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手心里的太阳:最温暖的50个心灵成长故事
10584900000078

第78章 司马迁:在逆境中磨砺生命的刀锋

青年时期的司马迁怀揣老父亲的遗愿——写出一部叙述古今兴衰成败的史书,游历名山大川,广泛搜集史料。正当一切准备就绪,司马迁正要着手著述《史记》的时候,一场大祸从天而降。由于他执意为投降匈奴的大将李陵求情,致使汉武帝大怒,降罪于司马迁,并处以宫刑!

宫刑作为中国古代的五刑之一,虽然不至于危及生命,但却是刑罚中最卑贱的一种,是比死还要可怕的奇耻大辱。此时,司马迁精神上承受的巨大痛苦,远远超过肉体。屈辱和悲愤深深地折磨着他,他甚至不愿再活下去了。但他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撞击着心灵,使他有难以割舍之感。是什么呢?那就是父亲的遗愿,也是他毕生的追求——《史记》。司马迁感到《史记》已酝酿成熟,正躁动于心中,为了这部亘古未有的宏伟之作,他不能死!

司马迁从生死的徘徊中渐渐地解脱出来,他毅然抛开了自杀的念头,决心“隐忍苟活”,完成已经开始的著书大业。他的“苟且偷生”招致了许多轻蔑、讥讽的目光,每每想到这种耻辱,司马迁只有把无限的愤懑和痛苦贯注到笔端,夜以继日,勤奋著书。

大约在公元前90年,辉煌的巨著《太史公书》(即《史记》),终于完成了。这时,司马迁已年近60岁了。他写作《史记》,从公元前108年任太史令算起,前后近二十年。如果把他20岁开始的实地采访以及后来的删订、修改时间加在一起,足有40年之久,耗费了他毕生的心血。

司马迁正是依靠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了却毕生夙愿,为中国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佚名)

名人小档案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年),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任何一件事情再感人至极,也不会感动大自然。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努力去做,说不准真的会感动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