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10608000000024

第24章 亨利·帕麦斯顿:酷爱暴力的魔鬼首相

1846年,以约翰·罗素勋爵为首相的辉格党内阁上台执政,亨利·帕麦斯顿当上了外交大臣。他一“出山”,就为英国保持庞大的常备军作辩护,而不久在欧洲出现的政治风暴证明他的主张是有远见的。

1848年1月,在意大利首先爆发了反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独立运动。2月份法国又发生革命,推翻了王朝统治,建立了第二共和国。梅特涅惊魂未定,3月13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也发生人民起义,他深知大势已去,仓皇逃往国外。

1848年的欧洲政治风暴虽然瓦解了“神圣同盟”,但沙俄却成了欧洲大陆的主要强国,成了维护欧洲旧秩序的“国际宪兵”。帕麦斯顿从来就认为国家之间的利益是不可调和的。过去他常说,法国和英国在埃及问题上就如同两个男人追求同一个女人,“爱情不能让,国家利益也不能让”,因此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现在,他认为英俄之间在土耳其问题上的争夺在所难免,他决心采取一切手段把沙俄“顶回去”。

1847年复活节期间,葡萄牙犹太商人唐·帕西菲科在雅典的家遭到了一伙人的袭击。帕西菲科硬说这与希腊政府有关,要求赔偿,但遭到拒绝。由于帕西菲科出生在直布罗陀这块英国海外飞地上,按英国当时的法律,他是英国臣民,因此他在1850年向帕麦斯顿求助。

维多利亚女王和艾伯特亲王主张与欧洲各国君主团结,帕麦斯顿却私下里反其道而行之。1851年12月,拿破仑的侄子波拿巴第三通过政变当上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总统,帕麦斯顿未经女王同意,擅自以女王名义向波拿巴第三发去贺电,这引起女王夫妇的愤慨。他们召见罗素首相,坚决要求把帕麦斯顿撵出外交部。罗素本人威望不高,所以要借重女王的势力。他无可奈何地免去了帕麦斯顿的外交大臣职务,可是他没想到,帕麦斯顿怀恨在心,私下里四处活动,6个星期后,议会投了不信任票,罗素本人也乖乖地下了台。

一年以后,阿伯丁勋爵当了首相。他器重帕麦斯顿的才干,又觉得他办事太咄础逼人,于是在延揽入阁时安排帕麦斯顿当了内政大臣。

其实,帕麦斯顿这时在党内已经羽毛丰满,担任外交大臣的克林顿又是他以前的副手,他虽然挂着内政大臣的衔,但在幕后主持英国对外事务的不是阿伯丁,也不是克林顿,而仍旧是他帕麦斯顿。

1853年10月4日,在英法的支持下,土耳其政府宣布,由于俄军渡过普鲁特河,侵占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土耳其苏丹政府向俄国宣战。然而,战争一开始,俄国舰队就在锡诺普全歼了土耳其的舰队。是战是和,这在英国内阁中又出现分歧。

帕麦斯顿在这种情况下于12月15日突然宣布辞职,这在议会和社会上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议会中,有人攻击内阁“排挤了真正的爱国者”。在社会上,谣言纷纭,说女王的丈夫受贿当了俄国间谍,应当以叛国罪接受审判。阿伯丁受不住这种压力,亲自前往帕麦斯顿家请他重新“出山”。帕麦斯顿重新迫使内阁把战争的决策权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1854年3月,他拉拢法国、撤丁王国和土耳其共同对俄宣战,一场残酷的、被新闻界称之为“东方的战争”的厮杀在黑海沿岸展开了。

帕麦斯顿看得出,要想打败沙俄,奥地利站在自己一边等于是在俄军背后插上一刀。1848年,镇压匈牙利起义时俄国帮助过奥地利,尼古拉一世总是认为奥地利要感恩图报,所以争取了奥地利,这“背后一刀”将是突然和致命的。他通过波拿巴第三向奥地利指出,俄国占领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就控制了多瑙河口,这就堵住了奥地利对外贸易所依赖的多瑙河。这一着果然见到了效果,1854年6月,奥地利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从上述两地撤军。尼古拉一世又气又恼,但终于于8月份将军队撤了出来。

“装备精良的重型炮舰是再好不过的和平保卫者”,帕麦斯顿所经常提到的这句话在战争中灵验了。

1856年二三月间,在巴黎召开了结束“东方战争”、或叫“克里米亚战争”的国际会议。会议签订了《巴黎和约》,规定:列强共同保证奥斯曼帝国的“独立与完整”,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的宗主权名义上仍属土耳其,俄国放弃对奥斯曼东正教徒的保护权,英法将克里米亚交还俄国,黑海中立化,禁止俄国甲土耳其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也禁止各国军舰通过黑海海峡。

维多利亚女王过去一直担心帕麦斯顿要严厉地削弱俄国,但当她听说黑海被划为非军事区,俄国收回克里米亚时,她把过去对帕麦斯顿的不信任远远地抛在脑后,并授予他嘉德勋章。

的确,帕麦斯顿是一个“魔鬼首相”。他除了在列强之间玩弄“均势”,不使任何一个大国强大得足以威胁英国的利益外,还一刻也不停地向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发动英国式的殖民战争,而首当其冲的是东方最古老的国家--中国。

1840年6月,英国军舰向中国打响了第一炮。腐败的清朝政府畏敌求和,与英国签订《穿鼻草约》,同意把香港割让给英国。然而,帕麦斯顿还不满足。他派璞鼎查替换义律,要求清朝政府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性。结果,又于1842年8月29日把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强加给清朝政府--中国赔款白银2100万两,英国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1856年10月,刚刚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帕麦斯顿又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悍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取得了在中国内河长江的自由航行权。

1860年春天,帕麦斯顿勾结波拿巴第三,组成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将珍藏着无数珍宝和图书典籍的东方名园--圆明园掠夺一空并付之一炬。在后来订立的《北京条约》中,中国的九龙又被掠走,而且又敲诈了1600多万两白银的“战争赔款”。

帕麦斯顿为英帝国抢夺殖民地的行径受到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