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和“泰”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天地交(相互作用)叫做“泰”,“泰”就顺利;天地不交叫做“否”,“否”就失利。古人辨证认为,“否”是可以转化为“泰”的,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转化为“泰”,故有“否极泰来”之说。
绠短汲深
“绠短汲深”的意思是,用短绳索汲取深井里的水。人们用它比喻学问浅薄的人不足以领悟深刻的道理。
此典出自《庄子·至乐》:“善哉汝问!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夫若是者,以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也,夫不可损益。
吾恐回与齐侯言尧、舜、黄帝之道,而重以燧人、神农之言。彼将内求于己而不得,不得则惑,人惑则死。”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颜渊(即颜回)从西方的鲁国出发,东去齐国,想用三皇五帝的治国之道说服齐国国君。孔子觉得时机不够成熟,因此面带忧色。
另一个学生子贡离开自己的座位,毕恭毕敬地问孔子说:“学生我大胆问一句,颜回东去齐国,老师您面带忧色,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你问得太好了!从前,管子说过几句话,我十分赞赏。管子说:‘小布囊不可以盛大东西,短绳索不可以汲取深井里的水。’同样的道理,人受命于天,愚智各有所成;受形于造化,各有各的特点,鹤足长却不可截短,凫足短也不宜续长。我担心的是,颜回向齐侯谈论尧、舜、黄帝的治国之道,再加上燧人氏、神农的言论。齐侯听了这些言论,根本不能领悟,却在内心提出这方面的要求,结果又做不到。既然做不到,一定会心生疑惑,由于颜回超过自己而心生妒忌来。
这样一来,必定杀死颜回。”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形容一心一意为公,不考虑自己的私利。
此典出自《汉书·贾谊传》:“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又见《儒林外史》第六回:“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
耳:同“而”。苟:苟且的意思。为了公事,忘记了自己的私事,为了国家,忘记了自己的家庭。公而忘私,也作“公尔忘私”,明人陆采《还乡记·飞报捷音》:“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待国事太平,我家事自行停当。先公后私,理当然也。”
共为唇齿
“共为唇齿”比喻具有利害关系的双方彼此相互依存。
此典出自《三国志·蜀志·邓芝传》:“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
三国时期蜀国有一位老将军,名叫邓芝。他对于蜀吴联合共同抗击魏国有着很大功劳。
原来刘备在世的时候,吴国孙权曾派人到蜀国,商讨两国和好,一起抗魏。蜀国也派使者去过吴国回拜孙权。可是刘备死了以后,与吴国那边和好的事情不再提了,为此诸葛亮很十分担心,怕吴国改变主意,不再与蜀国和好。
一天,邓芝来见诸葛亮,说:“先帝故去,今主上幼弱,现在应该派人与吴国谈判,重修友好。”“你说的对呀,我每天担心的就是这件事!可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当使者去吴国,现在可找到了……”诸葛亮高兴地拉住邓芝的手说。“那是谁呀?”
邓芝十分急切地询问。诸葛亮笑了:“就是你呀,你去吴国最合适!”
邓芝到了吴国,孙权称病不见他。邓芝猜到孙权变了心,不打算与蜀国友好了,可能吴国要依附魏国。邓芝就写了一封信,送给孙权。信上说:“我这次来不单是为了蜀国,也是为了吴国。”孙权这才答应召见邓芝。
孙权坦率地告诉邓芝:“我是诚心愿意与蜀国和好,可是担心的是刘禅幼弱,国小势微,如果魏兵攻击,你们自身难保呀,我为这事忧虑啊,因此犹豫不决……”
邓芝说:“吴、蜀两国四州之地,这是成就王业的基础。诸葛亮乃当今英杰,蜀国地势险要十分牢固;吴国有三江之阻,固若金汤。假如把我们两国的优势合为一股,像唇、齿那样互相帮助,进攻可以兼并天下,退却可以鼎足而立。这不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吗?如果吴国屈服魏国,那江南之地就不再是大王的了……”
孙权沉思良久,缓缓地说:“你说得很对,还是吴蜀联合为妙!”接着吴国拒绝了魏国的和谈要求,另派使臣与蜀国商谈和约。邓芝后来当上车骑将军,为蜀国屡建战功。
管中窥豹
“管中窥豹”比喻略有所得,见识不广;不见全体,所知尚狭;或从部分可推知全貌。
此典出自《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
‘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代书法名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小在学塾里读书,有一次观看樗蒲之戏(樗蒲是古时搏戏的一种),他看见对方互有胜负,就说:“竞赛的一方力量不强。”
比他大一些的孩子就十分轻视他,说:“这个小孩子已经从管筒中看到豹身上的一些斑纹。”
这是很切贴切的比喻,由于管子的口径小,而又贴近着豹子的身体,因此只能够看到豹子身上的一些斑纹。如果在看过豹子后,以为一块小小的斑纹便是豹子的全貌,这是非常可笑的。在民间传说中,也有类似的故事:有一个瞎子,只是摸到大象的腿,就以为大象的模样如一条柱子。
邯郸学步
“邯郸学步”形容不善于学习,一味模仿,不仅学无成就,而且还失掉了固有技能。
此典出自《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是战国时的赵国首都,那里的人走路的姿势十分优美,因此邻国的人都很羡慕他们。燕国寿陵地方的有一个人知道了,他很想向邯郸人学习,便把几个刚会学走的小孩子,送到邯郸去学走路,专门学邯郸人步行的技巧,他希望学成回国后,将那步行的技术教给自己国家的人。哪知这几个小孩子学了好久,一点进步也没有,对邯郸人的步法,甚至连皮毛也不曾学到,反倒为了一心要学邯郸的步法,把自己原来的行路方法,也完全忘记了。在回国的时候,都不知怎样走才好,最后只有一个个匍匐着爬回燕国的寿陵,好像一队乌龟。别人见了,都哈哈大笑。
这件事便传为笑谈。
好猎者
“好猎者”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情需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没有这种条件,即使主观愿望再好,事情也是做不好。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不苟论·贵当》:“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人则媿其家室,出则媿其知友州里。唯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
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
这段话意思是说:
齐国有个十分喜爱打猎的人,长时间打不到野兽,回到家里,在妻子面前感到十分羞愧,每当走出家门,在乡邻亲朋跟前也感到没有颜面。
考虑他所以猎不到野兽的原因,那是由于猎狗不好。他想得到好狗,但因家里贫苦没有办法。于是他就回家加倍卖力种地,地种好了,家里富了,有钱了,就有办法买来好狗。因为有了好狗,他屡次猎得野兽,打猎所得的东西,就总是超过别人了。
河中石兽
比喻研究问题必须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从事物本身的特点出发。
此典出自《阅微草堂笔记》。
在沧州的南面,有座寺庙紧靠着河边,山门崩塌在河里,两只石兽也一道沉下去了。
过了十多年,和尚便筹集了一些钱,要重新修理山门,于是便派人到河里去打捞那两只石兽,可是竟然找不到影子。人们都以为石兽顺着河水流到下游去了,于是他们驾驶好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最终也不见踪迹。
有个教书的在庙里设馆讲学,听到人们寻找石兽的情况,就笑着说:“你们不会推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又不是木片儿,怎么可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么?石头的质地坚硬沉重,沙性松浮,石兽湮没在沙地上,自然越沉越深啦。你们沿着河往下寻找,不是很可笑么?”大家都相信这种说法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