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华语电影的全球传播与形象建构
10589100000038

第38章 全球视野与产业实践(10)

对比国产与美日等国的动画片主角形象,不难发现国产动画倾向于选取动物为主角来刻画人物,如《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蓝猫淘气三千问》,以及一度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甚至是2011年播出的一度被誉为“中国动画转型之作”的《魁拔》,主角及重要人物设计均选取动物的形象。而反观美日的动画片,《蜡笔小新》、《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等,主角均选取身边的人物,并围绕着主要人物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关系来讲述故事。以动物为主角的作品,人物形象往往带有动物本身的特质,例如《黑猫警长》中严谨的黑猫警察形象,始终以坚持正义,打倒邪恶势力即老鼠为己任,这种铁面无私的形象正是传统的“猫捉老鼠”观念的体现,这种简单的形象更容易受到儿童的喜爱,符合儿童的审美并且极富教育意义,在青少年受众眼中则略显幼稚。而以人为主体的故事则更贴近生活,更受青少年和成年受众偏爱。例如曾在国内红极一时的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它所讲述的就是普通中学生樱木花道从一个不会打篮球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篮球队主力的故事,而樱木打篮球的初衷也十分简单,只是想要获得心上人晴子的好感。这样的人物形象更贴近年龄在十五岁以上的受众的心理,尤其是初、高中生,影片中的樱木和大多数中学生一样并不是十分优秀,也没有特别的才能,而凭借着努力与热情,樱木与队友最终带领自己的球队打进全国大赛。这部动画片通过樱木及队友、同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无时无刻不在传达着坚持努力就能成功的信念,同时片中的队友间的友情与信赖十分容易激起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的共鸣,主要人物对篮球的专注、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朋友的真诚正是青少年和许多成年人所渴望的,因而许多人在观看这样的影片时,往往会被人物的感情所打动,从而受到启发或者教育。可以说,通过人物的故事与情感来打动和感染观众,比单纯利用动物形象本身的特性有更大的影响力,也更贴近观众的心理,潜移默化的感染往往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果。因而国产动画片在设计角色中偏好选择动物的现象,在动物本身性格的基础上赋予人的一些品质的做法可以说是走了弯路,不但无法吸引年纪稍大的观众,简单的人物性格也会导致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失去兴趣,从而流失大批受众,这也是许多国产动画片红极一时,却后劲不足的原因之一。

2.技术制作“断层”

动画片是以绘画为人物造型和各种空间造型的表现手段,是以绘画为基础的影片,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情节都是由一幅幅画来构成的。从这一角度讲,动画片与其他影片的唯一不同仅在于画面是被画出来还是被拍摄出来。然而动画片并不仅仅是画面的简单移动,它需要借助和调动电影艺术手段来服务于动画,剧本、造型、色彩、音乐、情节、画面构图及镜头语言的运用都应该动画化。动画片不仅仅是会活动的绘画,而是与电影语言高度结合的综合艺术品。从这一角度来讲,国产动画片甚至都没有真正动起来。以国产动画片《围棋少年》和日本动画片《棋魂》为例,可以清楚看到国产动画片技术制作上的不足。

首先,从人物面部表情来看,《围棋少年》中人物除了说话时嘴部会动外,几乎没有别的动作,整个人物显得十分呆板,人物的性格也仅能从台词中体现。反观《棋魂》,每一个人物都有十分丰富的面部表情,主角进藤光第一次遇见穿越千年的鬼魂佐为时吓得瞪大的双眼,第一次下围棋时无奈的撇嘴,遇到实力相当的对手时眼中闪动的光亮,一颦一笑都栩栩如生,让人轻易窥视出人物乐观跳脱的性格。同时这些细节有很强的代入感,使观众的情绪随着主角表现的情绪变动。其次,从动画场景来看,《围棋少年》中人物所处场景仅仅是一张画面,人物在街上时周围很少有行人,并显得十分安静,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而《棋魂》中的环境背景则十分立体,东京街头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辆不仅在画面上体现,同时也采用逼真的音效来塑造周围复杂的环境。最后,从光影效果和场面调度来说,《棋魂》中的每一个镜头都经过精心设计,景别多变,各种镜头运用恰到好处,且根据环境的不同模拟出各种光线的变换,例如晴天时窗户玻璃的反光,昏暗的储藏室中微弱昏黄的烛光等。而《围棋少年》则在这一方面十分欠缺,通篇以长镜头和固定镜头为主,缺少变化,对光线的模拟更是粗糙,室内光与室外几乎没有分别。由此可见,在技术腾飞的现代,观众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视觉享受,我国动画片在技术制作上“断层”,自然无法吸引观众,极易在世界动画产业的竞争中丧失竞争力。

3.内容选材“断层”

中国动画片从1926年万氏兄弟创作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就凸现其浓郁的民族特色。从《大闹天宫》到《葫芦娃》,从《哪吒闹海》到《西游记》、《宝莲灯》,中国动画片大多取材于中国古典神话故事、传说。然而,《西游记》、《封神演义》这些经典文本早已通过书籍、电视剧、电影、游戏等形式为大众所熟知,因此当以动画形式演绎时,如果没有突破创新而一味讲述这些广为流传的故事,将失去悬念,观众非常熟悉,自然不会再去观看,更何况我国的动画技术并不精湛,动画形象也往往中规中矩无法吸引眼球。国产动画片另一个主要题材是以《海尔兄弟》、《蓝猫淘气三千问》为代表的益智教育类,其中《海尔兄弟》以冒险为故事主线的讲述方式,比《蓝猫淘气三千问》的单纯传授要更富娱乐性。然而其故事主线仍然过于单一,人物形象不够鲜明,且教育的目的往往通过传授来实现,即由片中角色来进行解释,是直接告诉观众答案,而忽略了对观众的启发以及引领观众进行思考。而纵观外国动画片,取材广泛,且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日本著名动画片《海贼王》取材于十五至十七世纪欧洲各国开始的航海活动;《圣斗士星矢》取材于希腊古典神话;《名侦探柯南》取材于柯南道尔的经典小说《福尔摩斯》;《足球小将》、《棒球英豪》、《灌篮高手》、《网球王子》等则取材于流行世界的各种体育运动;而《最游记》、《龙珠》则源于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并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和改编,《龙珠》除了主人公使用了“孙悟空”这一名字外,其余则与《西游记》无甚关联。由此可见,国产动画片选择题材的单调,既缺乏想象力又脱离现实,失去了对受众的吸引力。

4.受众选择“断层”

从国产动画的角色塑造和选材倾向上来看,国产动画的受众定位基本都是三至十二岁的儿童,这正是国产动画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误区。从网上动漫爱好者所建立的各类网站讨论区可见,动画片受众中青少年和三十五岁以下成年人占很大比重。日本NHK电视台曾在2011年向购买动画片《海贼王》的人群发放调查问卷,其结果显示观看该动画片的31%为十四至十八岁青少年,而超过40.2%的都是十八至三十五岁的成年人,而日本大部分动画片定位都是三十五岁以下人群,甚至有些定位在全部人群。这样的定位就注定了日本动画的选材更为广泛,反之我国动画片受众定位的狭隘和低龄化则注定我国动画片从各个方面都无法进行尝试与突破,这就使得我国动画片无法受到十五岁以上人群的喜爱,从而丧失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对于十一至十四岁少年来说,给他们一个童话的世界并不利于其身心发展,他们已经到了一个需要了解真实世界和认识自我的年龄,用一部好的动画片来对他们进行引导,总会比观看天真幼稚的幼儿节目和过于世俗的电视剧要好得多。由此可见,我国对动画片受众定位十分不科学,这种“断层”是电视动画片收视率低的主要原因。

5.思想深度“断层”

由于对受众定位的不准确,我国大部分动画片缺乏思想的深度,仅以叙事、教育为主,很难看到对人生、时代、社会的认识与反思,以及对人性的剖析。观看国产动画片,除了获得娱乐感和知识,受众相关的思考停止了,动画片的影响力也停止了。在网络上很少能看到对于国产动画片的讨论,因为人物已被定格,剧情已经结束,没有值得思考和探讨的内容了。而在这一方面,国外动画片做得很好,许多动画片重视思想内涵,追求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如在日本动画片《海贼王》的世界中,一向被认为邪恶的海盗有时却能为了朋友亲人不顾自身安危,而代表正义的海军和世界政府却为了自身的利益与欲望不惜发动战争,甚至滥杀无辜,强烈的对比引人思索正义与邪恶的真正定义。同时,书中人物的经历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生价值与自我实现的思考,甚至有观众被书中人物的品质感染而放弃自己原有的生活去寻找自己真正的梦想,其影响力可见一斑。从这一对比可见,中国电视动画片思想深度的“断层”使我国动画片缺乏持久的影响力,甚至无法起到对青少年或儿童群体真正的教育。

三“断层”现象原因分析

2004年12月26日,北京、上海、湖南三个动画频道相继开通。2005年6月1日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开幕,其间参观动漫博览会的人数达到120万人次,总成交额3亿多元。会后,广电总局对动画片播出做了新规定,要求在动画片收视黄金时段播放国产动画片。由这些事实来看,中国动画产业拥有一个可以预见的美好前景。然而在经历一系列措施与改革之后却收效甚微,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对动画片的定义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