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爱国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10619000000008

第8章

赏罚分明

“赏罚分明”比喻奖赏有功者,处罚有过者,界限非常分明。

此典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三月丙午,入曹。……令无入僖负羁之宫而免其族,报施也。魏、颠颉怒曰:“劳之不图,报于何有!”僖负羁氏。魏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杀颠颉以徇于师,立舟之侨认为戎右。”

春秋时期,晋文公打败了卫国和曹国,以前逃难时所受的那股怨气消除了。

大家都兴高采烈。赵衰提醒晋文公,说:

“大丈夫有怨报怨,也别忘了有恩报恩哪!”晋文公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听到赵衰的话说:“当然!当然!请问报谁的恩?”赵衰回答:“当初主公不是说过吗?如果您能够回到晋国的话,必定报答僖大夫的恩情。”晋文公着急地说:“哎呀,真糟糕!在哪儿呀?为什么曹国大夫的名单上没有他呢?”经过认真地调查,才知道僖负羁被革了职,现在住在北门,成为一般老百姓了。晋文公立刻下令保护北门;然后又下了一道很严厉的命令,说:“不管是谁,只要侵犯了僖家的一草一木,就以死罪论处。”他留下一部分人马在城里,自己回到城外的大营里去。

魏和颠颉两个人听到这道命令,心里很不服气。

两人出于嫉妒,带了几名小兵包围僖负羁的房子,从四面八方放起火来。正巧那一天风大,没过多久,北门一带就烧得通红。

狐偃、胥臣等发现北门起火,急忙地领着士兵赶过去。仔细一瞧,原来是僖负羁的家着火了。他们立刻动手救火。

一直忙到天亮,才把火扑灭。这时晋文公也赶来,默然地注视着眼前的景象。

僖负羁被烧得面目全非,听说晋文公到了,痛苦地睁开眼睛瞧了他一眼,就咽气了。

晋文公非常悲愤。他查出是魏和颠颉放的火,就要把他们处死。赵衰说:“他们两个人跟着主公颠沛流离了十九年,最近又出生入死立了大功,还是从轻发落吧!”晋文公说:“有功劳的人就可以犯法吗?那以后我的命令还有用吗?功是功,过是过,赏罚必须分明。”赵衰说:“主公的话当然有道理,不过魏是咱们将军当中最勇猛的,杀了他实在可惜。再说这次放火是颠颉指使的,杀了他也就算了,何必再杀魏呢?”晋文公,思忖了一会儿,说:“魏虽然勇猛,可是受了重伤,看来也活不成了,就按照军令杀了吧!”赵衰说:“让我先去看看。如果他真的不行了,就照主公的话治死他;如果他还很健壮,不如留下他,让他戴罪立功。”晋文公点了点头,说:“由你去办吧!”然后转身对荀林父说:“你把颠颉带到这儿来!”

荀林父带颠颉进来了。晋文公破口大骂:“你为什么违犯军令,烧死僖负羁?”

颠颉明白十九年来的功劳算是白费了,无论如何也免不了一死,就毫不客气地挖苦说:

“介之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你吃,你把他烧死了;僖负羁给你酒肉吃,当然应该受到同等的对待呀!”晋文公听了,气得青筋暴露说:“介之推是自己跑掉的,怎么能怪我呢?”颠颉顶他一句说:“僖负羁又没跑到绵山上去,你怎么不早点儿去探望他呢?如果你真心诚意地想报恩的话,为什么不去请他来呢?”晋文公更加恼火了,没有心绪再跟他辩解,就叫武士把颠颉推下去斩了。

赵衰奉了晋文公的命令去看魏。魏的胸脯受了重伤,有气无力地躺着。一听说赵衰来看他,本来心直口快的他竟生出了急智。他叫左右的人尽快用布帛裹紧他的胸脯,咬紧牙根,亲自出来迎接赵衰。

赵衰一愣,问他:“听说将军受了重伤,怎么起来了呢?主公叫我来看看你,你还是躺下来休息休息吧!”魏说:“主公派大臣来看我,我哪儿敢失礼呀!我知道自己犯的是死罪,如果能免我一死,我将尽力报答主公的大恩和诸位的情义!”说完,他故意在赵衰面前施展他的身手,向前跳了两次,又往高处蹦了三次。赵衰赶紧阻止他说:

“将军好好休养,我替你去向主公求情就是了。”

赵衰回去一五一十地向晋文公转告了魏的话和又跳又蹦的情形。晋文公虽然心里高兴,嘴里却不说什么。他当着大臣们的面问赵衰:“魏和颠颉在一起,颠颉放火,他也不阻挡他,该当何罪?”赵衰说:“革去官职,让他戴罪立功。”于是晋文公就革去了魏的官职。大家都倒抽一口冷气,面面相觑,议论着说:“颠颉和魏跟着主公颠沛流离,立下不少功劳,最近还打了胜仗。然而一旦犯了军令,重的死罪,轻的革职。如果其他人犯了法,那结局就可想而知!”上下三军全都领教了国君赏罚分明的态度,谁也不敢违法犯纪。

上行下效

“上行下效”的意思是,上面的人喜欢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

此典出自汉代班固《白虎通三教》:“教者仿也,上为之,下效之。”

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责他的过失,为此总是闷闷不乐。

一天,齐景公宴请文武百官,席散后,大家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箭鹄的中心,文武百官也全都高声喝彩:“好呀!妙呀!真是箭法如神,举世无双”。

事后,齐景公把这件事情对他的臣子弦章说了一番。弦章对景公说:“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说:‘上行而后下效’。大王喜欢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欢吃什么;大王喜欢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欢穿什么;大王喜欢人家奉承,所以,群臣就常向大王奉承了。”

十二金人

人们用“十二金人”纪咏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事件。有时也用来比喻建功立业。

此典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经过南征北战,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之后,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统一了天下,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这就是强盛一时的秦王朝。为了加强统治,他把天下分成三十六个郡,郡里设置郡守掌管一郡政事、郡尉辅佐郡守并主军事、监御史监视郡守,不把老百姓称为“民”了,而称为“黔首”。举国上下饮酒同庆。把天下所有的兵器都收到咸阳。

这些兵器被熔化后铸为乐器及十二尊铜人,每个铜人重约千石,摆放在宫廷中。

食鱼无反

“食鱼无反”的本意是,吃鱼的时候,不要把反面也吃光。后人用它劝诫国君不要耗尽民力。

此典出自《晏子春秋》:“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臊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之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这段话意思是说:

春秋时期,齐景公巡视纪地(今山东寿光县南),当地老百姓把从地下挖到的一只金壶献给景公,景公叫人把壶盖打开,发现壶里面藏有两片竹简,上面用红漆写着八个字:“食鱼无反,勿乘驽马。”齐景公说:

“写得真好?食鱼无反,吃鱼时吃了一面不要把另一面也吃光,可以防止鱼腥太重;勿乘劣马,因为劣马不能走远路。”晏婴对他说:“您说的不对。‘食鱼无反’,告诫后代的国君不要耗尽民力!‘勿乘驽马’,是忠告国君不要把小人放在自己的身旁!”齐景公问道:“按照你的意思,纪国的国君有此丹书,应该是很有远见的人了,但是纪国为什么会在我执政的一百多年前就被齐国灭掉了呢?”晏婴回答道:“纪国灭亡是有原因的。我听说,贤明的国君,应把自己的主张写在竹简上,张挂在城门上、里弄口,让全国的百姓都知道。而纪国的国君虽然有好的主张,却把它藏在金壶里,埋在地下,这样一来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所以纪国除亡国之外,还有什么选择呢!”

王室完了

“王室完了”隐喻一个国家或朝代的灭亡。

此典出自《史记·周本纪》:“五十九年,秦取韩阳城、负黍,西周恐,倍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令秦无得通阳城。秦明王怒,使将军攻西周。西周君奔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归其君于周。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五十七狐。后七岁,秦庄襄王灭东、西周。东、西周皆人于秦,周既不祀。”

战国时候,周赧王打了败仗,没能拿到一点战利品,出征前借老百姓的钱也还不了,天子只好在高台上躲避债主的吵闹。

大臣们报告的事比那要账的事儿更倒霉。领头的是西周公,后面跟着一群大臣们。他们惶恐地嚷嚷着说:“不得了!不得了!秦国的军队打到西周来了!”天子吓得差点晕过去,哭丧着脸问西周公:“各国的诸侯呢?燕国和楚国的军队呢?”西周公说:“各国的诸侯连自己还顾不过来。秦国打败了韩国,夺去了阳城(在河南省登封县东南)和负黍(在登封县西南),杀了四万多韩国的士兵。燕国和楚国的军队早就回去了。如今咱们既没有像样的军队,又没有粮饷、草料,简直就是坐以待毙!”周赧王说:“那就逃到三晋去吧。”西周公说:“有什么用呢?天子归附了三晋,等到秦国把三晋灭了再去归附秦国,反倒多受一回罪,丢两次脸。我看还不如直截了当地投降秦国,也许还能留下一点儿地位。”周赧王只好带着自己的子侄和大臣到太庙去,对着上代祖宗痛哭了一场。西周公到秦国兵营去投降,献上了三十六个小城,三万户口。

周朝的天子周赧王到了咸阳后,红着脸见了秦昭襄王,鞠躬认错。秦昭襄王看到他这个样子,禁不住地替他难受,就把梁城赐给他,称他为周公,这位由天子降为周公的老头儿,心里烦恼,再加上路上的劳累,到了梁城就病危了。不到一个月工夫,就死了。秦昭襄王立刻收回了周公的领土,拆了周朝的宗庙。从此以后,西周结束了。

秦昭襄王灭了西周以后,列国诸侯就更不敢得罪秦国了,都争先恐后地先派使臣到咸阳去道贺。韩桓惠王头一个朝见秦昭襄王,紧跟着就是齐、楚、燕、赵,都派使臣去朝贺。秦昭襄王一看,列国诸侯全都来了,却只少了个魏国,魏王没派人来。秦昭襄王要派河东太守王稽去征伐。王稽跟魏国一直有交情,就偷偷地派人去告诉魏安僖王。魏安僖王得到了这个消息,立刻让太子连夜赶到秦国来道歉。就这样,六国的诸侯全都归顺了秦国。

到了公元前251年秋天,这位精明强干、一心一意想统一中国的秦昭襄王,不久便病死了。

太子安即位,就是秦孝文王。

当时,秦孝文王已经五十三岁。他立子楚(就是王孙异人)为太子。秦孝文王即位三天,“中毒”身亡。子楚即位,称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封华阳夫人为太后,封赵姬为王后,儿子赵政为太子。

这位秦庄襄王是吕不韦一手培养起来的,因而他必须要重用吕不韦。蔡泽就告了病假,交了相印。于是秦庄襄王拜吕不韦为丞相,封他为文信侯,把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俸禄封给吕不韦。

吕不韦对秦庄襄王说:“我近来得到各地的报告,都说东周公为了秦国接连去世了两位君王,认为秦国不能安定,他就派使者去游说各国,要重新联合抗秦。我觉得咱们既然把西周灭了,就不能再留着东周”。秦庄襄王就拜吕不韦为大将,带着十万兵马去打东周。东周本来就是快要灭了。如今哪经得住狂风暴雨?周朝从武王即位(公元前1122年)到东周君被秦国掳去(公元前249年),总共874年,从此就完结了。

尾大不掉

“尾大不掉”是说尾巴太大就不好摇动,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调动指挥。

此典出自《左传·鲁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春秋时期,楚灵王消灭了陈、蔡两个小国之后,准备在蔡设置城邑,派楚公子弃疾担任蔡公,管理蔡地的事务。当时,楚公子弃疾已经手握重权,名闻诸侯,如果再让他担任蔡公,掌管蔡地,就像是为虎添翼,留下隐患。为此申无宇委婉地说:

“最了解儿子的莫过如父亲,最了解臣子的莫过如君王,公子弃疾是大王的儿子,如何安排是大王的事。不过我听说从前郑庄公建栎城,后来两个儿子争王位,盘踞在栎城的那个最终夺得王位。相反,齐桓公建谷城,派外人管仲掌管城中事务,到今天仍然平安无事。这就是亲贵大臣不宜出任地方官,逃亡来的臣子不宜担任朝中要职的原因啊!大王难道不应该再认真考虑吗?”

楚灵王听后,沉吟了一会儿,然后又问道:“一个国家除了都城外,如果另外还有一座大城,那将会怎样呢?”申无宇回答说:“历史上诸侯各国据大城反叛的例子很多,从前郑庄公的弟弟段据京城反叛,守国的大臣据萧、亳异地杀了君主子游,齐大臣雍廪据渠丘杀齐君无知,卫大臣宁殖、孙林父据蒲、戚异地驱逐了国君。因此一个国家别外还有一座大城是非常危险的,就像树枝的末端过重会折断,动物的尾巴过大难以摇动一样,这些简单的道理,大王应该知道(“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但楚灵王最终还是拒绝了申无宇的劝告,坚持让弃疾担任陈蔡公,负责陈、蔡地的事务。

文事武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勇有谋,有胆有识,治国如此,做人也如此。

此典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

公元前501年,齐景公正打算拉拢鲁国的中原诸侯,把齐桓公当年的事业重新干一番,正巧鲁国的阳虎来到齐国来,请齐景公派兵帮他去攻打鲁国。

阳虎是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那么为什么一个家臣就有这么大的势力呢?

事情是这样的:鲁国的国君鲁昭公被大夫季孙如意(季孙行父的孙子)赶走了不可能回来。

鲁国的老百姓都拥戴季孙氏,说鲁昭公失了民心,不配做国君。他死在国外,谁也不会去可怜他。鲁国的政权全部掌握在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大夫手里。鲁昭公死在国外,三家大夫立鲁昭公的兄弟为国君,就是鲁定公。而实地上鲁定公也只是个名义上的国君,大权还是在他们三家手里。

一国的几家大夫得到了实权,国君独尊的局面就给打破了。大夫夺取国君的实权,大夫的家臣又想夺取大夫的实权。

公元前502年,季孙氏的家臣阳虎不但要夺取季孙氏的大权,而且还要把季孙、孟孙、叔孙三家灭了,打算把整个鲁国大权控制在自己手里来。“三桓”被逼无奈,只好联合到一块儿去对付阳虎,才把阳虎打败。他跑到齐国,请齐景公派兵帮他去打“三桓”。齐景公觉得不能这样做。晏平仲请齐景公把阳虎送回鲁国去。齐景公就把阳虎逮住押回鲁国去。半路上阳虎买通了看守他的人,逃走了。齐景公给鲁定公写了一封信,告诉他阳虎偷跑了,还约鲁定公到齐、鲁交界的夹谷(在山东省莱芜县)商议。鲁定公自己不敢做主,就把三家大夫请来商量。

季孙斯(季孙如意的儿子)对鲁定公说:“齐国为了袒护先君昭公,三番两次地来打咱们,搞得我们鸡犬不宁。现在他们愿意和好,咱们怎么能不去呢?”鲁定公说:“我去开会,谁当相礼跟我一块儿去呢?”大夫孟孙何忌推荐鲁国的大司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