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人乐活半边天
10582000000080

第80章 女孩子是天赐的

1.

女儿对我说,妈妈,我好希望自己是一个男孩子。

为什么?我问她。

她说,我觉得男孩子玩的游戏比女孩子的好玩,他们讲的话也很有意思。

于是,她向我讲述并且模仿了一些班上男生的游戏,追赶、打架、给女孩子起绰号,做一些无厘头但是很搞笑的事情,说些粗鲁的话但是却又一派天真,逗得我哈哈大笑。

那么女孩子都玩些什么呢?我问她。

她们跳绳啦,讲自己的布娃娃,或者是比谁的头发长,谁穿了新衣服,说话声音都细细的。没意思。她总结。

我摸了摸她的头:男生有那么好吗,你看他们谁能留这样长的头发。女儿在一年级的时候开始,坚决不让我给她剪那种清清爽爽的短发了,她钟爱自己的这头长发,其实她自己也和班上的其她女生比过谁的头发更长。

妈妈就是喜欢女孩子。你就是妈妈如愿以偿得到的女儿。我告诉她。

她喜滋滋地到一边去做她的手工去了。她热爱这项活动,大概因为这是所有的活动中,比较中性的,既能发挥女生的灵巧,同时又需要男生的力量。她的手工作品是班上最好的。

2.

由此,我想起同事有一天跟我讲起她的为人母的苦恼,她的女儿从来不穿裙子,给女儿买了一件又一件漂亮的裙子,可是都挂在衣柜里睡大觉,而10岁左右的女孩子正在成长加速期,一年之后长裙就短到膝盖上,她更不喜欢穿了。

“她就喜欢裤子,牛仔裤可以一次同时买三条轮换着穿。性格也大大咧咧,爱跟男生玩,唉,为什么我这姑娘就一点都不像一个女孩子呢?”这位妈妈一脸苦恼地说。

她不是心疼那些被浪费了的裙子,而是担心女儿将来成为一个假小子。

她只是性格上像男孩一点,这有什么不好呢?我开导她,这样的女孩一般很独立,很自信,也有领袖气质,将来在事业上往往更有成就。多好啊。

但她还是忧心忡忡。

那天课间时间,这位同事接到电话,说是她女儿在学校跟男生打架了,学校让家长过去。她一脸苦相地说,这可怎么办啊?烦死了。

于是一旁的另一位已为人父的男同事笑着说:“这有什么好烦的,我家女儿我给钱她让她跟男生打架她也不会干,我才烦呢。”这是一位为自己的女儿太过内向斯文而烦恼的爸爸。

我在一边大笑。

在他们看来,太男孩子气的女儿,和太女孩子气的女儿,都不是完美的女儿,所以他们烦恼。可是,再问问自己,我们就是完美的父母吗?或者,我们就是完美的女人或者男人吗?

都不是。

所以,还是接纳自己的孩子也并不完美比较重要。

3.

而接纳,首先在于了解。要了解为什么在我们的头脑中有了关于男孩与女孩应该是怎样的标准。

这个标准最早是来自于我们的父母。

而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管束标准又来自于他们的父母,无限上溯,便是传统与教化的力量了。

在一本叫《性别与欲望》的书上看到一段话,说到两性之间差异的培养是从婴儿期就开始的,同样是夸奖婴儿的哭声,父母或者是来探访的客人形容女婴的哭声往往是:“好娇气的哭声,像一只可爱的小猫在叫呢。”而对于男婴,则是:“哭得真响亮,是个小男子汉。”

随后,在玩具的分配上,女孩子与男孩子也有大不同,男孩子玩奥特曼,女孩玩芭比娃娃。

再后来在求学上,男孩学理工科,女孩学文科……

社会传统对于两性早就有了约定俗成的界定,女孩应该怎样,男孩应该怎样,如果不怎样,就会被另眼相看,甚至在他们很小的时候便如此。我的女儿曾经告诉我,她的同学中,某某男生被大家一致认为是“娘娘腔”,只因为他是一个文静的不爱讲话的喜欢画画喜欢和女孩在一起玩的男生。据我观察,那个男孩子在那群10岁左右的男生中是孤独的,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将来他的性格。

但这一切提醒我,尽早帮女儿了解自己的性别特质,接纳自己,厘清一些两性间的差别,是一个做母亲必做的功课。

我告诉女儿,每个人,虽然他们在生理上有明显的男性或女性的特征,于是被分为男孩与女孩,但是在性格与心理上,却是可以既有男性的一面也有女性的一面,男孩子也可以很细心很温柔,女孩也可以很勇敢很坚强。所以不要嘲笑那些跟多数人不一样的男孩或者女孩,他们只是比较有自己的个性罢了。

女儿点了点头,她对我说,其实,她是很喜欢跟那个娘娘腔的男生一起玩的,因为他其实有些女孩子的游戏玩得比女孩子还好。

最关键的是,你要为自己是女孩子而骄傲。

我对她说,好女孩是天赐的,妈妈怀你的时候,就想着自己要一个女儿,结果你看,你就来了。所以,不管你是爱穿牛仔裤还是爱留长头发,不管你成绩好或者不太好,妈妈都喜欢你。

女儿笑了,我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