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心灵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10618700000013

第13章

文种把这些粮食全都分给了穷人。这样全国人都很感激越王。第二年,越国粮食丰收。文种就挑选了最好的可以做种子的粮食一万石,亲自把它们归还给吴国。夫差见勾践言而有信,更加高兴了。他把越国的粮食拿来一看,粒粒饱满,就对伯嚭说:“越国的粮食颗粒比咱们的大。咱们就把这一万石粮食当作种子,这样一来,咱们的庄稼也就更好了。”于是伯嚭就把越国的粮食分给农民,让他们去种。到了春天,吴国的庄稼人下了种,天天只等着新秧长出来。等了十几天,依然还没发芽。他们心想,也许好种子要比普通种子长得慢一点。于是他们就耐着心又等了几天。

没想到全国撒下去的种子全都霉烂了。他们没了主意。后来,只好赶紧又播下他们自己的粮食种子,但这时候已经误了下种的时候。这一年肯定要闹饥荒了。吴国的老百姓都纷纷埋怨吴王不顾土地合适不合适,就贸然地使用了越国的种子。他们哪儿知道文种的恶毒呢?原来他送去的都是已经蒸熟了又晒干的种子啊!

越王勾践听说吴国闹了饥荒,就想趁机发兵攻打吴国。文种说:“还早着呢!一是,伍子胥还在;二是,吴国的兵马还没派到别的国家去。”越王勾践只好耐心等着,并抓紧时间扩大军队,操练兵马。

毋忘在莒

“毋忘在莒”比喻永不忘本。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直谏》:“齐桓公、管仲、鲍叔、宁戚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宁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

春秋时,齐襄公残暴无道,当时身为公子的齐桓公曾逃到莒国避难。襄公被杀后,他回国就位。一天,齐桓公、管仲、鲍叔、宁戚等一起吃饭。酒酣饭饱之际,桓公对鲍叔说:“你怎么不起来敬酒祝寿呢?”鲍叔举起酒杯道:“愿您不要忘记出奔在莒的日子!”

心坚石穿

“心坚石穿”比喻只要有恒心,意志坚定,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此典出自《野客丛书》二八:“世言心坚石也穿。”

从前有个姓傅的青年,一门心思地想要寻求成仙的方法,于是抛弃财产,别离亲人,独自跑到焦山,找了个石洞住起来,苦苦地念道教经书,想悟出成仙的道理。就这样一住七年,人已进入中年了,但志向更加坚定。

有个叫太极老君的神被他感动了,就去考验他:变作猛兽来咆哮,他不畏惧;变作美女来引诱,他见了也不动心;拿了许多金银财宝给他,他连看也不看。太极老君觉得傅某是个可以造就的“仙才”,于是就给了他一个石盘和一把木钻,对他说:“如果你能钻穿这个石盘,你就可以成仙了。”傅某从此便专心致志地、一天到晚地用木钻石盘;木钻逐渐快钻完了。四十五年过去了,傅某虽然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但他的力气反而越来越强了。终于有一天,那石盘突然穿了,从里面掉出来一粒仙丹,傅某大喜,立刻吞服下去,只觉得精力充沛,这时几朵祥云落下来,天上响起乐声,他在音乐声中飞向天宫,成了神仙。

匈奴不灭,无以家为

“匈奴不灭,无以家为”的意思是说,匈奴不灭亡,就绝不安家。用以表示卫国灭敌的决心和先公后私的胸怀。

此典出自《汉书·霍去病传》:“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

霍去病是西汉着名的军事将领。他自幼习武,擅长骑马射箭。大将军卫青根据皇帝的旨意,提拔他为票姚校尉。有一次,霍去病率领八百轻骑兵奔袭数百里之外的匈奴军队,结果以少胜多,杀掉、俘虏许多匈奴兵。汉武帝于是重重地赏赐他,以二千五百户封霍去病为冠军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天,霍去病又拜为骠骑将军,他率领一万多名骑兵从陇西出击,差一点就捉住了单于的儿子。接着转战六天,越过焉支山千余里,苦战于皋兰山下,杀死匈奴折兰王,砍了庐侯王的脑袋,活捉了浑邪王的儿子和相国、都尉。在霍去病的大力打击之下,匈奴的军队人数减少了十分之七。汉武帝非常高兴,又给霍去病增加二千二百户封地。这一年的夏天,霍去病兵出祁连山,捕获和斩杀了许多匈奴兵,活捉单于单桓、酋涂王,以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等。汉武帝于是再给霍去病增加五千四百户封地。接着,霍去病又迫使匈奴浑邪王投降,同时投降的还有十万匈奴兵。汉武帝又给霍去病增加一千七百户封地。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汉武帝命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出击匈奴。结果,霍去病比卫青取得了更大的战功,汉武帝给霍去病增加了五千八百户封地,并封他为大司马。

霍去病为人沉默寡言,富有勇气和胆略,敢做敢为,遇事一往无前。有一次,汉武帝想教他吴起孙武兵法,霍去病却回答说:“学习军事,只要掌握方法和策略就行了,没必要照搬古人的兵法。”汉武帝给他修好了宅第,让他去看看,霍去病回答说:只要“匈奴一天不灭,我就一天没有安家的理由啊。”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庸碌的人不可能理解志向远大之人的抱负。

此典出自《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胜是河南阳城的农民,家境贫穷,年轻时给人当雇农,为地主种田。有一天,他干活干累了,和伙伴们坐在田埂上休息,他说:“我们现在这样劳苦,将来有一天谁宝贵了、有所作为了,不要忘记今天的苦,也不要忘记一起劳苦的伙伴!”他的同伴们都笑着说:“你不过是个雇农,哪里富贵得起来呢?”陈胜叹口气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小雀儿怎么会知道飞鸿以四海为家的宏大志愿呢?)

后来,陈胜起义反对暴秦,成为农民起义军的首领,称为陈王。那些曾经和陈胜一起干活的伙伴知道了,来看他。敲宫门大喊:“我找陈胜。”卫兵要把他们抓起来,双方正在争执的时候,陈胜出来了,伙伴们大喊:“陈胜,我们来了!”陈胜于是把他们带进王宫。王宫里陈设富丽,伙伴们惊讶地说:“啊呀!

陈胜为王这么阔气!”他们在王宫做客,感到很高兴和自豪,常常向别人谈陈胜和他们一起劳动时的情景。陈胜觉得有碍于他的面子,竟把这些旧时的伙伴们都杀了。结果,他那些农民出身的部下全都逃跑了。从此,陈胜陷入了孤立的境地中。

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的意思是说,使天下的一切事情都得到纠正。

此典出自《论语·宪问》:“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有一天,孔子与弟子子路、子贡讨论起了“仁德”的问题。子路说:“从前的齐桓公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公子纠,公子纠的师傅召忽也因此自杀。但是公子纠的另一位师傅管仲却活下来,还帮助齐桓公治理朝政。这样的人不算有仁德吧?”

“不,不能这样看待人。”孔子严肃地说,“管仲是有仁德的。他英才盖世,智勇过人,把齐国治理得国富民强、威震四邻,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国之间的盟会,都是凭借管仲的力量啊……”

子贡不同意先生的看法,他反驳说:“管仲怎么可以算是仁人呢?公子纠被齐桓公杀死,作为师傅的管仲,根据节应该以身殉难。但是他不但没有死,反而去辅佐仇人齐桓公!”

孔子听了子贡的话,笑了笑,耐心地向弟子们解释说:“观察一个人只盯着小节、小信,是不公正的哟。你们想想看,如果齐国没有管仲,它会强盛吗?齐桓公没有管仲,他能称霸于诸侯吗?天下的一切都得到匡正,全是管仲的功劳呀。人们至今还在享用他的恩泽呢。当初如果失掉管仲,齐国人可能是披头散发衣衫不整,像野人那样生活哩!像管仲这样具有大智大勇的卓绝人才,怎么能像普通百姓那样自毁自弃在山沟、草莽,埋没自己的济世之才呢……”

子路、子贡听了先生的一席话,对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赞不绝口。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比喻只要有志气,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办成事情。

此典出自《后汉书·耿传》:“帝谓耿曰:‘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后汉光武帝时期,有个大将军名叫耿,是光武帝手下功劳卓着的二十八将之一。他奉命去平定一个名叫张步的人的叛乱。张步兵马很多,他们知道:战败就要被处死,因此顽强地奋力抵抗。

耿屹立前线,下令部下一步不准后退。

敌军的箭集中向他飞射而来,他镇定自若,一一挥刀拨开,忽然一箭飞来,射中他的大腿,那箭半截射入肉内,鲜血迸流,左右大惊,一起跑到他面前,要把他抬出战场。

这时,敌人兴奋不已,大声喊道:“射死耿了!”耿用力推开左右,一刀把箭杆斩断,箭头依然留在肉里,撕下半幅战袍一扎,翻身上马,大呼杀敌。汉军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把敌军打败了。

第二天,耿的伤腿肿了起来,而且因失血过多,又发起烧来。将士们纷纷来看望,都劝他最好撤兵养伤。耿道:“敌人士气已丧,胜败在此一举,我这点伤算得了什么?”他坚持不要别人扶着他,自己咬牙上马,仍旧威风凛凛地出现在疆场上,挥兵猛攻,终于消灭了张步叛乱的武装力量。汉光武帝知道详情之后,万分感动,写信慰问他,说道:“将军真如谚语所说的:‘有志者事竟成’啊!”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顽强的毅力,不怕困难。

此典出自《列子·汤问》。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另一座是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有七百里。

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做愚公的老汉,年纪快九十岁了。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就必须绕着走,非常不方便。愚公心里非常不痛快,下定决心挖掉这两座大山。

一天,他召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大家齐心努力,把它挖掉,开出一条直通豫州的大道,你们觉得如何?”

其他人都表示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了疑问,她说:“像太行、王屋这么高大的山,挖出来的那些石头、泥土放在哪里呢?”

大家说:“这好办,把泥土、石块扔到渤海边上就行了!再多也不愁没地方堆。”

于是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了挖山的艰巨工程。

他的邻居是个寡妇,她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儿子也跑来帮忙。

大家都很卖力地挖山,一年到头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个人非常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感到十分可笑,就去劝告愚公:“你这个人真是够傻的,这么一大把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的几根草,又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

愚公深深地叹口气说:“我看你这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是顽固得不开窍,还不如寡妇的小儿子呢!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了。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但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长高了,我们怎么不能把它们挖平呢?”

听了愚公的这番话,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

手中握着蛇的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老愚公挖山不止,就报告了上帝。上帝被老愚公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派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一座放到朔水东边,一座放到雍州南边。从那以后,冀州和汉水的南面,就再也没有高山阻挡了。

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比喻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屹立不动,能起支撑作用的力量。

此典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养勇士三人无君臣之义晏子谏第二十四》:“吾尝从君济于河,龟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又见北魏人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中流,指江河的主航道;砥柱:山名,在河南三门峡市东黄河中。据《晏子春秋》载:春秋时,齐景公手下三个勇士,一个叫公孙接,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古冶子。

这三个人有勇无谋,不管对君王还是对大臣们都没有什么礼节礼貌。对此,晏子非常痛恨他们,就劝景公除掉这三个人。景公说,这三个人勇力过人,恐怕不能力取。于是晏子想了一个办法。他让景公赐了两个桃子,叫这三人论功吃桃,想用这个办法让他们争斗起来,互相残杀。公孙接说:我曾接连打死过两只野兽,论功可以吃桃;田开疆说:我曾经多次打败过敌人,论功可以吃桃;古冶子说:有一次,我随国君外出,过河时,一只老龟衔着驾车的马跑到黄河中流的砥柱山附近去了,我当时不能游水,而在水底下逆流百步,顺流九里,终于杀死了老龟救出了马。

众志成城

“众志成城”比喻众人齐心合一,做事一定能够成功;或形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力量无比的强大。

此典出自《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周朝景王二十一年时,景王忽然改革币制,铸行大钱而废止正在流通的小钱,使老百姓受到很大的损失。两年后,周景王又想搜集民间的存铜来铸造一口大钟。第二年大钟铸成了,景王命人敲击那口巨钟,感觉那口巨钟发出的声音非常谐和,便对乐官洲鸠说:“你听,这钟声倒是很好听呢。”

洲鸠是一个很了解百姓疾苦的人,早就痛恨景王的所作所为。现在景王和他说起钟声的事,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怒气,便愤愤地答道:“这说不上是谐和的声音!大王铸的钟,那声音老百姓听了欢喜,那才算得是谐和;在这三年中,你铸出了两种害人的金属品(大钱和大钟),弄得民穷财尽,怨声载道,我真不知什么叫做‘谐和’?俗语说:‘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百姓们拥护的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它会像城堡一样牢固;而百姓们痛恨的事情,没有不失败的,即使它坚如金铁,最终也要销熔!”

白头如新

“白头如新”的意思是,相识多年,直到头发白了,还和初识那样不了解。形容交情浅。

此典出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汉朝初期,刘邦消灭了异姓王,又封了同姓王。这些同姓王的门下,搜罗了一批有才干的人士。其中有一个人叫邹阳,本是齐国人。起初,他在吴王刘濞手下任职,以文辞着称。后来,吴王刘濞谋反,邹阳劝谏吴王,吴王不听,于是邹阳改投梁孝王刘武门下。邹阳很有智谋才略,但又不肯与他人同流合污,因此忌恨他的人就在梁孝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梁孝王听信谗言,就把他逮捕入狱,并想杀掉他。邹阳在狱中上书梁孝王,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谚语说:‘相识多年,一直到头发白了,却像刚认识一样互不了解;在路上相遇,停车交谈,两车紧靠着甚至把车盖都挤歪了,就好像有多年交情一样情投意合。’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相知与不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