党性强,又有见解、有本领的人,各部门各地方有的是。……必须注意从年纪比较轻、身体比较健康、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的同志里面选一批接班人。如果能够花三五年时间解决这么一个大问题,我们的事业就越来越有希望。”这是新时期邓小平对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问题所做的一个重要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