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正义密码: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国秘事
10584500000020

第20章 击落座机谁是美军真正英雄

1943年4月18日,日本媒体报道: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乘坐的飞机在太平洋上空突然遭遇美军飞机。战斗中,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被美军飞机击落,山本五十六坠机死亡。

这条消息在日本引起巨大轰动,因为山本五十六是袭击珍珠港的“英雄”。

美国当年在发布这则消息时,也同样用了“遭遇”和“偶然”这样的词语。但在战后,美国公布了击毙山本五十六的真相,原来是美军截获了日本的电报,并成功破译了电文内容,采取了伏击的方式,一举将策划偷袭珍珠港的元凶山本五十六击毙。

击毙山本五十六是爱好和平的人们心中的一件大快人心之事。出于保密的原因,直至战后的1960年,美国才将这一真相公布于世。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是谁将山本五十六击落的细节上却出现了一些争论。1960年,美军有关击落山本五十六的机密文件获准解密,认定由兰菲尔击落的理由是他在战斗结束后上报的战斗报告。据托马斯·兰菲尔本人回忆说:

当我们快速向日本飞机接近到约1600米时,“零”式战斗机发现了我们,迅速抛下副油箱向我们飞来。两架攻击机一架向岛上飞去,另一架则垂直上升,我朝着第一架俯冲,就在这时,3架“零”式冲了过来。

我立即调整方向迎了上去,在即将相撞的瞬间,我猛按炮钮,一串炮弹打掉了为首“零”式的一个机翼,这架“零”式拖着浓烟烈火一头栽了下去。我拉起飞机寻找攻击机,这时又有两架“零”式向我扑来。此时我看见一道绿色的影子掠过丛林,正是那架涂着草绿色伪装的攻击机,我不顾“零”式在后,牢牢盯住攻击机,猛烈开火,将机炮和机枪里的所有弹药都倾泻出去。

日机发动机轰然起火,接着火势迅速蔓延到右机翼,眼看着机翼折断,一头栽向地面。此时僚机巴伯也将另一架攻击机击落在海中。听到米歇尔返航的命令,我随即摆脱了尾随在后的“零”式,飞过海湾返航。

但是更多的证据显示,兰菲尔的僚机雷克斯·巴伯才是真正击落山本五十六座机的英雄。

根据战友的回忆和巴伯接受众多记者的采访,当时兰菲尔受到“零”式的攻击,他没有按照预定计划不顾一切攻击日军攻击机,却转头迎战“零”式。虽说僚机应紧跟长机,但巴伯却紧盯着那架攻击机,转过弯后,巴伯便开火了,子弹和炮弹连连命中。

这时巴伯的飞机几乎就要撞上攻击机,巴伯赶紧转弯,机翼擦着攻击机而过,攻击机燃起大火栽向地面。巴伯并不知道这就是山本五十六的座机。

接着他看见霍姆斯正在攻击另一架攻击机,立即赶去支援,携手将其击落。此时巴伯的飞机也已带伤,但他打得兴起,请求米歇尔同意干掉尾随在后的两架“零”式,米歇尔非常干脆地回答说不行,立即返航,巴伯这才返航。

随着争论的深入,美国军方再也无法无视巴伯的战绩,只好将击落山本五十六的功劳一分为二,认定为兰菲尔和巴伯共同击落。

1975年,日本东京航空博物馆派出专家到布干维尔岛对山本五十六座机残骸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山本五十六座机的两个机翼都完好无损,这与兰菲尔的报告完全不符,倒是与巴伯从后攻击的说法比较吻合。

而且山本五十六的尸体检验也证明他是被从后方射来的枪弹击中,也与兰菲尔从右攻击的说法出入较大。

为山本五十六护航的“零”式战斗机飞行员中唯一在世的柳谷谦治也指出了兰菲尔报告的诸多疑点,美国专程邀请柳谷谦治赴美,陈述亲眼目睹的战斗经过。

柳谷谦治批驳兰菲尔报告的最大根据是当时双方机群遭遇之后,在低空的两架P-38战斗机一架向左,迎战“零”式,这是兰菲尔的飞机;另一架则向右紧追山本五十六座机猛烈开火,这是巴伯的飞机。

山本五十六的座机从遭到攻击到被击落,不过区区30秒,如果是兰菲尔击落了“零”式之后再掉头攻击山本五十六座机的话,至少需要40秒,所以他根本不可能攻击山本五十六座机。

1991年,美国战绩评审委员会正式要求美国海军最后判定,到底是谁击落了山本五十六,但直至今天美国官方仍没有明确答复。

而众多的民间人士和组织,对此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不懈的努力,特别是美国“王牌飞行员协会”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同时结合山本五十六的尸检、柳谷谦治的证词和山本五十六座机残骸的实际情况,于1997年3月认定,巴伯一人击落了山本五十六座机,这一论点也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认可。

争论归争论,但山本五十六的确是被第三三九战斗机中队击毙了。针对谁是击毙山本五十六的英雄这一点,现在已经成为老人的巴伯说的话最能让人感到欣慰:“第三三九战斗机中队中队长约翰·米歇尔,具体策划并亲自指挥此次战斗,他才是最大的功臣。而没有兰菲尔左转攻击前来救援的‘零’式,也不可能击落山本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