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10593900000003

第3章 管理人应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要从“有”、“无”同源异名及其幽深之处观察前人认识事物精微变化的规律——“道”,那就要探索辩证法思想。因为在老子那里,辩证法思想乃是“道”的核心。

本章集中阐述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承上启下,从“有”、“无”两个概念开始,对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进行了例析。基于此,提出了管理的根本思想和最高原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当然,这还不够,老子又辩证地分析,认为还要“功成而弗居”,这样管理才够全面,也才能反映国家领导人以至各层管理者应有的气度和境界,这也是管理者对待人民的态度问题。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①。恒也②。

是以③,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④。

“注释”

①“有无相生”等六句。王弼注:“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数也。”即代表性的矛盾对子。

②恒也。王弼本无,据马王堆甲、乙本加。

③是以。所以或因此。

④“圣人处无为之事”至“是以不去”。荆门市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郭店楚墓竹简》(以下简称“楚简”)《老子》甲本作:“圣人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无为始也,为而不恃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多语气词“也”,与王弼本大不同,疑为战国末至汉时所加。“亡为之事”之“亡”显然为传抄所误。

“译文”

普天下的人们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里就包含有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这里就包含有知道什么是不善了。因此,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产生;难和易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相互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相互对立而依靠;音和声相互对立而应和;前和后相互对立而跟随。因此,圣人以“无为”的原则处理世事,以“不言”的方法进行教化。放手让万物自然生长变化,万物滋生繁茂了而不据为己有,助长了万物生长发育而不自恃有恩,事业成功而不居功。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圣人的功绩永存。

“解说”

本章开篇,老子用具体的社会道德观念“美”与“恶”、“善”与“不善”在人们认识过程中的辩证关系作为引论,以论述基本属自然界的抽象的矛盾对子的辩证关系:“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样论述的目的在于证明接下来的结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显然,辩证思想的阐述最后落脚在管理。不过,要让管理人实行他的这种管理原则,又必须从辩证思想角度来讲明道理,这也是用“道”这一理论基础指导管理的必经之途,因为“道”的核心是辩证法,辩证法的核心在老子那里显然是朴素的对立统一思想。

他为什么要在连续列举自然界的一些矛盾关系时把“有无相生”置于首位?联想一下上一章,这个问题不是十分有趣而且极其严谨吗?

惯于思考的人一般都曾仰天或者俯首默然发问:“我们从哪里来,又向何处去?”老子之后的屈原写过《天问》,并在《离骚》中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马克思的友人德国著名诗人海涅写下了列宁极为喜爱的长诗《波罗的海》,并在诗中叹道:一个青年向大海发问:生命,你从哪里来,又往何处去?为此而苦苦思索着的,有秃顶的头,有白发的头,有戴假发的头,有戴博士帽的头……大海咆哮着,一个傻子在等待着回答。著名天文学家史蒂芬·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续编》中也有类似的开篇诗句:“我们来自哪里,又将去往何方?”非常有趣的是,《大宇宙百科全书》的作者约翰·格里宾在写该书“序言”时竟以此为题:“我们来自何方”。他写道:“我们来自何方,是人类可能提出来的最深奥的问题,而对此问题能够给予大致完整的回答,应该说是人类思维最伟大的成就。”我们的老子在2500年以前就曾获得这样伟大的成就。他在一章指出了天地始于“无”,在本章指出了“有无相生”。我们这个宇宙万物包括银河系、太阳系均来自“无”,因此,我们人类也是由“无”而生。

“有无相生”,这是多么伟大的哲理呵!无中生有和有亦生无,已得到现代科学的全面证实和广泛认同。

《大宇宙百科全书》的中译本为北京天文台专家黄磷所译,他在“译者前言”里赞扬该百科全书作者的讲述使读者感到仿佛被带到了宇宙创生的那一刻,似乎亲眼目睹了在那短促的难以想象的瞬间,宇宙是如何因量子涨落从“空无一物”中诞生,而后又如何经历约150亿年的演化而成为今天的样子。

原来在15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的万分之一秒时,连单个粒子(如质子、中子、电子)都不能独立存在,宇宙成了一个大火球,温度高达绝对零度以上1万亿度。火球辐射的单个光子携带着极大的能量,按照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以能量换取质量,将自己转化为粒子对,随着温度的下降,粒子对如质子与反质子,中子与反中子不断产生,又不断被湮灭。当一个粒子遇到一个等价的反粒子就会被湮灭,只留下辐射。结果是辐射不断转化为物质,物质不断转化为辐射。这就是无中生有和有亦生无,就是“有无相生”的表现(当然,这个“无”也不是绝对的)。我们这个宇宙的物质和我们人类就都来自于此。质子、中子而后原子核、电子,原子核、电子而后原子,原子而后分子,分子而后天地万物。

老子为什么要讲“有无相生”的高深道理呢?目的就是要管理人明白“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好处。矛盾的对立面既相互依存,又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在老子看来,侯王等管理人为“无为”就会有为,无为并非什么也不干,而是不干具体业务技术工作;行不言之教,并不是不要教,而是说要多以身教代言教,效果可能更好。后世秦之相国吕不韦召集众多学者集体创作的一部重要的著作《吕氏春秋》也说:“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此(乃)谓不教之教,无言之诏。”(《吕氏春秋·君守》)

可惜的是,老子讲的这些“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辩证法,后来某些学者并未读到或未读懂。西汉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三)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他的“道”之核心是三纲五常。“天”主要是指天意,意即按天意建立的封建社会之“道”(三纲五常)也是永恒不变的。在他看来,王道之“三纲”取诸阴阳之道。阳为主,阴为从,“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臣、子、妻受君、父、夫的统治之道也是不能变的。董仲舒以形而上学之哲学来论证封建制度和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后来成了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造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悲剧。在老子的辩证法思想里,一切矛盾对子都是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的。天地是变的,高下是变的,前后是变的,等等。以为“天不变”,是静止的,那是错误的观点。“高”不会永远是高,“前”不会永远是前。故处卑下、处人后,并没有什么绝对不好;相反,随时有可能被推向高贵和走到前面。显然,老子是针对那些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别是那些用形而上学的思想来为森严的等级制度制造理论根据的学者而言的,而根本地劝说君王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可惜的是,“董仲舒们”没有一个懂得老子伟大的辩证法哲学思想。

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以为教就只有言教,只有劝说,只有学校,只有教师,殊不知还有更重要的教育——不言之教。不言之教胜过劝说,社会现实给人耳濡目染的效果胜过课堂说教百倍,公众人物特别是管理人的影响又胜却万言劝说。如果一个社会道德滑坡,以为主要可以靠学校来解决,那将很难解决。这不是靠仁义道德之规范和说教便可挽救的,主要应让社会给出示范,管理人的行为不仅是管理,而且也是一种教育。人们互相影响、互相教育和受教育。老子非常注重这一点,在他心目中,社会道德滑坡,根本的不是一个需要言教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以德莅天下”的实践问题。由此可见,他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

接下来,老子又以同样的辩证道理说明管理人要“功成而弗居”。不居功,功绩自会永存;不居功,功绩不一定不彰显。他讲的“行不言之教”是想说身教重于言教,实践之教好于说教。“功成而弗居”也是“行不言之教”。

据西汉刘安主持、集体创作的《淮南子·卷一》所载,以前舜在历山亲自耕作,一年后,那里的农民都争着去耕贫瘠的土地,而把肥沃的土地让给别人;舜在江边钓鱼,一年后,渔民都争着要在水浅流急的地方捕鱼,而将河湾、深潭让给他人。那时,舜既不喋喋不休地说教,也不指手画脚地干预,他只是保持自然无为的信念,而民众因此受到感化。假如舜没有这种信念,即使能言善辩,挨家挨户去劝说,也不能感化一个人。因此,不言之道,广大无边啊!(西汉)刘安,淮南子,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显然,作者们认为,“不言之教”远远胜过喋喋不休的说教。

周恩来总理最欣赏十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一名句,在本章也有类似的意思:“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是老子告诫管理者对待人民应有怎样的态度——放手让人民群众和万物自由生长变化,万物滋生繁茂了、人民富裕了,而不要据为己有;成就了人民群众的事业和助长万物生长壮大也不要自恃有恩;社会管理好了,发展了,事业成功了,也不要居功。

“诗赞”

无有,相互依存

有无,相互产生

一切对立事物

都会相反相成

所以

天下管理人都应心知肚明

以无为处事,必事有所成

行不言之教,胜千舌万唇

对待人民,要像母亲

不言之教,最为根本

功成弗居,名利度外

既是做人,也是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