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王泠然用不冷不热的话写道:“倘若你因为做了高官成了贵人而把老朋友都给忘了,那么你应该知道,文人的前途是无法预料的,不知哪一天我也当了高官,与你平起平坐,我也傲气十足,对你也侧眼相视。那时你即使懊悔地向我道歉,我还会有好的脸色对你吗?”
“贵人多忘”这个成语,就来源于王泠然这封信。原文如下:“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台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
急流勇退
原意为在急流中果断地回舟退出。比喻人在顺利或得意时,应及时引退,明哲保身。
此典出自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
四年一度的进京赶考又开始了,各地的才子都纷纷准备钱物赴京。
这一天,举子钱若水路经华山,因听说陈抟道长在此山修道,便上山求见,并欲拜陈抟道长为师。
陈抟道长一见钱若水眉清目秀,神采俊逸,不觉心中一阵喜欢,但若提到要拜他为师,他不免仍有些犹豫不定,毕竟他已多年不曾授徒了,于是,陈抟道长说道:“待我明日请来师兄再作决定吧!”
陈抟的师兄是个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道长,他盘坐在榻上,眯着眼睛仔细端详着钱若水。“你资质聪颖,是个适宜做官且能在‘激流中勇退’的人。”过了一会儿,他微睁二目笑着对钱若水说道。
钱若水进京赶考,如愿以偿中了进士,在官场上也很顺利,一直升到枢密使职位,而此时他正是年富力强,官场得意,建功立业的时候,然而他却并没有忘记老道长的话,决心辞官回家,急流勇退。
千军万马
形容兵马很多或声势浩大。
此典出自唐·姚思廉《梁书·陈庆之传》。
南朝时梁高祖萧衍手下陈庆林长得非常威武,身高8尺,虎背熊腰,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梁朝基业立下汉马功劳,是梁朝不可多得的猛将。
这年,陈庆之据守边关。忽然北魏聚集30万兵马入侵,将陈庆之团团围住,形势十分危急。
当时陈庆之手下只有7000人马。将士们看到敌军声势浩大,力量对比十分悬殊,个个惊恐不安。
陈庆之想:如果让敌军突破边关,他们将长驱直入,京城和各地的百姓都要惨遭涂炭,这是多么可怕的局面啊!
然而,他显得十分镇定,每日照常起居,与将士们商讨军情;即使在亲临前沿视察敌情时,也谈笑风生,毫无惧色。
将士们以为主将必有退敌之策,渐渐地也就不再怯敌了。
北魏主帅见自己兵临城下,梁军却稳如泰山,不禁疑惑起来,一时间竟不敢轻举妄动。
陈庆之趁两军相持之机,暗自察清了敌军兵力部署,同时自己军中坚甲厉兵,加强演练,并反复研究,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破敌计划。
一切准备就绪,这天午夜刚过,陈庆之集合全营将士,作了战斗动员。他命令立刻吃饭、喂马,凌晨时实施突围。为了便于夜战,他要全军一律身穿白袍。陈庆之说,“我自出战以来,驰骋南北,攻战城池,博杀敌众,以寡胜众之战不止一次。各位将士精诚团结,视死如归,跟着我立下了无数战功。敌人把我们看作眼中钉肉中刺,非拔掉我们不可,我们躲是躲不过去了。眼下,敌军有30万之众,我军只有7000人,破釜沉舟,拼死一战,或许还有生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敌军有铁骑数万,在平原作战对我们不力,所以在突围之后,我们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攻占敌人城池。大家要舍命拼杀,各位将领更要身先士卒!”
梁军听了陈庆之一番话,各个精神振奋,摩拳擦掌,决心与敌军一决胜负。
凌晨之际,一声炮响,梁军7000名将士身着白袍奋勇杀出。北魏军队毫无准备,溃不成军,被梁军杀开一条血路,突围出去了。
紧接着,梁军按照既定战略,瞅准敌军兵力不足的城池,急攻而下,消灭了万余敌军,缴获了大量的马匹、布帛和粮草。就这样,陈庆之所率部队以运动战方式,时东时西、忽南忽北,在局部上形成对敌军的“以寡制众”,一连攻占了几座城池,逼迫敌军不得不退兵议和。
当时北魏百姓,看到陈庆之所属将士一律身着白袍,在疆场上驰来奔去,所向披靡,就编写了一段民谣颂扬他。其中有这样两句:
名师大将莫自牢,
千军万马避白袍。
陈庆之治军有方,大获全胜,受到梁高祖的嘉奖。
狭路相逢
道路狭窄,相遇时不易避开。
此典出自宋·苏轼《艾子杂说》。
古时候,营丘这个地方,有个读书人,学问不高,但喜欢诡辩,常常把无理变成有理。
有一次,他来到艾子家中,说:“艾子,你是个大学问家,你能说说大车的下面和骆驼的脖颈上,为什么总挂个铃子吗?”
艾子回答说:“车子和骆驼的体积都很大,两者如果在夜间狭路相逢,恐怕无法避让,所以挂上铃子,使对方在未相遇时先听到铃声,就可以设法回避。”
营丘人反问道:“宝塔上也挂着铃,难道也是因为夜间走路要设法回避吗?”
艾子回答说:“这当然不是,而是另有原因。许多鸟鹊都喜欢在高处筑巢,粪便撮得到处都是。塔上挂铃,目的是为了惊散鸟雀,不让鸟雀在塔上筑巢,它怎么能跟车子和骆驼之事类比呢?”
营丘人又争辩说:“那么鹞鹰的尾巴上也挂着一个小铃,哪有鸟鹊会去鹞鹰的尾巴上筑巢呢?”
艾子听了哈哈大笑,说:“你这个人的思路太怪,太不合常理了!鹞鹰尾巴上装有小铃,是因为它出去捉鸟雀时,缚在脚上的绳子容易被树枝缠住。尾巴上装了小铃,它的主人便能循声找到它,怎么能说为防止鸟鹊筑巢呢?”
营丘人若有所悟,说:“唔!我懂了!我见到过大出丧,队伍前面的人手中摇着铃,嘴里唱着歌,过去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现在才知道是为了怕被树枝绊住脚,但不知缚在那摇铃人脚上的绳子是皮绳,还是麻绳?”
最后,艾子怎么也忍不住了,他昂起头,带着讥笑的口吻对他说:“你胡扯些什么!那摇铃的人是给死者开路的,因为死者生前喜欢和人瞎争,所以摇摇铃,让那喜欢瞎争的死人开心一点罢了。”
前车之鉴
比喻以前的失败,可作为以后的教训。鉴:铜镜。
此典出自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贾谊是西汉时洛阳人,从小就有神童之称,18岁时就已远近闻名了。
汉文帝听说贾谊很有才学,就派人把贾谊请到京都担任博士。那时,贾谊才二十岁。
有一次,贾谊上书给汉文帝,讲述治理国家的道理时说:
“秦朝的时候,宦官赵高教导秦始皇的次子胡亥,单教他怎样去处决囚犯,所以胡亥所学习的,不是斩杀犯人,就是怎样灭族。秦始皇死后,胡亥当上了皇帝。他在即位的第二天就杀人,有人用忠言劝告他,他认为是诽谤;有人向他呈送治国安民的计策,他认为是妖言。他杀起人来,简直就像割草一样。那么,难道胡亥天生就是这样残暴的吗?不是的。这完全是教导他的人教得不合理,才造成的恶果呀!俗语说:‘不熟悉做官的,只要看看他所办的公事成绩如何,就可以知道了!’俗语又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看到前面的车子倒下来,后面的车子就应停下来,不应该再往前走。’秦朝天亡的前车之覆,应该作为我们的后车之鉴呀!”
汉文帝看了上书,认为贾谊讲得很有道理,不久便把贾谊升为大夫。后来,汉文帝继续提拔贾谊,却遭到绛侯周勃等人的反对。于是汉文帝派贾谊出任长沙王太傅,后又调任梁王太傅。贾谊一直郁郁不得志,死时年仅32岁。
千人所指
千人:是指许多人;指:是指责。比喻品行恶劣,触犯众怒,受到众人的指责。“千人所指”又称“千夫所指”。
汉·班固《汉书·王嘉传》。
西汉哀帝时侍臣董贤相貌俊美又善于奉承,很受哀帝宠信。在宫里,与他形影不离;外出时,与他同乘一车。
董贤得宠后,他的家人也跟着享福:妻子被召进宫内享乐,妹妹被选为妃子,父亲封侯赐爵,岳父和小舅子也当了高官。哀帝还特地为他造了一座富丽的住宅,宅内装饰极其考究,屋柱和窗格都用绵缎包裹;四方进贡的宝物,宁愿自己用差一些的,而把最贵重的赐给董贤。
尽管如此,哀帝觉得对他还不够好,想找机会封他为侯。不久,机会终于来到了。
哀帝没有儿子,又体弱多病,东平王和王后串通起来搞迷信活动,暗地里诅咒他早日死去,东平王好即位称帝。不料,这件大逆不道的事被两个朝臣知道了,他们联名写了一道奏章,通过太监宋弦向哀帝告发。结果,东平王畏罪自杀,王后被处死。
事后要论功行赏,有人迎合哀帝心意,建议把通过太监宋弦送奏章改为通过董贤送,这样,便可封董贤为侯。哀帝听了大喜,亲自起草了一道诏书,把董贤和那两个朝臣一起封为侯。
诏书下达后,丞相王嘉和御史大夫贾延竭力加以反对。他们建议让朝官讨论,董贤在这一事件中是否有功、该不该封侯。哀帝心虚,只好把这件事搁下来。
公元前2年,哀帝的祖母傅太后去世。哀帝以傅太后有遗命为名,加封给董贤二千户。王嘉接到诏书,把它封起来退给哀帝,并又进行劝谏。他在奏章中写道:
“董贤靠着陛下的宠信,骄奢放纵,毫不收敛,恶名远扬,引起四方公愤。俗语说,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为他今后的下场寒心。
望陛下考虑到祖宗创业的艰难,别再这样做了!”
王嘉这一行动,极大地触怒了哀帝。哀帝派使者逼王嘉服毒自杀,王嘉严词拒绝,在狱中绝食身亡。
哀帝治死王嘉后,没有人再敢向他直言进谏了。于是他任命董贤为三大公之一的大司马,这时董贤才过二十二岁。从此,董贤操纵朝政,所有奏章都要通过他才能给哀帝,连新任的丞相对他也惧怕三分。他的权势越来越大,几乎要和哀帝平起平坐了。
但是,好景不长,这种状况仅继续了一年多时间。公元前1年,哀帝病死,董贤失去靠山,王太后罢了他的官。被罢官的当天,董贤就和他的妻子畏罪自杀。抄没的家产变卖下来,竟高达四十三万钱。
洛阳纸贵
形容文章好,流传广。连纸都涨价了。
此典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左思传》。
左思是西晋时有名的文学家,但他小时家里很穷,经常吃不饱饭,再加上人长得丑,他很气馁,不爱说话。
在他出名以前,他曾经花了一年时间写了一篇《齐都赋》,但是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左思并不感到气馁,他坚信自己能够写出流传千古的作品来。于是,他更加努力,打算写一篇《三都赋》。所谓“三都”,指三国时魏国的都城邺城(今河南安阳)、蜀国的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吴国的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要为“三都”作赋,是需要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和很广博的知识的,当时的一般文人都不敢去写这个题目。
左思要写《三都赋》的消息传开以后,洛阳的名士们都嘲笑他不知天高地厚,说:“我们都不敢写,他这个无名小辈倒要逞能。”左思不管别人怎样议论,自己坚持潜心写作。
他为了写好《三都赋》,到处去查阅资料,走访那些了解三都历史掌故的人。他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都在构思,为了捕捉到那些一闪即逝的灵感,他在家里到处都贴上纸条,放上笔墨,偶尔想到一句或一个词,他都马上记下来。就这样,左思花了十年的功夫,终于把《三都赋》写成了。
这时的左思仍然没有名气,他写的《三都赋》也没有马上引起人们的注意。左思就把文章拿去请当时在文学界声望很高的皇甫谧指教,皇甫谧反复推敲后,赞不绝口,并且欢然提笔为《三都赋》作序。文学界的知名人士张载和刘逵在读了《三都赋》后也非常欣赏,还为《三都赋》作了注释。在当时以博学而着称的张华称赞《三都赋》说:“写得好极了!可以和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相媲美!”
有了这么多名家的推荐和赞赏,左思的名声大震,《三都赋》也在洛阳被人们争相传抄。一传十,十传百,整个京城洛阳都轰动了。因为要抄《三都赋)的人太多了,洛阳城里的纸张也供不应求,纸价也涨了许多。
后来,人们就用“洛阳纸贵”来形容作品精妙,广为流传。
下车泣罪
表示为政宽仁,感于自己政教之责而哀怜罪人。
此典出自汉·刘向《说苑·君道》。
禹治水有功,又深受百姓爱戴,舜便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他。
有一次禹乘车出外巡视,见到有个犯罪的人被押着走过。禹吩咐把车停下,问:“这人犯了什么罪?”
押送的人回答说:“他偷了别人家的稻谷被抓住,我们把他送去治罪!”禹听了便下车,来到那罪人身旁,问:“你为什么要去偷别人家的稻谷呢?”
那罪人看出问话的是个大人物,以为受到严惩,吓得低着头不敢吭声。禹对此并不生气,一面对他进行规劝,一面流下泪来。禹左右的人见了,都很不理解。其中一个问道:“这人偷了东西,该送去受惩罚。不知大王为什么流下眼泪?”
禹擦了擦眼泪回答说:“我不是为这个罪人流泪,而是为自己流泪。从前尧和舜做首领的时候,老百姓和他们同心同德;如今我做了首领,老百姓却不和我同心同德,做出这种损人利己的事来,百姓所以犯错,在于我的过错,是我对他们教育不够。所以我内心感到非常痛苦!”武士和罪犯听了都深受感动。
禹当即命侍从取出一块龟甲,在上面刻写了“百姓有罪,在予一人”几个字,然后下令把那罪人放了。
秦镜高悬
秦朝王宫里高悬着一面镜子。比喻能明辨是非,判案公正的法官。此典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三。
公元前206年,刘邦派人到秦都咸阳,劝秦王子婴投降,自己带着10万大军,开抵咸阳东郊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子婴见大势已去,到咸阳东北的轵道(亭名)边迎候刘邦,表示归降。
刘邦第一次进入秦王宫巡查府库时,见到珍藏在里面的无数稀世财宝,不由大吃一惊。
尤其使他注意的是一块高悬着的方镜。
这块方镜宽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面光滑明亮。人站在镜前,镜中就会出现人的倒影。
这还不算奇怪,奇怪的是照镜人用手去抚摸胸口,就能毫无障碍地从镜中看到此人的五脏六腑;要是生病的人去照镜子,则可以看出病在什么地方;如果有邪心的女子去照,那就可以照出她胆张心动。秦始皇常常让宫内的女子到镜前去照。凡是镜子中反映出胆张心动的,就肯定她有邪心,就把她杀死。
刘邦见到宫内有这么多珍奇异宝,一度产生了留居宫内的念头。他的部将樊哙马上问他,究竟要有天下还是要当富翁。刘邦表示要有天下。樊哙说,你如果想得到天下,就快还军霸上,不要留在宫中。刘邦的谋土张良也非常赞同樊哙的意见。于是刘邦封存了府库,还军霸上,等待项羽来处理宫内的珍宝。
后来项羽率兵进入咸阳,烧毁了秦宫,把宫内所有的珍宝包括那块方镜和宫女掳掠一空。后来,方镜就不知下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