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学生掌握沟通艺术的66个故事
10619600000003

第3章 善意的门缝(3)

眼看唯一的机会就要消失,在转身退出主考官办公室的一刹那,丹尼尔有些不甘心地问:“请问阁下,你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主考官彼特微笑着告诉他“这很简单,我们需要能把仓库里的商品销售出去的人。”

回到住处,回味着主考官的话,丹尼尔突然有了奇妙的感想:不管哪个地方招聘,其实都是在寻找能够帮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既然如此,何不主动出去,去寻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想,总有一种帮助是他能够提供的。

不久,在当地一家报纸上,登出了一则颇为奇特的启事。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谨以我本人人生信用作担保,如果你或者贵公司遇到难处,如果你需要得到帮助,而且我也正好有这样能力给予帮助,我一定竭力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让丹尼尔没有料到的是,这则并不起眼的启事登出后,他接到了许多来自不同地区求助电话和信件。原本只想找一份适合自己工作的丹尼尔,这时又有了更有趣的发现:老约翰为自己的花猫咪生下小猫照顾不过来而发愁,而凯益却为自己的宝贝女儿吵着要猫咪找不到卖主而着急;北边的一所小学急需大量鲜奶,而东边的一处牧场却奶源过剩……诸如此类的事情呈现在他面前。

丹尼尔将这些情况整理分类,一一记录下来,然后毫不保留地告许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他,也在一家需要市场推广员的公司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不久,一些得到他帮助的人给他寄来了汇款,以表谢意。

据此,丹尼尔灵机一动,辞了职,注册了自己的信息公司,业务越做越大,他很快成为纽约最年轻的百万富翁之一。

机会不是现成的,你要自己动手,创造机会。

不冒险怎能成功

在非洲的塞伦盖蒂大草原度假时,我曾一连3小时坐在河边,看一小群角马如何鼓起勇气下河饮水。每年夏天,上百万只角马从干旱的塞伦盖蒂北上迁移到马赛马拉的湿地,这群角马正是大迁移的一部分成员。

在这艰辛的长途跋涉中,格鲁美地河是唯一的水源。这条河与迁移路线相交,对角马群来说既是生命的希望,又是死亡的象征。因为角马必须靠喝河水维持生命,但是河水还滋养着其他生命,例如灌木。大树和两岸的青草,而灌木丛还是猛兽藏身的理想场所。冒着炎炎烈日,口渴的角马群终于来到了河边,狮子突然从河边冲出,将角马扑倒在地。角马群扬起遮天的尘土,挡住了离狮子最近的那些角马的视线,一场杀戮在所难免。

在河流缓慢的地方,又有许多鳄鱼藏在水下,静等角马到来。一天我看到28条鳄鱼一同享用一头不幸的角马。另一天,一头角马跛着一条腿,遍体鳞伤地从鳄鱼口中逃生。有时湍急的河水本身就是一种危险。角马群巨大的冲击力将领头的角马挤入激流,它们若不是淹死,就是丧生于鳄鱼之口。

这天,角马们来到一处适于饮水的河边,它们似乎对这些可怕的危险了如指掌。领头的角马慢慢地走向河岸,每头角马都犹犹豫豫地走几步,嗅一嗅,叫一声,不约而同地又退回来,进进退退像跳舞一般。它们身后的角马群闻到了水的气息,一齐向前挤来,慢慢将“头马”们向水中挤去,不管它们是否情愿。如果角马群已经有很长时间没饮过水,你甚至能感觉到它们的绝望,然而舞蹈仍然继续着。

那天我看了3个小时,终于有一只小角马“脱群而出”,开始饮水。为什么它敢于走入水中,是因为年幼无知,还是因为渴得受不了?那些大角马仍然惊恐地止步不前,直到角马群将它们挤到水里,才有一些角马喝起水来。不久,角马群将一头角马挤到了深水处,它恐慌起来,进而引发了角马群的一阵骚乱。然后它们迅速地从河中退出,回到迁移的路上。只有那些勇敢地站在最前面的角马才喝到了水,大部分角马或是由于害怕,或是无法挤出重围,只得继续忍受干渴。每天两次,角马群来到河边,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这仪式。一天下午,我看到一小群角马站在悬崖上俯视着下面的河水,向上游走100米就是平地,它们从那里很容易到达河边。但是它们宁可站在悬崖上痛苦地叫,却不肯向着目标前进。

生活中的你是否也像角马一样?是什么让你藏在人群之中,忍受着对成功之水的渴望?是对未知的恐惧,害怕潜藏的危险?还是你安于平庸的生活,放弃了追求?大多数人只肯远远地看着别人成功,自己却忍受干渴的煎熬。不要让恐惧阻挡你的前进,不要等待别人推动你前进。只有勇于冒险的人才可能成功。

不要让恐惧阻挡你的前进,不要等待别人推动你前进。只有勇于冒险的人才可能成功。

乞丐也需要努力

每天几乎都是在同一时间来到地铁站,时间长了,车上的乘客便成为老相识。而其中的常客是一个乞丐,穿得破破烂烂,拖着一条残腿,样子很可怜。他踏进车厢,必先掏出一根竹笛,吹出《敖包相会》曲子的前半段,然后一拐一拐地沿着车厢往前走,同时唱出那曲子的后半段。最初,我几乎每次都给他一些钱,不过发现其他给钱的人却很少,渐渐地,对他那每日重复乏味的曲子不感兴趣了,我也给得少了,有时就不想给了。这样,他最近走过一节车厢时,甚至分文无收。

这使我想起留学生活工作了近12年的异国城市的一个乞丐。也几乎是每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在那美丽的地铁小站口,总能看见他熟悉的身影。他的身体也有残疾,也是一边演奏一边唱,不同的是,他每天变换乐器和曲目。有时弹奏他的旧吉他,有时拉起他那已经掉色的小提琴;节假日时他往往来一段欢快的曲子,天气不好时他的曲子则可能婉转悠扬。别以为他是卖艺者,其实他是乞丐,每天睡在公园的纸箱子里,属于地地道道的无家可归者。可每次总能看见不少人中途驻足,或给他些钱,或欣赏他的曲子,他那盒子里的钱也总比其他乞丐多。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这样每天变换乐器和曲目难道不累吗?”

“如果不努力,今后日于会更难过的。”

世上的道理就这么简单,优秀的人才靠的是努力,优秀的企业靠的是努力,先进的国家靠的是努力,即使乞丐也需要努力。

世上的道理就这么简单,优秀的人才靠的是努力,优秀的企业靠的是努力,先进的国家靠的是努力,即使乞丐也需要努力。

播种与收获

在遥远的沙漠中有一片绿洲,一位老人跪在地上,拿着铁锹在挖沙土。

一个旅人经过绿洲,停下来给骆驼饮水。他看到满头大汗的老人,便上前打了声招呼:“你好呀,大爷。”

“你好!”老人回答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干活。

旅人问道:“这么热的天在这里挖什么呢?”

“我在播种。”老人说。

“你要在这里种什么?”

“种椰枣。”老人答道。

“椰枣?”旅人惊讶地说,那副表情就像听到了最愚蠢的话,“你的脑子被烧坏了吗?大爷,走,还是放下铁锹跟我去店里喝一杯吧。”

“不,我得先把种子播完,然后我们可以去喝一杯。”老人说。

“告诉我,大爷,你多大年纪了?”旅人问。

“我不知道,60,70,还是80……我忘记了……但这并不重要。”

“大爷,椰枣树长成需要50多年,长成之后才能结出果实。我希望你能长寿,能活到100岁,但到那时你也很难收获今天劳动的成果,还是别干了吧!”旅人劝说道。

“我吃的椰枣是前人种下的,播种的人也没有梦想吃到自己的椰枣。我今天播种,是为了让后人能吃到我种的椰枣……虽然我并不知道谁会吃到我种的椰枣,但我想,这份辛苦是值得的。”

听完老人的一席话,旅人说:“很感谢你的这一课,请收下我的学费。”说着,他把钱袋递给老人。

“谢谢你的钱,朋友。你看,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你认为我无法收获自己的劳动果实,但我还没有播完种,就收获了一袋钱和一位朋友的谢意。”老人笑着说。

旅人与老人的不经意的一番谈话,就受到了一次无形的教育。这是给予的教育,也是爱的教育。

坚持就会有所成

“许多人梦想成功,对我来说,成功只有在多次失败后和对失败进行反省才能取得。事实上,成功只代表着你的工作的1%,而99%意味着失败。有1%的希望,就应该坚持,”

这是本田宗一郎1974年在密执安获得博士学位时的一段演讲辞。他还曾把这段话归纳为一个简洁而富有哲理的忠告,送给那些渴望成功的企业家,他说:“企业家必须善于瞄准不可能的目标和拥有失败的自由。”

本田宗一郎于1906年11月出生在日本荒僻的兵库县的一个贫穷家庭。他家离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的家不远。盛田出生在一个拥有一个网球场的优裕家庭,而本田却是一个在路边修理自行车的穷铁匠的儿子。这种早期环境在本田最初试制摩托车的日子里对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父亲对他解决机械问题的培养在本田早期的训练中起到了很大作用。由于家庭贫穷,9个孩子中有5个因营养不良而早早离开了人世。

本田是个穷学生,经常逃课,但他偏爱试验,富有启发性的试验方法学得最好。他一直喜欢机器和机械装置,当儿时第一次看到汽车时,他陶醉了,正如他自传中的一段所展示的那样:

“忘掉了一切,我跟在车后跑……我很激动……我认为正是那时,虽然我仅是个孩子,总有一天我将实现自己制造汽车的梦想。”

那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将不仅仅拥有这样一部机器,而且将成为生产它们的工业巨头之一。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本田公司终于挤进了拥挤的摩托车行业。并在5年内打败了250个竞争对手,使他实现了儿时的制造更先进的汽车的幻想。

本田承认他也曾犯有错误,正如他在密歇根技术大学接受博士学位的演讲中表明的那样:

回首我的工作,我感到我除了错误、一系列失败、一系列后悔外什么也没有做。但是有一点使我很自豪,虽然我接二连三地犯错误,但这些错误和失败都不是同一个原因造成的。

成功只有在多次失败后和对失败进行反省才能取得。

合作才能生存

一位生前经常行善的基督徒见到了上帝,他问上帝天堂和地狱有何区别。于是上帝就让天使带他到天堂和地狱去参观。

到了天堂,在他们面前出现一张很大的餐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围着桌子吃饭的人都拿着一把十几尺长的勺子。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可爱的人们都在相互喂对面的人吃饭。可以看得出,每个人都吃得很愉快。天堂就是这个样子呀!他心中非常失望。

接着,天使又带他来到地狱参观。出现在他面前的是同样的一桌佳肴,他心中纳闷:天堂怎么和地狱一样呀!天使看出了他的疑惑,就对他说;“不用急,你再继续看下去。”

过了一会儿,用餐的时间到了,只见一群骨瘦如柴的人来到桌前入座。每个人手上也都拿着一把十几尺长的勺子。

可是由于勺子实在是太长了,每个人都无法把勺子内的饭送到自己口中,这些人都饿得大喊大叫。

团结起来互帮互助,就能够克服困难,改变不利的状况。

发现希望

1973年12月,肯尼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拉昆村。当母亲看到婴儿只有半截身体时,哭得死去活来。做父亲的比较冷静,再三安慰妻子:“我们要面对现实,不要绝望,生命还在,希望还在。”

肯尼一岁半的时候做了两次手术,腰以下的神经无法恢复,连坐都成了问题。医生却劝肯尼的母亲:凡事要尽量靠他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做。母亲接受了医生的忠告,尽量让肯尼料理自己的事情。数月后,肯尼竟奇迹般地坐了起来。不久,他开始尝试用双手走路。

肯尼开始上学了,每天都要装上重达6公斤的假肢和一截假胴体。坐着轮椅上厕所很不方便,每次都有同学帮助他。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加上几位老师的爱护,使肯尼的心灵得到极大的净化。他爱生命,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肯尼是个摄影迷,一有空,他就挂上相机,摇轮椅到附近公园去。他一边给人拍照,一边说:“你的眼睛真漂亮,等照片洗出来我要挂在房间里做装饰。”说得姑娘们喜滋滋的。他帮妈妈买东西,有时也替邻居洗车、剪草。这对一个没有下肢的人来说,要有多大的毅力啊!

如今,肯尼已经是加拿大的小影星了。他成功地主演了影片《小兄弟》。他对记者说:“我在生活中没有困难,遇到困难就和大家一样,找出方法解决。”

小镇上,几乎每个人都迷恋着肯尼。有个老太太每天都站在门口,就是为了多看他一眼。

为什么人们都迷恋只有半截身体的少年肯尼呢?

肯尼的邻居乔安说:“每个人都有烦恼。但是只要看到肯尼,就会觉得自己的烦恼是何等的渺小。”

还有一位邻居说:“我们热爱肯尼,因为有了他,我们提高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我们要像肯尼那样,对生活充满自信!”

假如命运折断了希望的风帆,请不要绝望,岸还在;假如命运凋零了美丽的花瓣,请不要沉沦,春还在。生活总会有无尽的麻烦,请不要无奈,因为路还在,梦还在,阳光还在,我们还在。

他爱生命,爱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