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小家庭大理财
10592400000036

第36章 家庭投资分类:收益最大化(13)

林先生近期有购置新车的打算。在选购意向已经定得差不多的时候,他就开始“化零为整”做起了准备--把一笔3个月到期的定期存款和手头2张银行卡里的活期存款集中起来,共计13万元,转到其中一张Z银行的卡上。他心里想着一旦成交,随时可以一次付清。

不料,该品牌汽车4S的店员说,该款车型目前全市缺货,需要预订。交付车价5%的保证金后,必须预留30~35天厂商才能交货。“不过快的话,半个月可能就能提货了,这个不好说。”对方告诉林先生。

林先生盘算着,既然当中留了1个月左右的空窗期,总不能让那十几万元就这么躺在活期账户里睡大觉,想办一个月定存吧,又怕万一车子提前到货丧失定存的意义。自然而然,他想到了7天通知存款。

来到X银行办理,柜台服务人员推荐了一个新招数:同样是7天通知存款的性质,该行办理的原则是“满5万元自动设置为7天通知存款”。具体运作是,只要账户内余额超过5万元,就按照7天通知存款的利率计息;一旦支取后,余额不满5万元,则按活期利率计息,直到余额再次跨过5万元的“门槛”。

并且,支取时和一般的活期账户一样,随时支取即可,无需提前7天通知银行,银行系统会自动记录余额。

该柜台人员提醒林先生,如果在该银行办理“智能通知存款”,那么连续7天以上余额超过5万元(含5万元)则全额按照7天通知存款利率计息,不足7天则按1天通知存款利率计息,最后一两天的“尾期”利息比按活期计还更划算一些。

从目前的利率情况来看,目前市场上1天通知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的年利率分别为0.81%、1.35%。7天通知存款的年利率是普通流动账户0.36%活期利率的3.75倍,而且是复利计息。

以林先生为例,如果他存的是活期,那么7天的收益率为0.36%/365×7.7天里的收益为130000×0.36%/365×7=8.98元;若存的是7天通知存款,那么7天的收益率则为1.35%/365×7,收益为130000×1.35%/365×7=33.66元。

假如林先生35天后取车付款,那么存活期的利息仅为130000×0.36%/365×35=44.9元。而采用7天通知存款的话,至多可以经历5个“7天”,以复利计息的话,利息收入要超过33.66×5=168.3元,是前者的4倍。

2、常规方式:谨防“仅第7天有效”陷阱

同样是7天通知存款,王先生不久前刚得到过一个教训,损失了不少利息,也让她看清其中的陷阱。

2008年10月底,王先生在Y银行存入7万元的7天通知存款。今年5月9日,王先生按照7天的约定通知Y银行柜台,准备悉数支取账户里的本金和利息,打算转存到J银行。

7天后,也就是5月16日,王先生来到柜台办理取款,除了这7万元之外还取了其他的存款,共计9万元。

因为要求取现金且数额较大,于是银行方面建议开本票支取。不过由于只能在周一至周五开本票,当天并未顺利取得钱款,王先生不得已又在5月18日上午再次去了G银行。该银行柜台开具本票后,王先生发现回单上显示,7万元这半年多以来的7天存款利息只有不到150元,而他根据“7天”的利率粗略计算了一下,利息实际应该差不多有600元。

王先生非常疑惑,于是致电Y银行投诉,认为利息计算有误造成了他的损失。银行方面回应,该银行7天通知存款一定要在通知后的第7天当天取款,否则整个存期都计为活期,正是因为王先生取款日超过了电话后的第7天,按照规定是按活期利息计算。

对此王先生非常不满:银行方面并没有告知他只有“第七天”取款才有效,并且银行明明知道开本票要耽误几天时间,也没有告知他由此会造成利息损失。但银行方面坚持表示,如此执行是在统一原则规定下按照标准流程执行的,因此不能为此负责。

几番纠缠之后,最终,银行方面虽然就工作人员未能尽提醒义务向王先生道了歉,但拒绝赔偿利息损失。

按照7天通知存款利率1.35%计算,王先生应得的利息为70000×1.35%/365×212=548.9元,而根据活期利率计算,利息为70000×0.35%/365×212=142.3元,足足少了406.6元。

建议:一般来说,储蓄通过柜台预约取款,如果在预约取款日不能去柜台取现金的,可以通过电话银行把卡内的通知存款转活期备用金,或者通过电话银行做预约,则到取款日自动转活期备用金,避免逾期未取造成损失。

除此之外,一些银行的智能型7天存款可办理自动转存功能,以7天为单位进行一轮轮的滚动式存储,最后不满7天的部分则按照活期利息计算,可有效避免利息损失。

定活期组合法:无限逼近定存利率

苏先生是老“病号”,家里总是在银行存折里放上2万元以备不时之需,加上儿女给的3万多元,林林总总差不多以活期方式留存了6万元在账户里。

过了春,犯病的几率小了,苏先生的6万元活期“闲”钱也可以动一动了。

怎么动,让苏先生颇伤脑筋。苏太太的意思是3万元存6个月定期,另外3万元还放在活期里,这样既有应急资金,也能享受定期的利率。苏先生听罢,又琢磨出了个“进化版”--将6万元分别存成活期、3个月和6个月定期,用“三分法”结合定活期优势。

具体来说,就是将这6万元分成1万元活期、3万元3个月定期和2万元6个月定期组合配置。1万元活期可以随时取出,以备苏先生随时上医院的费用,而将其余的5万元分3个月和6个月定存,一方面加速资金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则能尽最大限度享受利息收益。

6个月定存的利率是1.98%。方案一:如果将6万元存成6个月定存的话,半年利息是60000×1.98%/12×6=594元,但这样存的缺点是手头没有现金。

方案二:如果1万元存成活期(6个月),5万元存成6个月定期的话,利息收益则是10000×0.36%/2+50000×1.98%/12×6=513元。

方案三:如果1万元存成活期,5万元存成3个月定期,6个月内就存了两次,则投资收益为10000×0.36%/12×6+50000×1.71%/12×3+50000×(1+1.71%/12×3)×1.71%/12×3=446元。

方案四:如果1万元存活期,2万元存3个月定期两次,加上3万元6个月定期的话,投资收益为10000×0.36%/2+20000×1.71%/12×3+(20000+20000×1.71%/12×3)×1.71%/12×3+30000×1.98%/2=486元。

四种方案比较后,从资金流动性和利息最大化来看,方案四的办法最优。

货基替代活期:最高利差可达3倍

从收益和流动性角度看,货币基金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活期储蓄的替代产品。目前货币基金基本上全部能跑赢活期存款,少数还能跑赢银行一年期的定存。在收益高于活期存款的同时,货币基金本身几乎零成本的投资特点也适合普通人将其作为活期储蓄替代产品。

货币基金和我们普通认知的股票型基金不同,它没有认购费、申购费和赎回费,管理费也比股票型基金低,几乎没有投资成本。而且大部分货币基金的投资门槛仅为1000元。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货币基金在赎回时可能实行“T+2”或者“T+1”天到账,在流动性上比活期储蓄差一点。

如果按照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1%来计算,6万元投资7天的收益是60000×1%/365×7=11.5元,而7天的活期存款收益为4.14元。二者利息相差将近3倍。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在具体投资的时候,7日年化收益率是动态的。它有“预计收益”的概念,代表的只是基金最近7天的盈利情况,并不说明7天之前和未来的收益水平。

购买货币基金的时候还要关心第二个指标--每万份基金单位收益,这个指标反映的是投资人每天获得的真实收益。比如嘉实货币基金5月20日每万份基金单位收益为0.2031,也即当天每10000份嘉实货币基金B实际收益为0.2031元。

需要注意的是,每只货币基金的交易方式不同,有的基金每周三集中交易,因此周三收益最高,有的基金周二集中交易,因此周二收益最高。

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替代活期的“新黑马”

活期存款最大的优点就是“T+0”的变现能力。

而近期越来越多的银行推出了短期、超短期理财产品,争取在流动性上向活期看齐。

银行推出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一般是7天、21天、1个月。他们多数挂钩货币和债券市场、票据收益固定。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不仅运作周期短,有的甚至能够提供“T+0”的申购、赎回机制。投资者在购买产品后,可在任何一个工作日申购和赎回,且即时生效,资金实时到账,流动性更胜货币基金。

随着产品的丰富、收益率的稳定、流动性的加强,银行超短期理财产品大有取代货币市场基金成为最主流现金管理工具的趋势。不过在具体购买的时候,需要仔细阅读产品协议书,明确收益风险。

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三看”

第一,不同银行同类型产品年化收益率不同。因此,在选择前投资者最好多比较,做到“货比三家”。

第二,如果投资者对资金流动性要求很高,还要看清楚购买的产品期限以及资金到账时间差。留意产品的申购、赎回费率,提防相关费率侵蚀收益。

第三,仔细看清产品说明。运作周期短的产品在一个运作周期结束后,银行会自动为客户投资下一个周期。如果在运作期间央行突然宣布降息,产品收益也会跟着降息幅度调低。因此,投资者需要经常关注银行公布的信息。

货币基金Vs活期存款

货币基金活期存款1天通知存款7天通知存款。

投资成本:1000元无5万元以上5万元以上。

资金流动性:赎回“T+1或2”随存随取需要提前约定需要提前约定。

收益:绝大部分高过0.36%0.81%1.35%。

折旧存储法:为更新家电做准备

高先生是某企业的高级会计师,平日里除了企业的财会分析,他还把这些金融概念用到了自己的家庭资产中,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

高先生认为,家用电器也存在折旧的问题,比如一台电脑,买回家的时候是5000元,用了一年可能就值4000元了,用五年基本就要淘汰了,这样每年摊薄下来的费用就是1000元。类似的,冰箱的价格是2400元,但使用的时间可以达到10年,那么每年的使用费用其实是240元。由于家用电器都存在更新换代的问题,高先生认为,如果不做好财务上的规划,就有可能遭遇家电报废时没有钱买新家电的情况,不妨为这些物品存一笔折旧费,于是在银行设立一个“定期一本通”存款账户,当家庭需添置价值较高的耐用品时,可以根据物品的大致使用年限,将费用平摊到每个月。这样,当这些物品需要更换时,账户内的折旧基金便能派上用场。

现在,每当要添置一样新家电,就可以直接从“小金库”里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专项资金,不必再为临时的大笔支出而头疼了。

具体来看,高先生有电脑一台,每年折旧费是1000元;电视机一台,每年折旧费600元;冰箱一台,每年折旧费240元;空调两台,每年折旧费600元;热水器一台,每年折旧费费100元;而最贵的莫过于汽车,每年折旧费用达到1.5万元。高先生计算后发现,每年这些家电的折旧费用总额达到了17540元,而摊薄到每个月后达到了1461元。

由于不同家电价值不同、更新换代的周期不同,高先生细心地对未来的现金流支出做了分析,而自己每买一件新的家电或贵重的消耗品都会补充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