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执着的传统:平安村的财产继承研究
10621200000006

第6章 五、平安村民俗举要

风俗虽然不是法律,但对于某一风俗区域的人们来说,其实是具有强制效力的。不遵守风俗的人会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特别是大多数风俗和超自然的效力相联系,就更增加了使人们遵从的威力。例如,平安村的人认为,西方是死人走的方向,因此大门不能朝西开,某家的大门朝西开,那么这家人就可能有生病和暴死的危险。因此在平安村,除了临时性的大门,正式的大门洞都是向东或向南开的。没有人敢冒违反习俗的风险,如果你的大门朝西开了,在此以后全家平安自然好说,但是如果你的家人一旦有个三长两短,闲话自然就向你袭来。有人会说,“当初劝你不要把大门向西开,现在后悔晚了吧?”这样一种风俗甚至影响到了村庄的规划,每一排房子的前面都要留有巷道,因为一排房子西头的一家不能把大门开向西边的街道。但在没有这样风俗的地方,村庄完全可以规划为每两户一排,门前没有巷道,这样所有的家庭都将拥有临街的房子。其实如果节省了每排房子前面的巷道,每两户一排隔一条街道的规划更节省土地。农村中为申请宅基地引起的纠纷,往往是因为每一户都想得到一处临街的宅基地。现在在平安村的中心,有很多家庭之所以不能盖新房,就是因为邻居之间互相牵扯,谁也动不了工,而矛盾的焦点就是每户都想获得一处临街的宅基地。

我在下文的叙述中,在很多地方都要涉及当地的风俗,因此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些平安村地区的风俗,可以作为一种背景知识,以襄助对社区本身的理解和对后文故事主人公行为方式的理解。平安村的民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目前仍在实行的风俗;另一类是已经消失或失效的风俗。前者仍是平安村现实的一部分,而后者主要是出现在对平安村的历史和传统的描述中。以下就是在平安村与本研究有关的一些风俗习惯。

1.居住:依平安村习惯,东方为上,因此传统上老一辈人住房子的东头。我观察了我到过的所有家庭,无一例外都是这样。在兄弟分家时,考虑到对老人轮养的需要,往往规定每个儿子家房子的东头一间归老人永久使用或归老人所有。我在平安村收集到了一些分家协议书(当地人叫做“分单”),很多分单中都有“房子东头一间归父母永久使用”或“房子东头一间归父母所有”的字样。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平安村人们把房子叫做“庄窠”,这两个字当地读作“庄活”。这个词在老的房契和分单上经常出现。

2.拜年:平安村农历大年初一清晨的拜年风俗保存得最为完整。每年大年初一早晨的四五点钟,鞭炮声首先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在吃过新年的第一顿饺子之后,到亲族和乡亲们家拜年的人们就出发了。一般是辈分小的人先出发,而辈分大的人则在家中等着人们给自己拜年,辈分最大的一些人则要在天亮以后才出门给很少的几个人拜年。在平安村,拜年并不仅仅是和被拜年的人见见面、说点吉利的话,而是实实在在地给长辈磕头。因此在家里等着别人给自己拜年被人们戏称为“收头”。一般说来,辈分最低的人要几乎走遍所有亲族的家。在过年的时候,人们往往对去谁家磕头颇费一番脑筋。除了一些去年有人去世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在大年初一关门闭户,而其他的家庭往往街门洞开,张灯结彩。去年有人去世的家庭也不去别人家拜年),如果不小心漏去了某一家,有时还会影响到两家人的关系。有些岁数大的人对哪些人来了、哪些人没有来给他磕头很在意,他们往往会在拜年结束后在心中细数或与家人谈论拜年人的名单。如果某一家人今年没有任何可以解释的理由(如生病、守孝、外出等)没有来磕头,他甚至会告诉自己的子孙在下一年不要去给这家人磕头。在大年初一的清晨(平安村的人称为“大年五更”),平安村的大街上就像赶集一样热闹,人们在大街上互相祝贺新年,互相取笑、打闹。一般是“近当家儿”的人们组成一个团队集体出动,原来男女是分开行动的(男人们一组,媳妇们一组,未出阁的闺女不磕头),近年来也出现了夫妻子女组合、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磕头团队。如果一个家族足够庞大,它的拜年团队可以有几十号人,往往是前面的人已经开始磕头了,最后面的人还没有进入大门。在这时候,后面的年轻人就跟着嚷一嗓子,连跪也不跪,蒙混过关了。应当说,大年初一磕头的风俗对年轻人来说是很好的宗族教育,年轻人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着、学习着宗族文化。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年轻人明确了自己的辈分、他人的辈分和相互之间的称呼。我想,这可能就是平安村六百余年辈分不乱的原因之一吧。

3.上坟:人们走街串户磕头后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给祖宗们上坟。这也合乎平安村的民俗逻辑:给活人拜年后,就该给死去的人们拜年了。在平安村,人们一年要上四次坟,分别是大年初一、清明节、农历十月初一和老人的忌日。据当地的说法,死去的人们也像活人一样需要吃穿用度,因此十月初一是给老人送寒衣的日子,而大年初一是给老人送钱的日子。在上述的四个日子中的三个(除了大年初一),也是女儿们回娘家的时候,因此也是亲人聚会的时候。乡间的风俗为亲戚相聚提供了一种制度化的平台。在大年初一,只有男人们才去上坟。这时候,平安村的祖坟里异常的热闹。人们除了烧纸(代表金钱)、上供以外,就是在祖坟里大放鞭炮。整个祖坟就像是一个鞭炮市场,炮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人们要在新年第一天里用炮声把祖先唤回,与他们同乐。对于年轻人来讲,上坟其实是一个嬉闹的过程,他们内心里想的是和伙伴们比一比谁家的炮更多,谁家的炮更响。近年来,有钱的人家在祖坟里竖起了石碑,上面刻有祖先的名字,其实是一个小型的(只包括两三代祖先)家谱。

4.婚姻:平安村传统的婚姻原则和中国其他地方相同,即坚持“同姓不婚”的原则,这一原则直到1979年才第一次被破坏(见上文)。可是,乡俗对表兄妹结婚却没有太严格的禁忌。不过,在当地风俗中,人们认为侄女嫁给姑母的儿子较好,而外甥女嫁给舅舅的儿子则不好,并把这种婚姻叫做“倒装血”。对两姨兄妹之间的平表婚则没有特殊的说法。在择偶时,对男方的个人条件和家庭经济条件都非常重视,而对女方,则主要看重她的个人素质,如性情、长相等等。在平安村的婚姻实践中,彩礼和嫁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事项往往是婚姻双方家庭讨论结婚事宜时要讨论的主要问题。在平安村及周围的村镇,男方给的彩礼往往被买成嫁妆在结婚的当天再送到男家。这很符合人类学家所说的“间接嫁妆”。据村民们说,没有人留下女儿的彩礼钱,那样做会被人们骂作是“卖女儿”。有钱的人家还会另外加上或多或少的钱给女儿做陪嫁。

5.冥婚:在平安村及其周围,冥婚也是一种被广泛遵从的风俗。如果一个男人没有结婚就死去了,人们会先把他埋葬(如果父母没有去世则暂时不能进祖坟),等到附近的地方有谁家的未婚女子去世后,就将这一对男女合葬,让他们在地下作夫妻。这种风俗反映了当地的一种文化追求,即每个成年男人都应当有一个“伴儿”。我在和上文提到的孟发先生在讨论本村的招夫风俗时,问他新婚的寡妇可不可以和她的后夫一起葬到后夫的家乡,孟发先生说:“不行,那让人家前夫‘孤着’吗?”看来,让一个男人在阴间孤苦伶仃也是不符合当地的文化理想的。另外,对于未婚女子死亡的家庭来说,给她找一个丈夫也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因为女儿不能入自家的祖坟,她如果找不到丈夫,就连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6.丧葬:平安村的丧葬习俗是在所有的风俗中传统色彩最浓厚的。与葬礼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婚礼,婚礼从形式到内容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但葬礼的形式几十年来变化不大。比如,在送殡的行列里,男人都是步行,而女人都是坐车,虽然车子由牛车换成了农用车和拖拉机,但男女之间的差别未变。在葬礼中,值得注意的是谁在送葬的队伍中走在最前列。在平安村及附近地区,谁走在葬礼的最前列,谁就是在为死者“打孝幡”。说是“打幡”,其实手里举的并不是真正的“幡”,而是举着一个花圈,表示哀悼。我推测原来举的真是幡,后来改成举花圈,但“打幡”的说法仍然保留了下来。“打孝幡”的只有一个人,通常是长子。如果长子已经过世,则由长子的长子(甚至出现过长子的长子的长子“打孝幡”的情况)取代其父的位置,只要长子有儿子或孙子,“打孝幡”的权利就不会交给次子或其他儿子。我判断,这应当是古代宗法制度的最后遗迹。因为在平安村其他涉及辈分的场合,往往是辈分高的人承担重要角色,如传统上家长的位置由辈分大的人来担任,而不考虑他是否是长子。宗族族长的位置也是只考虑辈分而不考虑候选人在兄弟中的排行。在当地的分家风俗中,长子、长孙较之次子、次孙并不能获得更多的家产。葬礼在平安村是唯一能够体现出长子特权的地方。与男人们在葬礼行列中的次序相似,在女人们送葬时,谁坐第几辆车是所有的女人都看重的名分,也是容易产生纠纷的地方。一般是亲缘关系越近,则坐的车的位置越靠前。大家都会为在葬礼上得到更重要的位置而据理力争,有时甚至激烈争吵。另外,对于死者来说,他在祖坟中的位置也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如果一个男人有一个以上的老婆,那么,两个女人和丈夫的位置就有“夹葬”和“排葬”两种方式,“夹葬”是把两个女人分别埋在男人的左右,“排葬”则是按男人一女人一女人的顺序一字排开。有时为“夹葬”和“排葬”的选择也可能引发家庭成员之间的纠纷(参见第二章)。

平安村及附近地区还有一种风俗,在办丧事的时候,死者的娘家人具有巨大的权威。在当地语言中,在出殡那天出席的娘家人被叫做“娘家头”,这些娘家头可以因为各种理由干涉甚至阻挠葬礼的进行。通常情况下,干涉或阻挠葬礼进行的原因是子女的不孝。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子女的不孝行为的一种制约。其实,“娘家头”的权威不仅仅是在死者是女人的时候,即使是男人去世,男人的内兄或内弟仍然具有这种权威。在“娘家头”中,最有权威的是孝子的舅父,如果他阻挠葬礼的进行,葬礼就无法进行。这可能是中国古代“舅权”的遗迹。

7.续女:在平安村周围原来有一种风俗,如果一个男人在妻子亡故后续弦,那么新婚的妻子和这个男人亡妻的娘家将建立一种关系。这个新婚的女子被叫做男人前岳父母的“续闺女”,相应地,男人的前岳父母被叫做新婚女子的“续爹娘”,男人亡妻的娘家被叫做新婚女子的“续娘家”。可以推想,如果男人的亡妻留有子女的话,这些子女自然不可能断绝和他们外祖父母的关系,孩子们的继母由于孩子的原因,必然和孩子们的外祖父母形成一种拟制的亲属关系。我想这可能是“续闺女”风俗的主要起因。这一风俗在《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亦有反映。在山西隰县,“女故,婿家另娶,其岳父母称其后娶之妻为续女”(前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2000:833)。我的一个访谈人就和其丈夫的前妻的娘家长期来往了几十年,直到几年前,在她的“续娘”还在世的时候,她还有时去“续娘家”小住几天。现在人们已经不太遵从这样的风俗了。

8.换子抚养:平安村周围地区原来有一种风俗,这种风俗我在其他文献中还没有看到。在现代医学还没有广泛实行的年代,儿童的死亡率很高。村民们认为,如果将孩子相互交换着养育,孩子的成活率就会增高,用当地话讲,就是“好活”。这种安排的最初计划是,当孩子长大后,再分别回归自己的父母。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孩子最终都会在养父母家度过一生。原因有两个,一是一方养育的孩子死去了,另一方自然不愿意把自己养大的孩子交还给他的亲生父母;二是,即使两个孩子都长大成人了,由于已经和养父母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也就不愿意再回归自己的亲生父母。平安村有许多这样的换子案例,奇怪的是,这些换来的孩子在宗族意识很强烈的旧时代,并没有受到养子亲族的歧视。这种情况和当时的传统观念是不一致的。因为换来的儿子虽然是在本村长大的,但毕竟还是外姓人,他们不受歧视的原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9.儿子归宗:如果寡妇在改嫁时比较年轻,就会有儿子随母亲改嫁。但这样的儿子恒有回归故里的权利,特别是当他们长大以后,以及在继父的村庄受到歧视的时候。村民们认为,一个随母改嫁的儿子,他的“根儿”永远还是在亲生父亲的村庄,因此他什么时候要求回来,村庄和他的亲族都应该接受他。如果他有其他兄弟,这些兄弟还应当分给他一份家产。

10.外甥承继:如果一个家庭绝嗣,这个家庭就要选择一个嗣子继承宗祧和家业。在平安村,这样的家庭既可以选择本宗昭穆相当的侄子、堂侄或侄孙为继承人,也可以选择姐妹的儿子或女儿的儿子作为继承人。村民说,外甥到舅舅家或外孙到外祖父家“门儿硬”或“根儿硬”。其实在没有亲侄子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外甥或外孙,因为这样的关系比堂侄或再从侄要亲密得多,相互之间也更加融洽。没有子嗣的人为养老计,自然更愿意选择外甥或外孙。但嗣子的选择仅仅限于男人的血亲,妻家的血亲是不在候选人之列的。只是到了近几十年,才渐渐有人选择妻子的侄子或外甥作为继承人,但是这种选择又很快地被招婿的做法替代了(详见后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平安村的称谓中,外甥和外孙都称为“外甥”。我想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不论是姐妹的儿子,还是女儿的儿子,继承家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家产的女系继承。只不过这个女系继承只是一个过渡状态,因为继承家产的仍然必须是男性,家产的继承还是会回到男性继承的轨道上来。

11.绝弟不绝兄:此种风俗在一些文献中被称为“绝次不绝长”(前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2000)。在平安村也有这样的实例出现。我在田野调查时村民告诉我,从前有兄弟三个,两个哥哥都没有儿子,而三弟有两个儿子,于是按照风俗,这两个儿子分别被过继给了他们的两个伯父。在当时,过继后的儿子是要改口的,他要叫自己的嗣父母“爹娘”,而叫自己的亲生父母“叔叔婶子”。这个三弟是一个浪荡子,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他的哥哥批评他不要这样做,他反驳说:“你们都有儿子,我又没有儿子,我为谁省吃俭用?”目前这三兄弟都已经去世,而被过继的两个儿子中的一个还在世,但在外地工作,我没有采访到他。

12.借子还孙:这一风俗也出现在《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中。如果一个家庭为另一个家庭提供了一个嗣子,并且提供嗣子的家庭在下一代乏嗣,而第一代的嗣子恰好又有多个儿子,那么他就有义务为自己原来的宗族提供一个嗣子。这就好像一个家庭借走了一个儿子而还回来一个孙子,所以叫“借子还孙”。这其实是“归宗权”的另一种形式的体现,只不过在宗子的下一代体现出来罢了。因此这样的嗣子在族内和族外都“硬气(本地话,‘底气足’的意思)”,别人不会欺负。平安村也有这样的实例。几十年前,平安村的一个男人过继到邻村其舅父家。后来这个人在平安村的哥哥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于是他就把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自己的哥哥。这个嗣子承继的,其实是自己的亲伯父。目前这个换回来的嗣子仍旧健在,我在下文还会提到他。

以上简单介绍了一些与本研究有关的平安村风俗。我在下文进行具体问题的叙述时,还会谈到其他一些风俗。在后文中,上述风俗的一些实例可能会作为本书的主要故事进行叙述,并对其理论意义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