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10607000000038

第38章 还内心一份自由,给生活一份快乐(2)

有的人看到别人在学习上有了进步,家庭生活有了好的变化,自己心里就开始不舒服了,这是嫉妒。嫉妒心谁都有,只是不同的人嫉妒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有的人嫉恨心特别强,容不得别人比自己有优势,不管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不断地比较,不断地争斗,对优于自己的人忌恨在心;有的人也有嫉配,他得到了好处,所以他就高兴了,你应该为他的高兴而高兴,为他的满意而随喜,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而有的人造恶业了,我们不应该不高兴,应该可怜他,然后替他忏悔,愿他以后不要再这样的造恶业,更不要感受这些因果报应。

其实一切念头都来自内心,把心放正,发个好心,如果不把心放平就会失去好心境。虚云大师曾说过:“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吾人本来是佛,何以佛有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光明,而吾人无之?是由吾人自己不信自己,把自己作践,无明烦恼、贪嗔痴爱、贡高我慢、欺狂嫉妒,种种迷愚,将自佛覆盖,不得现成。”可见嫉妒心终归是害人害己,你不妨试着去祝福他人。

这里有个小故事:很久以前,佛在舍卫国有个弟子叫拘提。拘提一心精进修道,终于得到罗汉果时,心中非常高兴。谁知一高兴,便失去罗汉功德而前功尽弃。但是拘提并不灰心,继续修行。并在心中暗自提醒自己,再得到罗汉果时,决不能得意忘形。没多久拘提又得到罗汉果。但是,由于他太过担心而终日闷闷不乐,几天后,功德又消失了,他还是什么也没得到。拘提毫不气馁,三度修行。渐渐地,他心中的障碍全反反复复修炼到第七次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个名叫波旬的魔王听说之后,是又高兴又遗憾。高兴的是拘提无法轻易得到正果,遗憾的是自己没有看到拘提结束生命的那一刻。

于是,魔王去向比丘神打听拘提转生何处,想寻他开心。比丘神找了半天后却不知道拘提转生何处,魔王听说拘提还没有死,心生歹意,就去问佛,佛知道他的歹意,没有告诉他,魔王软磨硬泡,终于从佛的嘴里得知拘提修成了正果。魔王本是拿拘提取乐,却不想拘提已经修成了正果。魔王心中妒火翻腾,只好大叫着跑出了佛所。波旬魔跑到一个池子边,猛地跳了下去,绝命身亡。这就是过分嫉妒招致的结果。

后来波旬魔王转世成为比丘,刻苦修练,不再自扰扰人、害人害己了。

嫉妒心非常严重,害人害己使得内心得不到自由,假如做不到祝福,也不要去嫉妒。如何远离嫉妒?第一是把自己的嫉妒心压制住,但这是石头压草,根没有断,只是因为想到嫉妒障碍的果报之可怕,才把嫉妒心稍微压住。第二是调整自己的内心。以佛的开阔心想我与别人是一体,别人的长处就是我的福。所以,我障碍别人,实际上就是障碍自己,是障碍社会许多众生的福利。如果此人的作为,功德利益非常大,能影响社会及历史,我们用嫉妒心破坏、障碍他,这罪过多重!想到这个道理,嫉妒心自然就淡化了。这是最高明的。嫉妒不是善良的心态,嫉妒他人,只能使自己的心被困扰而得不到自由。

也许人们面对优于自己的人还做不到祝福,那么就不去祝福,但也不要去嫉妒,远离它,还自己一颗清静自由的心。

放下贪心得自在

贪心是不知满足的心。贪念一起心就被奴役,从而被贪心牵着鼻子走,哪里还有自由可谈。想要内心自在必须心无贪念。

生活中有人不断在争斗,为名誉,为钱财,为美色,贪念的增多使得人们欲望膨胀。

古人说:“人寿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大师曾说:“贪名贪利,终身忙碌,为己、为子孙,一到腊月三十大限到来,总是一场空。”人生在世数十年的光阴,不知不觉地过了。在这当中,有钱的人,或贪酒色财气;无钱的人,为了衣食住行而劳碌奔波,很少有清闲自在的时刻,真是苦不堪言。何不放下贪念,留一方净土在心中,视名利钱财美女于不见,忘记纷争,看淡一切人间事态,还内心自由。

人们的心中有了贪,好比是人的眼睛中落入了一粒沙子,是清净的,因为贪,就成了污秽的;本来能够看清楚的,因为贪却成了睁眼瞎;明知道是火炕,还要往里跳……虚云法师开示云:“妄念人人皆有,然妄念起时,我自知之。知而不随,是谓不相续,不相续则我不为妄转。纵有妄念起灭,亦不过如浮云之点太虚,而太虚固不变也。”

开,于是贪念如洪水般泛滥,再也挡不住。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去游山,看见寺庙里有一口大钟,问多少钱一撞?答:两元。于是该游客掏六元,撞三下,老纳每一下都给与美好的祝福,最后该游人又多撞了一下,老纳说:“这是四大皆空,你不应该多撞一下。”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贪是一种顽疾,人们极易成为它的奴隶,变得越来越贪婪。人的欲念无止境,当得到很多时,仍指望得到更多。一个贪求厚利、永不知足的人,是在愚弄自己。贪婪是一切罪恶之源;贪婪能令人忘却一切;贪婪令人丧失理智,产生愚昧不堪的行为。我们应当采取的态度是:远离贪婪,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虚云大师讲佛时曾说:“平时人们眼中见到的风花雪月,耳中听到的歌舞欢声,口里贪着的珍馐美味等会引起惑染思想。因此在人们有了贪念时,妄想来了就让它来,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民间有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农夫上山砍柴,看见一条蛇冻得发僵,非常可怜,就把它揣在怀里,把蛇暖热,带回家中喂养,蛇很感激农夫,后来蛇能自己找吃的,农夫就把它放在后知道了,就下旨谁要是采到灵芝就有赏,农夫想领赏,就央求蛇给他,蛇答应了。农夫把灵芝献给了皇上,皇上奖给他很多的金银珠宝。又过了些日子,皇后的眼睛瞎了,说是用蛇的眼珠才能治,农夫为了领赏,央求蛇挖眼珠子给他,蛇又答应了。农夫把眼珠子献上后被封为了宰相。随着官越做越大,农夫也越来越不满足,他想:“要是自己长生不老多好,听说长生不老需要吃蛇心。”农夫又去求蛇,蛇见他如此贪心不足就让他去自己嘴里挖,农夫一靠近,蛇就吞吃了他。

农夫的欲望不停地增长,那条蛇不停地满足他,直到最后,农夫的欲望膨胀到一个极限时,蛇只有吃掉农夫,才能灭了他的贪念。

所以,人不能有贪念,否则很可能会有农夫那样的下场。不如放下贪念,得到真正的自在。

学会怎样担当

每个人都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在面对责任时,我们要勇于担当,但更要学会怎样担当。

每个人都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这些角色的不同使得自己承担的责任也不同,有些责任是与生俱来的。人们总是面临很多不同种类的责任,比如: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学习责任。在面对责任时,我们要勇于担当,但更要学会怎样担当。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萧棼明是南齐人,字景济,担任员外殿中将军。他特别孝顺,他的母亲因为害风湿关节病,多年卧床不起,棼明找医生诊治,但总是没有起色。他日夜忧虑,于是亲自设坛,每天都焚香,对天祈祷,有一次下雪天寒,棼明脸上的两行泪水,当即结成了冰,有如两条白筋,叩头哀祷,额破血流,也都结成了冰块,他的一片孝心感动了天地神灵,忽然出现一人,授给他一个小石盒,并告诉他说:“这是治疗月”两个字及服用法,棼明依照指示,呈奉给母亲服下,母亲多年的病痛果然痊愈。人们都认为是孝感所致,他对母亲尽孝,使得母亲的病好了起来。

奉养母亲的责任,不但在于孝心,还在于履行责任时的行动和结果,如果棼明没有上香祈祷,而是日夜担心,直到忧愁无奈致死,那棼明就是空有一片孝心了。

对待责任,应该用正确的方式来担负。虚云大师在正确担负责任这方面就给我们做了榜样。云南协统李根源因讨厌有些地方的僧徒不守戒律,亲自带着队伍上各个寺庙逐僧拆寺,而且指名要逮捕虚云。虚云不顾自身的性命,独自一个人步入李根源的军营中,对李根源提出的问题作了积极的回应。李根源当时提出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佛教的用处和益处。虚云的回答是:“圣人设教,总以济世利民,语其初基,则为善去恶。从古政教并行,政以齐民,教以化民。佛教教人治心。心为万物之本,本得其正,万物得以宁,而天下太平。”第二个问题是泥塑木雕空费钱财,能否可用。虚云的回答是:“佛言法相,相以表法,不以相表,于法不张,令人起敬畏之心耳。人心若无敬畏,将无恶不作;无恶不作,祸乱以成。即以世俗议。语其极则,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第三个问题是和尚是否为国家的废物。虚云大师用类比的方法作出回答:“和尚是通称,有凡圣之别,不能见一二不肖僧,而弃全僧。岂因一二不肖秀才,而骂孔子?即令先生统领众兵,虽军纪严明,其亦一一皆如先生之聪明正直乎?海不弃鱼虾,所以为大。佛法以性为海,无所不容。僧秉佛化,护持三宝,潜移默化,其用弥彰,非全废物也。”第四个问题是护法的意义。虚云大师把李根源比作观音菩萨来说明护法的意义。他说:“所谓护法者,护乃保护、护持之意,法即世法也,岂独佛法为然哉!如先生今日亦以观音菩萨现将军身,不辞劳瘁,护国护民,旌摩所指,闾里又安,名山增色,岂不名大护法乎?”李根源听后,态度由怒转喜,并且认识到逐僧毁寺是不对的。

上文中虚云大师的例子就告诉了我们,责任是种利他的行为,是勇者的担当。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群中的一份子,因此青年们要发心,更要尽义务来担当责任。但是我们也不要把担当责任仅仅停留在口头和思想上,还要有具体的行动和正确担当责任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家庭,无愧于社会,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做一只快乐的蝴蝶

只要你有一颗快乐的心,你也可以像蝴蝶一样在花丛中快乐地飞来飞去,与花儿嬉戏,以湖水为镜欣赏自己美丽的舞姿。

对待眼前的事情诚心诚意去处理,不推脱不怠慢就是良好心态的体现。做事情就像修佛一样,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吾人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深味斯言,以自求多福也。

有一个小和尚整天闷闷不乐,于是去找师父开示,禅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黄昏,庄子信步来到城外的草地上,他觉得自己很久都没有这样自在了。之前,他一直为无法被别人理解而压抑痛苦,为了摒除心中的杂念,他想了很多办法,希望只沉静在自己的生活中。

他躺在草地上,微风中泥土和青草混杂的香味不时扑来,他在花丛中快乐地飞来飞去,与花儿嬉戏,以湖水为镜欣赏自己美丽的舞姿。

突然,他醒了过来,但是好长一段时间无法分清现实与梦境,良久之后,他不禁哀叹道:“梦境无论多么美好总归是梦,梦醒之后庄子依旧是庄子。”于是他怏怏不快地回到了城里。

可是有一天,他终于想明白了,自己又何尝不是那只自由自在的蝴蝶呢?自己如此苦闷完全是因为自己心态的缘故,于是从此之后庄子变得快乐起来。

小和尚顿悟。心态能左右你的一切,包括成败。不要忽视自己的心态,更不要因为心态而使你成为失败者。

同一件事情,抱有不同心态的人取得的结果可能截然相反。改变自己的最好方法是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抛弃那些消极危险的心态,将自己的弱势变为优势,或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

自卑是自设的牢笼

自卑是自己给自己设的套,套住了自己的自由与快乐。请解开内心的心结,打开自设的牢笼,使内心走出自卑、走向自由。

自卑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从而让人失望、忧郁、不安或者自闭等。人们极容易被自卑心理所控制,从而让内心处于一种被压抑的、失望的状态,这会对人们向往自由快乐之心形成障碍甚至是伤害。其实自卑是自己给自己设的套,套住了自己的自由与快乐。自卑的心理和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心结有关,解开内心的心结,打开自设的牢笼,内心便会走出自卑走向自由。

自卑,每一个人都会有,引起他们自卑的因素可能是丑陋的外貌,可能是贫穷的家庭,也可能是没有取得过巨大的成就……如果总是在想,我真的不如别人,真的挺差的,那你就没救了。但如果你勇敢地走出去,你会发现原来让自己在乎的三十三年的时候,一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走投无路来投奔虚云大师,大师收留他,让他在柴房住下了。年轻人很勤快,天未亮就去开垦种菜,从早忙到晚,干活的时候也不理会周围的人,一心一意地忙活菜地。后来他对佛学产生了兴趣,想跟着大师学念佛。一次,年轻人趁虚云大师巡视的时候不断叩头请大师教他念佛,但又自信心不足。虚云大师开导:“不要自卑而生退心,也不要去学人家聪明人。”后来年轻人抛弃自卑,一心向佛,终于成就了自己。

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自卑其实是套住了自己,没有信心去做事。虚云大师开示:“无论修何种法门,都要信心坚固。把握住,行得深,方能得圆满的利益。信心坚固,持咒可成,参禅可成,念佛可成,都是一样。若信根不深,只凭自己的微小善根,薄学智慧,或记得几个名相、几则公案,便胡说乱道,谈是论非,只是增长业习,到生死关头,依旧循业流转,岂不可悲。”

是啊,心不坚,万事不能成。给自己一些信心,不用那么自卑,因为有些事强求不来,那就顺其自然吧!

当你活在自我的小世界里,将自己封闭起来的时候,你就失去了全世界,因为你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却不知道,周围人生变得更美好。虚云大师曾说:“想用功办道,先要一个坚固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无论做什么事,没有信心是做不好的。我们要了脱生死,尤其要一个坚固信心。只有坚固了信心,自卑感才会越来越小。

还有一则小故事也说明了这样的道理。舍卫城的北面,有一条河流,沿岸有一个村庄。佛陀特地跑到对岸去弘法。佛陀的威仪,令村民肃然起敬,但他们却不信佛法。后来佛陀离开舍卫城,舍利弗想亲近他,就远远地跑来,但是佛陀已经过河去了。河水湍急地流着。舍利弗看着佛陀的背影,充满信心,涉水而行。在中流,河水很深,波流动荡,但是舍利弗专心一意,提起精神,一步一步地走着。波浪吓不倒他,最后,他竟走到对岸。舍利弗来到佛陀面前,佛陀慈祥地望着他,眼光充满赞美、鼓舞的神色。佛陀对他说:“你是一个智慧者,有信心,肯精进,可以学佛、成佛,普度众生。”舍利弗赡仰佛陀,欢喜极了。村民听了佛陀的话,看见舍利弗的异迹,都对佛法生起信心。由此可见,信心才是开创一切的第一步。

你的自卑只是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对别人来说不会有任何损失。所以不要被自卑所牵绊,应该还自己一颗自由心,一颗坚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