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卡尔·威特教育羊皮卷
10576400000063

第63章 在孩子的心中种下“善”的种子

父亲认为品德、智慧、礼仪和学问是每个父亲应该给孩子留下的珍贵礼物。我父亲的愿望也是把我培养成这四者兼备的人物,缺少任何一样,人生就会不完美。品德愈高尚的人,他愈容易获得智慧、礼仪和学问;但是一旦失去品德,要想再重新获得就非常困难了。因此,在这四者当中,又以品德为最重要也是必须。

父亲认为,丰富的学问和才华比不上高尚的品德。在对我的教育上,父亲很看重这个问题,因此,品德的教育从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婴儿时就开始进行了。在我8个月大时的育儿日记中,父亲这样写道:“今天发生了一件事,很值得我深思。小卡尔现在已开始形成性格了。他能懂许多的事,身体也很好,他妈妈给他喂饭时,他规规矩矩地很快就吃完了。可是当柯蒂喂他时,他却不愿意吃,还手舞足蹈地想打柯蒂,为此,他妈妈还责怪柯蒂没有认真喂他。其实我看见柯蒂对着饭吹了又吹,根本不会烫到他。我看见这一幕,感触很深,一个婴儿能凭本能感觉到一切,他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只知道吃和睡,他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但是在他的天性中却存在着这两种因素。因此,我们要及早地教育他,让他的长处发挥到极至,而将他的不好压制到最低。”

父亲下了很大的功夫来培养我好的品德。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善的观念,不存好心、不做好事,那么他不可能具有其他的好品德,因为善良是好品德的基础。在我刚刚懂事的时候,每晚睡觉前,父亲总会给我讲一个劝人行善的故事。在我更大一点时,父亲教我背德国的诗歌,三四岁时我就会背许多诗歌,主要包括歌颂爱心、友谊、亲切、宽容、勇敢等方面的诗歌,以及《圣经》中的许多句子、诗歌、教义、十诫等等。

我很赞同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我在我的儿子身上也使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教育。可是我的妻子跟许多人一样,认为那些深奥的道理,儿子根本不能理解,教给他也没有用,只要给孩子讲一些童话,让孩子背一背儿歌就可以了。虽然遭到妻子的反对,但我还是坚持认为这些东西对培养孩子善良的品德非常有用。

以我自己为例,在那时对一个小孩子来说,我根本不可能完全理解父亲讲的东西,但是,我从这些话中知道了上帝是独立存在和至高无上的,只爱我们、只给我们一切美好的东西,我们也要爱上帝、敬仰上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形成了对上帝最初的认识,我善良的品德也在此时开始逐渐培养成形。在我的观念中,上帝创造一切、统治一切,他能看见一切、听见一切。因此,从小到大,我每晚睡觉前都有向上帝祈祷的习惯,向上帝报告自己一天做了些什么好事或是坏事。

在我三岁半时,父亲跟我讲了一个到现在我仍然能背诵并且印象深刻的故事。那个故事在《马太福音》第十二章:“耶稣坐在银库里,看人们如何向库里投钱,有些有钱人向里面投了好多钱。有一个贫穷的寡妇,她先投了两个小钱,然后又投了一个大的。这时,耶稣叫来他的门徒对他们说:‘别人投的钱都是自己多余的,而这个寡妇却是把她所有的一切都投在里面。所以,我告诉你们,这个寡妇投的钱才算是最多的。’”

有一次,为了庆祝我的生日,父亲特地带我去街上买了我最爱吃的麦圈饼。我非常高兴,拿在手里始终舍不得吃。这时,一个吉普赛女人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来到我们面前向我父亲乞求道:“可怜可怜我们吧!这孩子饿得不行了,我们已有三天没吃饭了。”那个孩子脸色苍白,显得非常虚弱,他一看见我的麦圈饼便两眼发直、紧盯不放。我见那个孩子确实很可怜,很想把自己的麦圈饼给他,可是,我也是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更何况我还一口没吃呢!父亲见我犹豫的样子,知道我的心思,便对我说道:“你还记得寡妇投钱的故事吗?如果那个寡妇遇到这种情况,你想,她会怎么做呢?”父亲的话提醒了我,我马上就把麦圈饼递给了那个孩子。我一直记得他们那种感激万分同时又不敢相信的神情。父亲称赞我说:“卡尔,尽管这个帮助不是很大,但你的麦圈饼就像寡妇的小钱一样意义重大。”我虽然没吃到麦圈饼,但我发觉在帮助别人、给予别人关怀的过程当中,我可以享受到比自己吃饼更大的快乐,这就是做好事的快乐。

从此以后,每当父亲前去看望附近有难的人们时,我都会从自己很少的零用钱里拿出一些来,要父亲买礼物送给他们,当我这样做时,我感到很快乐。

父亲说,获得今生的幸福靠学习,获得上帝的奖励靠行善。因此,我一生都做好事,就可以得到上帝的赞赏。