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放养”你的孩子:自由教育的72个法则
10583600000076

第76章 安全规则须牢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电磁炉、微波炉等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交通工具大量增加,都成为威胁孩子生命安全的高发因素。因此,在这个日新月异、变化万千的社会中,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还是很有必要的。

孩子们天真幼稚,好奇心和模仿力等都比较强,生活经验和阅历却又极少,因此危险常伴随孩子左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也需要一定的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让孩子从小牢记安全规则,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也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课。

生活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太多了,比如恶劣天气、抢劫、交通事故,等等。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反复详细地提醒孩子需要注意的问题,不断灌输给孩子一些预防和自救的方法等,让这些安全规则和防范常识在孩子心中扎根,帮助孩子安全地成长。

媒体报道中的一些真实案例比较容易触动孩子,父母可以结合案例,让孩子从中吸取教训。父母要让孩子回答案例中的人因为什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如何避免,如果孩子遇到了这种事情的时候他应该怎么办,反复启发孩子,让孩子不断加深安全意识。通过谈论鲜活的实例,孩子会更加用心地接受父母讲授的安全规则。

有的父母怕孩子出现意外,便一味地对孩子采取全方位的保护,即使是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也由父母代劳,剥夺了孩子通过实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孩子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过度保护反而让孩子缺乏对危险基本的防范能力,导致发生许多本不该发生的意外。

父母既不能让孩子因为“无知”而出现意外,更不能让孩子真正面对危险时束手无策,一定要把安全规则和安全意识变成孩子自身素质的一部分。该放手时父母就放手,多教孩子一些技能,能让他们的安全意识更强一些。那么,父母应当让孩子牢记哪些安全规则呢?

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教孩子认识多种安全标志,交通标志,遵照交通信号及交通标志的指示行事;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玩耍和嬉戏;不允许未满12岁的孩子骑自行车上路,对符合骑车条件的孩子,应随时检查自行车的性能,教育孩子骑车时不带人、不嬉戏打闹、不追车抓车、不扶肩并行、不双手离把、不逆行骑车,遇恶劣天气要加倍小心;教育孩子步行要走人行道,不要在道路上玩耍、乱窜,不乱穿马路;乘车时不要将身体探出车外,不乘坐报废及无牌无证的车辆。

交通事故尽管“猛于虎”,但也是可以预防的。父母在给孩子做好表率的同时,还要时时提醒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断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确保孩子的安全。

2.孩子必须知道有关水电暖的安全常识

有少数孩子缺乏安全意识,对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危险缺乏应有的警惕性。比如,一个男孩趁父母不注意,用一根细铁钉去捅电源插座,被电击昏,幸好抢救及时,才幸免于难。

关于水、电、火的安全常识,父母应在平时随时教给孩子:教育孩子不要在河边上玩耍,以免不慎失足溺水。使用电器前必须擦干双手,用完电器随后拔掉插头。碰到漏电情况时,避免用手碰触而触电,应以木棍等绝缘物品将插头剥离。不能去触摸正在运转的电器,更不能摸电插座。不用煤气时要把总开关关掉,闻到煤气异味时,应该马上关闭煤气总开关,此时绝不能开关任何电器,并打开门窗通风。教育孩子不要玩火、玩鞭炮等易燃易爆的物品。

3.防止异物入体

教育孩子不随便把豆粒、糖块、小石子等小东西放入口腔、鼻腔、耳朵内,以免因窒息而发生意外或损坏听力。不要把筷子、冰棍、糖葫芦等尖锐的东西拿在手里或含在嘴里到处奔跑。曾有一名孩子边吃糖葫芦边跑着玩,结果孩子一下摔倒后,尖利的竹签正好穿透了孩子的气管,孩子当即死亡。更不要把塑料袋往头上套,以免引起窒息而死亡。在野外时,要教育孩子不得随便采摘不认识的花果,抓捕不认识的昆虫,更不应放人口内,以免发生中毒。

4.培养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

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分辨是非和善恶的能力,把自我保护意识深深注入孩子的心里。如不跟着陌生人走、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等,让孩子提高自我保护的警惕性。

5.教给孩子意外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有些必要的应急措施一定要让孩子懂得,例如,煤气泄漏时要先切断气源,然后开窗通风,切不可马上开关电器、打电话,否则会引起爆炸;要熟记各种应急电话,如匪警110,火灾119,急救120等。

懂得一些基本医学知识,如止血方法;万一被人强行拐走,要保持冷静与坏人周旋,懂得找机会求救等。曾有报道,一名小学生被拐带后被卖到一偏僻农村,一天,他趁那家人出门时逃走,找到派出所,最后得以回到父母怀抱。

当然,父母也不必过分担心,只要在点滴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醒孩子,自由活动必须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为前提,让孩子增强安全意识,牢记安全规则。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平安、幸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