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说经悟佛
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三昧经》)本心即禅宗讲的真如本性,教下讲的菩提心,《大乘起信论》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观经》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儒家讲的诚意、正心。大乘佛法通常讲的四弘誓愿、六度——布施心、持戒心、忍辱心、精进心、禅定心、般若心,这都是大乘菩萨的本心。净宗所讲的清净心、平等心、觉心是本心。就净宗总括来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心。这个心要是失掉,立刻就要忏悔。忏是忏摩,悔是悔过,此梵华合一名词。忏摩是发露,悔是改过自新。真心悔改,心地即清凉。我们的心若不清净不平等,觉心就失掉了,应立刻忏悔。祖师大德劝我们老实念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包括宗门教下所讲的本心统统在内,一个也没有除外。佛号断掉了,立刻提起来即是忏悔。忏悔不是叫你天天想已做的事,这个错了,那个错了,如了,以后不再做叫忏悔,至于究竟圆满彻底的忏悔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五逆十恶的罪业都能彻底铲除,怎能不清凉呢?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学佛同修对佛菩萨都愿意随顺供养尊重承事,而对于众生则忽略了。试想泥塑木雕的佛菩萨像只是一个象征,启发我们的本性,见到佛要尊重。《华严经》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无量寿经》说:“一切众生皆成佛。”所以随顺供养尊重承事一切众生就是随顺供养尊重承事诸佛。现在问题来了,假如这个众生无恶不作,思想行为都是违逆本性的,也要随顺吗?佛在世时弟子们已经代我们请示,佛说不可以随顺,善行善事应随顺,恶行恶事不随顺。见其作恶,以真诚慈悲心劝导之,如其不听即随他去,不再说,佛法称之为“默摈”。佛教我们隐恶扬善,心中只记好事,不记恶事,如常记恶事,心就不清净了。我们从佛所学,可以完全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所以它是世出世间最好的教育。
行是第五层,第四层是大乘菩萨六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般若度。六度的基础建立在三学戒、定、慧上,三学的基础建立在十善上,十善是人天乘,十善的基础建立在五德上。五德以孔夫子为典范,当年孔门学生谈到夫子的德行有五项,即温、良、恭、俭、让,以五德的基础修十善,以十善修三学,以三学修六度,以六度修普贤行。我们净宗学会在行门上提倡的德目即由此而来。另外还加了一个六和,六和最重要,家和万事兴,不和没有前途,个人与团体都要毁灭。果能照以上步骤修行,能使一切众生与一切诸佛欢喜。
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华严经·修慈分》)此段经文值得我们每天随时警惕。嗔恚是三毒之根,起了嗔恚心必与众生结怨。平时对人对事对物常犯此病,必须深自悔责。为什么自己智慧不开,功夫不得力没有进步,其主要原因即是贪嗔痴未断。《华严经》是佛对法身大士所说,菩萨立志存心是自度度他,如还有嗔恚,结怨于人,则自度度他的目么还会生嗔恚心与人结怨?这与他的心愿恰恰颠倒,有嗔恚即不能断烦恼,也不能证解脱得自在。怨结另有一解,佛说:十善厚友,十恶冤家。怨结亦可以指十恶而言。
迦叶白佛:“我等从今,当于一切众生生世尊想。若生轻心,则为自伤。”佛言:“善哉快论。”(首楞严三昧经依宝王论节文)此文是把一切众生都看作佛,其效果生平等心。有人问我如何修平等心,我说你家里一定有佛堂供有佛像,把你最恨的人写一长生牌位供在佛像旁边,每天香花供养他如佛。他说这样不行,我见到他就讨厌。此乃功夫不够,应再用功修,几时见到此人不觉讨厌,还要尊敬他,自他平等,心就清净了。清净、平等、觉是三而一,一而三,一个得到了,其余两个也得到了。
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
(《梵网经》)
《梵网经》是大乘菩萨戒经,也是一个大部头的经。传到中国来只把其中之一品翻译过来,即心地戒品,上卷心地观众人之毁辱。一切过错自己承当,好事让与别人,可以消除我们无始劫以来的贪嗔罪业,这与世间人恰好相反。如非真正觉悟,很难做到,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锻炼。
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
(《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台湾有单行本流通。一切众生大的烦恼是贪嗔,嫉妒是嗔恚之一。佛在一切经论中,常常劝我们把贪、嗔、痴三毒烦恼断掉,这是修行的根本。心中有三毒才遇到外面的毒害,假如心中无三毒,喝毒药如饮甘露,因心内无毒,它不起作用。若遇毒虫咬伤,应生惭愧心。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住的寮房中有臭虫跳蚤蚊虫等,都不驱除。小侍者欲为大师清理,大师不许,并说:我的德行不够,留著它们叫我改过自新。大师70岁以后,所住的房间没有一个臭虫跳蚤。大师是作一个样子给我们看,他可以做到,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晚间没有浮云,可以看到星星月亮清清楚楚,比喻人若离开贪嫉,则心中清净,见事不逡。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昧故。养怨入丘冢。虚受诸辛生死是大事,能真正知道了生死才算是一个觉悟的人,如不知了生死,学任何法门都脱离不了轮回。就法门说,一律平等并无高下。贪是贪爱,欲是欲望,嗜是嗜好。在这个世间,还贪爱这样,贪爱那样,想离开娑婆就难了,我们生生世世都在修行而没有能出三界,仍在轮回,就是因为贪欲嗜味。若不离开,如养冤家,一生修行全落空。这个偈子就是我们生生世世的写照,始终没有离开辛苦。特别在这个时代,第一,同修贵精不贵多,志同道合,真修实练,不是人多凑热闹。第二,道场重实质,有学风道风,不重形式,香火鼎盛没有用。第三,修行在修清净心,其他神通感应都不重要。
是身如掣电,类乾闼婆城,云何于他人。数生于喜怒?(《诸法集要经》)此从比喻说,人命无常,如闪电之刹那生灭。《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乾闼婆城是幻象,非真实。世间万法无常,如执著有我有常就痛苦了。起心动念,顺自己意思,生欢喜心;不合自己意思,生嗔恚心。不知道一切事都是假的,一场梦而已。
见。(《佛遗教经》)
世尊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常常提到嗔恚之害。嗔恚对于修行有莫大障碍,如佛门中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德林。”火为嗔恚之火,一发脾气,功德就没有了。功德与福德不同,功德是定慧,一发脾气,定就失掉了,跟着慧也没有了。福德不会失掉。名闻是荣誉,为社会大众所尊重赞叹者,虽有好名闻,也会被嗔恚所破坏,因为人不喜见也。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人生在世都希望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生活,然幸福快乐由哪里来呢?绝不是由修福而来,今天的富贵人或高官厚禄者,他们日日营求,一天到晚愁眉苦脸,并不快乐。修福只能说财用不虞匮乏,修道才能得到真幸福。少欲知足是道,欲是五欲六尘,生活不缺,受用够了就行,不必贪多,吃得饱,穿得暧,住得舒适就行了。生活悠悠自在是真幸福,绝不在乎有多少财富与产业。无忧无虑,没有牵挂,所谓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事实真相清楚,心就安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迷,处世待人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有部律周利槃陀伽尊者,三月不能诵得,即此伽陀也。)世尊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周利槃陀伽者,根机很钝,其兄教他读诵上项偈子,经过三个月之久都背诵不出来,认为不可造就,令其回家,他哭泣不肯去。世尊见到,教他两句偈,后来他证得罗汉,大开圆解,辩才无碍。世尊说周利槃陀伽前生是一位三藏法师,会讲经说法,但是吝法,教人总要留一手,所以今生得愚痴报。身语意三业不造恶不恼害众生。正念观察人生享受五欲六尘与外面境界都是空的,欲属心法,境属色法,二皆非实。《心经》与《百法明门论》都讲到这个问题。百法中前面九十四种属有为法,心法属“欲”,色法属“境”,一切法归纳起来不外心、色二法,亦即此偈中所说的欲、境二字。《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叫我们观想,为什么不要造恶,不要恼害有情,因为万法都是空的。缘生体空,而因果不空,造恶必受恶报。另外还叫我们不要修无益的苦行。小乘人著相修苦行,有时修得很冤枉,大乘则否。但是佛在戒经中常常赞受。生活平淡,可以激发道心。佛教利槃巢陀伽两句偈是:“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生。”教了上一句,下一句又忘了,教了下一句,上一句又忘了。以周尊者之钝才尚能证到罗汉,我们比他总好一点,若今生不能成就,毋乃太自弃了。
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有部律》)自古以来世间人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不怕因果,造了许多罪恶,此迷惑颠倒之人所喜爱,真正觉悟的人不要。纵然得到也不要,为避免祸害,成全功德,有利与大家享受,仔细想想道理不难明白。人在世间一切享受够用就行了,衣服够穿就行了,吃能吃多少?住房能遮避风雨就行了,不必大厦别墅。在美国我见过很大的住宅,设备豪华,我在里面坐坐很舒服,喝喝茶,享受享受,但是主人苦了。为收拾房子,操心受累,受很大压力,所为何来?聪明人应不做糊涂事。
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著。
(智者大师)
“法”,名为六尘,法属于知识。眼所见者为色,耳所闻者为声,鼻所嗅者为香,舌所尝者为味,身所接触者为触。这都是外面的环境,容易迷惑人,令人生起贪嗔痴慢。为了追求物欲享受,使人生起爱著,一爱一执著,毛病就来了。心被境界所转,即是凡夫。佛在一切经论中。常常提醒我们要修行,行是生活行为,在生活行为中难免发生很多错误,修正错误的行为谓之修行。五尘都是虚假的,可以受用,不可以爱著。佛菩萨对五欲六尘亦享受,但不执著,没有爱、取、有,没有分别执著,永远在定。
符按文内提到法字,法师解释为知识,甚为恰当。仍恐初机对于法字之含义,究何所指,尚有疑惑,兹略补充之。法字梵语为达摩,乃通于一切之谓,包罗万象,一切事事物物,不论眼见耳闻,即看不见,听不到,有形无形,真实虚妄,而为心思所想及者均称为法。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均包括在内,故又称一切法。
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智者大师)佛在《楞严经》上讲到世间现象比其他经典讲的详细,其很长,讲地狱道几乎占了一半,特别详细,叫我们小心谨慎,不要堕地狱。嗔恚是地狱道之业因,贪爱是饿鬼道之业因,愚痴是畜生道之业因。佛法是什么?佛是觉的意思。法是一切万法,对一切万法觉而不迷就是佛法。嗔恚心一起来就迷了,觉性就丧失了,故称失佛法之根本。我这次在圣荷西讲经,有人提出学佛总是进进退退的问题,这是因为在修学过程中,功夫不够,没有得到法喜。古人学佛,最初五年学戒,遵照老师的教诲,依照老师指定的课程用功,第一个阶段成就,即能得到法喜。精神饱满,不易疲倦。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看古今大德,修学不疲不厌。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眠时间很少,修持不懈,勇猛精进,其精神是由法喜中来的。心里很想修善行,行善事,但被三毒障碍,不能自主。种种恶口之府藏乃是口业的来源,修行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时时刻刻要警惕,回光返照,此之谓觉察,也是禅宗的观照工夫。
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发心学道,如道业有成。只可自己知道,不必向人家说,说了他未必信,反而生毁谤。他为什么要谤三宝呢?是你给他的增上缘,将来他堕落三途,你也跑不掉。阎王爷问他,你为什么毁谤三宝,他说这是某人引我说的,所以你也有份。佛菩萨教化众生能观机,如不契机,他不能接受即不说,即无过失。凡夫无观机能力,最好少说。谛观是仔细观察,少说话。远离热闹场所,道力不坚,往往不知不觉即被繁华气氖污染,使自己退失道心。古人修道多在深山,不但远离都市,也远离乡村,与外面社会完全断绝,心容易清净,在今天这个时代很难做到。现在大陆丛林都变成观光区,想找一个清净场所已不可能。佛早有预见,他在《法华经》中说,在末法时期要用大乘法度人,不要用小乘法。大乘是开放的,能适应时代潮流,小乘是保守的。
“端坐正思惟”这句话不能看呆,六祖大师在《坛经》中讲“坐禅”并不是打坐,坐是不动,心不动叫坐,对五欲六尘不动心谓之坐。禅是不著相,外不著相曰禅,内不动心曰坐。所以《华严经》鬻香长者在市场中修,在市场中观赏,样样清楚,样样不执著,不起心动念。真正修行人最要观察自己起心动念,所作所为,是否与佛的教诲相应。少批评人,少说是非的修学。少发议论,心中自然清净慈悲。“无知”即古人所讲的大智若愚,心中有真实的智慧,有觉正净性德三宝,生活方面不求享受,喜欢悠闲清净,这叫真正享受。在修持方面,永远精进不退,懈怠堕落都能离开。
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翠严禅师)与大众相处或独处绝不能炫耀自己,显露自己的才华。要做到韬光养晦,必须如痴如聋。修行人不要知名度,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肥。”人一出名,嫉妒障碍陷害诽谤全来了。培养自己的真实智慧,智慧靠养,不是学来的。读书多是知识,儒家说:“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因为不是你自己领悟的。智慧是由定来的,不是外来的,要养。心清净到一定的程度才产生智慧,因定生慧。内不动心,外不著相,内外是二,二都没有就是一,才能达到一真法界。如仍有内外,仍在十法界中。
我且问你,忽然临命终时,你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如果在生死交关的时候,你有什么办法呢?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也是修行人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问题。黄泉路上无老少,人人都应警惕,有充分准备,临时就不会慌张。平时要作工夫,这一天到来就能派上用场。禅宗如不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纵然有定功,如大限来临心不乱,看他定功的深浅程度可以生天,但出不了三界。宗门大德,晚课都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经》。平常把这一句佛号念好,到临终时,阿弥陀佛必来接引。幸勿临渴掘井,等病苦现前才找几位同修助念,效果很小,恐无济于事。可能随着业力乱撞到三途,三途容易进去,但很难出来。
鼻有墨点,对镜恶墨,但揩于镜,其可得耶?好恶是非。对之前境,不了自心。但尤于境,其可得耶?洗分别之鼻墨。则一镜圆净矣。万境威真矣。执石成宝矣。众生即佛矣。
(飞锡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