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喜爱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和《孙子兵法》。当光武帝刘秀起兵攻打王莽时,冯异身为郡掾监督五县,与父城的长官苗萌一起守城,替王莽抗拒汉兵,不料在战斗中被汉兵俘虏。他看到刘秀的军队纪律严明,就带着苗萌等人归降了刘秀。他替刘秀出主意安抚民心,使刘秀受到社会众多阶层的拥护,于是刘秀拜他为偏将军,封为应侯。冯异为人谦让,不好自我夸耀。行路时与将军们相遇,他就将自己的车避到一边,让开道路。他的军队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有标记,军中都说他的部队军容整齐。每次部队驻扎下来,将军们坐在一起争论功劳时,冯异常常一个人躲到大树下,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攻下邯郸之后,重新调换将领,分别配备部下,军士们都希望跟随“大树将军”,因此光武帝刘秀特别器重他。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后人用“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比喻在作战时避开敌人的锐气,等敌人疲乏退缩时,狠狠地加以打击。
此典出自《孙子·军争篇》:“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军争篇》是孙子兵法中卷的第三篇,主要阐述两军如何争取战争的主动权。孙武认为:除了要知道“以迂为直”的策略以外,还必须把握作战的时间。
孙武说:“对于敌人的军队,要打击他的士气;对于敌军将领,要打乱他的决心。早晨士气最旺盛,午间逐渐懈怠,到了晚上就疲乏思归了。善于打仗的人,要避开敌军初来时的锐气,等到敌军懈怠、疲惫不堪时再去攻击,这是掌握士气的方法。
短兵相接
“短兵相接”用以形容敌我逼近,战斗激烈。
此典出自《楚辞·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楚汉相争初期,有一次刘邦攻占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从山东回军南下彭城,刘邦大败;项羽部将丁公率军紧追不舍。追到彭城西,两军展开大战,刘邦看情形估计自己很难脱身,便对丁公说:“你我都是英雄,何必苦苦相逼呢?”丁公听了刘邦的这句话,就顺水推舟,引兵退去,刘邦得以脱身。
司马迁在描写两军相遇时,有“丁公逐窘高帝彭城西,短兵相接”之句,意思是说:丁公追逐刘邦到彭城之西时,两军迫近,用刀剑等短兵器相接战。古时打仗的兵器,弓箭称为“长兵”,刀剑称为“短兵”,近身作战,必须用短兵器,故叫做“短兵相接”。
前徒倒戈
“前徒倒戈”比喻军队背叛,调转枪口攻击自己。
此典出自《尚书·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商纣王是个暴虐的国君。人民非常痛恨他。
当时,周国是商朝的附属国。
周文王励精图治,积极准备力量,决心消灭纣王。他善于笼络人心,因此许多诸侯国都背离商朝,归附了周国。
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周武王决心继承父亲遗志,完成灭商大业。
公元前1066年,武王率领兵士四万五千人,勇士三千人,战车三百辆,讨伐商纣王。各诸侯国纷纷起来响应。
周武王指挥大军向商朝别都朝歌,(现在河南省淇县)发起猛烈进攻,攻到牧野,(现在河南省汲县北部),距朝歌七十里路。周武王在牧野召开誓师大会,列举了纣王的种种罪状,号召将士团结战斗,奋勇杀敌。
当时,商纣王正在宫中和妃子饮酒取乐,突然听到这个消息,惊慌不已,匆忙率领七十万大军,赶到牧野迎战。商军官兵不愿替纣王打仗,战斗一开始,纣王前锋部队的士兵就,配合周军,掉转矛头向纣王杀去。结果商军大败,死伤无数,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把木杵都漂起来了。纣王走投无路,自焚而死。从此,商朝灭亡。
投笔从戎
“投笔从戎”比喻文人从军,志在四方。
此典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东汉初年,着名历史人物班超,自幼就立下了远大志向,从事家务,从不以劳苦自怨,读书广博,善于雄辩,有说服人的本领。
汉明帝永平五年,他哥哥班固奉令到洛阳担任校书郎(校勘书籍的官职),他也随母亲同去,由于生活困苦,不得不替官厅抄写文件,以便得点酬劳,维持家用。
有一次,他正在写字,猛然把笔掷在地上,叹口气说:“大丈夫纵然没有其他什么志愿,也应当学习傅介子、张骞一样,立功于国外,怎么能总是这样埋头于笔墨之间呢?”别人都嘲笑他,他说:“你们这班人怎懂得壮士的志气?”
后来,班超果然被派出使西域,付出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在西域发挥了最大的智慧,克服了各种艰难困苦,替汉朝和好了五十多个国家。
后来,朝廷按照他的功劳,封他为定远侯。
直至和帝时,才因年老回国。在西域住了三十一年。
兵不厌诈
“兵不厌诈”意思是作战时可以使用诈术,最后达到使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的目的。
此典出自《韩非子·离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虞诩,字升卿,是东汉安帝时的武都太守,有一次,他奉命带领几千人马到甘肃境内去和羌人作战,他下令日夜兼程,所过之处每天都增加挖掘煮饭用的灶,前后挖了几十个,有人迷惑不解,就问他说:“从前孙膑每天减灶,而你每天增灶,是什么道理呢?”虞诩答道:“兵不厌诈,敌人人数比我们多,但看到我们每天增灶,就会认为我们每天都在增加兵员,就不敢跟踪追击了。
减灶是‘示弱’,增灶是‘示强’,情况不同,办法也就不同。”结果羌人果然中计了,遭到失败。
哀兵必胜
“哀兵必胜”比喻兵力相当的两军对垒,心情悲愤的一方必胜。后指受压迫、受欺凌而奋起反抗的一方必定取胜。
此典出自《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指国家的土地、人民、主权)。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老子》第六十九章,是老子关于军事问题的一篇论述。其主要论点是:
一、不要发动侵略的战争;
二、各国的国君都懂得“柔胜刚”的道理,天下就没有战争了;
三、抗击侵略者时决不可轻敌;
四、反侵略的国家必胜。
老子说:“古代用兵的人有这样的话:
我不做主动挑起战争的‘主’,而要做被迫进行战争的‘客’。我不进入别国领土一寸之近,可以退回本国领土一尺之远。
王侯能这样‘守柔’,国家就将没有战争。
这就是说,在军事行动中,可以没有行伍,不用严阵;可以不用袒露出胳臂,摆出争斗的架势;手里可以不持兵器,或许就不战而胜,要捉的敌人,或许根本没有了。这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如果真有敌人进攻,则决不可轻视。灾祸莫大于轻视敌人。轻视敌人,几乎要丧失我们的土地、人民和主权。两国打仗时,受侵略而怀着悲愤心情的一方,必将打胜仗。”
拔旗易帜
后人用“拔旗易帜”比喻取而代之。
此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楚汉相争时,韩信率领汉军攻打赵国。双方交战前,韩信在赵军营垒附近预先埋伏两千名轻骑兵。交战时,汉军假装败退,引诱赵军追击。这时预先埋伏的汉军乘机占据赵军营垒,拔掉赵军军旗,插上汉军旗。赵军回来,以为汉军已经把赵军的兵将全部俘虏,顿时全军溃乱。
兵不血刃
“兵不血刃”形容没有打仗就获得了胜利。
此典出自《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议兵》是战国时的思想家、哲学家荀子论述军事问题的一篇文章。
荀子说:用兵的目的在于禁暴除害,而不在于争夺。仁义之师统治的地方,就会出现大治的局面,仁义之师所到之处,人民就会得到教化。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都是以仁义之师行于天下。因此,周围的人都喜爱他们的美德,他方的人都仰慕他们的仁义。如此一来,不必使用武力,人们就会来归服了。德行如果达到这样好的程度,它的影响就会遍及到四方。
兵贵神速
“兵贵神速”意思是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最为重要。
此典出自《三国志·魏志·郭嘉传》:“大祖将征袁尚……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袁绍乘机扩大自己的实力,占据冀、青、幽、并四州(今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区),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
北面辽东、辽西、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三郡地区,居住着少数民族部落联盟,其中辽西单于蹋顿势力最强,袁绍采用和亲政策以笼络他们。
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大战。袁绍战败,不久病死。袁绍幼子袁尚乘机自立冀州牧,长子袁谭和袁尚发生矛盾。公元203年,曹操出兵讨伐,袁氏兄弟这能齐心协力一致对外。曹军刚一撤走,袁氏兄弟,竞自相残杀起来。公元204年,袁谭夺取安平、勃海、河间等郡,袁尚被迫投奔次兄袁熙。曹操乘机攻打袁谭。公元205年,曹军攻陷勃海郡城南皮,杀死袁谭。袁熙部将焦触、张南等乘机背叛,袁熙、袁尚只好投奔辽西的蹋顿单于。
蹋顿感念袁绍的恩泽,决心支持袁氏兄弟。经常派兵侵犯曹操,曹操深感忧虑。
公元206年,曹操决定亲自率兵征讨北方三郡,消除边患。曹军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达河间的易城(今河北雄县西北)。谋士郭嘉对曹操说:
“用兵贵在神速,使敌人难以预料。我们应当把辎重留下,派轻兵日夜兼程,深入敌境,出其不意发动进攻,这样才能取胜。”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亲自率领数千精兵轻装北进。在距离柳城还有一百多里的白狼山,曹军与蹋顿的数万骑兵相遇。双方兵力相差悬殊,曹军将士以一当十,士气高昂,奋勇杀敌。蹋顿军队大败,蹋顿和许多将领都死于乱军之中。
袁熙、袁尚听到这个消息,都慌忙向东逃跑,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曹操占领柳城后,就下令班师南归。有人问曹操为什么不乘胜追击,曹操说“不攻自破,他们会自相残杀的。”不出曹操所料,不久,袁熙、袁尚果然被公孙康杀掉。
步步为营
“步步为营”形容进军谨慎;也用来比喻行动、做事谨慎。
此典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刘备率领大军去攻取汉中。守将夏侯渊得知消息,便差人上报操闻之大惊,亲率四十万大军抵敌。
夏侯渊知援兵已到,仍固守定军山,未曾出战。曹操命夏侯前去诱敌。蜀将黄忠即派牙将陈式出战迎敌。尚诈败而走,陈式追击,行到半路,两山上滚木擂石打下来,无法前进。正准备撤回时,背后夏侯渊冲出,陈式被生擒。败军逃回,黄忠慌忙去找法正商议。法正说:“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
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战而擒之。”黄忠采纳他的计谋,把各种战利品赏给军士。黄忠军步步为营,生擒了夏侯尚。夏侯渊怒不可遏,立即要出战黄忠。张合劝夏侯渊说:
“这是法正的计谋,将军不可出战,只宜坚守。”夏侯渊拒不听从劝谏,分兵围住对方,大骂挑战。下午,法正见曹兵倦怠,乃将红旗一展,鼓角齐鸣,喊声大振,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一刀砍为两段,曹兵大溃,四处溃逃。
长驱直入
根据曹操《劳徐晃令》中的话,后人用“长驱直入”这一典故比喻军队快速前进,如入无人之境。这句成语有时也写作“长驱径入”或“长驱直进”,意思相同。
此典出自曹操《劳徐晃令》:“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直)入敌围者也。”
东汉末年,徐晃,当过郡吏,骑都尉,后来归顺了曹操。徐晃精通军事,智勇过人,曾为曹操屡建战功,深得曹操赏识。为了夺取汉中,曹操命徐晃和夏侯渊把刘备阻拦在阳平。取得胜利以后,又奉命助曹仁征讨汉将关羽。徐晃利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大败关羽。事后,曹操给徐晃写信,赞扬了他大获全胜。信中说:我带兵打仗三十几年,所闻古代善用兵的将领,还没有长驱直入敌人包围圈的。你这次大获全胜,其功劳超过了古代的良将孙武和穰苴。
城下之盟
“城下之盟”指的是在敌人的武力威逼之下,被迫签订屈辱的盟约。
此典出自《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春秋时期,各国争霸。有一次,楚国派兵攻打绞国,楚军直逼绞国的南门。楚国大夫屈瑕(官居莫敖,又称莫敖屈瑕)说:“绞国只是一个小国,而且做事草率。做事草率,就缺少谋略。我看,我军砍柴的人外出打柴时,不用派兵加以保护。
这样,可以引诱敌军出城。”楚王采纳了屈瑕的建议。果然,绞军俘获了三十个楚军的砍柴人。第二天,绞军争抢着出城,在山上追赶着楚国砍柴人。没想到,楚军早已镇守在绞国的北门,并在山下设有伏兵。楚军大败绞军,逼着绞国签订了耻辱的城下之盟,然后班师回国。
出其不意
“出其不意”比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
此典出自《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计篇》是孙子兵法上卷第一篇,是孙武军事思想的概述,主要论述决定战争胜败的各种主要因素。
孙武在论述到军事家取胜的办法时说:
打仗是一种奇诡多变的行动,要因时、因地、因事制宜,临机决断。本来能打而向敌人表示不能打;本来准备要打而向敌人表示不想打。准备从近处进攻,而表示将从远处进攻;将从远处进攻而表示将从近处进攻。敌人贪利就用利诱,乘敌人混乱而夺取胜利。敌人坚实,应严密戒备;敌人强大,应避开他们的锋锐。敌人暴躁易怒,就扰乱他,使之轻举妄动;敌人卑怯,就设计使之骄傲而丧失警惕。
敌人安稳,就设法使他疲劳被动;敌人内部团结,就设法离间。要以神速的行动,乘敌人不及防备、意料不到时进击。这就是军事家取胜的办法,不能预先作出死板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