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是楚国人,他看到秦国的实力雄厚,有可能吞并天下,他就来到了秦国。李斯呢,他先投靠在秦国承相的门下,由于巧舌善辩,被秦王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看中,任命为客卿。客卿呢,就是外来的官员。
这个时候啊,韩国给秦国派来了一个姓郑的水工。水工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好比是一位水利工程师。他给秦国出了个主意,让秦国开凿一条巨大的渠,也就像是运河呀。引这个泾河的水来灌溉农田。其实这是个计谋,就是用浩大的工种来耗费秦国的实力,让他没有力量再打韩国。
开工之后,秦王发现了这是个计谋,很生气,要杀这个姓郑的水工。同时这件事呢,也引起了秦国原来的这些大臣对客卿的不满,请求秦王下逐客令。也就是把这些客卿给赶走,那么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这个时候,李斯上书秦王,劝谏秦王,他说用人,不能只用秦国的人,要广泛地网罗人才,这是符合秦国利益的。他还引用了当时的一段俗话,那就是: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他用这个泰山为什么能大呀,河海为什么能深呢,用这个道理来劝秦王不要下逐客令。秦王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废除了逐客令,进而重用李斯。
李斯辅佐朝政二十多年间,秦王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自称始皇帝。李斯也升为承相。他又提出了许多改革的措施,使秦国富强。至今,泰山还保存着李斯撰写的秦始皇封禅泰山的部分碑文,李斯小篆对于汉字演变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尊重人才不是虚伪,更不是吹捧,它是发自心底的真诚,因为虚伪绝不会有耐心同真诚长久在一起。因此,当我们真正尊重人才时,我们的国家离强大之日就不远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从前,有个人读了很多书,被人们称为博士。博士自己也很自负,非常欣赏自己,认为自己熟读四书五经,学识渊博,平时说话也喜欢咬文嚼字。
有一天,博士到集市上去买驴。他在集市上走了一圈,终于选中了一头驴。付钱以后,他叫卖驴的人写个凭据给他,可卖驴的人不识字,就让他代写。
博士于是就借来纸笔,磨好墨,构思了一阵,就提笔写了起来。写呀写呀,写了好长时间,写了密密麻麻三大张纸,博士还没有写完。卖驴的等得不耐烦了,就问博士:“你怎么还没写好啊?”博士说:“快了,快了!”又过了一会儿,博士终于写完了。
卖驴的请博士把写好的凭据念一遍,博士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卖驴的站在旁边,瞪起眼睛听着,都听博士念了三张纸了,还没有听到一个“驴”字,就忍不住问博士:“你都念了三张纸了,怎么连个‘驴’字都没有啊?”
原来博士满篇都是写了些之乎者也之类的空话,半天都没有扯到实质上去。这件事传开后,有人编了个顺口溜,说:“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精辟的读书法,要求读者学习时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古往今来,人们关于书已不知有过多少礼赞。的确,书是我们人类拥有专利的恩物,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他们崇拜的神圣对象。但是,如果我们完全相信书,唯书惟命是从,轻则使个人成为书呆子,重则形成所谓“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唯书”的作风,便会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独学无友
寇准三十几岁即被宋真宗封为宰相,他为人正直,敢作敢为,为此得罪了不少私心利己的大臣。投降派首领王钦若屡进谗言,排斥打击,寇准终于被降职到陕州作地方官。
寇准有个朋友叫张咏,在成都任太守时听说寇准做了宰相,对他的朋友说:“寇准这个人是天下奇才,可惜他的知识少了些,做宰相有点不够用。”
张咏在成都任满,要回京城听候另行任命。他路经陕州,知道寇准被降职到这里,顺路来看望寇准。寇准见多年好友来访,分外高兴,立即盛筵款待。他们边喝酒,边畅叙别后的情怀,及朝中政事。天色己晚,张咏起身告辞。寇准依依不舍,握住张咏的手说:“你我是多年的朋友,这次分别,谁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重逢,难道你对我没什么要嘱咐的吗?”
张咏看看寇准,低下头想了好一会才说:“《霍光传》不可不读,以你的聪敏,读后定有所悟。”
张咏说完,二人互道“珍重”然后分手。
寇准回到寓所,想起张咏的临别赠言,觉得有些疑惑不解。寇准想:“霍光是汉武帝最信任的大臣。汉武帝死后,霍光辅佐刚刚八岁的刘弗陵当皇帝,他虽然总揽朝政,但尽心尽力。刘弗陵死后,霍光又立昌邑王为皇帝。昌邑王当了皇帝以后,荒淫无耻,整天饮酒,不理朝政,胡作非为,朝野上下惶恐不安。霍光为了刘汉江山不因此倾覆,不得己到皇家的宗庙发誓,废掉昌邑王,立刘询为宣帝,为汉家社稷立下大功。纵观霍光的生平,有大功而无大过,是历史上的名臣。而自己与霍光毫无相似之处,那么《霍光传》对我能有什么启迪呢?”寇准思来想去,认为重读一次《霍光传》,必有所启发,当他读到《霍光传》史臣的总结性评论时,书中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这句话,忽然恍然大悟,知道张咏是劝他多读史书,提高处理朝廷大政的水平。
寇准专心致志,奋发读书,终成一代名相。
人类需要交流,有声和无声,直接和间接,都用交流的方式,从而获得感应与认同。交流让人温柔易感,使人有轻松愉快的心情,并且彼此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独学无友,就会失去生活的乐趣。因此朋友之间的交流,既是了解也是渗透,更是一种学习。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他是个很喜欢读书的人。他当皇帝以后,下令增加科举名额,让更多的读书人有踏入仕途的机会。
同时,他还召集了许多学者,让他们编纂大型的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
李肪、扈蒙等人接受了任务,经过七年的努力,于太平天国八年编成了《太平总类》一书。这部书规模很大,共有一千卷,分为五十五门,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物产、医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宋太宗对这部书很有兴趣,他决定自己每天看三卷,用一年时间把这部书全部看完。因此,这部《太平总类》也改名为《太平御览》,意思是太平天国年间编成的,皇帝亲自阅览过的书。
宋太宗是个皇帝,每天的政务自然十分繁忙,时间非常宝贵。但宋太宗不管多忙,都一定要挤时间按计划每天阅读三卷。
有时实在是抽不出时间,他也一定要另外再挤时间补上。
他身边的侍臣们见他这么辛劳,担心他过于劳累,有时就劝他注意身体,少看点书。宋太宗听了,笑着对侍臣们说:“只要翻开书本阅读,就一定会有收益,这可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的事情啊!我只要有书读,就一点也不疲劳。”
侍臣们听了,都十分感动,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就这样,宋太宗果然按照计划,用一年时间把这么一部大型类书看完了。
学习能使人聪明,充满智慧,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敲打,没有言语和训斥,没没收取学费,也不拘形式。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所以只有不间断地吸取新的知识,才能保证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
敏而好学
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叫孔圉,他勤奋好学,为人谦虚,受到人们的好评。他死了以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表彰他,并让后人学习他的好学精神,就赐给他一个“文”的谥号,所以,后来人们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并不怎么样,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称他为“孔文子”,似乎是有点评价过高了。他想来想去,觉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请教。
子贡说:“那个孔圉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会感到丢脸,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子贡听孔子这样一说,猛然省悟,顿时感到心服口服。
对一般人来说,敏而好学似乎还比较容易做到一些,而不耻下问就非常之难了。因为,敏而好学不外乎是聪明而勤奋罢了,这方面的典型,有“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甚至“头悬梁,锥刺股”等等。
人们的天性往往就是如此不可思议。如果自己位卑,自己能力弱,自己孤陋寡闻,求教于位尊者、能力强者、见多识广者,那似乎没有什么,不以为耻。一旦反过来,以位尊求教于位卑,以能力强求教于能力弱,以博求教于寡,便立即感到脸上不光彩,耻于开口了。
读书破万卷
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所有人类做过、想过、获得过或存在过的东西,像以魔术保存法一样存在于书面之中,书是人们精选出来的财富。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学到书中的精华,同时书籍也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增加我们的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
北宋时,有一著名的画家,名叫孙知微。有一次,成都寿宁寺请他为寺院画一幅《九曜图》,他画好草图以后,因为有事外出,就把弟子们找来,说:“这幅画的轮廓我已经画好了,剩下着色的工作,你们几人接着做吧,一定要认真做好。”
老师走了以后,弟子们争先恐后地准备上色,可是,忽然发现图中水星菩萨的侍从童子手中拿的水晶瓶是空的。一个学生说:“老师平时画瓶,总要在瓶上画一束鲜艳的插花,这一次可能匆忙当中忘了画上,我们给补上吧。”大家都一致赞同他的意见,于是,他就在水晶瓶上很用心地画上一枝粉红色的莲花。
第二天,孙知微归来。当他看到水星菩萨的侍从捧的瓶子中居然冒出一朵莲花时,气愤得吼叫起来:“《道经》中说,这水星菩萨的水晶瓶不是插花用的,而是用来镇妖伏水的宝贝。瓶中根本就没有什么花草,如果添上花,它就不是神物而是一只普通的花瓶了。你们这是弄巧成拙啊!”
弟子们一个个都吓得不敢吭声,纷纷低头认罪。所以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善于思考。
学习要得法,只“学”不“思”,或只“思”不“学”都是片面的、无益的。只有“学”“思”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学是要学,但是要懂得去伪存真,这样才能有效果。所以,我们与其整天坐在那儿苦思冥想,不如花一点时间去学习更有收益。学与思本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顾某一个方面,就会徒劳无功。
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立志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