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10607000000043

第43章 内心清净处,自有莲花开(1)

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当你的心一念之间真正清净了,在那一刹那间,你的周围如同莲花处处开,处处都是佛国。

清净心是内在的定力

只有找到内在的自性,才会有真正的定力,才是真正的富有。用一颗清净的心无相地布施,才会获得真正的功德、福报和善缘。

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清静心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所以就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

人之所以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你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需求。当欲望和需求无法满足的时候,烦恼自然会来。现实中,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因此烦恼也就无穷无尽。大师曾说,“要得一颗清净心,先要断掉妄想。我们人人都知道妄想不好,想断妄想,但又明知故犯,仍然打妄想,跟习气流转,遇着顺境,还是打无明,甚至好吃懒做,求名贪利,思淫欲等等妄想都被打起来了,也就很难内心清净。”

人只有有了内在的定力做支撑,才能有真正的内心清净。

“定力”在佛语中指的是禅定。佛学之三藏十二部经典的核心或曰总纲,乃“戒、定、慧”三学,戒即戒律,定即禅定,慧即智慧,修行佛法者须“依戒资定,依定发慧,依慧断惑”,方可“显发真理,成正等觉”。而三学中,“定”又为佛法中枢。大师曾说:“有定力的人,正念坚固,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有定力的人心地清净,如如不动,不被假象所迷惑,不为名利而动心,定学修持到一定程度自然开慧。”

虚云大师的父亲萧玉堂公宦游福建,在永春州衙任幕僚,后来受聘入泉州府幕。虚云大师诞生在泉州府署中。13岁时见佛法之物十分欣喜,16岁潜离家打算出家,在途中被家人给追回来,家人给他娶了两房妻子,他都没有动情并说服妻子一起学佛。后来终于潜离出家。中途历尽艰险,都没有放弃自己的佛学之路。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15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成为一代禅师。

虚云大师以自己内在的定力冲破了世俗欲望的枷锁,最终被誉为佛教泰斗。为佛教事业和民族团结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静,才能平和地拒绝诱惑,从而不被外界干扰。第二,要专心,要心无旁念。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专注,一心一意去做,远离干扰。这些方法容易说,但不容易做到,虚云大师在发起佛七时曾经遇到过没有定力的人,他以身作则感化了众人。

民国廿二年春季,在闽省福建功德林发起佛七时至第三日,虚云老和尚由鼓山涌泉寺下省公干,顺途到功德林慰问大众。刚好佛七止静默念,大众一闻虚云老和尚驾到,大半离座迎接,叩头礼足。当时虚云老和尚大喝一声说,“你们学佛好多年,今天对这样严肃的佛七道场,给你倒插法幢了。佛法的门中,无论是禅是净,贵在六根门头用事,掉举与昏沉,都是失念的病源,你们记得吗?弥陀经中说过,假如一天、二天、三天,甚至于七天,都一心不乱。那个人在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和诸圣众,会现在他的面前,接引往生。现在你们诸位不能一心不乱,如果一心不乱,怎会听到老僧到来。如果一心不定,念到阿弥陀佛现身到来,你也不认识。他是佛是魔,你还不认识。是定是乱,也弄不清楚。那前途危险,真是可怜,可怜。”

大众被他教训一番。都不知道怎样是好。到佛七场中开静佛,就是念到弥勒下生,还是业障缠身。佛法世法,都是一样。世法无心,尚且不可以,何况佛法呢。念佛的人,从头到尾,要绵绵密密,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不乱地念去。佛来也这样念,魔来也这样念,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这样才有成功的日子。为什么呢,佛者是觉也,既然能觉悟,自然知道用力专心念去,魔者是恼也,恼害众生慧命。知道他恼害慧命,当然更加用力专心去降伏他,所以当能够觉时,就是见佛。如果遇害,就是着魔。现在佛七场中,如果坐在本位不动,继续念下去的各位居士,算是见佛了。你们叩头接我的有几位,你们说接到什么,既说不出好处,岂不是虚耗时光,空无所得。岂不是我来恼害你们一心大事,扰乱你们一心净业,这样就是你们置我于魔罗边处了。”

虚云大师自己定力超人,做到了真正的内心清净,点化众人也恰到好处。

我们也要学习虚云大师的这种强大定力,在欲望和需求面前学会拒绝,并且远离一切繁琐杂事,使内心得到清净。

常为心灵除尘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人们在生活中总是会为一些欲望和需求所烦恼,为了使烦恼减少,人们在不断地追寻一种平和的心态,以此使自己的心灵变得纯粹。

人们常常嚷着要去寻找内心的平和,有些人甚至不惜远走他方以寻觅内心的平和。其实它一直都在,从不需要你去寻觅。当你从为欲望而劳役终日的忙碌中静下来时,自然会那些尘杂自然也就消失了。虚云大师就此讲过一位老修行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位老修行,在大众会下住了多时,度量很宽,待人厚道,常能劝人放下。有人问他:“你这样劝人教人,你自己做到没有?”他说:“我在30年前就断无明了,还有什么放不下呢?”后来觉得在大众会下,还是有些不自由自在,所以就跑到深山住茅庵去。这回独宿孤峰,无人来往,自由自在,以为就真无烦恼了。谁知有一天在庵中打坐,听到门外有一群牧童,吵吵闹闹地说到庵里去看看。有人说不要动修行人的念头,又有人说既是修行人,念头是不会动的。后来牧童们都进去了,老修行坐在蒲团上没有理他们,他们找喝的找吃的闹得不休,老修行不动不声,牧童以为他死了,摇他也不动,但摸他身上还有暖气。有人说:“他入定了。”有人说:“我不相信!”于是有人拿根草挑他的腿,老修行还是不动;又有人挑他的鼻孔,老修行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于是大骂道:“打死你这班小杂种!”那时观世音菩萨在空中出现说:“你30年前断了无明的,今天还放不下吗?”可见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不被境转真不容易。

么容易的。

我们的心影响着我们看世界的角度。拥有一颗纯洁心的人,见到的是一个值得欢欣的世界;而内心不纯粹的人,见到的是一个令人愤怒的世界。虚云大师曾说:“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滚来滚去。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所以,第一点就是清扫内心的污垢,去除一切情欲妄想的杂念。色即是空,心如虚空。人的妄想情欲都会使心灵变得不纯粹。只有去除这些杂念,才能保持一颗清净心。”

世尊所说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是针对你我的贪嗔痴三毒。三藏十二部的主要内容就是戒定慧,就是因果。使我戒除贪欲,抱定慈悲喜舍,实行六度万行,打破愚迷邪痴,圆满智慧德相,庄严功德法身。若能依此处世为人,那真是处处总是华藏界了。所以,第二点就是懂因果明智慧。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智慧与因果,却可以治愈一切病苦。在你的心开始懂得因果时,生命的真谛便会在每一刻、每个地方、每一事物中向你展现。而有智慧的人,在独处时会管好自己的心,不独处时则会管好自己的口。

四季的花草。他每天都勤于修剪,整理花圃,所以枝叶茂盛,花香袭人。这位居士常将这些清雅的花送到寺院去供佛。

有一天,这位居士遇见寺院的主持禅师,也将花供养禅师。禅师很欢喜地说:“你每天都来插花、换水,确实是功德无量!”居士告诉禅师:“我很欢喜摆弄花草,每天整理花草送到寺院供佛,内心就会清净,安宁。但是一回到家就会有烦恼,心不得安宁,怎样才能使心变得清净、安宁?”禅师问他:“怎么样才能使鲜花保鲜?”居士说:“每天勤换水,并且剪掉烂掉的茎,这样就能保持花的新鲜。”禅师说:“我们的心和鲜花同样的道理,花需要每天换水剪茎才能保持新鲜,人也需要时常的自我净化,调整心念,才能适应环境。”

禅师的意思就是说人要适时地抛弃世间的浮华,不断地为自己的心灵除尘,从而净化自己的心灵。为心灵除尘,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心态,让心灵的天空常常放晴,你会发现,哪里都是晴空朗月的怀抱。为心灵除尘,怀着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豁达心胸,让快乐自由地翱翔,你会发现,原来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让我们时刻清扫内心的污垢,抛弃世间的一切浮华,还自己内心的纯净。

心清如水即是佛

内心清澈到如水一样无色、无味、透明,这是佛心的清透。能给人安静与祥和,也能给人一份宁静与智慧。

佛性,佛指觉悟,性,意为不变。大乘佛教的一些经典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而清净心指的是人的心境洁净,不受外界的干扰。从字面上看,二者好像没有联系,其实二者有着很大的联系。

念佛最重要的是用清净心、真诚心去念,如果有很多的问题放在你的心上,就已经把你的佛性破坏了。佛性能给人带来安静和祥和,无论你的心多么散乱,你的杂念有多少,你都要把它们统统收起来,收起来就能做到静心。而这心态能让人智慧如佛。

有个青年热恋四年的女友跟着一个商人跑了,感情遭到洗劫的他痛不欲生,最后选择在深山一座寺院削发为僧,成了一门在寺院的园子里开了一块花圃,供施主们在佛前种些花草。这片园子原来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开垦之后,很快生机盎然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香客手捧花草,像是擎着一炷炷佛香,虔诚地铲土、施肥、浇水……没过多久,园子里一派姹紫嫣红,蜂蝶翩跹其间,煞是可人。

然而小沙弥却面对这些美景终日愁眉紧锁,对着园子唉声叹气。住持看到这样的情景,就问他为什么不敢接近花草。小沙弥苦着脸告诉主持说怕自己接近了花草后乱了自己的心性,不能再一心念佛,使心变得不再清净。

住持听后告诉他,佛门虽是圣地,但也有许多女众来此,本身修佛修的就是心性,没有一颗清净的心怎么可以成佛,不能心清如水便没有了佛心。并且告诉他六根清净,处处皆见莲花开。

他瞬间醍醐灌顶,明白了六根不净不在于花的鲜艳,而是在于自己的心是否清净。后来他一生事佛,一生做善事,圆寂后,人们发现了他留下的舍利子。

小沙弥从烦恼到欢喜,周围世界没有变,改变的是他的心境。心宽了,心净了,自然就容下万物,也成就了自己。

光绪元年的时候,虚云大师已经36岁。他到高明寺听敏曦法师讲《法华经》完毕后,辞别了融镜老法师下山,行脚天涯,参访学道。他先是渡海到普陀山,走遍并且参拜了各个寺刹。到过宁波阿育王寺拜佛舍利;到杭州礼拜天朗和尚;到天宁寺礼拜清光和尚;到焦山礼拜大水和尚;到金山亲近观心、新林、大定等和尚……一路上专心,没有任何杂念地求佛,拜访。到了光绪八年,他再次礼拜普陀,为报亲恩,再次登上五台山。当年的七月一日,从普陀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一直拜到五台山。开始时,有偏真、秋凝等四僧一同礼拜,渡海由宁波登陆,向北前进,过了苏州、常州,天气渐冷,四位附香者先后退出。他一个人礼拜前进,经南京渡江到浦口,在狮子山寺一个人过年。过了春节,再由狮子山寺起香,经苏北进入河南,经过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到了腊月,拜到黄河边的铁谢渡。渡过黄河后,错过宿店,在路边一个茅棚中过夜。后半夜大雪纷飞,黎明后积雪很深,过往无人,他在茅棚中枯坐念佛,饥寒交迫,日复一日,到了第六日终于陷入昏迷状态。后来得一丐者相救,才得以继续前进,拜到豫北怀庆府,在洪福寺再次一个人过年。正月初二再起香前进,拜到五月底真、秋凝等四僧先后退出,大师不畏风雪,仍然继续前行。就是因为大师心无杂念,一心向佛,他的内心清澈到如水一样无色、无味、透明,所以才有了清透的佛心,最后完成了礼拜。

我们平时也要保持自己内心的清澈。学会真诚,流真诚的泪水,露真诚的微笑,让心思澄明,使言行磊落;学会坚强,不怕磨难,不怕残缺和丑陋,不怕恶言和冷眼;学会放弃,学会松手;学会知难而退,在恰当的时机转身;学会用纯净的双眼观察社会,平静做人,平静处事。如此,便能心静如水,心清如水!

心头的纷扰都是杂草

只有除去心头的杂草,播种美德和智慧,你才能获得一份宁静。

佛法之中,是以戒为根本的。所以佛经说:“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但是受戒容易,得戒为难,持戒不犯更为难。今若能依照药师法门去修持力行,就可以得到上品圆满的戒。假使于所受之戒有毁犯时,但能至心诚恳持念药师佛号并礼敬供养者,即可消除犯戒的罪,还得清净,不至再堕落在三恶道中。

人们想要培植美德成就自身,就不要让外界环境成为你的绊脚石。慧能禅师有一个弟子,只知每日打坐。

于是禅师问道:“能否告诉我,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啊!”弟子回答道:“师父,我在用心参禅。”“可是参禅和打坐是两码事啊!”禅师不解地说。弟子解释到:“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说,要控制住容易迷待你的身体。”弟子听后迷茫了。

禅师继续解释到:“禅定不是打坐,而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宁静、清明,可以让你的身心都离开尘世。如果你无法摆脱外界的干扰,内心不安而散乱,即使是终日打坐也于事无补。”

弟子问:“那么要怎样才能保持内心的清净安宁呢?”“不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心里总是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念中就会只有善念,相反,你就会活得愚昧迷失。切记,心生智慧,处处都是乐土;心生愚痴,则处处都是苦海。”

清明和痴迷本就是形影相随的孪生兄弟,都受人类意志的支配。其实人的本性都是清明的,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会迷失自我,是因为受到了外界的干扰,让心灵蒙上了灰尘。

生命的本源就是生命的终点,结局也就是开始,何必为了于己不利的外因而给自己添堵。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想让心灵不荒芜,就要修养美德;除去内心杂草,就要耕告诉他们人生和宇宙的奥秘。可是禅师却一直紧闭双目,良久之后他问弟子:“你们有办法将旷野上的杂草都除掉吗?”一个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用铲子就可以了!”禅师微微笑了笑,没有说话。另一个弟子说:“可以用火。”禅师依旧是微笑不语。第三个弟子说:“用石灰也许更好!”禅师的脸上仍旧保持那副微笑的表情。

第四个弟子说:“你们的方法根本不行,斩草要除根,只有把根挖出来才是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